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保安团-第4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一愣,都不由得心想,乖乖隆咚锵,这个计策也太疯狂了吧!
郑卫国见大伙一个个把嘴巴张得能塞进去一只蛤蟆,便打趣道:“你们觉得这个方案如何?有没有主动报名的?”
“总座,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话音刚落就有人站出来了。郑卫国一看,却是供给部长熊大缜。其实郑卫国是开玩笑的,在座这些人哪个不是手握冀中核心机密,怎么敢让他们去卧倒,万一被日军查觉岂不是损失惨重。
郑卫国欣慰地看了一眼,却摇头说:“你不行。再说供给处的事情也离不开。”
熊大缜急得满脸通红,忙道:“我咋不行了?总座,就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以前经常去北平和天津,出入敌占区我有经验。而且我还会几句日语。”
周参谋长笑道:“大缜啊,你确实不合适。就不要争了。”
程政委也安慰道:“供给处的事情更重要,你还是安心本职工作吧!”
熊大缜却道:“不瞒各位长官。现在物资能调运的都调运了,供给处的仓库里空的能饿死耗子。我这个供给处长这几天也是干吃饭不干活儿,我不去谁去?”
说着突然想到一个主意,眼睛一亮,笑道:“哎,我还想到一个借口呢!就说因为物资供给不力,受了上级处罚,不得不逃走,结果不小心被日军巡罗队俘虏!哈哈,这个理由怎么样?”
众人听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郑卫国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你这套理由能骗倒冈村宁次就是真有鬼了。算了,各位有没有推荐的人选?”
大伙儿想了一下,一下子提出了好几个人选,但郑卫国仔细询问考虑了一下,觉得都不太合适。
程政委托着下巴想了一阵,突然一拍巴掌,笑道:“我倒是想到了一个人,挺合适的,就看总座敢不敢用他!”
郑卫国忙问道:“谁?”
程政委答道:“第三军分区原七团团长朱占魁!”
“他?”众人一听,纷纷低头议论起来。
朱占魁确实是冀中军区的一个争议人物,用跟他共事的老八路讲,他这个人不大像个党员,更有点儿像水泊梁山一类好汉豪杰。
在平行空间里,他曾担任过冀中五分区(后改为十分区)司令员,具体位置就跟现在的第三军分区差不多。作战十分勇敢,立过很多功劳,不过在41年的扫荡中,他不幸被捕,后来好不容易才逃跑。
据说被俘之后,当时的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还亲自召见了他,并通过华北政务委员会启新院对他进行了约两个月的怀柔工作。按他自己的说法,这个逃跑过程还很有趣。日军先是“过堂”吓唬他,结果被他痛骂了一顿,然后又用“美人计”,又被他拒绝,最后没办法,只好把他送往北平,坐的是火车。
要说日本人对押送这样一个“大人物”的事情,还是比较上心的,特别配置了一个警备班。没想到中间还是出了问题。车快要开进北平的时候,朱占魁就说要上厕所。考虑到他级别不低(当时是旅级),日本人也真就解开手拷让他进去了。
结果这一去就是半个钟头,等日本人发觉不对头的时候,冲进厕所一看,哪里还有人影?押运的警备班都傻眼了。日军还是头一回活捉这么高级别的军官,这跑了算是怎么回事?怎么跟上级交待?
正如老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里写的,日本人是十分信任专家的。他们很快请来了一名相关方面的专家。结果专家一计算,认为当时的火车时速非常快(可能是专用的武装列车)。此人跳车99%死亡,剩下1%的可能性也是重伤。虽然没有找到尸体,但日军方面是按照此人跳车身亡结案的。人都死了,还能怎么样呢?这件事情最后就不了了之。
但让日军抓狂的是,没过多久就得到消息,这个人没死。人家又回去了,还是八路的干活。证据还很确凿!前线日军就把电话打到旅团情报室核室,日本人也是死要面子。死活不承认那个人就是朱占魁,答复说:“那个朱占魁早就在去北平的路上摔死了,你们得到的情报是八路故意作的虚假宣传,不要上当!”
其实不光日军抓狂,八路这边也是乱了套。因为他跳车逃跑的事儿,日本人觉得不可思议,八路也觉得不可思议!那么多日本兵看着。你是咋逃回来的,是不是日本人派回来的卧底?
而且他在被捕期间,很多事情说不清楚,特别是他被捕之后当即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引起了组织的怀疑。
再加上他的把兄弟柴恩波(本时空第八团团长),好友王凤岗都先后叛变投敌。不能不影响组织上对他的看法。因此在延安受到了较长时间的审查,中间一度被逼得跳崖自杀,直到1944年底才基本确认了他没有投敌。这也是其下半辈子悲剧的源头。
在这个时空里,他还是遭了此难。在三分区反扫荡时,第七团被日军重兵合围。遭受重创,他本人也伤重被俘。日军得知他是冀中的高级军官。如获至宝,忙送到保定抢救。伤愈之后又秘密押往北平,没想到中途还是让他给逃了。
郑卫国执掌冀中以来,政审没有那么严格,但像这种情况肯定是要调查清楚的。不然要真混进一大堆日伪间谍可就糟了。所以朱占魁一回来,还是得接受审查。
据他本人交待,具体逃跑过程是这样的。他先假装上厕所,趁看守不备将其打倒,然后从窗户爬了出去,躲在列车顶上。当时火车车速是很快,但快进站的时候不得减速吗?他就趁这个空档跳车逃回来了。
政治部的人一听,感觉也不是说不过去,但事情真相还有待进一步确认。郑卫国考虑再三,决定暂时停止对他的审查,但同时也调离原部队,到冀中民兵训练处担任处长。
程政委见郑卫国还有些犹豫,就劝道:“司令员,这个朱占魁是个义气汉子!而且我们这次任务主要是向冈村宁次传递消息,忠不忠心还在其次。”
周参谋长赞同道:“老程说的不错!就算这个朱占魁真的变节了,只要冈村宁次知道我们兵工厂的位置,我就不相信他不动心!”
郑卫国点头说:“好,那是他了。等下麻烦老程亲自跟他谈谈,当然,卧底不是一般的工作,得让他自己愿意。”
程政委点了点头,说:“请司令员放心,我一定说服他!”
周参谋长又问道:“既然总座已经决定将敌军引往平安县,那冀中怎么办?日军眼下又要打通平大公路,我们打还是不打?”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不要硬拼!还是老办法,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冀中不比别的地方,数百公里长的公路上没有坚固的据点,日军想要掌握在手里就得派大量的部队驻防。我就不相信他们能撑多久。”
众人闻言都点头说好。
程政委又问道:“万一日军占领平大公路之后继续切割我根据地呢?”
郑卫国叹了口气,说:“那就要看朱占魁这一趟顺不顺利了!”
……
北平,督战官山下奉文急匆匆赶到了华北方面军司令部。走进作战室,只见司令官冈村宁次正笑眯眯的,不时跟手下几名参谋军官说笑。
山下奉文忙上前敬礼道:“司令官阁下,您找我?”
冈村宁次兴奋地说:“哟西,山下君,你来的正好,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想必军部和天皇听到这个消息也会很高兴的!”
“哟西!”山下奉文忙问道:“不知是何消息,是前线的捷报吗?”
冈村宁次得意洋洋地说:“这可比一百次胜利都管用!郑胡子手下一个军官向我们投降了,而且是主动投降!”
山下奉文惊讶地说:“纳尼?主动投降,这可不多见!”
冈村宁次点头说:“是啊,从多田君和山下君的那次围剿之后,冀中方面对于部队的控制就更加严密了,能拉拢到这种级别的军官是很不容易的。”
山下奉文又问道:“司令官阁下,不知道他是一个什么级别的军官?”
冈村宁次呵呵一笑,说:“级别倒是不高,以前在大清河以北当主力团长,现在在冀中担任处长。”
山下奉文显得有些失望,点头说:“唔,是不太高,不过也是很难得的。”
冈村宁次不以为意,点头说:“是啊,像这种级别的军官我们总共也没有拉拢到几个。而且这名军官最大的价值不在于他的级别,而是他带来的情报。”
山下奉文忙问道:“索多斯内,不知道他提供的是什么情报?”
冈村宁次故意卖了个关子,反问道:“山下君还记得特高课曾经追查过的冀中兵工厂一事吗?”
“当然记得!”山下奉文遗憾地说:“只可惜那群蠢货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查到具体的位置,不然我们早就将捣毁了。”说着眼睛一亮,惊喜地问道:“难道是?”
冈村宁次微笑地点了点头,说:“不错!”
山下奉文闻言大喜,忙问道:“将军阁下,不知兵工厂的具体位置在究竟在哪里?我请求亲自率部去摧毁它,请将军阁下成全!”
第四百六十九章 手指归葬
一晃,时间到了1941年秋。这中间发生了不少事儿,其中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就是小胡子终于向苏联发起了凶猛地进攻。托郑卫国的福,这个时空里的汉斯远比平行空间里面要强大。无论是战术、装备,还是战争潜力(青霉素变相增加人力,石油增强工业基础)。
历史上,由于极度缺乏石油,汉斯们只好办了一大堆合成油工厂,虽然提炼了不少燃油,却极大的消耗了德国宝贵的工业产能。要知道德国的工业规模本来就不如美国,甚至还比不上苏联(虽然技术落后,但是摊子大,经得起折腾)。
在这个时空里,由于在本土找到了大量油田,自然不需要把精力都放在炼油上。节省下来的工业产能,战争狂人小胡子造了更多的坦克、飞机、大炮,不仅数量庞大,质量也比历史上要好。而苏联方面由于拒绝跟郑胡子全面合作,基本上还是老样子,结果一开战就被小胡子的闪电战给打蒙了。
德军一路长驱直入,在短短10天之内,竟然向苏联境内突进700公里(比历史上多一百公里)。仅第一天的战斗,苏联红军损失1500架飞机,其中800架还未起飞就被炸毁。
随后,德军兵分三路,分头突进。北路,以列宁格勒为目标;中路,以莫斯科为目标;南路,以斯大林格勒为目标。由于战术落后、准备不足,和长年肃反带来的恶劣影响。苏军简直是不堪一击,一路丢盔弃甲。开战前四个月(6月到9月)。苏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损失高达330万人(比历史上多50万)。
不过苏联到底是地方大,在蒙受惨重损失之后,终于在德国的第一波攻击中缓过神来了。眼下,苏军正在列宁格勒与德军激战。同时小胡子又在莫斯科集结兵力,共计100个师约120万人,在2500辆坦克,15000门火炮支援下准备攻打莫斯科。虽然德军比历史上要强大不少。但能不能拿下莫斯科还是殊难预料。唯一能肯定的是,汉斯和毛熊将在这里流下更多的血。
说完了国外,再说国内。华北的战事还在激烈进行,不过交战地点已经转移到了平安县及周边地带。自打成功地将日军的眼球吸引到了平安县之后,双方已经在此激战达半年之久了。这也是迄今为止,中日之间打得最长的也是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平安县东部,二龙山。
一队装备精良的骑兵正向县城方向急驰而来。值得一提的是。这支部队中间军官出奇得多,不到两百人的队伍里面,仅佐级军官就有十余人,剩下还有尉级军官七八人。
一名少佐抱怨道:“华北方面军真是的,竟然连几辆轿车都筹措不了,害得我们得骑马进山。”
旁边一名中佐幸灾乐祸得说:“哈哈。永田君,我记得你是习志野骑兵学校毕业的,竟然也有痛恨骑马的一天,难道是屁股磨破了吗?”
永田少佐哼了一声,正待反唇相讥。身边一名大尉突然插嘴道:“永田君也是习志野骑兵学校的吗?这么说还是我的学长呢!”这名大尉看起来只有二十多岁。非常年轻。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腰间挎的军刀竟然是黄色的刀把。
“是的。殿下!能与您就读同一所学校,实在是我的荣幸。”永田少佐一点儿都没觉得冒犯,反而还很恭敬地回答了一句,看来这个大尉来头不小。
面对少佐的恭维,大尉显得很开心,加上永田等人存心结交,双方很快便打成一片,聊得好不开心。
在队伍的中间,一名身佩中将军衔的将领皱了皱眉头,嘟囔道:“失去了铁路线,这实在是太糟糕了!”
身旁的副官赞同道:“是啊,物资全靠汽车运输,根本满足不了前线的需要。而且我发现汽车的数量也不够,伤员竟然是用马车运出来的。”
中将点点头,沉声道:“索多斯内,看来前线的情况真是很糟糕。我们从北平过来已经看到很多运送伤员的车队了吧?”
副官点头说:“是这样的,将军阁下!”正说着,他突然像是发现了什么,忙拿起望远镜往前方看去。
只见一队队马车正咕噜咕噜从二龙山脚山下的公路驶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