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色满园:农家小厨娘-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前的事情?”长明干脆装糊涂。
  “就是先前有人提亲,你过去通风报信,然后还把妹子送到门上。还有今日白天在集市,你又过去……”
  “哈哈哈,我这还以为你说的是什么事情呢,原来是这个啊。”长明笑着打断她的话,“说来,我这还不是为了你们两好?再说了,这要是第一次的事情就没有成,哪里会有第二次的事呢?所以,对这个,你还是没生气才对的。”长明倒是理由充分。
  “哼,我才不和你说。反正,以后你可不许帮着顺竹说话了。不然,到时候我就把这些事告诉爹娘。看看你伯爹伯娘怎么对你吧!”
  “好,我肯定不帮忙了!”长明一边说着一边还摇摇头,一脸的痛惜道:“我这真的是好人不好当啊!帮了这么多忙,反倒给嫌弃了。”
  青梅听着他的哀嚎,心情极好的走在前面。
  回到家还没进门,透过那条门缝,便是能够依稀的看见里面的光景,除了那还在外面野的长亮和桃子没有回来以外,四人仍旧围坐在火盆旁边。兄弟两可能是喝了酒,酒劲儿上来了,这会儿在那里有些迷糊,靠在墙上打瞌睡,头一点一点的;妯娌两则是做着针线活,在那儿声音低低的说着话。
  火盆子里埋着火,但不时的还能听见劈啪柴禾的声音。
  这幅静谧的画面,让人觉得十分温馨。
  罗氏听到开门的声音,抬头看向两人,“怎么就你们两回来了,还有两个呢?”
  “刚才没碰见人,我还以为他们这是先回来了。”长明皱皱眉道。
  “先回来?又不是不知道你那二弟的性子!他这会儿还带着桃子在外面呢,赶紧的,去把他们给我叫回来!”罗氏下令道。
  “嗯,我这就去。”长明又转身出门去了。
  青梅掩上房门,用板凳放在门后面抵挡着,才过去坐下。
  这会儿回来的动静有些大了,把两个正在打瞌睡的兄弟两都给吵醒了。刘元和问她这是去了哪里玩之类的话,青梅一一回答着。
  虽然不时有说话的声音在屋子里面响起,但还是有着方才那份静谧。
  不多一会儿,长明把桃子和长亮叫了回来。
  这两个玩得正在心头上呢,十分兴奋的,回到家里来,那一时半会儿,自然是不肯消停下来了,唧唧咋咋的在那里说个不停。
  方才的那份静谧,瞬间就被这份热闹给取代了。
  似乎一时间,屋子里连笑声都要多了一些一样。
  张氏起身装了一些糖果瓜子出来,一家人一边吃着一边说着话。
  渐渐地,夜就越加深了。
  恍惚间,整个村子都快入睡了一般。
  就连刚才兴奋不已的长亮和桃子也打着哈欠,一副睡眠不足的模样。
  就这样,一家人坐在火盆旁边,一直到了三更结束,进了四更。罗氏看着大家都瞌睡连连的,“今晚上这也差不错了,我瞧着,大家都收拾收拾歇下吧。明儿还有事情做呢。”
  这睡得晚,并不代表着第二天就能起得晚了。
  第二天,这鸡鸣方才叫了第一声,夜色还未亮,却已经要收拾穿了新衣裳起床了。
  青梅担心桃子起不来,没想到这家伙儿动作比她都还要快,等得弄好了出门,青梅才总算明白过来桃子这大年初一早上为什么这么着急了。因为要拜年拿压岁钱呢。
  “爹,新年到了,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桃子笑眯眯的说着。
  刘元和笑着,“嗯嗯,这给你们姐妹两准备好了的。”说着就没人递给了一个小红口袋,里面装着的,自然是轻轻摇晃,就能够听见响声的铜板。
  铜板数量也不多,一般装着的,都是六个、八个或是十二个吉利数。
  因为家境有所改善,这次里面装着的铜板足足有十二个呢。
  青梅跟着桃子一起收到压岁钱,愣了愣,她倒是没想到,这穿越成小姑娘的领一个好处就是过年还能拿到压岁钱了。青梅亦是笑着向爹说了吉利的话。
  给爹拜了年,自然还要给娘拜年的……
  “这有二十四个铜板了呢。”桃子那叫一个高兴,“那我等会儿再吃饭,先出去一趟啊。马上就回来。”说着拉上青梅往外面走。
  “这还没洗漱呢,急匆匆的,外面路都看不见,去哪里啊?”
  青梅笑着道:“大姐笨啊,我们这是去二叔家里拜年啊。去拜早年,等会儿二叔二婶高兴了,说不得还会包一个大红包给我们的。”
  “呃。”青梅只得跟着她走,“那我们这慢点啊。都还看不见呢。”
  走到半路上,桃子忽然想起什么,拉着青梅又绕了远路。
  “这又是要做什么?”青梅看着桃子在路边折木棍,纳闷了。
  “大姐这会儿却是笨了。我们这去拜年,送柴(财)过去,二叔二婶会更高兴的,而且我们这还送的是黄金呢!”桃子折了一些塞到青梅的手里,又给自己折。
  青梅这下确实明白过来了的。
  手里这种光滑,有韧性的棍子,在这里的名字叫做黄金棍。自然就是黄金了。青梅可还知道,关于这个黄金棍有一个俗语呢——黄金棍下出好人。
  因着这黄金棍不大,任性却是十足,大人们教训不听话的孩子时,就喜欢拿这棍子招呼的。在大人们看来,孩子们不听话,就要多打打,这打了过后自然就听话有出息了,可不就是黄金棍下出好人了?
  等得折好了木棍,两人这才去了二叔家。
  刚到院坝,桃子就扬声叫道:“二叔二婶,我给你们送柴(财)来了哦。”
  最先开门出来的,不是二叔二婶,而是长亮,长亮道:“你们这么快……大哥啊,你还在磨蹭什么啊!”长亮这是着急了。
  刘元庆出门来,看向姐妹两手里的东西,赶紧笑哈哈的接过来,“给二叔二婶送这么多黄金过来,看来今年,二叔二婶家里是要发大财了哦。”
  桃子连连点头,“嗯嗯,一定发大财。那二叔,你先从你那大财里面扣一点小财给我,好不好?”伸出手来,“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刘元庆笑着,“红包肯定给你准备好了的,给,这是你们姐妹两的。”一人得了一个红包,里面装着的依然是十二个铜板。
  罗氏出门来,又一人给了一个。
  桃子欢喜道:“好啊好啊,我这就得了四十八个铜板咯。”
  长亮看着着急,也不等长明,先给爹娘拜了年。红包拿到手过后,也不叫青梅和桃子,直奔出去了。
  看着他那样子,亦是笑个不停。
  桃子倒是聪明,为了凑足五十个整数的铜板,回去的时候,又在路上折了黄金棍回去,回到家依旧是嚷嚷着送财了,逗得刘元和高兴了,便又骗来两个铜板了。
  刘元和要给青梅也再发两个,青梅笑着,“我就不要了,这四十八个铜板,刚好是一个吉利的数字。”
  这拜了年,便是准备早饭。
  早饭自然不可能吃昨日剩下的,而是煮了汤圆吃。
  汤圆是自家用糯米和糯玉米混在一起,用石磨磨出来弄干过后装坛的。
  而馅料则是最为朴实的花生芝麻馅料,这个还是张氏做出来的。
  吃了汤圆过后,拾掇一番,带上香烛钱纸,和二叔家汇合过后,上山拜祭了。青梅问了才知道,这里的人们多是大年初一拜祭,请明时就在家里祭祖就行……
  进了山里,在树木从中找到了土坟。
  刘家也不过是从高祖那一辈才迁到这里的,上坟拜祭时,倒是没有太多的坟堆的。只是这里的坟堆和青梅印象中有一些不一样,都是杂乱的分散在山里,而不是集中埋在一个地方。
  靠山吃山的人们,对于保护大山的责任是一直都存在的。
  烧纸钱前,都会用镰刀把旁边的杂草拾掇干净后方才点火,而且都会等火烧尽后,方才离开……
  既然是祭祖,依旧少不了磕头。
  青梅接连磕了几次过后,心里却是祈求了起来。
  这头都磕了,不祈求一下列祖列宗好好保护,青梅觉得自己折不划算呢……
  从山中祭祖回来,路上碰见了不少人。
  自然是一番相互恭喜的声音。
  等得到了家里,刘元和就带着桃子出去窜门去了。
  村子里面的人家,过年时虽然不会送上什么礼物,但是大伙儿还是会相互拜年的。而且等得主人家定下日子,等得亲戚过来时,会一并请上村里交好的人家吃上一顿饭……
  等得初二这日的早上,一家人则是早早的收拾好了过后,提上备好的礼物,一家人往外婆家里过去,给外婆拜年了。
  外婆家里也不是很远,走路花了三刻多钟就能够到了,只是这过去的山路有些不好走,因为都是崎岖的小路。
  
  ☆、151。第151章 泼妇打架
  
  过去后,在大舅家里吃了中午饭,又在二舅家里吃了晚饭,才收拾回家来。到了家里的时候,夜色这才渐渐地黑下来。晚上早早的就洗漱回到房间里休息。
  桃子却是兴奋地没有瞌睡的,把今日从外婆、大舅和二舅那里得来的压岁钱和初一早上得到的放在一起,竟是有一百文呢。桃子数了一遍又一遍,她数着不累,青梅看着都觉得累了,青梅停下手中的毛笔,问她:“打算把这些钱拿来干什么?”
  桃子笑眯眯,“还没想好。大姐呢?”
  “我啊?也没其他的用处,打算到时候买两本书看看。”青梅对这压岁钱还真是兴奋不起来,因为现在她手里还是捏着一部分钱的。应该有二两多的银子。要是没有这部分钱,说不得还会兴奋一番,会好好考虑到底花这笔压岁钱……
  桃子撇撇嘴,“大姐买书的话,那我这钱到时候就攒来买一个算盘。我还要学算盘呢。”
  青梅没想到她还记着这事,“就这么想学算盘?”
  桃子点点头,“到时候家里开了大的铺子,大姐负责厨房的,我就负责做账房先生。姐妹齐心,其利断金。”
  “那你这钱现在够买一个算盘咯。”青梅道:“等初五赶集,去看看?”今日本也是赶集日,不过这过年,就多休息两天,当做放假了。
  桃子连连说好的。
  “既是这样,那就把钱赶紧收着睡觉吧?”
  姐妹两这才躺下睡觉。
  初三,巳时两刻左右,好久不见的太阳从云层里钻了出来。
  阳光暖暖。
  张氏看天气好,想着地里有白萝卜,就叫上青梅一起去地里拔萝卜。拔了白萝卜,背着回家。半路上,把背篓放下来,母女两人歇歇气。
  只是这流年不利,碰见了花三娘。
  花三娘看着母女两人,那叫一个高兴呢,几个步子就走到了两人的跟前,根本就没给机会让两人“逃走”。
  “哎哟哟,瞧瞧你们,这还在过年了,就不知道停下来歇一会儿。这一年到头都忙碌,挣来家里哪里吃得完啊。”花三娘说到这里,话锋一转,道:“这女人力气到底是比不得男人的,这么一点东西,就把你们母女两给累着了,这要是能有个男的帮帮忙搭把手,这也轻松不少啊……所以青梅啊,这往后嫁人,还是嫁在自己的村子里才好。像是这些个小事,你也能帮衬着娘家一些不是?”
  花三娘打算着这先说说嫁到自己村子里的好处,等得初六自家上门提亲了,说不得这门亲事也就成了。
  张氏脸色有些不好,想着早先一直就担心的事情,又看着花三娘的笑脸,干脆道:“这女儿都嫁人了,自然是婆家的人了,哪里需要女儿还帮衬着娘家呢!要真是这样,这婆家说不得会不高兴的。所以啊,我是没想过让女儿都嫁人了还帮衬着家里的。”
  花三娘听闻就有些着急了,“话可不能这么说呢,这女儿好歹也是做娘的身上掉下来的肉,就是帮衬娘家能有什么?我们这都是有女儿的人了,我最是能体谅这份心的。”
  这话说的已经十分直白了。
  意思是到时候嫁到他们周家,这儿子儿媳真要是帮衬着娘家,她这是一点闲话都不会说的。
  这话姑且不去论它的真假!因为张氏压根就没有这样的心思。
  张氏笑着道:“话虽是这么说,可这要是真的嫁到自个儿的村子里,还是有不少麻烦事情的。我娘家二伯家里的妹妹就是嫁到了自个儿的村子里,那会儿也是一桩好姻缘呢。可如今时间长了,不说好姻缘,两家都差点成仇人了。所以啊,我这是铁了心不会把闺女嫁到村子里的。往后啊,嫁的远远的,闺女们能过的好好的就是了,也不望着她们帮衬娘家了。”
  “那是别人家的事情,也不是说家家都会发生那样的事情啊!可不能这么武断的……”花三娘听到这里可就着急了,这媒婆都找好了,都定下上门说亲的日子了呢。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青梅抽了抽嘴角,这花三娘还真是不死心啊。
  她这压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