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霸主-第5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道。
何岚道:“克里斯托先生,我们是代表美国Lansell新能源技术公司来和你洽谈这个项目的。我们公司是中国汉华重型工业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在纽约州注册的。”
“嗯,这么说,你们是一家中国公司。”克里斯托应道。
何岚笑道:“不,克里斯托先生,我们是一家美国公司。虽然我们的资金是由一家中国公司提供的。”
“当然,我知道你们是在美国注册的。”克里斯托连忙说道,对方的公司属于哪个国家,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他所关心的只是自己能够得到什么好处而已。
“那么,你们打算怎么收购我的风电场呢?”克里斯托问道。
何岚道:“我们事先请人评估过,你所拥有的这一片风电场,大约价值800万美元。考虑到你前期已经办好了所有的政府许可,我们愿意追加200万美元,购买这些政府许可文件。也就是说,我们打算总共出资1000万美元,购买你的风电场。”
“为什么我们不能共同开发这个项目呢?”克里斯托问道,“1000万的价格,对于我来说,只是收回了前期的投入而已,而这个项目,我认为它是可能赢利的。”
说实话,如果不是资金困难,克里斯托真的不想放弃这个风电场。俄勒冈的风能资源非常丰富,建设一个风电场,铁定是能够挣钱的。如果能够选择的话,他更愿意找一个合作伙伴,而不是简单地把风电场卖掉。
何岚道:“克里斯托先生,如果你对于经营这个项目有兴趣的话,我们非常愿意在开发完成后,把这个风电场租赁给你。你用发电的收益来偿还租赁价格,期满后,你将获得这个风电场的全部所有权,你看如何。”
“你说什么?”克里斯托惊讶地问道,“难道你们收购我的风电场,不是看中了风电的未来收益吗?”
何岚微微一笑,说道:“我们只对建设风电场感兴趣,至于经营,我不认为我们具备这方面的专长。”
克里斯托看着何岚,百思不得其解,他实在想不出来,为什么会有人只对建设风电场感兴趣,就算是能够在收购与出手之间赚取一些差价,相比建成之后发电的收益,这点差价就不值得关注了。莫非中国人是比西赛总统更关心美国清洁能源发展的活雷锋?
也难怪克里斯托想不通这其中的微妙了,事实上,这是汉华风电设备进入美国市场的迂回战术。
汉华的风电产业从一开始就瞄准了国际市场。凭借在葡萄牙国家电力公司所拥有的股权,汉华的风电设备打入葡萄牙市场,从而取得了进入整个欧洲市场的敲门砖。如今正在葡萄牙海滨优雅地旋转着的那一片海上风机,成为汉华的活广告。吸引着欧洲各国的风电运营商前去参观。继葡萄牙之后,希腊方面也向汉华表达了希望采购风机产品的意愿。
在非洲和南美洲,汉华的产品都有着良好的声誉,汉华的风机要打入这两个地区的市场。也没有太多的障碍。唯一存在的问题,就是这两个洲的经济都不太景气,对于风电的需求有限,只能作为远期市场来开发。
美国市场是汉华看中的一块大肥肉,但在进军美国市场的过程中,汉华遇到了不少麻烦。美国自己就有比较成熟的风电设备制造业,而且美国的电力运营商也对本国产品更加信赖。对来自于中国的产品心存疑虑。汉华的销售人员跑了若干个正在建设的风电场,请他们选用汉华风机,但都遭到了拒绝。
在这种情况下,林振华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利用美国国内资金短缺的机会,收购那些因资金不足而无法开工建设的风电场,然后由汉华提供设备进行建设。等风电场建成投产后,再把这个风电场卖给当地的运营商。这样一来。运营商没有了选择权,只能使用汉华的风机了。
林振华相信,美国运营商在实际使用过汉华风机之后。自然会明白这些风机的品质并不亚于美国风机,而价格方面却有着明显的优势。一来二去,汉华风机就能够在美国市场上站住脚了。
至于克里斯托所看中的风电场运营的收益,汉华并不感兴趣。因为风电入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中间牵涉到与当地政府、电网运营商的各种纠结,汉华不愿意卷入到这样的琐事中去。俗话说,术业有专攻,汉华擅长的并不是这方面的业务。
关于这一套迂回的战术,何岚自然是不会说给克里斯托听的。
“那么,我们可以在现在就签订未来租赁风电场的协议吗?”克里斯托迫不及待地问道。
“当然可以。”何岚答道。“我们需要8个月的时间来建成这个风电场,装机容量400兆瓦。未来,我们会把建成后的风电场作价4000万美元,以租赁的方式交给你经营。你看这个价位是否合适呢?”
“完全合适。”克里斯托大喜过望,即便是他自己建设,恐怕前前后后也要花费4000万。现在中国人垫着利息把风电场建好,再以4000万的价格租赁给他,实在是太优惠了。
“对了,在我们签订下一个协议之前,有一件事我需要事先向你说明。我们建设这个风电场,将会使用来自于中国的风机,对此,你没什么意见吧?”何岚问道。
“中国风机?”克里斯托有些犹豫了,“何女士,为什么不能使用我们美国的风机呢?”
何岚微微一笑:“克里斯托先生,中国的风机并不比美国的风机质量更差,而价格方面却能够便宜20%以上,售后服务也更为周到。你放心吧,在你租赁我们的风电场期间,风机的非人为损坏,一律都是由厂家提供免费维修的,你没有任何经营上的风险。”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完全没有异议。”克里斯托爽快地答应了。
对于克里斯托来说,使用谁家的风机根本就是无所谓的事情,他所关心的只是风机的质量和售后服务等问题。这些年,中国商品大量进入美国,走到超市里去,满眼看到的都是Made_in_China的标识,没有哪个美国人会觉得使用中国产品有什么不合适。
把中美竞争挂在嘴边上的,也就是西赛这样的政客而已。而事实上,即便是这些政客自己,手里也握有不少中国上市公司的股票。他们就是这样,一边叫嚣着遏制中国,另一方面又美滋滋地当着中国企业的股东,谁敢相信他们能够代表美国的利益?
克里斯托找来了自己的律师,与何岚带来的律师一起,认真地推敲了有关合同,最终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把浅山风电场卖给了Lansell公司。在合同中,还规定了克里斯托要负责协助Lansell公司完成后续的一些行政审批手续,包括从中国进口风机所需要的进口手续等,这些对于克里斯托这样的美国商人来说,都不是太麻烦的问题了。
签约完成之后,何岚对克里斯托问道:“克里斯托先生,你有没有比较熟悉的其他同行,他们也像你一样面临着一些资金上的暂时困难的?”
“怎么,你们还打算收购更多的风电场吗?”克里斯托惊讶地问道。
何岚微微一笑,说道:“如果条件合适的话,我们并不拒绝再收购几家。”
“卖糕的,你们中国人真是太有钱了。”克里斯托说道,“的确,我认识不少经营风电场的同行,他们和我的情况非常类似,都是无法从银行拿到足够的贷款,现在正处在困境之中。不过,我想他们不一定都愿意把风电场卖掉。”
何岚道:“无所谓。他们如果愿意卖,我们可以全资购买下来。如果他们不愿意卖,我们也非常有兴趣为他们提供一部分贷款,不过,这种贷款是有条件的。”
“你是说……他们必须采购来自于中国的风机,是这样吗?”克里斯托可不傻,他已经把这中间的事情想明白了。
何岚道:“正是如此。”
“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克里斯托道,“我们和美国的风机厂商并没有什么瓜葛,事实上,这些厂商都是贪得无厌的家伙,从来都不愿意向我们让出哪怕一点点的利润。如果质量能够保证的话,我想我的同行们也是更愿意和中国人打交道的。这样吧,我现在就帮你联系我的那些同行们。”
“那就多谢克里斯托先生了。”何岚道,“如果你能够帮助我们促成这些交易的话,我想我们可以向你支付一定数额的佣金。”
(未完待续)
【735 优惠政策】
“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
西赛又在摔东西了。能源部向他报告说:2009年全年,美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为10000兆瓦,而中国的新增装机,居然达到了15000兆瓦,比美国要多出了50%。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美国新增的这10000兆瓦容量中,有30%以上使用的是中国产的风机,而中国自己的新增容量中,全部都使用了本国风机,充其量只是从国外进口了一些必要的部件而已。
“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比中国要多一倍,而我们在风电上的投资却少于中国,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西赛对着自己的幕僚们问道。
财政部长盖纳走上前,说道:“总统,你知道,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虽然更高,但我们的储蓄率比中国要低得多。去年,中国的储蓄率达到了48%,也就是说,他们的国民把48%的收入转化成了投资,而我们的储蓄率只有不到15%,这些钱只够弥补原有资产的折旧。
去年一年,中国人光是高速公路就修了5000公里,而我们……是0。”
“美国人花费了太多的金钱用于消费了。”西赛叹道,“我们应当鼓励老百姓多储蓄,多投资。”
盖纳道:“这是不现实的,我们的人民已经习惯于花钱了,他们更愿意举债度日,而不是把手头的钱存起来。但亚洲人,我指的中国、日本以及韩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就有储蓄的传统。在日本的经济起飞时期,他们的国民储蓄率高达30%以上,而中国则更可怕,已经达到了将近50%。”
“我认为,到了提醒中国人多花钱的时候了,应当告诉他们,挣钱的目的在于花钱。而不是把钱存起来用于投资。”总统政策顾问在一旁插话道。
负责安全事务的助理耸耸肩说道:“这件事我们一直在做,我们资助了中国国内的20多个学术团体和数百名经济学家,让他们发表文章,指责中国政府投资过多。可惜。中国政府对此置若罔闻,他们热衷于一切与投资相关的事情。中国的百姓也是一样,如果手里有钱,他们宁可去找一个投资机会,而不愿意把这些钱用在消费上。”
“真是一个可怕的民族。”西赛咬牙切齿地说道,也不知道他是生气还是嫉妒。
在西赛的身上,有一半的黑人血统。他知道。在他父亲的非洲老家,那里的人们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储蓄,头一天发下来的工资,他们甚至不会留到第二天去用,而是必须在当天晚上就全部吃光喝光。
但中国人却恰恰相反,许多身家数亿的商人,衣着和饮食都非常简单,却把大把大把的钱用来投资。在实在找不到什么投资方向的时候。他们就到城市里去买房子,一买就是一幢楼,他们把这叫做“炒房”。同样的现象在美国也可以看到。在美国人寅吃卯粮,透支未来收入的时候,中国移民却像过冬前的松鼠一样忙着囤积黄金和房子,真不知道他们对投资怎么会有这么深厚的兴趣。
西赛决定不追究投资的问题了,这不是他能够改变的。他换了一个问题,对能源部长特温和商务部长福特问道:“好吧,就算我们的投资不如中国人多,至少我们应当保证这些有限的投资都用于采购美国的产品吧?为什么我们的风电场会使用中国产的风机,谁能够给我一个解释?”
“我想,这是运营商们自己的选择吧。我们并没有禁止风电场使用外国风机的法令。如果中国风机的价格更优惠的话,他们会选择中国风机的。正如他们选择中国产的衬衫一样。”福特答道。
特温也补充道:“是的,我们一直没有这样的规定,但中国政府有这样的规定,他们的风电场使用的全部是本国风机,美国的风机根本无法进入中国市场。”
“我们必须通过一个法案。要求在美国境内建设的风电场,必须使用美国本国生产的风机,以保护我们的风机制造业。”西赛叫嚣道。
福特摇头道:“总统先生,这是不合适的,世贸组织会因此而谴责我们的。”
“他们为什么不谴责中国呢?”西赛问道。中国政府可以规定风电场必须用本国风机,世贸组织装聋作哑,一声不吭。等到美国政府这样做的时候,世贸组织就出来谴责了,这还有说理的地方没有?
福特对此给出了回答:“事实上,中国并没有明确规定他们的风电场不能使用外国风机,但每家风电场在采购的时候,却会遵守这条不成文的规定,因为他们的风电场都是由国家投资的,他们没有民营的风电场。”
“要教育我们的企业家们,要给他们灌输爱国主义精神。”西赛目光炯炯地说道,“我们应当让每一位企业家都意识到美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