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保安团-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安营长吃了一惊,骂道:“奶奶个熊,不是说高阳比较安全吗?怎么来了这么大一股鬼子!”
他们手上只有一个千余人的加强营,跟日军一个大队比起来并不占优势。如果考虑兵员素质等方面的因素,甚至还有些吃亏。
段双虎心里也有些后悔,早知道就应该跟33旅一起行动,或者是再借一个营北上就好了。但现在后悔也晚了,友军有难总不能见死不救吧。于是忙挥手招来传令兵,命令道:“通知一连、二连立即向西运动,伺机包抄日军侧翼,其余部队迅速向前推进!”
按照他的想法,最好是能趁乱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然后接应友军突围。至于高阳城暂时可以放弃,等33旅主力到了之后再收复也不迟。
高阳城内。一名浑身是血的军官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嘶声道:“总指挥,鬼子已经从西门杀进来了。咱们快撤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郭总指挥懊恼地一跺脚,重叹一声说:“唉,撤!”
六路军将士们此时身心疲惫。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极点。接到撤退的命令后,大伙儿心惊胆颤,纷纷向东门或南门涌去。结果没跑多远建制就彻底溃散了,将士们在街道上乱成一团,不复队伍。
郭总指挥竭力呼喊。好不容易收拢了一小队人马,但转瞬间又被溃兵冲散。郭总指挥本人也被挤得站不住脚。只得长叹一声,跟着乱哄哄的人群地向南门逃去。
在他们身后,日军正以小队、分队为单位迅速向前穿插,并顺利地拿下了几处制高点据守。其主力部队却没有衔尾追杀,而是选择从城外超越追击,试图将六路军围歼在城门口的空地上。
这一招看似简单,却非常毒辣,自开战以来,不知多少地方部队吃过大亏。六路军将士们不知道危险正在降临,还在拼命向前逃窜。很多战士心慌意乱,把枪枝弹药全扔在了路边,不少人甚至连鞋跑丢了都没有察觉。
郭总指挥一边跑,一边向后看,疑惑道:“奇怪,小鬼子好像追得不紧!”
黄佑文,曾在奉军当过连长,现任六路军副总指挥。他闻言脸色一变,大叫道:“不好,他们肯定是想在前面打咱们的伏击。”
旁边的军官质疑道:“小鬼子在咱们后面,又是绕路,还能跑到咱们前面去?”
黄佑文摆手说:“来不及解释了,咱们得立即收拢部队,不然就是全军覆灭的下场。”
郭总指挥忙道:“好,你来指挥!从现在起,我们都听你的。”
尽管统一了号令,但部队还是收不起来。主要是因为建制溃散,命令根本无法传达。郭、黄两位指挥急得满大汗,也没能收拢部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弟兄们挤成一团向鬼子的枪口上撞去。
一百米,五十米,十米……战士们争先恐后地从城门口涌了出来,还没得及欢呼就遭到了城外日军的猛烈攻击。拥挤的城门口顿时血淋淋地躺倒了一大片。
黄佑文一拳砸在墙砖上,沮丧地说:“唉,这下全完了!小鬼子已经封锁了城门口。咱们现在这样乱哄哄的,就算是拼光了也冲不出去。”
郭总指挥急道:“那东门和北门呢!我们马上去东门,鬼子应该没有那么快!”
黄佑文痛苦地说:“没用的!部队现在是一盘散沙,去哪儿都没用。总指挥,要不让弟兄们分散突围吧,兴许还能跑出去一些。”
郭总指挥断然道:“不行!这支队伍是咱们好不容易才拉扯出来的,不能就这么散了。”说完,他大声呼喊,靠着平日的威望终于奇迹般地聚拢了一批战士。这些人都是部队的骨干,战斗意志相对比较坚决。郭墨村打算把他们编成一个敢死队,给大部队杀出一条血路。
黄佑文惊讶地说:“总指挥,您想干什么?”
郭总指挥拍了拍他的肩膀。疲惫地说:“老黄,这支部队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把他们安全地带回根据地。”说着又转身对后面的敢死队战士们说:“同志们。小鬼子不给咱们活路,咱们今天跟他们拼了!舍身为国,就在今天!”
现在身处绝境,战士们的心里反而平和下来。不就是一个死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于是纷纷横下一条心,高呼道:“拼了,拼了!”
一往无前的气势和震耳欲聋的喊声迅速传到了城外,日军士兵们面面相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不过日军指挥官似乎很有经验,他一脸冷酷地说:“索嘎,不过是困兽之斗罢了。诸君不用紧张,机枪手作好准备!”
轰!话音刚落,一发炮弹就飞了过来。日军士兵都吓了一跳,纷纷卧倒。那名指挥官气极败坏地大喊道:“八嘎,是哪里在开炮。眼睛长到屁股上去了吗?”
其他的日军官兵也跟着一阵喝骂,他们根本没有想到中国援军已到,还以为是自己的炮兵打偏了位置。因为在战斗中,被己方炮兵误击的事情时有发生。
轰轰轰……一发试射之后,校正好目标诸元的炮兵很快开始了第二轮轰击。日军的伏击阵地迅速被硝烟覆盖,不少士兵刚探出身子就被炸得血肉横飞。他们这个时候终于意识到有敌军在攻击。不少人惊慌失措,紧张地大叫起来。
高阳城内,郭总指挥正准备率部冲锋,黄佑文忙拦住他说:“等一下!总指挥,你听。外面的炮声很奇怪,好像是我们的援兵到了。”
郭总指挥眼睛一亮。激动地说:“肯定是郑卫国将军的人马到了,听说他们在蠡县,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老黄,我们马上全力向外突击,跟他们来个里应外合吧!”
黄佑文却摇了摇头,说:“咱们还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情况,贸然冲出去很容易吃亏。”
郭总指挥一听,觉得有道理,忙让部队先占据南城门以待时机。说来也巧,部队刚控制住地形,城内的日军也围了上来,并且试图将他们挤出城外。
城内的日军只有一个中队,但他们的战斗力远强于六路军残部,所以兵力虽少,却一直在压着六路军打。
好在六路军将士有地形可以依托,再加上战士们拼命死守,打得十分坚决。日军虽然占据了场面上的优势,但想要一口吞下六路军残部却不容易。
这就是打防守战的好处了,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缩小敌人的优势,还能激发战士们的潜力。置之死地而后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与此同时,段双虎所部主力也与城外的日军展开了激战。双方都是能征善战的精锐,战术水平、武器装备相当,战斗意志也不相上下,所以打得是难舍难分,一时间难分高下。
黄佑文在城墙上观察了一下,见双军交战正酣,忙喊道:“总指挥,时机已到,您快指挥弟兄们冲锋,我带人断后。”
郭总指挥大喜,说:“好!弟兄们,援军到了,都随我冲啊!干翻小日本儿!”
将士们一听援军已到,心中大喜,顿时勇气倍增。一个个高呼着冲啊,杀啊,迅速从城门口杀了出来。
日军此时正与三连、四连激战,对城门口的封锁就不那么严密了。六路军将士们死命一冲,趁势杀了出来。
马安营长一见,大喜道:“司令您快看,六路军杀出了!”
段双虎欢喜道:“来得好,全军压上,打挎小鬼子!”
三连、四连迅速吹响了冲锋号,战士们奋勇向前,一番拼杀之后很快冲上了日军的阵地。日军腹背受敌,阵地又接连失守,渐渐落在下风。不过他们确实非常顽强,这种情况下还在拼命反抗。战士们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六路军弟兄的脸孔,却始终被日军隔开,怎么也冲不过去。
段双虎看着攻击部队又退了下来,头痛地说:“他娘的,这伙儿鬼子可真难缠!”
营长马安忙安慰道:“司令,您别着急。一连、二连正在迂回,马上就能赶来增援。”
正说着,西南面也传来了密集枪炮声。原来,一连、二连在向西迂回途中听到南门方向的枪炮声后迅速包抄过来。岂料日军一部正好从西门赶来增援。两军迎头撞上,二话不说就激战在一起。
段双虎苦笑道:“得,别指望他们增援了。这仗打得真他娘的晦气!”
正郁闷的时候,当面日军却突然向西撤退了。他们原本希望西门留守部队能赶来支援,但现在援兵受阻,再打下去就没有意义了。他们这一撤,段双虎就把一连、二连也调了回来。
日军指挥官见占不到便宜,很是光棍地向保定方向退去了。看着敌人潮水般地退去,六路军幸存的将士们就像虚脱了似的,纷纷倒在地上喘息。
郭总指挥带着黄佑文等一众军官赶来致谢,激动地说:“段司令,今天要不是你们突然赶来增援,我们六路军就全交待在这里了。”
段双虎说:“不用这么客气,以后咱们就是同一条战壕里面的兄弟了。我这个人喜欢直来直去,你们愿意接受我的指挥吗?”
郭总指挥他们一愣,忙道:“愿意,当然愿意!只要是打鬼子,您怎么说我们就怎么打!”
段双虎随后就将六路军幸存三百余人收编,由于他们人数较少,就直接并入了马安营。郭墨村是党员,正好担任三分区政委,黄佑文精通战术,担任三分区参谋长。
当天下午33旅也赶到了高阳,并接管了当地的防务。而段双虎所部还要继续向北,下一站将是北洋淀地区的安新县。
ps:非常感谢守岛人投的月票!
第二百九十八章 收编扩编
蠡县,冀中军区总指挥部。周参谋长挥舞着一封书信,兴奋地说:“司令,您猜猜看,这回又是哪支部队前来投效?”
郑卫国淡淡地看了一眼,笑道:“谁那么老土还写信?是哪个大刀会的头目,还是哪个联庄会的会首?总不会是张仲翰、乔明礼、范子侠他们吧!”
张仲翰、乔明礼、范子侠是当时冀中地区比较大的几股势力。在冀中的地面儿上,除了97军、河北游击军、人民自卫军之外就数他们的实力最为雄厚了。军区很想将这几支部队收编却一直没有成功,所以到目前为止他们还在冀中“飘着”,既不听宣,也不听调。
张仲翰是博野民军总指挥,隶属于张荫梧的河北民军,麾下有三个团的兵力,共计两千余人。不过他的真实身份是地下党,曾试图把这支部队拉入八路军阵营,并接受过人民自卫军的加委,将部队改编为人民自卫军游击第二师。
不过这支部队受张荫梧的影响极大,张仲翰迫于部下压力,改编之后不久又恢复了河北民军的番号。
乔明礼部也是河北民军的一支。乔本人还是河北民军的副总指挥。他们之前一直在冀西活动,跟97军还是邻居。几个月前郑胡子突然用武力解决了同在冀西活动的侯如墉部,乔明礼担心被吞并,吓得慌忙撤到路东。
没想到这一撤竟然时来运转。当时路东一片混乱,乔部得以在当地迅速壮大起来。据称现在直属以及外围部队加起来足有七千余人。目前在藁城、晋县一带活动。算是当地很大的一股势力。
范子侠部隶属于孙殿英的冀察游击军,番号为冀察区游击第二路军第二师。有3000余人(直属部队只有千余人,剩下两千人为外围武装),主要在无极、藁城、正定一带活动。不过游击军司令孙老殿现在跑到豫北去了,范子侠部在河北是无依无靠,日子就不太好过了。好在这个人能力颇强,硬是撑了这么长时间没垮。
除了这三路比较大的势力以外,冀中地区还有一些被国民政府遗弃的游杂武装,但都不成气候。有的上山当了土匪,还有的甚至投降日本当了伪军。
同时,冀中还活跃着联庄武装和会门武装。这两种势力在别的省区是很少见,具有非常浓厚的地域特色。
联庄武装是当地各村互保的一种形势,多为地主豪强把持。其内部存在着抗日势力与反动势力,地主与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各种矛盾,政治上摇摆不定。据中心区14个县统计。共有联庄武装9。5万人,其中脱产的有32300人。
会门武装类似于义和团,以封建迷信为主要特征,比较出名的有大刀会和红枪会。这种组织背后往往掺杂着其它暗藏的势力,有八路军的,有国军的。还有日伪方面的,所以政治情况非常复杂,共计约4万人。
自打高阳一战之后,冀中各地大大小小前来投靠的势力就多了起来。有土匪前来请求招安的,有伪军暗中联络打算反正的。还有联庄会和会道门前来投效的,可谓络绎不绝。不过主要还是像什么蠡北三十六庄、肃宁天门会之类的小角色。张、乔、范这样的大鱼并没有上钩,估计还在观望或者内部争议太大。
周参谋长哈哈一笑,将电报拍在郑卫国面前,得意洋洋地说:“司令,这回您可猜错了。正是您所说的范子侠部。”
郑卫国惊讶地看了一眼,只见电报稿上赫然写着“如蒙不弃,范某愿率冀察游击军第二师三千健儿效力钧座麾下,还望恩准”的字样。
周参谋长笑道:“怎么样,您没想到会是他吧!”
郑卫国笑了笑,说:“范师长一心抗日,迟早会跟我们合作的。我只是没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
历史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