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见鬼实录我和我身边人-第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准。但如果我找不到那个八字不合的人,怎么办?我只能去找一个死人,然后把那扎好的小人直接放到死人的旁边,死人头七过后回魂,必定会“按图索骥”,找到那个张三。张三看到鬼魂,一般会被吓死。能理解了吧?说了这么多,就是要说明一个道理:这胡春思是怎么找到他的父亲——胡春生的?那就是因为黄咏桦用那稻草人噎死了胡春思,使得那稻草人一直在胡春思的身旁,头七过后,胡春思当然认定了胡春生。只可惜,结合我第一点所说的,这婴儿死后,基本上没有什么怨念,所以,压根就不可能吓到胡春生,胡春生那边一开始,都还在认为这是一名孩子呢,直到医院里出了检查报告,才判定这个孩子不是人,可即便如此,胡春生还在一本正经的以为是机器人。

最后,我再讲死婴(婴儿)的关系。为何要讲这一层关系,那是因为我得解释一下,这个胡春思为何能够在人间成长起来?众所周知,一个人死后,那他生前是什么模样的,死后就是什么模样,不会长大,更不会变老。某人死的时候,是二十岁。到了阴曹地府,就永远是二十,为何会这样?因为另一个世界只有空间而没有时间概念。所以在那边,永远是“黑夜”(编者按:这“黑夜”是姜舯那些通灵者形容的。)我不知道另外一个世界是怎样的?没有时间的世界又是怎样的?是否运动?是否发展?因为这是一个相对应的伪命题,怎么说,如果鬼魂存在托梦、回魂、投胎这一系列的行为,那就说明它们也是有运动存在的,也是有发展空间的,但在一个没有时间的空间里?它如何运动?它如何发展?这个就非常的矛盾。我曾经就这事跟姜舯讨论过,姜舯也说的含糊其辞。这个也不能怪他,就如同突然有一天,某个人问我:“蒋凯,你跟我讲讲这空间是什么样子的呢?”我怎么回答?是高的还是矮的、是长的还是短的、是香的还是臭的这玩意压根就解释不了,它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只能通过比喻来说明。譬如,解释空间。我就能说。我买了一个杯子,里面所能盛水的位置,就是这个杯子的空间。当时姜舯跟我讲这没有时间只有空间的世界,是这么形容的,就如同那杯子一样,你可以盛水进去。但这水能忽然变冰,能忽然变蒸汽,也能忽然还原成水,这里面就没有一个过渡。大家能理解吗?就是我去烧水。这水温就突然从0度飙升的100度,得水马上就开了。当然,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不是以你的意识形态为转移的,就如同这水,或许是开,也或许是冰,更或许是一动也不动,还是那水,我们所学的唯物辩证法里有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在另外一个世界,就只有质变,没有量变。讲了这么多,或许有读者会继续打破沙锅问到底,“那蒋凯,你刚说错了,按照你的说法,那死人死后,就不可能是二十岁,或许明天是100岁,后天是2岁这样子,对吗?”我还得说不对,我刚说的是意识形态的转变,人死后,在另一个世界里是永远不会变的,只是我们人类,为了避免时间上的紊乱,会给一些死人定义一些时间上的概念。怎么说呢?还得举个例子,就拿1711年出生的乾隆皇帝来说事吧,他死的时候应该是1799年,88岁,在另一个世界里,就是88岁时的模样,那我们后人来纪念他,就会时常说,“呀!今年是2014年了,乾隆皇帝在世的话,应该有303岁了!”这是我们人间赋予的一个时间概念,但在另外一个世界的乾隆皇帝,还是拿88岁的慕言,不会变。这个也是我们能理解一些神话故事里,那玉皇大帝、白素贞、孙悟空这些神怪,无论怎么去描述,它们永远是一个形象。当然我刚举例的烧水也是这个概念,水开了,是运动,但在另外一个世界里,水开和水不开其实是一个状态,只是我们人间给它们赋予了运动和发展的思维和概念。哎!解释这个太累,我说这么多,无非就是证明这胡春思要是在另一个世界里,就永远是婴儿,100岁是这样,500岁还是那样。(编者按:这个一定要跟圆竹大师的时间无序论要区别开来,圆竹大师他是密宗教的教主式人物,统领了一批天眼、通灵者。他肯定也会跟艾教授一样,去对这另外一个世界去做一些总结,圆竹大师对于我刚描述的现象认为是时间无序造成的,换而言之,他是认可这另外一个世界是有时间、有空间的,只不过这个时间是无序的。而艾教授的总结是另外一个世界是只有空间无时间。这就如同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观点,关键看你去信仰谁的了,在这里,我采纳了艾教授的观点,认为另外一个世界是只有空间,没有时间。)但现实中的胡春思为何会长大,为何会跟着人类一样,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体型也变大,这就只有一个现象可以解释:亡魂在人间成长。

亡魂在人间成长?这可行吗?理论上不可行,但实际上有过这样的先例。1917年英国的怀切特(编者按: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这里使用了化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流弹击中死亡,怀切特的母亲不得已,匆匆埋葬后,继续逃亡。1945年。同样的逃亡路上,怀切特母亲路过怀切特的埋葬之处,正准备做一丝缅怀的时候,一个中年男子出现在了怀切特母亲的身旁,“妈妈,我等了你38年。”怀切特母亲大惊,仔细打量着这身旁的中年男子,直到看到那中年男子的左手臂上一处“惊艳”的胎记,才敢勉强断定,这个中年男子就是38年前被流弹打死的怀切特。(编者按:具体细节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赘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百度一下,看个究竟。故事非常感人,远比一般的灵异事件要高出一个精神层面。);1923年。大西洋,“苏伦特号”(同怀切特一样。使用了化名)游轮因为风浪失事。全船207名乘客和船员全部遇难,1978年,太平洋,“格伦希尔”号(同怀切特一样,使用了化名)发现一艘诡异的陈旧游轮,“格伦希尔”号船长德希命令接近那游轮。靠近后,德希派遣7名船员登上那陈旧游轮进行搜索并寻找《航海日志》,最终7名船员找到那游轮的《航海日志》,并带回一名幸存者辛格。通过《航海日志》可以确认,该艘陈旧游轮就是1923年失踪的“苏伦特号”,那辛格是该游轮的二副。

辛格也好,怀切特也罢,他们都是一个亡魂在人间成长的典型案例。当然,这些都是历史记载,有关这样的记载,中国也很多,或许里面有一部分是虚构的、不存在的,但同样可可以肯定,有一部分是真实的、有效的,那这类事件怎么让其成立?怎么就可以让亡魂能在人间得以成长?这貌似是一个极小概率事件,按照艾教授的灵异理论来看,它需要满足很多条件,才有可能实现,譬如:头七的回魂之夜必须是月圆之日、都为男子(于月圆形成阴阳互补,这个不是我的理论,不要“喷”我。我只是借用)、死亡之时和自己出生之时的八字能合上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说白了,这就是一项连续中两次头奖的极低概率事件,自从有人类的历史记录到现在,也不过就有这么屈指可数的几例案例被官方认可。当然,这些在人间长大的亡魂,只要不具备怨念,那对人类几乎是没有任何伤害的,他们在人间不用吃喝、不占用任何资源,甚至都不会“抢占”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但由于形态跟人类差不多,所以,他们即便是生活在我们的身边,我们都不会轻易的去发现他们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就如同是黄咏桦看到自己的儿子——胡春思,没有胡春生的讲述,都不知道胡春思是亡魂,要不是胡春生通过镜子,来给黄咏桦展现亡魂无“镜像原理”的话,或许直到现在,黄咏桦都觉得胡春生和这个小男孩在联合起来骗她呢!

艾教授为何会对这个案例做了详尽的解释和罗列,可见这类灵异事件的“稀缺性”。其实不仅是搞灵异研究,任何一个单位、部门和个人,对于自己所研究或有兴趣的对象,都因为“稀缺”的东西而花费大量精力去研究。哪怕这个“稀缺”并不影响研究工作和兴趣爱好的正常进行,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就是会不遗余力的去关注,就如同我——我这个人,业余时间喜欢收藏世界各国钱币,很多时候,都是可以用汇率价格购得一些自己喜欢的币种,但有时候,一旦看到有一稀缺币种,譬如,最近我收藏了一张越南首张塑料纪念钞五十越南盾,按汇率,就折合我们人民币一分多钱,但由于它的“稀缺”性(才发行了15万张),我就花了四百多人民币将其购得,这个就是“稀缺”的魅力。

艾教授退休那一年,曾经向我明确的表达过希望我能接手心理危机干预二部的工作,并就用这些“稀缺”的灵异案例来“引诱”我,但当时由于我从事心理工作才刚刚开始,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一个年轻的追求和奋斗目标,所以对于这个毫无前途可言的“心理危机干预二部”,我还是在犹豫中给予了拒绝。当时,应该说,灵异案例还不是我的最爱,即便是那些“稀缺”的灵异案例,对我的诱惑也不够多,直到几年过后,我才逐步转向了这项工作,并对这份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ps:  枯燥归枯燥,还是把一些灵异理论大概的、通俗的讲了一讲。

第766章 心理危机干预二部——我的办公所在 (四)

艾教授的退休实则意味着心理危机干预二部的消失,当时我记得很清楚,那些有关心理危机干预二部的所有案例资料都规划到档案科去,由于这些案例资料都没有确切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所以档案科的同仁们也不当一回事,并没有给这类案例资料设立子目录,就直接将其规划到“其他”类目中去了,以至于后来我和莫晓兰要查阅相关的灵异案例资料,只能去“其他”类目查找,而在“其他”类目中,又夹杂这其他形形式式、无法归档的案例资料,所以在查阅上,增加了我和莫晓兰的工作难度。

坞熙市心理咨询中心为何会对心理危机干预二部如此的不重视?源自洪主任的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据说在没有发生这件事情以前,洪主任对艾教授还是特别的器重的,无论是从资历还是从年纪来讲,这艾教授都是洪主任的老前辈。洪主任不仅一手为艾教授创办了心理危机干预二部,还帮艾教授物色了多名得意门生,洪宪学、邰政东和岳虹霞都是洪主任帮其艾教授物色过来的,其中洪宪学还是洪主任的一个亲戚,让其过来一起跟艾教授学习,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那到底发生了什么而让洪主任跟艾教授交恶了呢?这事情我曾经主动分别问过艾教授和洪主任,但前者是一头雾水,后者是含糊其辞,这就成为了一宗“悬案”,后来,有一次,我请艾教授和洪霁雯吃饭,聊到了以前的事情,洪霁雯才抖搂出她父亲为何憎恨艾教授和心理危机干预二部的真相:

洪主任的妻子。也就是洪霁雯的母亲,算是英年早逝,据说是生了癌症。当时洪霁雯仅有20岁,面临高考的关键一年,洪霁雯的意思是肯定要考杭州医学院,那边是中国心理医生的摇篮,而做了一辈子心理工作的洪主任,却认为自己的女儿应该远离这个专业,或者说,可以考杭州医学院。但不能读心理专业,这两个人也特别的扭,反正是互不让步。后来洪霁雯晚自习回家,在路上遇到一个卖茶叶蛋的老太,那个时候。尽管是晚上,但天气闷热。人就算是站在那边。都要大口大口的喘气,而那老太,一人坐在炉子旁,精心烹制着她的茶叶蛋,似乎并没有在意这天气的炎热。洪霁雯看着那老太锅里的茶叶蛋,也不多了。就四五个样子,一时爱心泛滥,主动停下了自行车,来到那老太的摊前。对着那老太客气的说道:“阿婆,你这茶叶蛋怎么卖呀?”

“最后几个了,四毛钱一个,一块钱三个,卖掉就收摊回去了!”阿婆这个茶叶蛋倒是价廉,洪霁雯清点了一下炉灶里的茶叶蛋,一共五只,于是就递了2元钱给阿婆说道:“阿婆,我就要这五个鸡蛋了,你帮我装起来吧!”那阿婆没有急着收钱,而是不换不满的拿出一只塑料袋,将锅里的五只茶叶蛋先后放进了塑料袋里,最后,还给塑料袋里舀了一些汤汁,并嘱咐道:“孩子呀!这晚上可不能吃太多的鸡蛋,容易不消化。你隔明天热热当早饭吃,味道还是不错的!”洪霁雯对于这阿婆的贴心嘱咐,也非常的感动,忙不迭的将手中的二元纸币塞到了阿婆的手里,然后拿过茶叶蛋准备转身离开。就在这个时候,那阿婆连忙喊道:“孩子,孩子,还有找零呢!”洪霁雯倒也不吝啬,对着那阿婆说道:“不用了!我下次来的时候,再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