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见鬼实录我和我身边人-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警察的这样要求,我连忙表示服从,当时在我的心目中,只有一个字“快”,赶快离开,赶快走人,要是警察突然让我吹口气什么的,那才叫冤呢。

说来也奇怪,我改变车道后,突然发现身边的车辆多了起来,和刚刚安静的隧道截然相反,前面的车辆缓慢的开着,后面的车辆用喇叭急促的催着。但有一点跟刚刚的情形相同:也是封了两个车道,只剩一个车道可供通行。

我一边纳闷,一边随着车流缓行。这时我发现前方禁行的两个车道里发生了一起特大交通事故,怪不得要并掉两个车道。

随着车子的缓行,离车祸现场越来越近,这时诡异的一幕出现在了我的面前:我面前的这起交通事故,竟然是一辆小轿车和警车相撞,那辆小轿车的车型和我开的车型一模一样,而那辆被撞的警车恰恰正是刚刚逼停我的警车——这怎么可能?

我连忙打开车内的收音机,调到交通台,交通台果真在播报此事:一辆警车和黑色的凯美瑞轿车相撞,警车内的两名警员当场死亡,凯美瑞车主受伤严重,但因涉嫌酒后驾车已被警方控制。

说完这个故事后,方威辛将手头的一杯满酒一饮而尽,从他的表情不难看出,多多少少还有一些后怕。我有些疑惑,对着仍有些惊魂未定的方威辛问道:“这事发生的时候,确定你不是因为酒精的作用而产生的幻觉?”

方威辛对我这样的不信任表示不满,“哎!”了一声后,对着我说道:“老蒋,我们都快10年的朋友了,这事你还能不了解我?幻觉的事情压根就不可能。”

“那你当时不是还有摄影吗?自己事后看了吗?能找出一点蛛丝马迹吗?”我提醒的问道:

方威辛举着一张哭笑不得的脸,一边拿出手机递了给我,一边唉声叹气的说道:“老蒋,你自己看吧,我至今都没能弄明白。”

我打开方威辛的手机,找出了那段视频,只见视频里方威辛的车停在禁行车道,方威辛在车里拿着手机拍着行车道里的汽车。而在方威辛的正前方,一辆警车侧翻在地,医护人员正将车内的两名警察抬了出来

第三十五章 湖中的两具尸体

一对情侣,因双方家人的反对而携手跳河自杀,死后能没有怨气吗?

在我所处的这个城市里,但凡上点年纪的都知道在太湖边上有一处泊宫岛,以前对外免费开放,一到盛夏,就有很多人前往游泳避暑。但就是这么一处避暑好去处,现在的年轻人已经鲜有人知道了。为何?那是因为这个岛一直灵异、溺水事件不断,所以被政 fu早早的封掉了。一直无人开发,这泊宫岛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座荒岛。

很多人和我一样,对于这泊宫岛的“由盛转衰”充满了好奇,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研究发生在泊宫岛上的一切。

根据手头掌握的现有资料,可以知道泊宫岛“背后”的一些故事:

泊宫岛是一座位于太湖边上的小岛,陆地面积约有一个足球场那样大小,其位置由于离岸边较近,于是在七十年代中期,由当地政 fu牵头,将陆地与岛连接,为市民打造一个避暑纳凉的绝佳之地。

在80年代初,泊宫岛成为本市人民最为欢迎的避暑胜地。一到盛夏,市民和游客都会“光临”该岛,游泳、纳凉、散步。最高峰时,泊宫岛一天接待的游客量达1200多人次。

80年代中期,意外溺水的事故在泊宫岛频频发生。盛夏时节,基本上每隔二三天都有一起溺水身亡的事件。为此市政 fu不得不下令泊宫岛区域内禁止游泳,但仍旧屡禁不止,溺水身亡的事故频频见诸于报端。

更为要命的是,泊宫岛还成为自杀的高发地段,平均一个月就有5人次在泊宫岛自杀。当地政 fu不得已,只能在某一个冬季,突然宣布泊宫岛要重新开发,禁止对外开放——其实质就是禁岛。从此泊宫岛淡出人们的视线。

当地政 fu的所谓禁岛,就是在泊宫岛和岸边的连接路上砌了一堵墙,贴了一张禁止入岛的告示而已。也没有人把守,所以真心要进岛也不是不可能。尽管如此,没了维护的泊宫岛,日渐衰败,荒草丛生的迹象已经不可“逆阻”。除了偶有好奇探险的人会去“造访”一下以外,平日里可以说是一片死寂。

三十年过后的今天,“默默无闻”的泊宫岛因为出现了一男一女的两具尸体又被推在了“风口浪尖”之上。当地政 fu面对此事极为慎重,禁岛多年的地方尽然死了人,政 fu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当地政 fu对此事三缄其口,这一来,反而遭致民间猜忌,各种灵异谣言流传坊间,泊宫岛一度被当地百姓称之为“鬼岛”。

关于此事,我也略知一二,这要得益于李志明。李志明是我的同事,在心理援助部门主要负责情感危机类的案例。而泊宫岛上死掉的一男一女,其生前的情感纠葛,就是由李志明负责的。

李志明详细的跟我介绍过此事,由于此事涉及案例的,因此李志明在跟我的讲述过程中,涉及那一男一女的姓名都用了化名:

男孩子大成25岁,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女孩子小夕21岁,在读大学生,两人通过网络确立了恋爱关系。但他俩的联系关系遭到了双方家长的反对,男方家长嫌弃女孩不是本地人,女方家长嫌弃男孩不思进取,没有前途。

双方家长反对的理由注定这对情侣悲剧的诞生:男孩子没有前途,可以通过找工作,努力工作来改变,而女孩子外地人的身份,是怎么努力都不会改变的。因此深爱着大成的小夕其自卑心理日益增加,导致最后的失眠、忧郁,最终无法完成剩余的学业。

这一局面的改变更加坚定了双方家长的反对,女方家长认定男方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女儿,而男方家长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找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女孩做自己的老婆。为此,双方家长还发生过强烈的肢体接触。

小夕的班主任通过心理援助找到了李志明,李志明了解了小夕和大成的详细情况后,决定接受此案例。

但心理援助的介入并没有明显改善小夕家人和大成家人的关系。这也就为小夕和大成最终一起殉情埋下了伏笔。

对于李志明这样的描述,我只能大概了解小夕和大成一起殉情的根源,但为何会选择去泊宫岛跳湖,让我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就简简单单的是一种巧合?

我把这样的疑问告诉了李志明,李志明想了一想后,随后在电脑里调取了小夕和大成的卷宗,看了一会后,李志明就对着我说道:“蒋科,我这里有一个细节可能被遗漏了?”

“什么细节?”我问道:

“我对小夕和大成分别做咨询的时候,他俩都会不约而同的提及到一个岛,说这个岛才是他们真正的归宿。”李志明说道:

“那你当时是怎么理解的?”我问道:

“岛,是归宿感与安全感的表示,我当时听小夕和大成说到岛,第一反应就是认定他俩安全感缺失,对前途茫然无措,没有认同感。”李志明解释道:

“你这样理解应该是没错的。他俩最终为何会选择的自杀方式是去岛上跳湖自杀,应该是平日里有岛这个潜意识。但惟独让我不能理解的是,我们这里岛屿这么多,而他俩为何会偏偏选择禁岛多年的泊宫岛自杀呢?”我不解的说道:

李志明宽慰我说道:“蒋科,您也不用多虑了,泊宫岛的诡异本来就是人尽皆知的,否则政 fu也不会禁岛。他俩选择在那自杀,我认为很正常。”

“嗯,泊宫岛确实诡异,这事先暂且不说,我想知道的是,这对情侣在殉情前也没留下遗书,也没电话短信道别。死的很低调,泊宫岛人迹罕至,他俩的尸体是如何被发现的呢?”我问道:

李志明诡异的看了看我,淡淡的对我说道:“蒋科,你要听官方版本还是听真实版本?”

“官方版本还要你说?什么被一对私入泊宫岛的年轻人发现的,这话鬼才信呢?我要听真实版本。”我说道:

“他俩不是跳湖自尽的。”李志明突然来了这么一句,让我顿时疑惑顿生。李志明见我意外,连忙说道:“他俩其实分别死在自己的家里,男孩子是吞噬了安眠药,女孩子是割脉自尽。”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刚说女孩子是外地人,她在家割脉自尽,那她肯定是在外地了?”我质疑道:

李志明点着头说道:“是呀,男孩和女孩的双方家长自打闹得不可开交之后,就不许他俩来往了,女方家长将女孩带回了老家,男孩的家长也把自己的孩子锁在家内。两人不得见面,痛苦万分,就在电话里一起相约:于光棍节那天晚上的十一点十一分同时自杀。两人死了之后,其尸体就出现在了泊宫岛的湖里。”

“什么?这么诡异?”我惊呼道:

“更为诡异的是,双方家长明天过来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在房中,正准备各自寻找的时候,两地的派出所民警都找上了男孩和女孩的家门,说是有人报案,他们的孩子死在了泊宫岛的湖里。尸体被找到了,让其家长前往认尸。”李志明说完后,似乎意犹未尽的凑到我耳边说道:“蒋科,您知道这报案人是谁吗?”

“是谁?”我迫不及待的问道:

“经警方确认,报案人是在泊宫岛溺水而亡的第一人!”

第三十六章 死过人的客房

客人死在酒店的客房里是常有的事,有意外的、有谋杀的、有自杀的,比比皆是,有个数据可以在这里公布一下:每年死于酒店客房的人数达700多人。平均每天就有2人死于酒店客房内。这绝对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试想一下:您入住死过人的客房概率有多大?

酒店是盈利单位,断然不会将死过人的客房停止销售。

这些资料是一个在酒店做销售经理的朋友告诉我的,她姓高,叫高芳。她在某一四星级酒店工作了有3个年头。

这次劳动节期间,她竟然破天荒的放了假,来到我这里游玩几天,得知我在写《见鬼实录》这部书,她就和我聊起了她碰到过的一桩客房死人的诡异案例:

高芳在做这酒店的销售经理之前,是一名前台领班,在那期间,就经历了一起客房死人的诡异事情。

之所以要说这起客房死人事件很诡异,是因为通过现有的证据根本就不能勾画出客房死人的本来面目:

登记入住的客人叫舒婕,不是本地人,入住时间是5月26日14:22,入住一天,要了一间门市价为688元的商务大床房,由于是某服务公司的会员,舒婕的实际入住价是388元。

根据酒店的监控显示,舒婕十四点三十走入客房后,到翌日退房时间,她也没有走出过客房。期间只有在晚上18:30的时候,舒婕通过客房电话,让酒店的餐厅给她送了一顿价值为88元的个人商务套餐。

翌日,前台催舒婕退房,但打进去的电话根本就没人接,试图通过那家服务公司,联系舒婕小姐本人,其手机也处于关机状态。

按照酒店管理的规定,对于这种情况,由当班的领班负责进入客人房间一探究竟。高芳就是那次当班的领班,于是高芳和前台小丽、保安大同一起来到舒婕所在的客房,由高芳先行敲门,敲门多次确认房内无人后,高芳利用房卡的总卡进入了舒婕的客房。

一行三人进入客房后,发现房间根本就没有人入住的迹象,一切完好,床单平整如初、浴巾、毛巾也是干燥干净,这让高芳、小丽和大同一头雾水:难道舒婕收拾干净后走人了?这个不像是客人入住的习惯呀,素质再高的客人也不会像客房阿姨那样,将客房收拾一新。

在高芳、小丽和大同确认没有舒婕的行李后,前往总台,给舒婕办理了“欠款离店”的手续,而舒婕所住的那间客房经客房领班确认后,改为“净房”状态,再次售卖。

四星级酒店由于房价偏高,所以入住率普遍不高,舒婕的那间客房接连几天都没有卖出去。直到有一天,因为周末的缘故,舒婕所住的那个客房终于售卖出去了,入住那客房的人是一广东籍男子,姓姚,四十岁上下,做生意的。

姓姚的男子进了那客房后不久,就跟前台打来了电话,说是客房里有股说不出的味道,希望能派人去处理一下。当天当班的领班正好是高芳,面对客人这样的投诉,高芳很注重,连忙叫来了客房领班,一起前往那间客房。

进入那间客房后,一股如同用久了抹布的味道扑鼻而来。高芳和客房领班连忙对那名姓姚的客人表示真挚的道歉,随后做出了给姚先生升级换房的处理决定。姓姚的客人表示满意后,就离开了客房,而高芳和客房领班叫来了各自相应的员工,在那客房内开了一个简短的现场会议,其主要内容就是如何确保客房的干净和无异味。

与会员工到齐后,高芳和客房领班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带领员工找到味道的来源,以便来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