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色满园:农家小厨娘-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记起以前听过的一句话,人要是有盼头比什么都好,就怕没有盼头。
  青梅倚在门框上,静静地看着。
  午时末,张氏才从外面回来,解下草帽,折了帽檐在手里,扇着风,“这天还真是热。”
  青梅端了冰镇在凉水里的玉米粥,拿着蒲扇轻轻地摇着,“外婆打听到了什么偏方?”
  张氏一愣,旋即摇了摇头,笑笑,“没呢……”
  青梅一愣,朝着她爹看了一眼。她爹的脸上,淡淡的笑意,没有丁点的失望。再看她娘脸上的笑意,她有些糊涂了。这没打听到偏方,爹娘怎么看上去一点伤心都没有?不过转念一想,他们没有伤心,难道不是好事?
  她开口道:“爹的腿,以后好生将息着,说不得也能下地的。我们可不能先失了信心,这副药吃了,我们再请郎中来瞧瞧,再开方子!”
  刘元和听着这暖心的话儿,从心底莫名的窜起一股信心来。只是嘴上却什么都没说。请郎中来看,抓药,都得花钱。这都是一个无底洞啊。还不如他平常多注意着,也试着活动一下腿才是。
  张氏点头,“嗯,这服药吃了,请郎中来看看。”
  青梅一直等着她娘回来,这会儿人回来了,等得她娘喝了一碗玉米粥,瞌睡也来了。回了房间,看着天热打地铺的桃子,睡成大字型,把席子占去了不少地儿。
  挪了挪她的身子,青梅躺下,侧身看着桃子因为天热,汗水湿了头发,紧贴在面颊上,脸上红红的,都有了席子印。一格一格的连在一起。
  青梅轻轻地摇着蒲扇,凉风吹来,她也渐渐地困了,睡过去时,迷糊听见爹娘在堂屋里细声说着话。没听清。
  堂屋里,张氏点了点头,“都和王媒婆说了,她会帮忙注意着合适的人家。”
  刘元和轻轻地敲着腿,“眼下只能慢慢等着了。”
  这事却是急不得了。
  转眼,况家的大喜之日就到了。
  况老大是手艺人——泥瓦匠,做这行也有些年头了,手下也带了不少的学徒,谁家要是建房,请了他这一拨人过去,便就能张罗开了。所以因着这个,况老大倒是攒了不少的家当,在村子里,算是拔尖的人家了。
  这喜事,村里的人,定是都会过去捧场的。
  
  ☆、11。第11章 11 脸面
  
  安静的村落,让得一阵爆竹声,给热闹了起来。紧接着,便是喜庆的唢呐,欢快的锣鼓,一时半会儿没有消停的意思。待得巳时初,随着爆竹声响起,唢呐锣鼓声才渐渐远去。这应该出门接亲去了。
  青梅还没遇见过这古代的婚礼,本还觉得稀罕,想出门观礼的,不过,这显然不可能了。
  可能担心她伤心,又做出什么傻事,这日,连她娘张氏早早下地扯了花生回来,就没出门了。
  青梅帮着摘花生。
  午时,应该是迎亲的队伍回来,又是一阵闹腾。
  张氏看了上午,没瞧出青梅哪里不对劲儿。再想着桃子那日悄悄和她说了,姐儿两碰见况金贵的事情。仔细琢磨了一番,便是觉得,她家的梅子应该是完全忘了先前的事儿了!
  不过,这女儿的性子,多少有些随她父亲的,温和,人前不爱搭话,有什么事情也是闷在心里的,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放心的。反正就一天时间,多少不会耽误工夫的,她今儿不打算下地去了。
  花生摘下来,虽说不多,装了半个篮子,但也把多的摊晒在了太阳底下,取了少许煮了清水吃。
  这花生虽然不饱满,可剥开了吃,嚼着还是挺有香味的。
  这一日,况家那边闹腾到日落西山,月亮爬上来,久久都没有停歇。
  第二日,青梅要去河边洗衣裳,张氏不放心,要让桃子跟着过去。
  青梅听了,哭笑不得,“娘,二妹留在家里还要喂鸡、扫地呢。平常也是我一个人过去的,你担心什么?难不成,你还怕我为了那些不值当的事儿,做出傻事来?”
  这事还是说开好。
  本来以为过来昨儿,她娘就能放心了,不过眼下瞧,却不是这样的。
  张氏没料到她把这话挑明了,一时不知说啥,不过她的话却是让人开心的。的确,为了那样的事儿,做傻事不值当呢!幸亏她家梅子看开了。
  青梅笑道:“娘就放心吧,我洗了衣裳就回来了。”
  张氏看她脸上的笑容,点了点头,“那你早点回来,我等会儿家来,也会带一些花生回来摘的。”
  总不可能一直守着的。
  青梅端着木盆,去了河边,已经有人在那里洗衣裳。
  花三娘和柱子娘说着话。
  青梅过去,一边和两人打招呼,一边蹲下身子把衣裳取出来。
  柱子娘笑着,“青梅如今越发能干了。听说,你和桃子两人还挖了笋子去集市卖?”
  青梅抬头看了柱子娘一眼,又低下头,不好意思道:“三婶说笑了。我和桃子不过是闹着玩呢。也卖不了几个钱的。”又瞧了瞧旁的花三娘一眼,“婶子们刚才说什么呢,说的那么高兴?”
  柱子娘朝着花三娘使了一个眼色,花三娘却是没看见似的,笑嘻嘻道:“刚才在说昨儿况家的喜事呢。昨儿况家的席面,可是好得很,便是和集市上的比,也差不到哪里去的。好久没见过那么好的席面了。”
  柱子娘听得直皱眉头,虽说刚才正说这事不假,可这花三娘也是,都没眼色的,这会儿说起这事做什么!这不是戳青梅的痛处嘛!她有些后悔和花三娘说这事了。有些担忧的看向青梅。
  青梅低着头洗衣裳,嘴角噙着淡淡的笑,安静的听着。
  刚才还没走近,就依稀听见两人的说话声儿了。花三娘那性子,便是不问,她也会想方设法说起这事来,干脆直接遂了她的意,让她说够。况家的喜事再热闹,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花三娘说得口水横飞,也不见青梅露出丝毫的伤心来,一时愣怔。
  青梅笑着道:“难怪昨儿隔了那么远,也能听着那么热闹。”
  柱子娘糊涂了一下,难道真和桃子说的那样,青梅对这婚事,一点都不上心?
  她这念头还没有转过去,花三娘眉头一紧,直接开口问道:“青梅,听说况家退婚,你还伤心了一场,难道你现在不后悔退了这场婚事?”
  青梅却是没想到她问出这话来。
  柱子娘眉头皱紧,正准备说话,却听见身后传来声音。
  “花三娘,你问这话是什么意思?”
  柱子娘回头一看,原来是刘元庆家的罗氏。
  罗氏身子削瘦,发型有些乱,有些不爱收拾,她几大步过来,看着花三娘道:“你作为长辈,这编排孩子的话,也亏得你说出口来!”
  花三娘却是不喜了,轻哼一声,眼带不屑,“瞧你这急着跳出来的样儿,昨儿那况家的酒席,你不也在?”
  那眼神分明在说,你罗氏这般为自家人打抱不平,昨儿的婚事怎么也过去了?怎么不跟着刘元和一家一样,干脆断了关系?
  罗氏气得,准备回话,青梅出声喊道:“二婶,这里有位置,你过来洗吧。”
  罗氏在青梅旁边蹲了下来。
  青梅抬眼直直看着花三娘,“退婚时,我哭了一场,并不是因为觉得这场婚事退了,心痛不甘!当时只是想着,定是因着青梅哪里没做好,让况家伯父伯母觉得,我配不上金贵大哥才退了婚,我哭是觉得婚事被退,往后指不定让人背后里说道,让父母没了脸面。而且往后,还得让父母为青梅操心。”
  说到这里,眼里泛起了水雾,垂下头去抹了一把眼角。
  话虽欲言又止,却已说明,当初大哭一场,只是因为她心疼父母。
  至于为何被退婚,虽然当时况家找的借口是况金贵不满意青梅,但村里的人都知道,退婚的真正原因!
  花三娘一时哑然,嘴角抽搐,脸上神色极不自在!
  青梅低头只顾着洗衣裳,不再说话。
  罗氏斜睨了花三娘一眼,劝道:“梅子快别伤心了。这件事,万万轮不到村里人编排你爹娘的!要编排,也是该编排他人的!等家去,你娘要是知道,别人胡乱编排,指定不依的。”
  张氏的行事,让花三娘的脸色变了变。这要是说的她张氏的事情,也就落个冷脸,要是让张氏知道,说她家闺女的事,怕是要翻天的。花三娘忙道:“瞧我这嘴,刚才也不知胡诌了一些什么,青梅,婶子向来嘴上没有把门的,你可不要往心里去。”
  柱子娘也帮着相劝。
  青梅摇摇头,认真的洗着衣裳,道:“婶子心眼直,只不过说了旁人想的罢了——只怕是大伙儿都以为我那会儿伤心是你刚才口中那个意思。今儿既然说明了,还望花婶子,出去把这话说了给旁人听,让大家都知道:我原本对这婚事也没多少想法的,只不过是因着退婚,让父母没了脸面才哭的!”
  花三娘一口答应了下来,又道:“青梅如今这般能干,往后肯定能够寻着好人家的。”
  村里的人原本都还在说起昨儿况家的席面,等得花三娘把青梅的话都说了出去,大家倒是愣了愣,想起况家退婚,多少有些不厚道的。倒是鲜少有人再是高声谈论况家的婚事了。
  张氏听了这话,偷偷地抹了一把泪。
  自家的闺女是不是欢喜况金贵,她心中还是有数的。
  一时说不清心酸还是欣慰。
  心酸梅子明明欢喜的,如今却不得不这样说;欣慰的则是,梅子能这样说,可见是真正长大了。
  ——
  嫩黄豆可以吃了,青梅一起下地回家时,扯了两把嫩黄豆回来。玉米地里,嫩黄豆种的还算多,可以吃上两顿嫩的。
  农家吃毛豆就和吃嫩花生一样,都是直接下清水里煮,也可以放盐。不过青梅带回家来,倒是没打算直接吃毛豆的,而是让桃子帮着把毛豆去了壳。
  堂屋里。
  姐儿两在旁边剥毛豆,刘元和则忙着编织第二个竹兜——第一个竹兜实在不成样子,最后让张氏直接挂在了墙上,用来装杂物了。第二个竹兜,倒是比第一个好多了,速度快了一些,样子也稍稍好看了。现在正在做收尾的工作。
  青梅笑着,“爹,明儿这竹兜就能用了吧?”
  刘元和点头笑道:“也不知这个成不成?”
  青梅仔细看了竹兜,笑着,“这竹兜虽然没有胡三叔给的好看。不过,我想着,这拿去网鱼虾肯定能行的。”
  剥了毛豆,桃子烧火,青梅把摘回来的丝瓜去了外皮切块备用,又切红辣椒——这农家好处的就是,有时令的新鲜蔬菜可以吃,还是天然无农药的。
  桃子看到这儿,“大姐打算用毛豆炒丝瓜吗?”
  青梅点头,“以前吃过吗?”
  桃子摇摇头,“我喜欢等豆子老了,那时候玉米叶收了,收割玉米杆时,烧一把火,那才香着呢。”
  青梅道:“今儿这毛豆煮出来有味,保准你也爱吃的。”
  桃子笑呵呵道:“大姐烧菜好吃,我相信呢。”
  待得荞麦饼蒸好,张氏家来,打了水洗脸。
  青梅则开始炒菜。
  倒油把蒜末爆出香味,才放入毛豆翻炒,待得断生变色,才加了丝瓜翻炒。因着丝瓜水分重,只需要加少许的水。等水分炒干,丝瓜变软了,这才加了块状的红辣椒继续翻炒。最后才调味出锅。
  
  ☆、12。第12章 12 复诊
  
  简单的家常小菜,往往最考验手上的功夫。
  丝瓜炒毛豆,稍微不仔细,丝瓜烧烂,就淹在汤里,亦或是把丝瓜烧黑,卖相就不佳了。瞧着灰褐色的陶瓷碗里,装着的绿色丝瓜和毛豆,些许红辣椒点缀其间,青梅满意的勾了勾嘴角。
  要是用洁白如雪的盘子盛着,肯定又是另一种美观了。
  “把菜端出去,我拿饼子和碗筷过来。”
  等得家人在堂屋的桌子旁坐下,桃子饿坏了,咬了一口饼子后,夹了丝瓜吃,忍不住道:“大姐这样炒菜,丝瓜吃着还有一股毛豆的味道呢。真好吃。”
  刘元和尝了,点点头,“以前图方便,直接清水煮毛豆吃,倒是没这样吃过,味道很好。”
  张氏见父女两都夸,也尝了,味道自是不用说的——她炒丝瓜时,经常忙着做其他事,等得揭开锅盖时,丝瓜和着一锅汤乱炖,味道虽好,可吃起来口感倒是差了不少。
  青梅见家人都喜欢,也是高兴地。
  下午,申时末,天也热。
  张氏扛着锄头前脚下地,青梅和桃子带上背篓也出门了。出门还没走几步路,滚滚热浪,已让人大汗淋漓。姐儿两没有停下脚步,依旧往山上去。等得到了竹林,才稍稍觉得凉爽了不少。
  这两日没下雨,挖竹笋的活儿就没那么轻松了,姐儿两忙上两天,翻遍山头,到了集市那日,也才能凑出六七十斤来。虽然辛苦,可好歹能挣几个钱,姐儿两倒是咬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