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唉,我的沧桑50年-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心。说啊说啊说,说到那只叫做小黛农的猪都长到差不多三百斤了,终于有一天人形小黛农说话了:“你别唠叨了,我都明白了。”赵跃进长吁一口气,眼泪都下来了。就这么着,俩人算是好上了。“你想想吧,小六,我跟一头猪没日没夜地说了一年多的话,有好几次把猪都给说发情了,这小黛农愣是没反应,我真是死的心都有了。幸亏最后算是答应了,要再不答应,我跟那只猪都培养出感情来了。”赵跃进最后总结说。

“那你俩怎么现在才结婚啊?”我笑着问。

“忙呗,我俩好了没多久,农场就开始搞承包制,我和小黛农就把猪场给承包下来了。这一承包可就不一样了,就是自己的营生了。我俩白天打猪草拌饲料喂猪,晚上就睡在猪场照顾猪。你是我弟弟,我也不怕丢人,实话告诉你说,我跟小黛农第一次那个啥都是在猪圈里的,妈的,黑灯瞎火的,我差点把猪给干了。”赵跃进说。

“呵呵呵……你他妈的也忒夸张了。得了,咱不说这个了,王连长挺好的吧?”我问。

“好着呢,场长当得美着呢。”赵跃进说,“要不是老王,我和小黛农还想不起来结婚呢,本来我俩想着好都好了,结婚也就不着急了,先把猪养好再说。结果前一阵子老王跑来说你俩这孤男寡女在一起这么长时间算咋回事呢?这闲言碎语的可不少了,再不结婚就告你俩非法同居。我想想也是,已经三十多岁了,也该成家了。再说我也想趁这个机会跟家里人聚一聚,这两年我养猪也挣了点钱。”

“你这些年怎么样?干啥呢?”赵跃进又问。

“我接咱爸的班,在纺织厂烧锅炉呢。”我说。

“也没结婚?”赵跃进问。

“没呢,找不着对象,都看不上咱烧锅炉的。”我说。

赵跃进转过头,捏着我的下巴自己端详了一下说:“难怪找不着对象,小六啊,这个这个……你们厂的锅炉爆炸过?”

老五把我安置到他们的新房住下,新房是间旧仓库改的,好大的一间房,用三合板分成了几间。屋里的摆设不多,但是干净利落,最醒目的就是正中间桌子上的二十吋彩电,看来老五养猪确实卓有成效,这大彩电可不便宜,当时至少要三四千块,不知道得多少头猪才换得来。

当然,我也见到了小黛农,现在要叫嫂子了。跟十几年前相比,小黛农恬静了很多,眉目间多出一丝隐约的妩媚。她看见我很高兴,话还是不多,但是一直微笑着,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总觉得那微笑中有一种说不出的落寞,眉宇间还有些淡淡的倦意。也许是养猪场的活儿太累的缘故吧。

两口子围着我团团转,一会儿问我饿不饿,一会儿问我累不累,搞得我很不适应,我说你俩别瞎忙活啦,我不饿也不累,就是看见你俩转圈我头晕,我要出去转转。老五说行,那你嫂子在家做饭,我陪你出去转悠转悠吧。

我和赵跃进跑到我们原来住的吊脚楼,那里已经被改成了一间宾馆,赵跃进说这两年陆续有许多当年的知青拖家带口跑回来怀旧,农场审时度势,当即决定把当年知青们住的吊脚楼翻修一新,改成宾馆,住一晚三十块,生意很火。我绕到吊脚楼后面去看,那里原本有一块地方埋着差不多算是我半个兄弟的三花,可是现在已经什么都没有了。“早都没了。”赵跃进说,“就这个楼也不是原来那个了,是推倒重盖的,这几年改革开放,农场大兴土木,搞了很多这样的宾馆和度假区,别说三花的坟,咱们班长的坟,当年死在这儿的那些知青战友的坟,全都没了。那个时代结束了。”

我心里有一阵凄然,十年啊,就这么结束了,三花,罗晓娟,班长,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十年的青春在这里逝去,如今却连个凭吊的地方都找不到,就好像那十年从来没发生过一样。当年那些艰难的岁月,那些澎湃的激情,甚至那些刻骨铭心的痛苦,现在变成什么了?记忆里模模糊糊的片段?或者是茶余饭后的笑谈?

离开被改建成宾馆的吊脚楼,赵跃进又领我到场部去看王连长,老王一看见我进门,老胳膊老腿的竟然拔地而起,一把抱住我连说憨狗日的赵超美,一走这么多年,终于回来看我了。我笑着说王场长好,王场长吉祥,给王场长请安了。老王说小兔崽子少跟我装神弄鬼的,赶紧坐下跟连长汇报汇报这几年过得怎么样。

我们坐下边喝茶边叙旧,老王问我回城后怎么样,我说不怎么样,接老爷子的班烧锅炉。老王说他妈的当初哭着喊着折胳膊断腿也要回去,我当回去有啥好事等着你呢,闹半天回去就烧个锅炉,早知道还不如老实在这儿待着呢,农场有的是锅炉给你烧。闻听此言我脸上一阵发红,心中暗叫惭愧惭愧,妈的现在连锅炉都没得烧了。

赵跃进的婚礼在我到之后不久就举行了。本来景颇族的婚俗是很有讲究的,什么抢婚拉婚,请人算卦,商议聘礼等等等等,一大堆的规矩。但是一来这些东西文革的时候破四旧破得差不多了,二来小黛农孤身一人,也没人替她操办这些事,所以婚礼是按照汉族的习惯来的。婚宴办得挺简单,就在新房外面的院子里搭了几张桌子,请了一些比较要好的朋友,白族傣族景颇族都有,还有一些留在农场的知青战友,把老王弄来做证婚人,大家一起吃酒。我的角色比较特别,又是司仪又是伴郎,偶尔还得兼做伴娘,总之就是陪吃陪喝陪聊,就暂时算三陪吧。

入席以后我请老王讲话,老王首先宣布赵跃进、黛农二人正式结婚,又嘱咐俩人好好过日子,注意民族团结,不准打架,谁要是欺负人就拿民族政策办谁等等,然后大喊一声:“干吧。”众人立即杯觥交错大快朵颐。新郎赵跃进脱了新衣服抢入猪圈杀猪去了,新娘小黛农也围上围裙奔入厨房炒菜去了,就把我一个人扔在那儿招呼客人。说实话那天我表现得很坚强,仗着在监狱里喝酒精练下的过硬本领,来者不拒杯杯见底,一直坚持到酒席结束客人全走了也没倒。但是后面的事我就记不太清楚了,据赵跃进说最后他是在猪圈里找到我的,说当时我坐在猪圈里,手里端着一杯酒,硬逼着一头黑猪一口闷了。赵跃进还听见我跟黑猪说:“你这个兄弟,晒得够黑的啊?来来来,我问问你,你是不是不拿我当朋友?嗯?喝不喝一句话嘛,哼哼唧唧的算啥意思?”

赵跃进的婚礼后,经过比较慎重的考虑和筛选,我找了个时间把家里的事跟他们两口说了说,其实也就那么几件事,老四和姓徐的好了,我把姓徐的一家给揍了,我被劳改了,老爸死了。事儿倒是不多,但是把赵跃进两口子彻底弄蒙了。小两口跟看见鬼了似的直勾勾地盯着我,我讲完后半天俩人也没回过神来,我只好抽了赵跃进一个小嘴巴以免他中风。赵跃进回过神来第一句话就说:“六啊六啊我的神,这么大的事儿你怎么不早告诉我啊。”我笑了笑,心说早告诉你你还有心情结婚吗?

对于我们的父亲赵成国的死,赵跃进的反应和我当初差不多,并没有表现出多少伤心。事实上我们也的确不是太伤心,对于我们而言,赵成国只是一个符号,我们小的时候,他是犯了错误受惩罚的象征,到我们稍微大一点,他又变成这个家庭耻辱的象征。我曾经一遍一遍告诫自己,今后千万不要变成赵成国的样子。现在我们都长大了,也有很多事能理解了,我们可以不恨他,但是对于他的死,我们却无论如何伤心不起来。

而对于我的遭遇,赵跃进则充分表达了他的同情,但是我们俩一致认为,这是我活到现在干的最蠢的一件事。他不明白像我这么个自以为聪明的人,为什么会脑袋抽筋短路,干出这种蠢事来。说实话我自己也没弄明白。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今天,别说老四只是和姓徐的暧昧了一下,就是真做了姓徐的二奶,只要人家你情我愿,又关我赵超美什么事?现在这种事多了去了,价值观都不一样了,做二奶都成时尚了,我忘了是谁说的,说现在这个时代,你要不做一次二奶,简直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女人,人生都不完整呢。

哎,别的不说了,只怪我早生了三十年吧。

其实就算整明白了也没啥用,牢也坐了罪也受了,明不明白的还有个屁用。重要的是过好以后的日子,可以后的日子怎么个过法?妈的,这个问题我甚至连想都不敢想。

当然,抛开这些事不谈,我在云南倒是着实过了几天逍遥的日子,每天东窜西窜,到处找人喝酒聊天,还打听到不少有关老三的消息。其实与其说是消息,不如说是故事,而且这些故事的版本各不相同,下面我就讲几个。

这些故事开始的部分都差不多,说老三赵卫国逃到缅甸后,参加了缅甸人民军,投入到了缅甸人民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中,当时云南知青跑到缅甸人民军中参加所谓“世界革命”的人不在少数(据说有几千人),甚至有全是知青组成的所谓“知青连”、“知青营”等。赵卫国所属的部队在果敢地区(掸帮第一特区)与缅甸政府军作战。由于作战勇猛,又颇具军事才能,很快受到赏识,当上了一个全部由知青组成的“尖刀排”的排长。不久之后赵卫国所属部队参加了著名的“滚弄战役”。“滚弄战役”由缅共发动,缅甸人民军出动了主力野战军近5000人全力进攻滚弄,而缅甸政府军动用了坦克重炮等武器,双方在滚弄地区展开决战。这次战役是人民军与政府军的一次正面对决,也是双方军事实力的彻底较量。这次战役可以说彻底击碎了参战知青“投身世界革命”的天真梦想,让他们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战争,与之相比,他们所熟悉和擅长的武斗就如同儿戏一般,而天真的知识青年们也终于意识到满腔热血和革命激情在自动步枪面前竟然一文不值。

战役持续了一个多月,军事实力与武器装备明显处于劣势的人民军遭到重创,许多知青被打死,有的甚至一枪都没开过。

不少幸存下来的知青又逃回了国内的农场。赵卫国所属的部队被包围,赵卫国领着十几个知青拼死突围出来,一部分人选择再次越境回了国内农场,而赵卫国在国内身背命案,自然不能回来,于是只好和几个决定留下的知青改名换姓躲在当地老乡家里一边养伤一边打听人民军残部的消息。

但是缅甸政府军加大了在果敢地区搜捕人民军残余部队的力度,而且“滚弄战役”之后不久,由于林彪叛逃事件的影响,缅共内部开始大清洗,许多知青被清除出了缅共。赵卫国等人得知这个消息,就不敢再回人民军,只好一路向东逃,越境到了老挝,并被老挝游击队俘虏,老挝游击队得知他们是缅甸人民军战士,就收留了他们。在老挝游击队待了一段时间后,赵卫国决定到越南参加越共,去打击“美帝国主义”。在老挝游击队的帮助下,赵卫国顺利到了越南。当时在越南人民军中也有一些知青和国内援助越南的军事人员,通过这些人的帮助,赵卫国加入了胡志明领导的越南人民军。

在北越军队中,改名换姓的赵卫国凭借在缅甸人民军中积累的丛林作战经验,很快适应了越战,并参加了1972年的“复活节攻势”。

虽然北越的“复活节攻势”以失败告终,但是赵卫国却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军人。在随后的几年里,赵卫国在越南人民军中勇敢作战,成了一名合格的下级军官,而到越战结束时,赵卫国已经当上了越南人民军的营长。

越战结束后,赵卫国在越南娶妻生子,过了几年安生日子,直到1979年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开始。自卫反击战开始后,赵卫国所属部队被派驻前线布防,不愿与祖国为敌的赵卫国开始秘密接触解放军的情报部门,送出越军的前线布防情况等信息。这些信息为解放军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不久之后由于赵卫国的部下告密,越南情报部门对此有所察觉,并决定逮捕赵卫国。赵卫国得到消息立即出逃,准备投奔解放军方面,越南情报部门没抓到赵卫国,就把赵卫国的老婆孩子抓起来杀掉,并且砍下人头拍了照片,印成传单四处分散,以此作为对叛变者的警诫。赵卫国在逃亡的路上得知妻儿遇害,怒不可遏,又潜回越南准备给妻儿报仇,熟知越军情况的赵卫国在仇人所在部队的附近潜伏了十几天,终于找到机会刺杀了仇人,但是却被越军团团包围,赵卫国拒不投降,最终被乱枪打死。

而另一种说法是这样,据说早在自卫反击战开始之前,越南情报部门其实就已经查明赵卫国是中国人,并对赵卫国实施了严密的监视,甚至赵卫国的越南老婆本身就是越南情报部门的人。自卫反击战开始后,赵卫国的确准备秘密给解放军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