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唉,我的沧桑50年-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我低眉顺眼老实了,老金口气有所缓和:“赵超美,你的强劳从今天起就结束了,但是这并不代表你已经改造好了,出去以后你仍旧要时时改造自己的思想,处处反省自己的罪行。记住,你曾经犯了罪,是党和人民挽救了你,给你重新做人的机会,你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重新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不希望再在这里看到你,你明白吗?”

我点点头,低声说:“是,谢谢管教。”

“好了,你可以走了,去收拾一下东西,有人领你办出狱手续。”老金说。

“那什么,管教,我能不能吃完午饭再走?”我小声问了一句。

“不行!”老金面色铁青。

虽然没混上午饭,可是我的心情还是不错的,毕竟我已经自由了。我的东西不多,两件破衣服,还有个铺盖卷儿,收拾收拾往肩膀上一扛,走喽!也没什么好告别的人,当时秀才已经出去了,只跟老崔打了个招呼,并没有搞什么欢送会之类的。虽然我这人不大知道要脸,可也不太好意思搞得太隆重,毕竟咱是刑满释放,不是大学毕业。

从劳改农场回家的路上,我感觉自己老拉风了,不瞒各位说,除了那次公判大会,我这辈子再没这么受人瞩目过。原因很简单,就是我这身行头。实在不好意思,我还穿着我那件解放绿呢,没办法,五年前为了犯流氓罪走得有点急,什么都没带,进去以后让我妈带过一次,老太太啥也没带来,说我的行头都被赵红兵拾掇到自己身上去了。我想这样也挺好,省得再花钱给老八买衣服了,家里穷,省一点儿是一点儿,反正农场有发的劳改服穿,不至于光着屁股劳动改造。所以我出来之后只能穿着我的解放绿回家。我穿着这样一件衣服,扛着一铺盖卷,又剃着光头,走在八十年代末的省城马路上,您想想,人家不瞅我瞅谁啊。只要不是瞎子,一看就知道我是什么路数,不是要进去就是刚出来。

如前所述,我这个人不大会害臊,穿成这样倒也不觉得如何丢人,谁看我我就瞪着牛眼看回去,倒把人家看我的人吓一跳,低下头赶紧躲我远远的。最有意思的是在从省城回家的长途车上,当时车上的人还不少,可我旁边的座位一直空着没人坐,有好几个人宁可站着也不坐我旁边,好像我是个巨大的病原体,离得近了会传染似的。我两眼平视前方,假装没看见有人冲我指指点点,努力保持着自己的好心情。老实说人家怎么看我,我也不是太在乎。不过有件事弄得我有点尴尬,车上有个小媳妇领着个小姑娘,大概三四岁的样子,小姑娘使劲看我,我就冲小姑娘笑了笑,以示我是个和蔼可亲的好叔叔,结果这一笑不要紧,人家小姑娘咧开嘴就哭,她妈妈赶紧哄孩子:“咋的了小宝,看见啥玩意了吓成这样啊?”我赶紧转过脸看车窗外面,自觉尴尬无比,老脸微微发红。

回家的路上,我惊讶地发现,我不在的这几年里,街面上的变化真的好大,那些在路边兜售电子表啊喇叭裤啊邓丽君磁带的小商贩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好多大桌子,桌子上放着花花绿绿好些个球球,还有些个光着膀子叼着烟卷的人,拿根杆子趴在桌子上乱捅,后来我才知道这玩意叫台球,在国外都属于高雅运动的。另外,还有很多临街的小房子,门口竖着一块块红纸牌子,牌子上歪歪扭扭写着“武打片×××,艳情片×××”等等,最后还有一行字:“加映激情片”,房子里面传出噼里啪啦的打斗声和非常可疑的呻吟声。这就是后来风靡中国大街小巷,无数人在此接受香港商业文化熏陶和早期性启蒙教育的录像馆了。说实话那些非常可疑的声音还是相当有诱惑力的,当时要不是我兜里没钱的话,我想我肯定会进去一探究竟的。

我家的那个小院倒是没有什么变化,在夕阳的余晖下,仍旧那么安静从容。我站在巷子口,看着熟悉的街道,感觉就像我从来没离开过,只是去上了个夜班,现在下班回来了而已。我推开门,院子里静悄悄的,一个人都没有。我妈还在那个街道小厂糊纸盒子,这会儿应该还没下班,可是我爹呢?老八呢?人都哪去了?我穿过寂静的院子,走到我家门口,门锁着,我从窗户往屋里张望,屋里的家具摆设跟我走的时候一模一样,那时已经是八十年代末了,好多家里都已经有二十吋的大彩电了,可我家里还摆着那个破黑白电视,好像我家里的一切还停留在七十年代一样。家里跟我走的时候唯一的一点不同,就是对面墙上正中间的位置,赫然挂着我爹赵成国的遗像。

看到我爹的遗像,我的心里顿时“咯噔”一下,脑袋一阵发蒙,这是怎么回事?我爹死了?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别的人呢?都去哪里了?我抱着脑袋坐在家门口的台阶上,心中充满疑惑。

坐了约莫有半个钟头的样子,我听见院门外有人喊:“哎,他赵婶儿,你回来了?”紧接着听见我妈的声音:“嗯,回来了。”我跳起来就往院门口跑,在门口和正要进门的老太太结结实实撞了个满怀,差一点把我妈撞个跟头。

“哎呀妈呀,谁呀这是?疯了?”我妈一阵嚷嚷,满地找被我撞掉的东西。

“妈!我小六啊!”我大叫一声。

“哎呀,小六!你咋跑回来了啊?”我妈抓住我的手,又惊又喜地问。

“妈,我放出来了。”我答道。

“啊,好好,好孩子,该不是自己跑出来的哈?”我妈眼睛已经湿了。

“不是,妈,我正式释放的。”我赶紧说。

“好好,走,小六,跟妈回屋去。咦?我的面条呢?”我妈转头到处找。

“在那儿呢。”我赶紧过去把装着面条的塑料袋捡起来。

我跟着我妈进屋坐下,看了一眼墙上我爹的照片,问道:“妈?我爹呢?”

“死了,死了两年了。”我妈平静地说。

“怎么死的?你怎么没告诉我啊?”我问。

“好好的摔了一跤就昏过去了,送到医院检查,说脑袋里长了个瘤子,要动手术,结果动了手术没几天就死了。”我妈叹了一口气说,“是你爹不让我告诉你的,不但没告诉你,老四和老五都没告诉。老二也是领着孩子回来过一趟才知道的,你爹做了那件错事,后悔了半辈子。他一直觉得是他影响了你们几个的前途,心里对不住你们,所以到死也没好意思开口让你们回来。尤其是你,你爹临死前千叮咛万嘱咐让我别告诉你,怕影响你好好改造。”

我低下头没吭声。

“小六,你们哥几个心里恨你爹,这个妈知道,可是现在他已经死了,人死灯灭,就都过去了,你们就别再怪他了啊。”我妈说。

“没有,妈,我真没怪我爹。妈,老七和老八呢?”我赶紧岔开话题。

“六啊,你也饿了,妈也饿了,干脆咱先弄饭吃,吃完再唠吧。”我妈说。

晚饭我吃得很慢,五年没吃过我妈做的面条了,每一口我都细嚼慢咽,一点一点品尝。我都舍不得嚼,都是等嘴里的面条融化了我才咽下去。一顿饭我吃了有两个多小时,期间我妈又出去买了一次面条,我总共吃了有一斤半面条,最后还把一锅面汤都给喝了才算心满意足。我妈看着我吃,眼泪都下来了,说我吃饭那架势,就好像这顿吃完了就要上法场砍头一样。

那天我和我妈聊到很晚,我妈仔细告诉了我这几年家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

首先是赵四清,这姑娘很争气,考上上海交大了,现在已经读到大二了。要说有出息,这家里最有出息的就是她了。说实话,我就是有点不放心她们学校里的那些个狗屁教授,听说教授分两种,一种是搞研究的,另一种是搞研究生的,我很怕四清会碰到后一种。

其次是老八赵红兵,老八本来就是我爹最宠爱的老疙瘩,我被抓了以后,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儿子,我爹就更加对老八疼爱有加。溺爱之下,老八渐渐变得嚣张跋扈,起初还好,只是要吃好的喝好的,后来就开始伸手要钱,自己出去买吃的买玩的,不给就在家上蹿下跳哭爹喊娘地作妖,作到给钱为止。后来不知道在哪认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开始夜不归宿。据我妈讲,我爹的死跟老八有很大关系。说那天老八回来要钱,我爹不给,还揪着脖领子要抽老八,老八使蛮力一挣,把老爷子拽了个跟头,他转身跑了,老爷子就昏过去了。我爹死了以后,我妈要去街道厂上班,根本没空管老八,而且也管不了,老八更加变本加厉,经常几天不回家,回家就是要钱,说着说着老太太就带着哭腔了,说你爸爸最疼的就是这个小儿子,结果最造孽的也是他。

听到这儿我真的很吃惊,老八从前是个老实孩子,就是有点缺心眼,可本质绝对不坏,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我隐隐觉得老八的事跟我也有一定关系,要不是我占了老八接班的位置,现在的老八应该安安生生在纺织厂烧锅炉呢。想到这里我就一阵愧疚,因为我的一时冲动,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说完老八的事,我妈说了说她自己,自从我爸死了以后,我妈就在街道厂里糊纸盒子,一直糊到现在,期间老二老四老五都给妈寄来过钱,可是老太太托人写信告诉他们说我不要你们的钱,你们的爹有退休工资,够我花的,你们顾着你们自个儿就行了。“我还干得动活儿,用不着他们养活。”我妈跟我说。

看着老太太满头的白发,昏花的老眼和弯成弓的驼背,我心里一阵阵发酸,哎,让自己的亲娘遭这份罪,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尤其是我),都该让雷劈了才对。

我妈最后还提了一件事,苗苗后来又来家里好几次,说她又去了两趟劳改农场去看我,人家告诉她说我转到别的农场去了,她来打听打听我到底转到哪个农场去了。对于我这件事我妈心知肚明,就狠着心跟苗苗说不知道,说那个丢人现眼的玩意,我也没打算去看他,爱转到哪去转到哪去吧。苗苗就哭着回去了,来回几次,次次都哭,最后终于不来了。

“唉,多好的儿媳妇儿啊,有情有义。唉,你说你这个缺心眼的玩意儿,你打人之前咋就不用你那猪脑子好好想想呢?”我妈说到这又要抹眼泪。

我低下头,不再说话。苗苗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已经变得很陌生,我甚至都已经记不清她长什么样子了。我脑海里只剩下一小段一小段支离破碎的记忆片段,片段中的那个人,好像是我,又好像不是我。我曾经以为,这段爱情我一定会刻骨铭心永生难忘,但是短短五年之后,就只剩下一些镜花水月般的记忆而已了。时间的力量是如此强大,若干年后,不管是你想要深深铭记的还是你想要彻底忘却的,都已烟消云散不复存在。

过去的已然无法挽回,所以我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回忆上,毕竟我才三十岁,而且身体健康没病没灾,看这意思一时半会儿也死不了,所以生活还得继续,当务之急是把户口先落上,再把老八找回来,然后看看哪里招工,找份工作干。

第二天一早我拿着劳改释放证到街道找李老太太,请她带我去街道派出所落户口。街道的李老太太是我妈的老姐妹,我们家连死带活拢共十口人,她全都认识。我爸的丧事她给张罗的,我妈糊纸盒子也是她给找的活。我们兄弟姐妹小时候,人人吃过李老太太家的饭,也人人挨过李老太太的大嘴巴。有这层关系在,我的户口办得很顺利,本来办户口那个小户籍警还阴阳怪气地想教训我几句,结果被李老太太一顿嚷嚷,什么:“你知道是咋回事吗你就教训人家?谁家孩子不犯个错啊,这孩子跟我亲生儿子一样啊。你小子再敢狗眼看人低,当心老太太我老大耳刮子抽你啊。”说得小户籍警脸上青黄不接,只好使劲翻白眼。办完户口出来,老太太还一路跟我唠叨:“你说说你这孩子啊,你要给你姐姐出气这点儿没错,我不说你,可你咋就把自己也搭进去了呢?啊?你说你是不是缺心眼啊?你看看你妈现在,啊,一个人糊纸盒子,累死累活的,遭多大罪啊。你小子要不进去,我那老姐姐早就享上清福了。说起老姐姐我又要说了,你说说,啊,这么多儿女,哪个不能养活她?可她就是谁的钱也不要,愣要自己养活自己,你说那老胳膊老腿的,一天能糊几个啊?唉,这老太太,谁说也不听,倔得跟老毛驴似的,你说说。对了小六,你回来可得好好孝顺孝顺你妈啊,别跟那混账老八一样,见天儿跟一帮混小子往外跑,你要也不孝顺,我告诉你我可大嘴巴子抽你去。哎你个小兔崽子,你往哪走啊?家在这边呢。”

办好了户口,又请李老太太帮我留心一下工作的事,我就决定出去找一找老八,毕竟是我们家的老疙瘩,我的亲弟弟,我要是不管,他早晚也得进我刚出来那地方,那个地方,不是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