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城管无敌-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前提是还得有王秋这个运量无限的超级搬运工才行。

于是,王秋和文德嗣就并肩坐在海滩上的靶场旁边,看着一个个英姿飒爽的女兵,穿着草绿色旧军装,在哨子声中排成横队,以抛射角度施放“钻天猴”——呛人的硝烟,橘红的火光,刺耳的尖啸,轰鸣的爆炸……嗯嗯,在通过各种教育手段,让她们克服了对火器的畏惧心理之后,一旦像模像样地操练起来,果然是很有这个时代火枪兵们“排队枪毙”的风范啊!

尽管,她们如果严格论兵种归类的话,似乎应该算是战略火箭军……

唯一有点碍眼的是,这些娘子军的脑袋上,戴着的不是迷彩色钢盔,而是橙黄色的安全帽。

——军用钢盔在国内虽然不是什么严格管制品,但想要一下子弄来数千顶军用钢盔,也实在是不容易办到;摩托车头盔的防护力倒是不错,但是放在闷热潮湿的热带雨林里,戴起来真是既笨重又不舒服,而且价钱也有些嫌贵。最后,王秋只好去批发市场买了一卡车的安全帽,这样既省钱又轻便,还能迅速到货。

如此一来,文总这七千娘子军的最终形象,就是膀大腰圆、满脸横肉(能打的悍妇多半如此),黄色安全帽、土得掉渣的老式绿军装、同样土得掉渣的胶皮解放鞋,再扎上人造革的武装带,带上自来水管(发射管)和铝合金饭盒,一股淳朴至极的土鳖气质顿时油然而生,让人乍一看还以为是进了劳务市场。

至于另外两千名男性武士,也是呈现出一种很让人想要吐槽的军容——沙滩裤、小背心、塑料拖鞋、花花绿绿的纹身,造型诡异的发型,插在头顶的彩色羽毛,扛在肩上的钢管、斧头、钉棒,外加人手一把的标准配置西瓜刀……怎么看都像是浩南哥麾下的古惑仔,还是混得最惨的那一类菜鸟小瘪三。

总之,文总麾下目前的全部兵力,就是这七千女民工和两千古惑仔——不是他不想继续扩军,而是希望港的人力资源已经快要被压榨到达极限:全国总人口只有八万左右,其中男性居然不足八千……所以穿越者们才不得不把娘子军作为主力,因为洪休提兹干人的男子汉太稀缺,实在是死不起了。

————————————————————————

根据试射之后的结果,这种“钻天猴”火箭烟花的声光效果绝对一流,上千发齐射之后爆炸的声响,也称得上骇人,但最大的问题是杀伤力不足——这玩意儿毕竟是以华丽的声光效果为第一要求,而不是被设计用来打仗的。即使能够钻进人的胸口炸开,一般也只是让皮肤烧伤和烫伤,很难直接要了目标的命。

为了增强“钻天猴”的杀伤力,文德嗣和王秋琢磨了许多办法,王秋甚至还返回现代,上网跟兵器爱好者进行讨论。经过一番集思广益,他们最终敲定了以下的简易改造方式:当即将开战的时候,就往“钻天猴”的弹头上缠几圈铅丝,再每隔一段就把铅丝用锉刀磨到快要断开的程度。

这样一来,等到“钻天猴”爆炸时,这些铅丝就能炸成细碎的微型铅弹,深深扎入敌人的肉体,以弥补直接杀伤力的不足——在大航海时代,如果你一旦被铅弹打中,那基本就是没了大半条命的事情。倒不是说一定会当场毙命,而是因为铅是带有剧毒的,如果被铅弹直接嵌入了躯体,又一时间来不及取出,那么死于铅中毒几乎是妥妥的。

(PS:感谢“帝波罗神”书友提供的创意)

另一方面,就算子弹只是擦过,没有留在体内,但是凭着战场上的恶劣卫生条件,也很有可能会引起伤口的感染发炎——这在如今是没有什么大碍,只要打一针抗生素就好了。但在那个年头,一旦伤口感染发炎,除了请个牧师来念几句经文祈祷上帝保佑之外,基本就没有其它事情好做了。

一部分运气好命硬的人,自然还能挺过来。至于剩下的人,则只要裹上麻布往土坑里一扔,然后竖一个十字架刻个名字就算完了。若是在海上还能更加省事,往腿上绑块石头往海里一丢,便可以收工了。

而“钻天猴”火箭烟花的第二个重大缺陷,则是弹道的不稳定——这差不多是导弹出现之前,一切火箭类兵器的通病,也是兵器发展史上,早期火箭最后被火炮淘汰的重要原因。

在进行了实地测试之后,王秋也不无沮丧地发现,这种“钻天猴”的飞行弹道,简直只能用变幻莫测来形容。如果说它是在做布朗运动(也叫无规则运动),似乎有点过分,但要说实际落点和目标靶子的距离,能够跟印度人那款号称可以误射国际空间站的“烈火”导弹媲美,倒是绝对没有半点夸张的说。

好在这年头的西班牙火枪,在精度方面同样很悲剧——由于没有膛线,枪管也是手工敲出来的,发射药需要士兵自行配制和灌装,放多放少全凭经验,没经验的菜鸟经常会装少了火药导致打不远,或者装多了火药导致炸膛(定量储存在纸筒内的发射药,由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在17世纪前期发明并应用)。子弹多半也是由士兵在战场上融化铅块,自行制造,由于各人手艺不同,形状更是不规则到了极点……

故而,这个时代西班牙探险队使用的火枪,在弹道方面说不定比浏阳花炮厂的“钻天猴”还要奇葩。如果妄图对其进行精确计算的话,恐怕能让爱因斯坦的脑细胞运转到过热罢工……

曾经有人做过一番调查和统计,16世纪初期的火绳枪,手枪的实战距离平均只有十米,步枪则大约能打到四五十米。至于一百多米的理论射程么,子弹确实可以飞这么远,但谁也不知道它会往哪儿飞……

因此,西方人只能搞列队放排枪的办法,通过排队枪毙来弥补射击精度的不足——当时的火枪手,射击的时候都是不瞄准的,因为枪管尾部经常会泄露出火药,眼睛若是凑得太近,就有被熏瞎的危险。

所以,文总的娘子军自然也可以学习西方经验,列队放RPG,呃,或者说加料版的“钻天猴”了。

 五十、一亿五千万人民币的军备计划(下)

虽然七千RPG部队齐射的场面十分壮观,但是,即使尽量采用了便宜的民用品,想要训练和装备这么一支超越时代的热兵器部队,并且维持这支部队长期作战,其开销也实在是令人咋舌。哪怕是在希望港建成之后日进斗金的文德嗣,对王秋报上来的账单,也是看得直抽冷气。

“……服装、器械、各类劳保用品、帐篷、车辆、备用物资,合计花费……一亿五千万人民币?”

对着一张用A4纸打印出来的表格,文德嗣的额头上真是汗如雨下,“……居然一口气买了五千套带手套和兜帽的国产防弹防割服?就算你争取到了优惠折扣,平均一套五千元,五千套也是两千五百万啊!

我真是搞不懂了,你为什么一定要买这么贵的成衣,而不是去弄一堆铁环和粗铁线过来,由我在这边组织人手,用老虎钳把粗铁线掰弯了,然后组装成那种由小铁环构成的链甲呢?”

“……这个主意我也想到过,但真要那么做的话,恐怕是非常不合算的。”

王秋耸了耸肩膀,“……根据网上搜索到的信息,在中世纪的欧洲,哪怕是最熟练的工匠,平均也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独立完成一件链甲的制作。而你这边还都是一帮菜鸟生手,更绝的是,甚至连一个合格的导师都没有!如果照着书本自己摸索的话,平均三个月能够做出一副链甲就该谢天谢地了。而且,这样的链甲一般只能防砍劈,扛不住箭矢、标枪的戳刺,也顶不住铅弹的枪击……

如果用同样的人力和时间去伐木,那么这些劳动力平均能够得到的木材数量,在价值上早就远远超过五千元了!所以还是让你的人专心去砍木头换钱更加合算!”

虽然给一支不到万人的古代军队,装备五千副郑州圣宝盾牌子的防弹防割服,未免有些太过于奢侈,但洪休提兹干王国的兵马实在金贵,损失一个都很难补充(用异族总是有些不放心),文总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除了最花钱的金属防割服之外,从体育用品店弄来的现代弓弩箭矢,也在这笔一亿五千万人民币的军备开支之中,占到了一定的比重——没办法,现代弓箭是富人玩的奢侈品,根本就不是便宜货,确切的说,可以从体育用品店弄到的杀伤性装备,从来就没有便宜的。

哪怕是最最便宜的初学版简易猎弓,店内的报价也要700元左右,而且弓弦很软,射程很近,比印第安人自己用竹子木头削的破弓强不了多少。至于比较好的反曲折叠弩,一把就要价2000元,并且只附赠三根箭矢,想要更多就得另外付钱——最便宜的塑料箭倒是一元一根,但只怕是连兔子都射不死。而稍微有点杀伤力的铝合金箭、玻璃钢箭和碳素箭,就要十几元甚至几十元一根的价格了。

有一种微型三用手驽倒是只要400元一把,但那玩意儿就跟传说中的“诸葛连弩”一样,有效射程只有不到十米,跟女子防狼器一个用途,属于“民家防窃之物”,而非“军国重器”,所以在战场上没啥用。

还有一些中国弓匠技术的传统弓,外观上又是浮雕又是彩绘又是包蛇皮,做得既精致又风雅,透出一股浓浓的武侠片风范,但实际使用时的威力嘛……基本上只能挂在墙上做摆设。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弓兵的战斗力,与这个时代的印第安人与西班牙人弓箭手拉开差距,还必须给这些弓弩配上各种辅助装置,如此才能体现出工业社会的先进性——红外线瞄准镜70元一个,光学瞄准镜150元一个、护胸一个90元、护臂一个70元、护指一个50元,再加上专用的保养工具,备用的更换零件,还有给侦察兵使用的夜视仪,仅仅装备了400名弩箭射手,就让王秋为此破费了超过六百万人民币。

当然,一分钱一分货,在投下去这么多钱采购精良器械,又经过一番严格训练之后,文总麾下的弩箭射手,已经比这个时代的火枪兵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了——在近距离甚至可以射穿4毫米的钢板!

但是,装备这样一名弓箭手的费用,至少可以购买2000到3000枚“钻天猴”……所以,为了“多快好省”地进一步增强远程火力,王秋最后又去废品收购站弄来了许多废汽车的旧板簧,打算等到杨教授回来之后,就在他的技术指导之下,用这东西试着做弩炮。

——之前在闲聊的时候听杨教授说起过,他在当初1968年北京各大院校搞武斗的时候,曾经用学校实验室的弹簧、箱柜、铁丝,拼凑出一台仿制古罗马军团的弩炮,一发就轰塌了对面那栋楼的玻璃窗……当然,由于事隔已久,杨教授眼下的手艺恐怕已经不如那会儿了,至于印第安土著人的手工能力,更是无法与当年首都的大学生相比。

不过,好在废品收购站的东西都很便宜,哪怕做坏了也不心疼。等他们浪费了几千块钱的材料之后,应该就能上手了。

至于军备计划之中最烧钱的开支,自然是那几万发代替重炮的礼花弹,还有代替步枪的“钻天猴”。此外,为了给日后可能寻找到的同盟军和附庸军提供武器,王秋又搜罗了足足十万把斧头、西瓜刀和割胶刀,让小五金市场的批发商一个个乐得合不拢嘴。

而在剩下的开支项目之中,最最花钱的就要数那支“机动装甲兵”了——当然,也是民工版本的。

此刻,就在王秋和文德嗣背后的不远处,几百名精选出来的男性和女性武士,正骑着一辆辆农用电动三轮车,在空旷平坦的训练场上不停地转着圈子,高声呼喝,演练各种战车突击的战术——前边是一个头戴摩托车头盔,身穿金属防割服的“重装甲”驾驶员,后边是两名车载战士,一个人手持长矛、战斧、盾牌和标枪,负责攻击和驱逐靠近战车的敌兵。另一个人负责远程打击,发射“冲天炮”礼花弹和“钻天猴”RPG,但由于车辆在移动时颠簸得厉害,人在车上站不稳,火箭弹的命中率实在是低得可悲,所以电动三轮车一般只能作为移动火力平台使用,快速地从战场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然后展开队形,发动RPG轰击。

总的来说,农用电动三轮车的机动性能应该还是不错的,但是由于引擎的马力不够,所以爬坡能力实在太差,只能在平地上作战。而且在比较坎坷的地面上,电动车行驶起来也会很颠簸。

文德嗣曾经对王秋抱怨过这种“三蹦子”的性能低劣,不适合野外机动,想要换成全地形越野车和拖拉机。结果王秋拿出一堆越野车和拖拉机的报价,又给他算了算训练可能需要耗费的汽油费、柴油费外加修车费,那些骇人的数字就把文总给吓得缩了回去——电动三轮车可以用光伏(太阳能电板)充电,而且如今欧美围堵中国光伏企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