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保安团-第3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营接到命令后。在被解救铁路工人的帮助下,迅速切断了铁路。等列车开到战前一看,前方道路受阻,不得不停在娘子关站前。战士们都欢欢喜喜地围了上来,纷纷喊叫着要车上的人员下来接受检查。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十几节车厢都锁得紧紧的,不管外面怎么叫喊,就是不肯开门。
一连长是个火爆脾气,怒喝道:“狗日的还蹬鼻子上脸了!去,把炸药包给我拿来,再不开门就炸死这些法西斯!”
一营长斥责道:“胡闹,炸了还怎么缴获物资?都往后退!”又冲列车喊道:“老乡,你们不要害怕,我们是八路军,不是土匪。如果车有日本军人,只要你们放下武器,我们会按《日内瓦公约》给予你们人道待遇……”
二连长邓仕均借着灯光瞅了一眼,突然脸色一变,警惕地说:“营长,这个车皮好像有些不对劲儿!”
一营长不以为然地说:“一趟货车,能有什么问题!”
岂料话音未落,车内突然爆发出一阵呐喊声,车厢大门被直接撞开,竟然呼拉拉涌出近千人来。一个个都是小子头,罗圈腿,面貌凶狠,手里还拿着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武器,比如消防斧、铁锤、管钳、车厢上的铁栓、铲煤的铲子,甚至还有从架子床上拆下来的钢管。
“啊,是鬼子!”
“这是怎么回事?”
……
“板载!”没等将士们回过神来,近千日军已经嚎叫着扑了上来。最前面一排战士还没来得及开枪就被打倒。
“机枪手,快!”二连长邓仕均一边掏出驳壳枪朝小鬼子猛扫,一边拼命喊叫道。可是日军实在太多,一下子就冲了上来。等双方混战到一起,机枪和迫击炮就没法用了。这支奇怪的日军虽然都是拿着各种“奇门兵器”,大部分人甚至还空着手,但是打起仗(眼下这个状态用打架来形容可能更准确)来极为凶狠,往往好几名战士都不是一个日军的对手。何况这股鬼子明显比八路要多。要不是战士们手上都有马四环,可以用刺刀结阵,只怕一个照面就被小鬼子放翻了。
其中有一个小鬼子身穿一件洗得发白的军装,手持一柄柳叶刀,非常厉害,接连砍死了四、五名八路军战士。他刚砍翻一名战士,一抬头,恰好看见正在指挥反击的一营长,于是立马挥舞着指挥刀扑了过来。几名营直属排的战士赶紧端起刺刀迎了上去,可恨又被其三两刀砍翻在地。这家伙也不停脚,又是一个虎跳,刀光一闪,径直朝一营长劈来。
一营长又惊又怒,慌忙举起大刀招架。孰料。只听铛的一声,大刀应声而断。而柳叶刀来势不减,从营长左肩一直划到大腿,拉出老长一道口子。要不是一营长及时往后退了一下,只怕这一刀就能将他劈成两半儿!
那个日本鬼子见这一刀居然没能得手,嘟囔了一句,又是一刀劈来,真是又狠又快。一营长刚才这一退已经很勉强,现在根本来不及躲闪。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刀落下。
砰、砰、砰,只听三声枪响,第一枪正中小鬼子右臂,柳叶刀顿时脱手,然后又是两枪分别击中其胸腹,终于解决了这个家伙。
“营长,你没事吧!”二连长邓仕钧关切地问道。
一营长半个身子都被血染红了。却强忍着痛着说:“操,死不了!”又怒道:“他妈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哪儿来的这么多小鬼子。”
邓连长也是一头雾水,摇头说:“我也搞不清!”
一营长又问道:“向团部求援了吗?”
邓连长点点头,说:“嗯,已经联系上了。团长让我们先顶一阵子。他马上就带人赶来增援。”
一营长见部队损失惨重,愤恨道:“狗日的,老子等下非杀光这群畜生!”
这场恶战激斗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在二营和三营的增援下,战士们才将这股小鬼子解决掉。而且还抓了不少俘虏。只可惜很大一部分日军士兵都趁乱跑掉了,大半夜的天色这么暗。只好等到天明再行搜捕。次日上午一清点,竟然陆续抓到了五百多个俘虏。不过也正是由于俘虏太多,一营长到底没敢全部杀掉。
在平行空间里,中国军队抓到俘虏最多的战役是“百团大战”,共抓到280多个小鬼子。其次是国军的湘西雪峰山会战,一共抓到247个。(注:台儿庄的700多个似乎水分太大,远远没有那么多。国共几个俘虏营都很清楚,是多少就是多少,这个造不了假的)而这一次小规模的战斗(或许叫冲突更合适?)竟然比两大战役俘获的总和还要多。怎不叫人震惊!
蠡县,冀察战区总部。
周参谋长抖动着战报,兴奋地说:“总座!娘子关的日军俘虏已经清点出来了,一共有577个。不过有几个伤势较重,估计救不活。”
“怎么会有这么多!”郑卫国疑惑地问道:“难道小鬼子的战斗意志已经下滑到了这种程度?还是背后有日共策动了日军士兵反战?”
周参谋长哈哈一笑,摆手说:“都不是,说起来聂司令员他们这回是捡了天大一个便宜。”
原来,那十几节车皮内运送的都是日军退役回国人员。其中大多是卫生兵,以及伤残退伍的炮兵、辎重兵等。此外还有部分家眷。据战后日本战史专家考证,卫生兵因过多接触自己部队的死伤者,心理难以承受,不宜长期留在前线,应定期轮换;而鬼子一线战斗部队老兵是骨干,一般不轻易轮换。
由于是退役回国,除少数军官、士官携带军刀外,均未带武器。结果火车抵达娘子关站之后才发现此地已经被八路军攻占。不甘心束手就擒的日军士兵们在其炮兵大尉三谷等4名军官的指挥下,在车内搜集各种“武器”,试图杀出重围。但娘子关这个地型是个油葫芦,两头一堵就很难逃掉。
何况这些家伙还没有趁手的武器,等那些最凶猛的步兵被干掉之后,剩下的炮兵、辎重兵、医护兵早就精神崩溃了。就算还有人原意接着打,赤手空拳的他们也不可能是二营、三营的对手。
八路军总部,轻易难见笑脸的彭老总也忍不住把大牙都露了出来。指挥部内,左参谋长、罗主任等人更是欢声笑语。就连帮忙洗衣服的房东大妈都欢喜地合不拢嘴,非要张罗着包一顿饺子。
咴律律,院外传来战马嘶鸣声。一名八路军干部背着一个匣子匆匆走进院子,看到彭老总他们忙敬礼道:“报告,老总,参谋长,罗主任,宣传科周安邦奉命前来报到!”
左参谋长疑惑道:“小周,不是让你跟沙克一起去娘子关拍摄宣传照片吗?怎么你一个人先回来了?”
周干事忙解释道:“是这样,参谋长。我们先紧要地拍了一些,沙克担心总部急着用就让我先拿回来。他那边还有不少好题材,准备多拍一些再回来。”
罗主任听了眼睛一亮,忙道:“这么说照片你都带回来了?快,拿出来看看。”
周干事忙从身上取下匣子,笑道:“这是刚刚冲洗出来的……”又解释了几句,但大家的目光都被照片所吸引了,谁也顾不上说话。
这些照片都是晋察冀军区摄影记者沙克拍摄的,里面有第五团二营突击队勇夺娘子关、三营将士猛攻绵山顶等精彩镜头(摆拍)。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些照片上战士们都是飞舞的青天白日旗(国旗),所以照片的题目就是“国旗飘扬在娘子关上”。
在平行空间里,这一组照片在大后方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无论是延安,还是重庆,各大报刊争相刊登,轰动一时:“八路军1个团一个晚上就一举收复了国军10个师丢掉的娘子关!”军民们得闻捷报,无不感到振奋,真是大快人心。
但在这个时空里,收复娘子关已经不算什么了,老百姓爱看的是成堆成堆的活鬼子!数百名日军俘虏都被照片准确地记录了下来,不仅震惊了延安,震惊了国府,就连日本方面也惊动了。一次投降五百七十多人,这是明治维新以来从未有过的。
日本陆相板垣征四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么大的事故想要瞒住天皇显然是不可能的。可是若按实情汇报,只怕官帽不保,怎么办?
ps:呃,下周又有推荐位了,谢谢!
第四百四十章 继续动员
河北蠡县,冀察战区总部。作战室内将星闪耀,总参等直属部门以及各部队长官几乎一个不落地全部赶到。此外还有不少“非郑系将领”,比如八路军代表第129师刘师长,以及第二十四集团军(庞炳勋部)的代表马法五(时任该集团军第40军副军长兼第106师师长)、第三十九集团军(石友三部)的代表王清瀚(时任该集团军参谋长)等。就连因“刺杀事件”一度被软禁的中央系军官,如冀察战区副总司令张文白等人也赫然在座。此次会议主要是总结前期战斗的成果、经验以及教训,并筹划下一步行动。
周参谋长站在地图前,正在给大家介绍正太路破袭战的情况。第五团袭占娘子关的当夜,第129师385旅也拿下了石家庄以西的获鹿县(今鹿泉市),以及获鹿县境内的井陉关,并袭破正太线上的岩峰、上安等据点。这样一来,西起娘子关,东至井陉关,长达六十多里的铁路线就全部被八路军封锁。
值得一提的是,在平行空间里由于缺乏重武器,八路军最终未能拿下娘子关火车站、岩峰、上安等据点,导致随后破路行动并不彻底。战斗结束后,日军经过抢修,仅一个月之后就能勉强通车了。但现在八路军总部抽调了野炮部队参战,铁路沿线的水泥墩子根本不堪一击。一夜破袭之后,日军在铁路线及附近的据点、工事、车站等均被清扫一空。
其中规模最大的战斗发生在获鹿西北方向的井陉煤矿。井陉煤矿位于正太铁路以北,滹沱河以南。东靠微水、获鹿,西邻娘子关。与开滦、中兴煤矿(位于山东峄县,即今山东枣庄市)并列日占华北三大煤矿。
这个矿主要以出产烟煤为主,质地优良,可以炼焦、炼铁、炼钢,还能提取石油。当然,更多的还是直接作为火车、轮船的运力燃料。日本早就对这个矿区垂涎欲滴,1937年10月10日侵占石家庄之后,次日便进占井陉煤矿。
为了掠夺矿区的资源。日军还专门修筑了通往矿区的铁路,并将其列为重要的军需资源基地。除利用原有矿井、设备以外,还不惜重金从德国购买机器,增开了一所新矿,使全矿日产煤达到6000吨,年产200余万吨。日本人将这里的煤源源不断地运往龙烟铁矿、鞍山炼铁厂和石家庄炼油厂等地,再用那里生产出来的钢铁、石油。制造枪炮,开动飞机、汽车、坦克,屠杀中国人民。有人曾比喻说:日军占领一个井陉煤矿,相当于增加五个师团的兵力。这个说话是否准确暂且不论,但让日本实力大增是肯定的。
井陉煤矿共有三个矿区:东王舍、岗头和横山。日本鬼子在东王舍村的新矿和岗头、横山的老矿周围,都挖了外壕、架设了铁丝网。并在铁丝网内修了三米多高的围墙,还在墙上装了电网。矿区里边构筑了十多个碉堡,配备了一个步兵中队的兵力日夜防守;新矿附近的贾庄山头上,设有炮楼,随时可以支援煤矿守军。其中还有一个中心碉堡。高十数米,堡墙极厚。上下修有好几排射孔,每个射孔都很小,里面还装有活动铁板,真可谓“固若金汤”
按原计划,攻打井陉煤矿的任务将由炮兵一部配合地方团完成,但鉴于井陉煤矿的重要性,聂司令员将破坏井陉煤矿的任务交给了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并将军区指挥所设在距井陉煤矿仅20多里的洪河漕,亲自坐镇指挥这场战斗。
杨成武受领任务后,将主攻任务交给晋察冀军区最得力的两大主力团之一的红军团,即赫赫有名的老三团(其前身即为115师独立团)。同时,还派出三支部队分别担负切断微水、井陉与矿区接连的铁路和平山至矿区间的公路任务。
8月20日,也就是老五团攻打娘子关的同一天,第三团指战员悄然渡过滹沱河,于当天下午抵达距井陉煤矿只有十多里的山野隐蔽待命。随后,部队侦察人员跟早就潜伏在矿区的地下党取得了联系。
井陉煤矿原有2万多名中国劳工。日军统治时期,随着战争对能源的消耗,日本加剧掠夺资源,由于人手不够,又从河北获鹿(今鹿泉)、宁晋、南宫、邯郸和河南的内黄、安阳等地骗来大量的贫苦农民。此外,被捕的国军(包括八路军)将士也有很多被送来充当苦力。日军将他们合编成“增产报国队”,对这些人不发工资,关在三号劳工房里,周围架有电网,设岗把守,让这些人强制劳动。
由于日军对矿工残酷迫害,地下党组织在工人中间相当活跃。无论是普通工人,还是“增产报国队”,都有地下党组织领导。38年春还曾组织过暴动,只可惜敌强我弱,行动最后失败了。不过工人们的抗战一直没有间断,他们甚至还在暗中组织了一个100多人的工人游击队。这支部队因为熟习地形和矿内构造,为打下井陉煤矿立了大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