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明-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安连忙说道:“裴先生,小声点,这些日子太子不但不曾临幸东西二李,就算是那些从南直隶买来的小妖精都冷落了,此事东宫上下谁人不知,只是都不敢宣之于口,前些日子殿下还下令杖毙了一个多嘴的小太监,如今殿下的性子,是越来越古怪了!”

“哼!”裴文中冷笑道:“我还以为是什么贤良大才,却没想到居然是一个……太子殿下性情大变居然是因为这个(恋爱期的男男总是情绪化的),这样龌龊不堪的妖人,我定要……”

“别啊!”王安拉住裴文中说道:“裴先生,洒家也不是没有向太子劝谏,只是太子面前绝不能提此事,否则就算是裴先生恐怕也……”

裴文中说道:“太子对我一向礼敬有加,必然不同于你们内臣,王公公稍带,在下去去就来!”

王安不禁微微叹息,不多时只听到慈庆宫内一声怒吼,裴文中就被几个侍卫带了出来,这些日子朱常洛还在慈庆宫里设立了廷杖,专门用于惩处不听话的奴才,不过像裴文中这样的读书人,却从来没有被惩罚过,这些人都自视甚高,却不知道如今的太子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太子了,王安也不得不承认,太子有向暴君发展的趋势。

那两个侍卫刚想要执行廷杖,王安连忙拦住他们说道:“别打了,你们还真打呀,裴先生岂是你们能打的!赶紧放开!”

“这?”那两个侍卫自然迟疑,王安连忙说道:“好了,太子那里的事情由我去说,你们就不用管了!”

裴文中虽然被放开了,却仍然愤愤不平,说道:“既然太子殿下另有贤能,那么文中也只好让贤了,王公公,告辞!”

王安连忙说道:“裴先生,您别走啊,太子殿下不过是一时糊涂,您千万别放到心里!”

裴文中摇摇头苦笑道:“我自然不会放在心上,只是受此大辱,文中也没有脸面继续当这个太子赞善了,王公公告辞了!”

王安随着苦笑,也不再阻拦,心中却不禁暗叹,先别管裴文中跟那个徐诵,到底谁的才能更大,就算是徐诵能耐更大,那也不能随便的最裴文中啊,裴文中可是他们东宫与东林党的联系纽带,二人闹翻了,恐怕与东林党的关系就出现裂痕了。

裴文中在东宫遭遇了这件事情,当晚马上就向赵南星汇报,裴文中在东林党中虽然其名不显,地位上却不比赵南星差,他老是郭正域那可是万历年间与沈鲤、吕坤同称为“三大贤”,那是在学术和官场上跟顾宪成一般地位的文人。

裴文中是郭正域的学生,在东林党中也算是嫡系了,赵南星自然要考虑到他的意见,只是赵南星并不认为此时对太子进行劝谏,或是上疏抨击那个徐诵是一件明智的事情,慈庆宫那其中的龌龊,现在还不为人所知,若是这么一闹,反倒是被抖了出来,到时候太子必然受到打击,地位可就更加摇摇欲坠了。

裴文中说道:“难道就这样对太子的事情不闻不问?”

赵南星叹道:“文中,有件事情你一定要搞清楚了,太子虽然一直对你礼敬有加,不过有一件事情你还要搞明白,太子是君,你是臣,君为臣纲,君主的生活你可以劝谏,却不能干涉。如今我们还是说说北海的事情吧,你所知道的北海真有那么富裕?”

裴文中心中沮丧,却也不得不认同赵南星的话,说道:“的确如此,北海的制度虽然初立,倒也有可取之处,他们完全废除了农税,一家农户就能拥有千百亩的土地、大量的猪牛鸡鸭,一户至少有四五匹用于耕作的牛马,他们打下来的粮食并不是窖藏起来,而是拿出去大量的出售,只有一小部分食用,因为在北海能够买到商品很多,糖果、水果、海产、点心,自行车,他们甚至不用自己做衣服,直接购买成衣,贸易流动很快,他们的商税十分丰厚,按照我的估计,北海本土的商税就能达到三五百万,当然北海本土的贸易并不是重点,他们对外的贸易才是大头,向日本、南越以及西洋人出售火器、刀剑,这其中暴利令人羡慕啊,我顺便去了一次日本,发现丰臣家和德川家都是大量搜刮金银,好从北海那里购买火器,之后继续火拼,打得越激烈,北海赚的钱就越多,南越那边黎朝和莫朝也是如此。”

“纵横捭阖,再加上商业手段,这本是春秋战国之时的纵横之学!”赵南星灵机一动,说道:“你看我们是否有能力掌握北海?”

裴文中说道:“难道朝廷要在北海设州县?”

赵南星摇摇头说道:“我是说如今在北海的高邦佐和徐光启二人,我们是否能将其拉拢过来,要知道徐子先原本就是我们东林之人,而高邦佐也是受圣贤书教诲之人,将他们拉拢进来,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裴文中苦笑道:“恐怕是不可能了,如今徐先生在北海苦心孤诣那是为了如那王阳明一般,创出一门实用之学,好成为圣贤之徒,而且在北海还教习了一大批的学生,我曾经进入那个北海大学当中,如今就读人数不多,只有几百人,却都是精通某一门学问的专才,若是等他们培养出成千上万的学生出来,恐怕大明官员还真没办法跟他们竞争?”

赵南星却不以为然,说道:“那徐子先我也见过,以他的天分,想达到阳明公的程度,还远远不及,不过既然没办法将其拉拢过来,那么我们也得想办法在北海设立州县,派遣官员了!”

东林党对于北海的办法并不多,也就是上疏而已,可是你有上疏的手段,万历帝却也有留中的法宝,上了几十道奏章,东林党的群臣也渐渐品出味道来了,早早册立了北海王,却一直对北海设立州县的事情不予回应,打的主意不就是让北海成为他们福王的后退之地吗?

可即便如此,东林党也无法可施,万历帝此时的论据十分有力。

首先,这献土之事在永乐之时也曾经发生过,一个藩王看到北京的繁华不想走了,想要直接把自己那个部落的那点土地,交给朝廷,而自己在北京住下去,结果朝廷虽然允许他继续住下去,却也没有去他的藩国设立州县什么的。既然有前例,那么这次北海献土的事情,倒也可以这么处理。

其次,现在北海不过七八万汉人,倭人和毛人都不服王化,最好的办法是设立藩王,建立驻军,等这些人服王化之后,再派遣官员,咱们也是为了大明的官员着想。

东林党还想再争辩,但是方从哲已经上疏赞同万历帝的意见,现在东林党的实力在梃击案当中遭到了沉重打击,李三才、叶向高这样的大佬都被请回了老家,根本没办法与齐楚浙党抗衡,只能选择隐忍。

万历帝为朱由崧保住了北海的根据地,朱由崧并没有什么感激的,就算是大明朝派出官员去北海,他们也不可能控制北海,因为北海的军队在他手中,基层的政治架构也远比大明朝的地方政府复杂的多,明朝官员对于地方的控制那是出了名的薄弱,他们控制地方的手段就是拉拢士绅,不过在北海朱由崧就是最大的士绅,他们却不可能来拉拢他,因此就算是在北海设了一个府,也不可能控制北海。

随着北方勋戚势力的动作,铁路公司正式运行,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这些北方省份,纷纷贴出了招募铁路工人的告示。

新年过后,刚刚开春,他们就招募到了三万名青壮工人,北京到天津的铁路工程迅速启动。



 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

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不过对于徘徊在赤贫边缘的大明底层农民来说,是一个难熬的季节,去年的秋粮已经耗尽,今年的夏粮却还没有收获,因此被称为青黄不接,特别是北方,南方百姓可以多种一季庄稼,度过这个青黄不接的时节,不过北方可就难了。//

特别是这些日子,大明北方的区域性干旱时有发生,因此流民数量也居高不下,流民不过是没有生计,而被迫逃荒的农民,不过大明的官吏却将这些人当成了祸乱的根源,防贼一般的对待他们,绝对不允许他们聚集到州县,在万历四十四年,这些流民却有了一个新的选择,那就是去京城。

京津之地原本是战略要地,此时京津之地的流民已经达到了八万人之多,其中青壮也有三万,勋戚和朱由崧的财力就在此时就表现出来了,通过天津他们迅速调集了大量的建筑物资,在遵化建立起了一个铁路公司的驻地,遵化的联合矿业虽然被东林党接收了,不过遵化人仍然承了福王的情,正是因为福王在这里搞了一个联合矿业才让遵化州和永平府成了北国有数的富庶州府,特别是当地百姓也因为可以进入各种公司做工,收入得到了提高,可以说遵化那是福王自己的地盘。

在这个新的铁路公司驻地,住房、餐厅、商店、医院甚至是学校也是一个不缺,可以说是已经具有了一个小型城市的特点。

当然对外这里仍然是联合铁路公司的总部,这些住房餐厅医院商店虽然大部分都是那些流民建设起来的,不过铁路公司毕竟是万恶的资本家,他们付给工人微博的薪水之后,这些东西的所有权就变成了属于铁路公司所有,而奇怪的是,那些新生的铁路工人却对他们感恩戴德,这让朱由崧不得不感叹,这个时代的人是多么容易满足。

不给他们房产,也是有朱由崧的考虑,有恒产者有恒心,不过朱由崧可不希望他们有恒心在这里扎根下去不走了,朱由崧还希望依靠这些人建立中国的铁路网呢。

随着流民的聚集,让朝廷当中的一些大佬也心生疑虑,在他们看来,在这里京畿之地,这些流民聚集到一起,一旦被有心人蛊惑,那可就是泼天大祸啊!

三月之间,阳光明媚,不过地上却干得发硬,只要一来到郊外,就有一股子燥气,两辆马车停在了刚刚修建成了的铁路公司门前。

赵南星从马车上下来,不禁微微叹息,看这样子,今天大旱还真是有七八分可能了。

“梦白,却没想到你也来了!”

赵南星连忙一看,却是当今首辅方从哲,他连忙行礼说道:“见过元辅大人!”

方从哲说道:“没想到你我倒是所见略同,一起来看这流民大营了!”

赵南星向里看了看那鳞次栉比的宽大住房,说道:“不过,这里恐怕不像是什么流民大营,反而像是一座城市啊!”

方从哲看了看里面,说道:“这种房子就是用钢铁和楼板支起支架然后用砖石和水泥砌成,最是快捷了,人手足够一个月内就能成行,这个天气一个月干燥之后就能够入住,遮风避雨是足够了。”

“闲杂人等不可入内!”

二人来到门前,却被两个端着又像火铳又像长枪的奇特长枪的门卫跟挡住了,方从哲连忙从袖里拿出一份文件,笑道:“我们可不是闲杂人等,这里有介绍信,你可以去确认一下!”

“你们等着!”说完,一个门卫便跑了进去。

赵南星说道:“这里的管理倒是十分严格啊!”

方从哲捋须笑道:“无规矩不成方圆,若不严格怎么管理着许多的灾民?”

不多时门卫边带着一个眉须花白的老人,过来接待他们二人,那人向二人行礼之后,说道:“两位大人,卑职胡士相是朝廷派来与铁路公司协作赈灾的御史!”

方从哲笑道:“原来是钦差啊!”

胡士相连忙摇头说道:“不敢,不敢!”

等到进去,赵南星就更惊奇了,这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他们甚至可以在商店买到各种糖果点心,医院也是那种占地很大的医馆,其中许许多多的医生在里面工作。

赵南星指着旁边一所最大的建筑问道:“那是什么?”

胡士相笑道:“那是这里的大餐厅,这里所有的人用餐都是在这里,这里的饭菜也是米面肉鱼俱全,若是等到中午开饭之时,大人自然便知!”

“米面肉鱼?这里的人居然能吃得这么好?”赵南星不禁惊奇了。

胡士相笑道:“其实我们大明也不缺粮食,只是南北运输困难而已,而在这里福王世子他们可以利用海运从大明南方、北海、东瀛、南越甚至是暹罗等地购买粮食,运输到这里,肉鱼这些东西,对北海发达的畜牧业和渔业都不成问题!”

赵南星点了点头,说道:“原来如此,只是在这里我怎么没看到几个人影呢?”

胡士相笑道:“那是因为在这里青壮都被调出去修路了,每七天能够回来一次,而少年人则在学校里读书,那些妇人也被组织起来让他们做被褥、衣服和鞋子,按照北海王殿下的说法就是每个人都得给他们找些事情做,这样才不会胡思乱想!”

方从哲笑道:“这倒是个好办法,青壮出去修路,这些妇幼就成了他们的牵挂,也只能乖乖地给他们修路了,就算是有人蛊惑也不怕了!”

赵南星也不得不承认,这一手的确是好计,北海王虽然年幼,在经营管理上面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