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巾张狂-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生牛犊不怕虎。
    在淳于导心中,那些穿的破破烂烂、提着各种乱七八糟农具充当武器的乌合之众,根本就是不堪一击的东西。如今前面出现了黄巾军的骑兵,想来是敌人的精英。这样的对手,可比那些羸弱的农夫们,要有趣的多了。
    “顺子,赵十七,六度,你们几个,跟某家上!”
    淳于导两脚一夹马腹,带着手下几个马术最好的家兵,就向着不远处的敌人冲上去。一旁的年长家族武士本来想要拦住他,却不料淳于导动作太快,根本就没有让人阻拦的机会。
    由于战马的昂贵价格,纵使淳于氏是临邑第一大豪强,家中的马匹达到上百之数,但能够成为合格战马的数量,也不过十余匹。如今淳于导这一冲出去,剩下的淳于氏私兵就都是些步兵了。
    但是,家族武士想了一想,担心未来的家主一不小心失了蹄,会有危险,还是大声吆喝着,驱动前军主力二百人,快步小跑着赶上去。
    不过,这些步卒并没有跑出多远,他们年轻的未来家主就回来了。
    “这些属兔子的,跑得还真快啊!”
    淳于导悻悻的对身边亲随说道。
    ——下次见到了,一定不让它们逃走了!
    淳于导的愿望,很快就实现了。沿着大道前进了一里多地,就在一处被废弃的民居附近的道路边,那些黄巾军斥候们再次出现在淳于导的视线中,而且毫不避让,一步一步的逼近淳于导。
    面对这些大胆的黄巾军斥候,淳于导却没有像前一次那样,拍马就冲上去。相反,淳于导闭紧了嘴,一声不吭,双眼死死的盯着出现的敌人。
    因为,这一次,在黄巾军斥候的后方,跟着一支人数众多的军队。这些天平军利用废弃民居的掩护效果,可以说是相当突然的出现在淳于导的面前。
    光是人数多,还镇不住淳于导。然而,这只敌军,却精锐得让淳于导吃惊。
    排成严密的阵型,器甲鲜明,动作整齐的天平军,在每个战士的一举一动中,透露出无尽的萧杀!
    ——这是蛾贼吗?
    ——就算比较起袁校尉身边的精兵来,也毫不逊色啊!
    ——不,比较起来,袁校尉身边的精兵,还没有这些敌军严整!
    就在淳于导因为惊讶而产生的沉默中,不知不觉下,淳于氏前军的队伍已经混乱起来。不少家兵惊恐的看着前方默不作声的敌人,不由自主的向队伍中间挤去,将前进的队列挤成了一团!
    “少主!快列阵,列阵啊!”
    一个在北地边境呆过的老年武士,唤醒了惊讶中的淳于导。他如梦初醒,急忙扯着变声期的嗓门大声嘶叫起来:
    “列阵!列阵!列方阵!列方阵!”
    行军队形与战斗队形在接战时的差异,可是相差甚大。虽然对于天平军居然敢于主动出击表示惊讶,私兵们却并非毫无心理准备。可以这么认为,淳于氏训练出的家兵,还是有几分成色的。他们固然对突然出现的敌人惊慌不已,但是被主将一命令,还是开始了列阵的行动。
    虽然这些家兵的行动,着实有些太慢了。
    兖州地处黄河下游,地形平坦,很多地方都可以说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在如此平整的地上列阵,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只可惜,突然杀出来的敌军,让淳于氏家兵不由自主的陷入了慌乱中。还没等淳于氏家兵列好战斗阵型,天平军的前列,已经逼近到离他们只有十步左右的距离。
    天平军的前进速度并不是很快。但是,对于心慌意乱的私兵们来说,这些敌人的出现,仿佛就是一瞬间的事情。站在第一排甲士队列中指挥作战的,不是别人,正是被公认为“天平军统御第一”的百人队长——于禁、于文则!
    “止步!”
    于禁一声令下,本来气势汹汹的军阵,突然间戛然而止。不少淳于氏家兵不由自主的吐了一口气,心中放松了两、三分。然而,几个沙场经验较为丰富的老兵,却纷纷将心提到了嗓子眼。
    “齐射!”
    又是一声令下,列阵在前两排的盾甲士和长矛手,猛然之间,身体就变矮了一截。如果仔细观看,就会发现,这些战士全体单膝跪倒,将第三排战士手中端平的强弩,充分的暴露出来!
    “噗!”
    这是箭矢深深的扎进肉中的声音!
    “夺!”
    这是箭矢凶猛的撞到盾牌的声音!
    “呃!”
    “啊!”
    “不!”
    这是中箭的家兵,闷声的嚎叫!
    仅仅是一排弩箭,就让最前排的十多名勇敢的家兵或死或伤。这一下子,双方还没有正式展开接触战斗,淳于氏的士气,就已经降低到一个相当危险的地步!
    本来,作为豪族家兵的士卒们,因为全家老小的福祸性命,是与主家捆绑在一起的。所以,这些家兵在守卫己方的坞堡时,往往可以做到死战不退。在那种情况下,要论起士气来,比起正规的汉军郡国兵,豪强私兵们都要高出的不是一星半点。
    可是
    现在这个局面,家兵们不是在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是在追剿一支与自己家园毫无关联的悍贼。在这种情形下,又没有熟悉的城墙作为依托,对敌人进行追击的家兵们,士气至少跌落了一半!
    看着前方敌人退缩的脚步,于禁的脸上依然毫无表情,心中却颇为满意。带着一分得意,于禁撕心裂肺的嚎叫起来,发出了第三个命令:
    “拒战!”
    天平军战士们重新站起身来,队伍丝毫不乱,一头撞进了有些惊慌的敌军之中。
    第一排的盾甲士,并不寻求对敌人的杀伤。他们只是将盾牌牢牢的竖立起来,防止敌人对己方的伤害。
    对敌人伤害输出的任务,是由后方的长矛手来完成的。
    由于地处平原,第三排的强弩手,已经及时的从两侧田野上绕道后退。接替他们的,是两排手持着足足有两丈长的木矛的健壮士卒!
    三排矛兵,躲在坚固的盾牌防线之后,依次将手中长矛,从盾牌见露出的缝隙中排列出去。伴随着十人长的命令,长矛手们轮流的刺出手中长矛。
    每当有矛尖入肉的感觉传来,长矛手就会熟练的撤回长矛,将铁质的矛头从敌人的体内抽出来,稍加整顿,便再一次加入到长矛手的进攻队伍中去。
    这一系列的进攻,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是繁杂无比。
    就比如,前排矛兵刺出长矛之后,如何能够做到不妨碍后排长矛兵的进攻,就必须在整个阵型的行动中,按照严格的规定来完成。在两千多天平军将士中,除了于禁所部,就再也没有第二个百人队,能够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了!
    而且,就算是于禁所部的二百人中,也只有四个十人队,可以达到这样的标准罢了!
    这番突击冲锋下来,在于禁部前进的十步路程上,到处躺倒着死去的敌军和哀嚎的伤病。其中,大部分的伤兵其实都属于被长矛的铁制矛头刺穿了要害,以这个年代的医疗水准来说,属于无法救治的那一种。但是,这些一时之间,不得就死的伤者,却不停的发出摧残家兵们士气的惨叫!
    ——队形乱了
    于禁很有些鸡蛋里头挑骨头的想着。其实在向前冲杀出十步之后,才导致队形的松动,已经是这个世界上的精兵标准了。而且,在这个时刻,队形乱或不乱,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敌军已乱!
    ——由乱而溃!
    敌军出现的溃乱,意味着:
    ——现在是衔尾追杀的时候了!
    “前排,闪开!”
    随着于禁的命令,已经有些脱节的前四排战士,急忙喘着粗气,调整阵型,向大路的两旁分开。
    “弩手,向前!”
    位于后排的两队弓弩手,迅速的沿着前方让开的道路,冲到前面列阵。他们乘着长矛手一阵猛刺的间隙,已经再次将弩箭上好。
    “齐射!”
    又是一轮猛烈的箭雨,无情的打击在正踉跄溃退的敌军身上。不到十步的距离,正是弩箭发威的最佳场所。几乎每一箭射出,都能在人群中溅起一蓬血花!
    “前排,闪开!”
    “刀手,突击!”
    于禁又发出了新的指令。就在弓弩手们急忙向两旁闪去的时候,在队伍后方等待多时的刀兵们,兴奋的发出一阵嚎叫,眼中泛着嗜血的光芒,向着前方的敌军扑去!
    ps:各位刷印象的兄弟,别刷什么女主要多了。我写不来的,家有贤妻。?



第14节 浴血豪强间【下】
    于禁发出指令。就在弓弩手们急忙向两旁闪去的时候,在队伍后方等待多时的刀兵们,兴奋的发出一阵嚎叫,眼中泛着嗜血的光芒,向着前方的敌军扑去!
    这一击,是最后一击。
    伴随着刀手们的快速冲锋,本来就因为惨重的伤亡,完全丧失了战斗意志的淳于氏家兵,彻底的崩溃了。只要有了一个人带头,还能动弹的百多名家兵,纷纷将手中的武器随便一扔,掉头就跑!
    在这些完全丧失了斗志的人群中,刚才还满怀着建功立业心思的淳于导,赫然也是其中的一员。
    本来淳于导以为,战争不过是一群人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兵对兵,将对将的“噼里啪啦”打上一气的大型械斗。但是,眼前的这血淋淋的一幕,教育了淳于导“小盆友”,战争并非像他之前想象的那样简单。他想象中的那种画面,不叫做战斗,而应该叫做殴斗。
    年纪不过十七岁的淳于导,何时见到过,如此恐怖而又标准的军阵突击?
    淳于导往日引以自豪的勇武,在如林般刺来的枪阵中,毫无用武之地。就算爆发出全身的“战炁”,淳于导在战场上能够做到的,也只是削断了敌人的两支长枪。他虽然在敌军碾压式的滚动突刺下全身而退,代价却是,负责保护淳于导的几名老兵,无一幸免于难!
    面对阵型严整的军阵,除非是具有“千人破”一级的武力,否则根本无法影响战局的演化。而就算是身为“千人破”的强者,在对付配合默契的军阵时,也是极为吃力的。如果与“千人破”强者对抗的军阵中,有一、两名武力差上一筹的“百人斩”武士,就算是“千人破”,也很难奈何得了对方的军阵!
    袁术军中是有“千人破”的。不过那些军中的强者,此刻却是众星环绕般的守候在袁术身边。而担任整只大军前锋的淳于氏家兵中,最强的那名“百人斩”武士,已经被七八只长枪的攒刺,扎的全身都是血窟窿了。
    天平军在追。
    淳于导不得不逃。
    ——逃啊!
    ——逃到半里地之外的中军那里,就安全了?
    半里地外的中军处,袁术骑在高头大马上,对前军发生的战斗,粗粗的看在眼中。
    那些黄巾军着实狡猾,利用大路拐角处的一个小村落,遮蔽了己方的视线。当前军靠近小村落,这些黄巾军便突然杀出,用极快的速度,击垮了前军的抵抗。
    在目力上佳的袁术眼中,敌军的突击行动,如同行云流水一般,不带半点停滞。整个突击的过程中,队形的转换堪称完美。如果不是这些敌人头上绑着的黄巾,袁术真的要以为,这是北军的哪个营头,故意埋伏在这里进行战斗。
    伴随着己方前锋的迅速溃退,这些突击敌军的阵型,终于有了一些散乱。坐在马上,远远望去,只见一片黄色的洪流,正汹涌的向着中军军阵冲来。而己方的败兵,则成为敌军冲击的第一波助力!
    “列阵!”
    “拔刀!不许败兵入阵!”
    袁术安坐在马上,极为镇定的发出命令,指挥中军的士卒。一旁的张勋、纪灵、桥蕤等人,也大声的呵斥着。由于前锋与中军间隔一百多步的距离,袁术认为自己下的命令,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实行。
    在袁术看来,只要中军的阵型一列好以己方在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已经足以稳定战线了。而战线被稳固之后,便可以驱动后方的豪族私兵从两翼对敌人进行包抄,从而歼灭敌人。但是,现实的局势,给了他重重的当头一棒,只让袁术有着头晕目眩的感觉!
    袁术亲自指挥的中军,严格的说起来,完全是一群乌合之众。虽然组成中军的私兵们,手中的武器还算过得去,披甲的人员也足有三成上下,比起一般的郡国兵来,也只是稍微差上那么一点点。
    但是,这些装备不差的私兵们,来源实在是太复杂了!
    淳于氏,黄氏,廖氏,第五氏来自六、七个豪强大族的私兵,在指挥上极为麻烦。如果换上一个精通兵法的指挥官,必定要先花些力气,将军中各支队伍的上下关系理清楚,免得到了战场上调度不灵,贻误战机。
    偏偏袁术事先仗着己方人多势众,认为天平军没有可能主动出击。既然如此,袁术认为,在围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