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保安团-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当时确实是这么想的,可没想到几天后就不淡定了。因为常凯申看在全歼第十四师团、活捉土肥原的份上,决定升他为冀察战区副总司令。
(注:其实第十四师团还有留守处以及提前退出战斗的伤员,再加上逃走后被收容的溃兵至少还剩数千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歼,但就国军而言,这样也就算是了。)
这个消息一下子就把郑卫国震得晕晕呼呼的。周参谋长打趣道:“军座,恭喜恭喜!以后我们就称您一声副总司令了!”
郑卫国开心地咧嘴笑了起来。他倒不是想升官,而是这个职位可以让97军名正言顺的指挥甚至兼并河北省以及察哈尔省的地方武装。这对于整合敌后抗日武装无疑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陈大旅长一想自己才是个旅长,立马不平衡起来,瞎嚷道:“郑胡子,就你那官迷样儿,快点把红包拿来。”
郑卫国笑道:“陈瘸子,你少来这一套。咱儿现在可是你的长官,见到长官还不行礼?小心给你小鞋穿!”
陈大旅长得意洋洋地说:“咱儿是人民军队,只听八路军和129师首长的命令,你可管不到我的头上。”
郑卫国哼了一声,懒得理他。这话虽然是实情,却只敢躲在屋里开开玩笑,真要嚷嚷出去,一个破坏统一战线的帽子就要砸死人。
97军在豫北也没有停留多久,稍做休整后就继续北上。主要是这地方太穷了,养不活97军这样一支大部队。要是一直赖着不走,地主家的余粮也得让他们吃光。
回家的路并不顺利,因为日军抽调驻扎在平津地区的一个驻屯军旅团南下,重新打通了平汉线北段。郑卫国反复考虑之后决定绕道从冀南回去。这样一路上都是八路军开辟的根据地,要安全得多,后勤也有保障。
刚到冀南,恰好撞上中g北方局书记彭贞前来视察。彭书记得知97军也到了冀南,立马兴冲冲地找上门来。
彭贞也不客套,直接说:“郑卫国同志,不瞒你说,我是专程来找你的!”
郑卫国奇道:“有什么事儿您派人通知一下不就行了,何必大老远地亲自跑一趟?”
彭贞摇了摇头,说:“事关重大,哪敢假手于人?”
郑卫国见他这般郑重,也变得严肃了起来,说:“彭书记,您就直说吧。只要我能办得到的,绝不推脱!”
第二百八十九章 自乱阵脚
“很好!”彭贞拍了拍郑胡子的肩膀,亲切地说:“卫国同志,北方局党委经过研究决定委派你到冀中区担任军委书记,全面主持那里的军事斗争工作。怎么样,有没有信心?”
郑卫国一下子就愣住了。说冀南他都容易接受些,毕竟冀西跟冀南就隔了一条平汉铁路。冀中,那跟他有关系吗?再说了,吕镇曹的人民自卫军、孟庆山的河北游击军还有张荫梧的河北民军已经在冀中三分天下,他再插一杆子进去算是怎么回事儿?
“呃,彭书记,我现在还不是党员!”郑卫国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拒绝,他向来对天上掉馅儿饼的“好事”不感兴趣。占小便宜往往是要吃大亏的。
彭贞摆手笑道:“这不是问题!卫国同志,鉴于你的表现,组织上已经决定让你火线入党。嗯,正好,择日不如撞日,就在今天如何?我还可以厚颜当你的入党介绍人呢!”
郑卫国忙道:“非常感谢彭书记和党组织对我的信任。不过冀中区军委书记责任重大,吕司令员、孟司令员都要比我合适。我还是想回冀西去。”
彭贞仿佛猜透了他的心思,笑道:“卫国同志,你现在是冀察战区的副总司令,又是冀中区委书记。工作上的事情不用担心,国共双方都会支持你的。”
郑卫国瞅了他一眼没有说话。支不支持可不是官帽子就能决定的,否则就不会有架空这个词儿了。
见他迟迟不肯就范。彭贞没办法只好实话实说:“实不相瞒,冀中现在的局势不太安稳。组织认为只有你才有这个威望。卫国同志,你可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刻辜负组织对你的信任和考验啊!”
郑卫国奇道:“是怎么个不安稳法?还请彭书记明言!”
彭贞有些尴尬,说:“这个……呵呵,等你去了自然就明白了。”
郑卫国笑道:“您要不肯说实话,那我不能稀里糊涂地上任。丢了我个人的脸面事小,要是影响了抗战,破坏了好不容易拼杀出来的敌后形势,这罪过可就大了。”
彭贞哭笑不得。指着郑卫国说:“你啊,你啊,真不知该怎么说你好,组织上既然接纳了你,还能坑你不成?”又对警卫员说:“到门外站岗去,十米之内任何人不得接近!”
警卫员中气十足地喝道:“是!”说着咔嚓一声就把子弹上了膛,然后雄赳赳、气昂昂地在外面布防去了。
郑卫国吃了一惊。强笑道:“彭书记,用不着这样吧!”
彭贞给自己点了一支烟,又给郑卫国递了一支,叹了口气说:“等我说完你就知道了。”
郑卫国摆手说:“我不抽烟。”
彭贞惊讶地说:“你东北来的,竟然不抽烟?”
郑卫国笑了笑,没有说话。不抽烟、不喝酒。这是他在特种兵部队养成的习惯,这样有利于保持健康和充沛的体力。
彭贞小心翼翼地将烟放回盒子里,笑道:“不抽就不抽吧,正好节省了一支好烟。”他炫耀似的把烟盒亮了亮,是万宝路的牌子。
一阵吞云吐雾过后。彭贞终于娓娓道出了实情——冀中区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甚至有失控的危险!
郑卫国大吃一惊。说:“前不久我还去过冀中呢!怎么会搞成这样?”
彭贞又叹了一口气,低声道:“你知道肃托吗?”
郑卫国脸色微变,点点头说:“有所耳闻!”
所谓的托就是前苏联领导人托洛茨基,他曾经是斯大林最有力的竞争者和政敌。在中国也有点儿影响,陈独秀退党之后就组建了一个托派组织。不过这股力量非常弱小,只有一些脑子不太清醒的知识分子在里面瞎忙活。
然而,就在1938年1月1日,回国不久的康生突然发表《铲除日寇侦探民族公敌的托洛茨基匪徒》一文,无中生有地说陈独秀和日本帝国主义勾结,拿日本津贴,造成很坏的影响和后果。一直到现在很多人还拿这个说事儿。
更遗憾的是,当时中央并没有制止康生的胡作非为,反而于1938年2月向所辖各部下达了“关于扩大铲除托匪汉奸运动的决定”,正式展开了所谓的“肃托”运动。
郑卫国后来在129师看到过这份文件,第一感觉就是瞎扯淡,但他并不是正式党员,没有资格置喙。另外中央也没有要求在97军开展此项运动,他就干脆装作不知道。做人嘛,难得糊涂。
彭贞松了一口气,勉强笑道:“你知道就好,不然还要费我一番口舌。”
郑卫国皱了皱眉头,忍不住说:“彭书记,现在党内、军内哪有什么托派?分明是康生那个迫害狂瞎搞嘛,中央为什么不制止呢!”
彭贞一愣,斥责道:“政治上的事情你不懂,别乱说!”
郑卫国无奈地说:“我就说不善长搞这个,你们还要让我去冀中,这不赶鸭子上架吗?彭书记,怎么,冀中的肃托搞得很厉害?”
彭贞脸色沉重地点了点头。这已经不是厉不厉害的问题了,而是要不要命的问题了。
原第9分区国防剧社女生队队长黄克、冀中军区副司令员孟庆山的爱人后来谈起“肃托”时,仍毛骨悚然。她在回忆录中讲述了自己18岁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肃托”开始,先是学习讨论,认识“‘托派’比日寇还危险”。然后就是互相揭发,看看谁有“托派”言论。再下一步就是把有“托派”言论的人抓起来,用吊打、不让睡觉等方式逼、供、信,必须使“托派”供出一个同伙方可罢休。
国防剧社有个姓王的北平知识分子。带一副度数很高的眼镜,写活报剧、写歌词。还能拉小提琴、说快板。他很爱与人开玩笑,不管是领导还是一般同志。大家都叫他“王瞎子”。“肃托”开始,剧社反复讨论,找不着“托派”,就拿他去凑数。唯一的依据就是他写的歌词里有一句话“大干、傻干加巧干”。“傻干”是什么意思?就是诬蔑八路军!
几天后开公审大会,同时公审的还有一个连队胖司务长。这个司务长人缘不太好,可能是贪污了几个面袋。开公审会中,主持人要大家提处理意见。有人说:“让他去当马夫”,有人说:“让他加倍赔钱”,也有人说:“砍头”。关键时刻,不知他嘟囔了一句什么,一下子惹恼了大家。表决砍头时,“哗啦”举起不少手臂,一数。超过了半数,通过!然后押到河堤上去执行。
国防剧社的“王瞎子”也被押上去执行。开始时胖司务长还叫喊:“我冤枉、我冤枉!我不拿面袋,我家8口人没裤子穿啊!唐河战斗,我光着脚,把全连1000多块大洋背回来……”后来见喊叫没用了,拿大刀的战士走来。他就开始憋足了气,红着脸练气功。看着的人们不知谁小声说:“完了!完了!”
“嚓、嚓”大刀一挥,两颗人头滚下河堤,“王瞎子”的眼镜跌到远处的草地上,沾满了血……
郑卫国听彭贞讲了一些情况。愤怒地说:“人命关天的事情他们也敢乱来!要我说,你们最好别派我去冀中。否则谁敢乱杀人,我就杀谁!”
彭贞听了也没生气,苦笑道:“你说的没错儿,本来组织上是反对派你去的。且不说你还没入党,就你这愣头青脾气也让人不放心啊!”
郑卫国满不在乎地说:“那正好啊,我才不想去呢!冀中虽然富裕,却是四战之地,哪有我的冀西稳固?给我一年的时间,我一定能将冀西建设成华北最好的根据地。彭书记,你信不信?”
彭贞点点头,说:“这个我信,同志们也信,不然就不会派你到冀中去了。”
郑卫国疑惑道:“就算肃反杀错了人,及时纠正不就行了,干嘛非要我去呢?吕司令、孟司令他们都可以嘛!”
彭贞苦笑道:“我的话还没说完呢!”
要说一般的肃反确实造成不了太大的影响,就算有什么恶劣的影响,一般也不会影响大局。可这回却实实在在地捅了大娄子。
大家都知道,冀中八路分为两大股,一路叫人民自卫军,是以原东北军吕镇曹691团起义部队为主组建的。另一路叫河北游击军,是以红军团长孟庆山与冀中当地党组织组建的。
当初吕司令率部起义还是孟司令派人接应的,但两支部队因为渊源、成份不同,相互之间却并不信任,甚至互相猜疑、互相摩擦。
这也很容易理解。大家以前都不认识,甚至处在敌对的阵营里,突然凑在一起,相互之间难免缺乏了解,信任总需要时间慢慢来建立。事实上,在血与火的斗争,战友之间很容易就能凝固起忠贞的革命友谊。遍观历史,这样的例子也并不鲜见。
遗憾的是,因为肃托,二者之间的裂痕迅速扩大,甚至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当时被定成“托派”的,一是爱给领导提意见、讲怪话的;二是有军阀习气、游击习气和其它毛病的;三是相互之间有意见,借机泄私愤的。
首当其冲的是原河北游击军的干部、战士。这些人大都是冀中的农民,文化水平低,自由散漫惯了,当兵后毛病一时难以改掉,再加上说话随便,爱乱议论,在人人过关、相互揭发的“肃托”运动中,你说我,我说你,很容易“肃”出大批“托派”来。再加上有人故意趁机搅混水,运动越搞越乱。
总之,“肃托”搞得人人自危。
在这种恐怖气氛下,有一些军队领导人感到大难临头就开始想办法“自救”。比如投靠国民政府,比如宣布独立自成一党,还有人竟然投靠日本人当了汉奸。
得知冀中内乱,日本特务就像苍蝇见了血一样迅速扑了上来。他们故意散布谣言,挑拨离间,导致根据地陷入了更大的混乱。
寺内寿一这只老狐狸见有机可趁,忙调兵遣将对冀中根据地展开了围攻。虽然受兰封会战的影响,能调动的部队不多,但仍把冀中各部打得大败。有些部队丧失了信心,直接投降当了伪军。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这个时候,新上任的冀察战区总司令兼河北省主席鹿钟麟、河北民军总指挥张荫梧,还有新上任的94军军长朱怀冰也趁机在冀中跟抢占地盘。原本安宁的冀中平原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
彭贞把话讲完,把烟头扔在地上狠狠地踩了几脚,说:“卫国,该说的我都说了,不该说的我也说了。现在轮到你了,去不去,给句痛快话吧!” 总之,“肃托”搞得人人自危。
在这种恐怖气氛下,有一些军队领导人感到大难临头就开始想办法“自救”。比如投靠国民政府,比如宣布独立自成一党,还有人竟然投靠日本人当了汉奸。
得知冀中内乱,日本特务就像苍蝇见了血一样迅速扑了上来。他们故意散布谣言,挑拨离间,导致根据地陷入了更大的混乱。
寺内寿一这只老狐狸见有机可趁,忙调兵遣将对冀中根据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