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阀治世-第2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购买力,黄铜和纯铜基本上没有区别,人们并不认为黄铜的价值比纯铜低,相反很多人还喜欢收黄铜,因为黄铜更美观,更耐磨。
    因此铜钱也是一个利润很高的部分,从日本运回黄铜,利润可以达到200%,自己冶炼黄铜,利润大概在在100%,扣除人工成本,会低于100%,但也不会低出太多,最多也就10%,那利润还有90%。
    日本运回的黄铜,以前主要用于火炮制造和其他一些商品的部件,多余的则囤积在仓库里。
    目前囤积的黄铜,足有三万多吨,也就是1000万两白银左右的价值,而成本只有340多万两上下。
    这些黄铜再不弄成铜钱撒出去,可就是一堆破铜烂铁了。
    有了蒸汽机,找有足够的能力保证铜钱的质量。
    铜,也勉强算是一种贵重金属,但又是一种不会让人斤斤计较的存在,所以历代都有人试图刮铜。
    即把铜钱上的铜刮下来,人们并不是每次都会将铜钱过秤,只有数额比较大的时候才会过秤。
    因此也就给了刮铜者机会。
    而防止刮铜的方法,就是在铜钱外围加个突出来的圈圈,有这个圈和没这个圈的区别很大。
    若是没有圈的,一刮就能刮下一大堆,若有圈阻挡,则效率很低,这时候刮铜者就要考虑是不是值得刮的问题。
    那些粗制滥造的铜钱,可谓是非常好刮,但赵岩直接用蒸汽机冲压,加上黄铜比普通铜更硬,刮铜几乎没有利润。
    而且用蒸汽机冲压铜钱,成本将大大降低。
    就辅币发行多少的问题,赵全认为可以多发行一些,而铜钱则可以有多少发行多少。
    毕竟铜钱的汇率不进行固定挂钩,就算铜钱不值钱,也不会波及到银元和铜角。
    “铜角就暂且发行五千万两吧”赵岩决定道,辅币这东西,多了是会返还回来的,所以不怕多。
    例如市面上需要的小面额辅币是两千万两,但你发行了三千万两出去,人们不可能全用辅币吧
    辅币太多之后,自然是要拿到银行换成银元,到时候多吃进去多少,还是得吐出来多少,所以不会造成通货膨胀。
    若是银元的话,五千万两自然不够,但辅币只小面额的东西,每个人家中最多可能也就几十个,而商铺、小贩手中的辅币可能更多一些,但也不会太多,一般几十个也够用了,若是一些额度较小的,甚至可以更少。
    辅币这东西,就是一种不断流通的东西。
    持有者会返还给银行,银行又会不断发行出去。五千万两的辅币,绝对是够用了,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返还回来的就会越来越少,达到一定程度后就证明辅币数量不足,这时候就可以再次增加辅币。
    赵岩和赵全主仆二人躲在办公室里算了算,被吓了一跳。
    他们手上的黄铜可以铸造出价值上千万两白银的铜钱。
    白银方面手上可以铸造银元的差不多有2亿两,若是全部铸造成银元,可以获利1600万两。
    辅币发行5000万两。
    也就可以产生7600多万两的利润,这个利润最长三年内就会全额兑现,但铜钱、银元却是可以不断的从外地套入的,在不断的运转下,三年内产生上亿两的利润应该没什么问题。
    扣除成本,最终可能只有**千万两,一年也有2000万~3000万两的收益,确实是一个很暴利的行业。
    山东的教育经费一年也才一千多万两而已,明年估计会有一个恐怖的增长,最多也就三千万两。
    一个铸币税,便能解决教育经费的问题。
    而且这种模式的铸币税,是完全不会引起通货膨胀的。会造成通货膨胀的途径只有一个,那便是大量金银涌入。
    赵岩现在到处开采金银,也算是一种和铸币税差不多的发财方式,最终可能造成通货膨胀。
    但这种可能性,只会发生在农产品上面。
    在蒸汽机出现后,各方面的生产力都大大增加,生产出来的东西必然也会和金银一样增多。
    所以通货膨胀时会发生农产品价格上涨,但其他产品的价格却不断下降的现象,若是人们的收入没有增加,就会出现通膨。
    但收入增加了,农产品产量不一定要增加,通货膨胀就不存在。
    后世那个政府令人恶心的铸币税,简直是无时无刻都在通膨,但人们的工资却是不涨,专家还列出一大堆数据说没有通膨,简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所谓数据,就是把不好看的部分去掉,只留下好看的,然后数据就出炉了,最容易骗人的就是数据,同时很容易让那些不专业的人产生信服。
    
    铸币之事确定下来,赵岩便成立了铸币局。
    蒸汽机制造厂刚生产出来的十几台蒸汽机马上拨给铸币局,同时登莱的熔炼厂也进行了扩建。
    要想铸币,熔炼是必要过程。
    毕竟市面上的金银铜成色不一,必须先将其中的贱金属分离出来,然后再加入法定贱金属,再进行冲压铸造。
    若是使用纸币,这样的熔炼成本就可以节省下来,不过纸币估计得过两年才发行,纸币不是这么简单的。
    防伪技术只是初步具备,水印技术还得加强一些。特殊的纸张还需要研制,油墨也要精心选择。
    印刷设备需要采用蒸汽机来带动,需要一定时间研制,版面图案同样需要时间设计。
    相比之下,银币、铜角、铜钱的生产线一个月内就可以确定下来,但要达到足够的产能,还得再过几个月。
    接着赵岩写了封信给陈钟盛,让他配合银元的发行。
    银元必须有一个法定的身份,这必须让内阁出面,只要铸币局的银元、铜角、铜钱能取得合法地位,这一年两三千万两的纯收益是跑不了的。
第三卷:聚敛天下 第226章:澎湖海战
    第226章:澎湖海战
    福建,此刻的郑芝龙却是没有之前的淡定了。
    自从三月第一舰队南下攻占台湾后,郑芝龙的情绪愈发烦躁起来,早已无当初的淡定。
    因为文邦良开始带着第一舰队开始在东南沿海打出‘大明市舶司’的旗号,在海面上到处盘查商船。
    短短两个月内,便有上百艘商船遭到了盘查。
    往年这时候乃是海登月港最繁华的时候,一到夏季便是‘千帆竞渡’,然而今年的商船少了一半。
    其一是因为失去了日本市场,导致海商们少了一个获利点,其二就是因为盘查,每次被盘查,直接罚款一半财货。
    这可把东南海商罚得叫苦连天。
    然而许多海上被罚后,直接开着船去山东了,东南算是混不下去了,先去山东登名造册再说。
    去山东好处很多,在海上行商不仅有保护,而且还可以涉及到日本市场,而且交税的方式与郑芝龙定下的不同。
    郑芝龙是规定每船收多少钱,这导致一些利润不是那么高,却很好买到的商品无法经营。
    每次出海必然要找利润高的,利润高的商品没有达到一定数量还出不了海,这给那些海商造成了许多的不便。
    而青岛海关是按照货物种类收税,经营方式就能更加灵活。
    以东南的造船基础,若是没有这些限制,恐怕从事海贸之人还要往上翻几番。
    综合各种优劣得失,大部分海商都选择去山东谋生,同时派人回家将老小接走,现在赵岩的权势如日中天,而且在海上的力量也一天天的增强,让许多海商觉得,去山东比在福建有前途。
    更让郑芝龙气愤的是,第一舰队碰到他的商船,竟然直接没收。
    不管是在东南盘查罚款也好,还是没收他的商船也好,都是在赤luo裸的断绝他的财源,自从失去了日本市场,郑芝龙的收入就减少了许多,去年才四千多万两白银,今年若是被赵岩这么折腾,能上两千万两便不错了。
    郑芝龙召来手下部将商讨了一番,觉得势态不能再继续蔓延下去,必须做出点动作来,以保护东南商船不被盘查。
    
    五月下旬,郑芝龙命令郑彩、甘辉带领战船三百余艘,浩浩荡荡驶向台湾,驻守台湾的文邦良当即收到报告,起身道:“他们既然要自取其辱,便让他们来吧”
    文邦良随即集中军舰与护卫舰,并带上刚从青岛运来的五万发火箭前去迎战。
    郑氏集团的船队走得很慢,因为小船很多。
    这给了文邦良集中力量的时间,当双方于澎湖以东八十里发生遭遇时,文邦良已经集中了八艘护卫舰。
    双方一遭遇,文邦良便下令开火。
    没有任何犹豫
    大将军让他们在东南沿海盘查,必然将引起与郑氏集团的火拼,此刻郑氏集团大规模出动,必是来滋事的。
    隆隆的炮声在八十里外的澎湖依旧清晰可闻,文邦良以二十艘军舰及八艘赶来汇合的护卫舰,迎战郑彩、甘辉率领的三百余艘战船。
    甘辉带领的三百余艘战船中,有五十艘是特大战船,由于郑氏集团遭受赵岩的刺激,海上力量大增。
    文邦良指挥若定,第一舰队上下将士也是丝毫无惧,此时的第一舰队实力强大空前,这是信心的源泉。于澎湖以东遭遇郑氏集团的庞大舰队后,三千米外随即对郑氏集团的船队发动炮击,他们别的不多,就是炮弹多,用完直接回山东运便是。
    三百余艘战船浩浩荡荡的行驶,然而也成了一个巨大的目标。
    第一舰队二十艘军舰与八艘护卫舰排成一列,随着令旗挥舞,各军舰和护卫舰猛然开火。
    平均每艘军舰上面装有52门重炮,护卫舰则有23门重炮,侧舷重炮达到588门,如此之多的重炮一齐开火,可谓是声势浩大之极。
    炮弹从天而降,直接掉进郑氏集团的庞大船队之中,轰隆隆的爆炸声很快再次响起,海面上升起许多水柱,但将三成的炮弹都命中了敌船,一些小船被炮弹直接命中,当场就被炸成两截。
    而那些大船,被炮弹炸到甲板上,直接就会被重量级的炮弹砸出一个口子,接着直接爆炸。
    有的在甲板上方爆炸,有的在船舱中爆炸,每次命中必然造成巨大的人员杀伤或船体破坏。
    郑芝龙手下的战船,多是一些小船和中型船只,远程作战能力基本上等于零,
    同时那些中小型的船只根本无法抵挡重炮的威力,那些小船,例如焚烧敌舰的子母船,基本上是一炮一个,一旦被命中便会被撕碎,或被打在边上的炮弹掀起的水柱打翻。而那些中型战船则好一些,但只要被打个正着,便是重伤级的。
    唯独那五十艘超大型战船,其排水量很可能达到一千五百吨,且制造时把关严格,抗打能力超强。
    炮弹打在这些超大型战船的甲板上,虽然也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正常的船体损伤,但这点损伤对于这样的吨位来说,却是可以挨许多下的,就像是蹭了层皮一样。
    然而第一轮炮击,便像是一记闷棍,打得郑彩和甘辉二人晕乎乎的,然而更加狂风暴雨的打击还在后面。
    仅仅半分钟后,冲向第一舰队的庞大船队再次遭到打击,硕大的炮弹如火雨一般打来,轰隆隆的爆炸声中,原本密集的阵形被打得一片混乱。
    第一舰队那凶猛的火力大大出乎意料,远比荷兰人更难对付得多。
    荷兰海军喜欢近战,炮弹一般也打不远,只是速度比他们快上一些,因此双方都是半斤八两罢了。
    而占据数量优势的郑氏集团,往往能在与荷兰的海战中取胜,但每次海上,荷兰人也都能大部分逃脱。
    然而山东海军不同,他们擅长的是炮战。
    海军炮兵,是全军之中最为优秀的,而且训练上从来都是不吝啬炮弹,用的都是实弹训练。
    郑氏集团的庞大船队遭到两轮炮击,郑彩和甘辉不由有些慌了神,整个船队一时间停滞在那里。
    随即郑彩和甘辉二人纷纷命令部下散开继续前进,意图包围第一舰队。
    第一舰队原地不动,炮击了五轮之后,郑氏集团的战船已经相距一千米了,而且是呈扇形包围过来。
    在靠近第一舰队的途中,郑氏集团复出了惨重的代价,被第一舰队击沉了五十余艘中小型战船。
    眼看就要被包围,文邦良这时才下令各舰自由行动,伺机焚烧敌船。
    很快,二十艘军舰及八艘护卫舰转向后退,他们一后退,没多久便跳出了包围圈,接着开始围绕着郑氏集团的战船千米之外兜圈,抓住机会便一堆炮弹打过去。
    只见一艘护卫舰抓住机会,绕到了郑氏集团的战船上风位,瞄准几十艘聚集在一起的战船群发射了火箭。
    呼啸的火箭不断射入密集的战船中,命中率几乎在八成以上,那艘护卫舰一口气发射了两千多枚火箭。
    随着火箭的爆炸,霎时间几十艘战船燃起熊熊大火,火势迅速蔓延,马上便失去了控制,船上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