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诡秘档案-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多人也在怀疑,是不是古代的铁器都在时光流逝中锈死了呢?
这很有可能。
铁生锈其实是铁和氧气以及水发生的化学反应。铁在潮湿空气中,会渐渐变色,生成一种红褐色的物质,这就是铁锈,其实就是铁盒氧气和谁的多种氧化物。铁锈的成分比较复杂,通常简略用Fe2O3xH2O表示。铁锈是一种松脆多孔的物质,它会逐渐腐蚀掉一整块铁,就这样最后锈蚀成一堆红土。
所以说,按照这个推断,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出现那样一颗巨大的铁树。
但是,在唐德成先生的日记中,他的的确确记载了那样一颗巨大的铁树。
这就是为什么我刚才在深渊中看到那座铁树时,会如此激动了。
我们且不说这棵铁树为什么存在,我们只考虑一下它到底能否存在。
大家首先要知道,浇筑一棵如此大的铁树,首先需要大量的铁。
这个倒问题不大,目前来看,这个深渊中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铁矿。
那么,这棵铁树要如何浇筑呢?
在古代,浇筑的最大铁器是什么呢?
中国古代最大的铁器上面曾经说过,就是河北沧州的铁狮子,铁狮身高5。78米,长5。34米,宽3。17米,体重约50吨。
那么中国古代浇筑的最大铜器又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甚至被写入了教材中,就是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青铜器。
第7卷 十二铜人
所以这样一比较,大家很容易就能看出来,古代浇筑的最大金属就是那个仅仅五米多高的铁狮子。
其实还不对。
在历史上,还有记载有一些古代浇筑的金属比铁狮子要大,而且大很多。
我们看一段史料:
《汉书五行志》:“秦始皇帝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天戒若曰,勿大为夷狄之行,将受其祸。是岁始皇初并六国,反喜以为瑞,销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象之。”
这段史料中讲了一个故事,说是秦始皇二十六年的时候,在秦国出现了一件怪事,在海边临洮出现了十二个身 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巨人。据说,这是上天对秦始皇的警告,警告他如果恣意妄为,残酷暴虐,必遭祸乱报应。
结果在第二年,秦国非但没有发生灾难,反而合并了六国,统一了天下,秦始皇便认为那十二个巨人是天兆祥瑞,便命令销毁天下兵器,将那些兵器浇筑成了十二个铜人。
这十二个铜人,是被历史上认为最大的金属铸造物。
那么,这十二个铜人有多大呢?
根据史料记载,那些铜人“高三丈”、“坐高三丈”、“有大人长五丈,足屡六尺,皆夷狄服……”,按照这个算法,三丈合今8。12米,五丈合今13。7米,加上六尺的“足屡”,合今16。24米。
“重各千石”、“钟小者皆千石也”、“各重三十四万斤”、“各重二十四万斤”。石是秦时的重量单位,一石为秦代的一百二十斤,秦时的一斤等于现在的256。26克,这样计算的话,一尊铜人最少要在30吨以上,大的则在87吨以上。
这样看来,历史上最大的就是这个铜人了。
那么,这些铜人是怎么铸造出来的呢?
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毅力和智慧,他们竟然采用了人海战术,最重真的就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给完成了。
他们怎么完成的呢?
他们的采取的方法,后世称为地坑法。
第7卷 地坑铸铁法
地坑法就是说,在地下挖个大坑,然后在大坑里做一个模子,将铜汁灌入模子里,等铸成后挖出来就得了。
但是,这样又出来了一个问题还简单,可是这些铜人太大运出来了。
然后呢,他们又想出了一个主意。
这个主意就是,在地面上修一个筑台,在台子里做一个模子,铜人铸成后,将筑台打烂,青铜器自然就下来了。
这样一来,这模子的问题就解决了,那么又怎么溶化铜水呢?
后人根据考古发现,在殷墟安阳小屯一带,发现有巨大的钳锅残片,这些坩埚可以盛铜液十多公斤。这样推算起来,要想铸造一个完整的铜人,大约需要三到五千套坩埚。那么一个坩埚大约需要三五个人操作,光铜汁这一项就需要数万人操作。
而且这里面还存在了一个协作的问题,铜汁必须要一起倒入那个铜人的大模子里才行,早一点,晚一点都不行。
可是,上万人操作那些坩埚,这是绝对不可能一起将铜汁倒入模子的。那么,又将怎么办呢?
他们想了个办法,那就是在铜人的模子上做了一个超大型的坩埚,那坩埚下有个漏斗,可以让铜汁顺着漏斗流到模子离去,这边几万人源源不断将铜汁倒入坩埚里,坩埚下烧着大火,一直保持着铜汁是液状,这样才解决了铜汁一致倒入模子中,那些巨大的铜人才得以问世。
 那么,我们再考虑一个问题,秦岭深渊中的铁树有多高呢?
从日记中的描述,包括我当时看到的场景来看,至少要有几百米。
几百米?!
可是我们已经知道了,铸造一个十几米的铜人,大约就需要几万人,还需要一个非常大的模子,一个非常大的坩埚。
那么,要是铸造这样一个几百米的铁树,就要需要几十万人共同协作最后还要整个开凿出来一座山作为模子,还要准备一个大约有几十层楼那样高的坩埚,那不是开玩笑吗?!
所以说,这样大的一座铁树,别说是在古代,就算是在现代,也是想都不敢想象的一件事情。
当然了,除非是一种可能。
第7卷 又见日本军干尸
这种可能太过荒谬,简直就是近于胡扯,也仅仅只能存在于理论上。
但是,在这个深渊中发生了太多连理论上都不可能出现的事情,所以也不能说是太荒谬了。
那就是:那棵巨大的铁树并不是古人浇筑的,而是天然形成的。
这个想法让我自己都觉得很可笑,我摇了摇头,继续往前走。
再走了一会,那洞口逐渐大了一些,岩壁上有一些明显的斧凿痕迹,看来有人将这个洞穴给扩大了。
不过,这又是谁扩大的这个洞穴呢?
我继续朝前走,没走多远,前面就出现了几具横七竖八的尸体。
我看了看,这些尸体和开始在台阶上发现的一样,都是日本老兵的尸体,这些无一例外都是干尸,
他们的胸腔已经塌陷了,露出了里面干瘪的内脏,看起来就像是晒干的动物内脏一样。
但是,我却发现了他们胸腔中好像还有一些东西,那些东西仿佛是石头一样,在干瘪的胸腔中显得很大。
我鼓足勇气,用军刀扒拉了几下,将那胸腔中的东西扒拉出来了,那竟然是像两个巴掌一般大的肝脏。
虽然那具尸体已经成为了干尸,但是那一副肝脏却依旧保持着原来的形状,丝毫没有萎缩,只是已经变成了深褐色。
为什么肝脏没有萎缩呢?
我左右看了看,那通道前面横七竖八躺着好多日本兵的尸体,也都成为了干尸,我左右查看了一下,他们胸腔中的肝脏也都是完好的。
这个事情就很古怪了,甚至可以说是违背了自然规律。
干尸就是干燥的尸体,干尸的特点是“周身灰暗,皮肉干枯贴骨,肚腹低陷”。”
干尸中最出名的就是木乃伊,木乃伊的制作方式非常复杂,要在人死后剖开体腔,取出内脏,尸体用热溶的松香浇灌,然后用浸透松香的布包裹,这样等人体上的水分都吸走后,才可能变成干尸。
第7卷 他们的肝脏变成了铁
在中国新疆地区,还经常在野外发 现一些天然形成的干尸,那是因为当地气候干燥,温度极高,所以人死后短时间内就会脱水,这样才会成为干尸。
好多得道高僧死后,身体也有变成干尸,那是高僧在死前很久,就开始停止进食,而且开始吞食一些防腐的香料,这样死后身体才不会腐烂。
但是不管怎么样,人死后变成干尸的主要条件就是:脱水。
只有人体在死后大量脱水,身体才能迅速变成不烂的干尸。体中75%是水,含水最多的就是内脏和鲜血,所以在制作木乃伊的时候,都要掏空胸腔中的内脏,放干净鲜血,将身体里填满香料,才能保持身体的干燥。
但是,为什么这些日本兵的肝脏都是好好的呢?
看着那些变成了深褐色的肝脏,我心中突然掠过了一个可怕想法。这个想法有些可怕,我一时间不知道该不该去证实它。
如果这个想法被证实了,也许会引起一种灾难性的后果,这个深渊,也会变成人类有史以来最可怕的死亡深渊。
但是我没法选择。
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捡起了胸腔中拔出来的肝脏,用手小心地掂了掂,我的脸色刷得一下变了,身上突然燥热起来,仿佛有千百只蚂蚁在我身上爬一样,一滴汗珠从我脑门上掉了下来。
我猜的果然不错,这些人的肝脏已经不再是肝脏,它们已经变成了一个铁块。换句话说,这些肝脏已经转化成了一块铁矿石。
是什么物质将这些人的肝脏变成了铁矿石?
我简直不敢想象。
我听说过物质扩散现象,物质中的分子每时每刻都在不停运动,如果两种物质紧密挨在一起,那么两种物质的分子便会相互扩散。比如说把一块铅和一块铝紧压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后,将它们从中间切开,在断口处就会发现铅和铝已经相互渗透到了对方的界面中。
但是我可重来没有听说过,铁竟然会渗透到人的身体中,更不用说人体其他部位都没事,只单独渗透到肝脏中!
第7卷 铁树的另一种形成方式
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但是这样一个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又是真实地发生了。
这时候,我觉得头皮一阵发麻,头发都要竖起来了,我胡乱揉了几把头发,理清了一下思路,想尽量找一个合理的理由:这些人会不会是吞食了大量的铁矿石,或者是在这个地下洞穴中吸入了大量的铁离子,那些铁离子最后到了人的肝脏中,结果变成了这样?
我想了想,应该也不对。
如果说人吞食了铁矿石后,那铁末首先会到人的胃里,人的胃是不能消化那么多的铁,那么胃就会变成铁胃,那人死后就会留下一个铁质的胃,而不是一副铁质的肝脏了。
肝脏的功能 主要是给人体解毒,人吸收了铁分子后,最后也会积累到人的肝脏去,铁过量也伤害的主要器官就是肝脏,往往会导致肝脏的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难道说,这些肝脏就是因为人体大量吸入铁分子,最后竟然沉淀成一个铁肝了?
要是这样说的话,这里的铁分子含量会达到了一个多么变态的地步!
我手中没有测量的仪器,不知道这里的铁分子达到了多高的浓度,但是随着我的逐步深入,我看到地下的青石板渐渐变成了褐色,然后是深褐色,就能看出来这里的铁浓度在逐步加大。
我简直不敢相信,又暗自庆幸自己进来时穿上了防化服,应该可以不吸入超强浓度的铁分子。
我这时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一直困扰我多时的铁树。
如果说这里的铁离子浓度已经达到了一个变态的程序,那么这些铁离子要是按照一定的形状不断聚集在一起,那会不会生成一件铁铸品呢?
换句话说,那棵铁树如果并不是后人浇铸的,它会不会就是铁离子自己生成的呢?
这个猜测已经达到一种极端可怕的边缘了,因为它将导致一种推测,那就是:铁离子有了自己的意识,它会思考了——
第8卷 深渊,终于到达深渊
不过这样的铁离子,它还算是铁吗?
我无法推算这件事情,我只想尽快进入到那个洞穴之中,看看那个深渊中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
这时候,我背包中突然传来了一阵滴滴声。
这个声音是核辐射测量仪的声音。
大熊在临走的时候,并没有带走这个仪器,我就顺手装在了包里,没想到现在派上了用场。
我将那个仪器掏出来,发现仪器上的红灯嘟嘟响着,并随着我转动仪器的方向,声音一会变大,一会变小。我仔细看了看,这个仪器上闪烁着各种数字,我却看不懂。
大熊告诉过我,仪器如果发出声音,就说明周围的核辐射严重超标,声音越大,说明辐射度越高。
我想了想,开始不断转换着仪器位置,按照声音的大小,来寻找那个辐射最大的地方。
我当然忘不了汉中校区那个鱼形人最后发出的惨烈呼救声:“救救我们!
根据仪器显示,辐射源就在这个洞穴的尽头。
我举着火把,在洞穴深处快速走着,深渊的秘密终于要出现了。
不知道走了多远,仪器的声音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急迫,几乎要连成一个长声的“嘟——”音,到了最后,它竟然轰一声响,哑掉了。
看来,这已经是到了辐射最大的源头了,连仪器都承受不住这样大的压力坏掉了。
我不知道已经到了哪里,周围竟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