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保安团-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把农民迁出去办农场的办法,实际上是实行了“土地国有”政策,严重脱离了群众,使“农民只觉得土地革命是苏维埃的,不是农民自己的”
,所以根本行不通。到1931年春,这些集体农场便全部取消了。
王达老革命了,这些事情都门清。听了他的讲述,郑卫国不禁皱起了眉头,受批判也就罢了,要是真搞得劳民伤财就不好了。
郑卫国沉默了一会儿,说:“土地问题我得再想想,谢谢你,老王!”
王达笑笑,说:“没事儿,我知道你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我们是有组织的人,千万不要肆意妄为,你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郑卫国点点头,没有说话,看来他确实考虑不周,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由于其它各项工作在于老根、李震安、王达等人的主持都步入了正轨,郑卫国便专心专意地操练部队。特别是那四个主力营急待磨合,班排战术也需要多加练习。
这天,郑卫国正准备带着部队到野外进行长途拉练。于老根气喘嘘嘘地赶了过来,说:“团座,接到紧急军情!”虽然现在是33师师长了,但郑卫国要求内部仍称团长,对外才称师长。
郑卫国忙问道:“什么情况?”
于老根叉着腰说:“内线传来消息,说鬼子在平汉线上设下一个陷井,让我们千万不要上当。”
郑卫国接过情报仔细看了一遍。原来,元氏火车站驻守人员集体失踪和军列离奇被劫两件大案震惊了日军华北方面军高层。特别是一个小队疑似叛国,更是连军部都惊动了。侦办两起案件的人员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可他们多日来一点进展都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就提出了引蛇出洞的策略,希望将两起大案背后的“神秘黑手”给揪出来。为此他们特意在赞皇县布下了一个巨大的陷井。当然,香饵也是极为丰盛。只是日军方面没有想到,这个局才布下,就已经被目标识破了。
郑卫国笑道:“看来鬼子是要白忙活一场了!你通知各营都保持战备状态,我估计鬼子接下来还会有大动作。哦,还有,把这个情况也通报给八路军方面,让他们提防着点儿。”
两人正说着,王达骑着马急匆匆地赶了过来。他骑术很差,在马背上歪歪扭扭的样子让人看了很揪心。
郑卫国笑道:“老王,你这技术还得多练练。别骑这么快,小心摔着!”
王达没有说话,从马上径直跳了下来,结果一个踉跄差点摔一大跟头。
郑卫国意识到出了大事,忙一把扶起他,说:“出了什么事!”
王达一口气没提上来,捂着心口半晌说不出来话,都快把郑卫国和于老根给急死了。好在于老根随身带的有水壶,一口水灌下去,终于让王达缓过劲来了。
郑卫国说:“到底是什么事,让你急成这样?”
王达说:“我们师的骑兵营和冀西游击队去了李家镇。”
冀西游击队和一二九师骑兵营在平汉线石门至邯郸段一带活动,跟保安团的活动范围有所重叠。前段时间他们还派人来要和保安团联手打几场大仗,但郑卫国考虑了一下没有答应。他现在把主要的心思都放在根据地建设上,不希望这个进程被打断。
王达话音刚落,郑卫国和于老根同时惊呼了一声,说:“是赞皇县的李家镇吗?”
王达略感惊讶,说:“你们也知道鬼子布陷井的事啦?”
郑卫国点点头,说:“刚得到消息,正准备通知你们呢!你跑到这儿干什么?赶快通知他们往回撤啊!”
王达一脸沮丧,说:“能联系上的话,我还用这么着急吗?我实在是没办法了,只能来求你出兵了!”
第八十五章 仓促出兵
冀西游击队和保安团是唇齿相依,互为表里的关系。如果没有他们在平汉线上牵扯日军,那么冀西的十几个县都将落入日军的魔爪之中。到时候平安县就只能孤军奋战了,别说建设根据地,能不能在河北立足都成问题。
骑兵营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是一二九师的心尖儿肉,而一二九师又是保安团最重要的盟友,不久之前刚刚伸出过援助之手。如果今日连骑兵营都不救,日后有难,谁还会救保安团呢?
所以无论是从民族大义上,还是从利害关系上来考虑,都必须得出兵相救。当然,出兵相救也不是闹着玩的。赞皇县离平安县虽近,但并不是保安团的势力范围,日军又在这里布下天罗地网,可谓杀机重重。
现在连日军的兵力布署都不知道,贸然出兵的话别说救人了,就连保安团这点人说不定也得搭进去。所以出兵也要讲究策略,不能做报薪救火的蠢事。但究竟该怎样做才能顺利地救出友军,又能避免大的伤亡呢?郑卫国很快陷入了沉思。
王达见郑卫国没有说话,有些急了,说:“老郑,你到底愿不愿意出兵?”
这话多少有些不礼貌,可俗话说救兵如救火。到了要命的时候,也顾不得那么多面子上的事了。
郑卫国非常理解王达此刻的心情,安慰道:“当然会出兵,你不要着急!”说完他让传令兵将段双虎和几个营长都叫了过来。
段双虎正在跟一营长马彪讨论此次拉练的行军路线,接到命令后忙赶了过来。还隔着老远他就大声嚷道:“团座,各营都准备好了,什么时候开拨?”
郑卫国沉声道:“情况有变,今天的拉练取消。”
这时几个营长都赶了过来,纷纷问道:“团座,出了什么事情?是不是要打大仗?”
郑卫国点点头,把目前掌握的情况简单地说了一下,然后下达了命令:“张长贵!”
段双虎忙道:“团座,您忘了?团部直属部队今天不参加拉练!长贵兄弟他们都在各自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
郑卫国想了一下,问道:“你们中间还有谁比较懂骑兵的?”
三营长吴全福忙道:“团座,把任务交给我吧!我的骑术不比长贵儿差!”
郑卫国点点头,说:“就是你了!你去集合团部直属部队的骑兵迅速赶往赞皇县李家镇。记住,如果在途中发现了冀西游击队、一二九师骑兵营或者其他抗日友军一定要提醒他们李家镇是鬼子设的陷井。这个任务如果完成了,你们就不用去李家镇了,直接返回便是。”
吴全福说:“好咧,我知道了。那如果一路上都没碰着他们呢?或者他们已经在攻打李家镇了呢?”
郑卫国严肃地说:“那你就要小心了,千万别把自己给搭进去!如果友军尚未攻击李家镇,你就用鸣枪示警,或者用喇叭喊话的方式提醒他们。如果友军已经攻击李家镇,则尽量接应他们突围撤离,具体怎么做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断。”
吴全福说:“我明白了!”
郑卫国欣慰地点点头,说:“好,记住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去吧!”
保安团直属骑兵分为两个部分,一部是警卫连所属的通讯骑兵,另一部是特种兵大队所属的侦察骑兵,都被吴全福给带走了。这两部骑兵虽然之前没有作长途拉练的准备,但骑兵本来就是机动灵活的兵种,所以很快就出动了。
张长贵闻讯也赶了过来,说:“团座,是不是有任务了?”
郑卫国点点头,说:“你赶快将团部直属部队都集合起来。”
张长贵说:“除了炮兵和狙击手去的较远,其余部队都已经集合起来了。”
郑卫国说:“好,你马上通知炮兵和狙击排停止训练,让他们马上回来!”
张长贵应了一声,忙带人分头去通知炮兵连和狙击排。
郑卫国紧接着又下了一道命令,吼道:“段双虎!”
段双虎忙出列,说:“到!”
郑卫国命令道:“你率四个主力营立即开拨,目标赞皇县!现在团部直属部队还在集结,我会随后赶来。记住,炮兵没有赶到之前,尽量不要跟鬼子交火!”
段双虎大声说:“是!”走之前他又问了一句:“团座,日军的布署情况和友军现在的情况如何?”
郑卫国有些无奈,说:“暂时还不清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现在敌情不明,进入赞皇县之后一定要小心谨慎,万不可轻举妄动。”
段双虎有些兴奋地说:“团座,您就放心吧,我们又不是第一次跟鬼子过招了!”
郑卫国严厉地说:“不能掉以轻心,鬼子在我们手上吃了这么多亏,也该长点记性了。千万不要小瞧了他们。”
叮嘱一番后,段双虎带着大部队迅速向赞皇县开去。好在部队本来是要进行长途拉练的,武器弹药、饭盒水壶都已经携带好了,不然还要耽误很多时间。
还有一个有利因素是部队现在是在县城,而不是在太行山上的七里坝。要是从七里坝赶往赞皇县,等赶到了只怕连黄花菜都凉了。
主力部队不是一直在七里坝休整的吗?为什么会前出到县城一线呢?事实上,自从打劫了鬼子的军列之后,郑卫国便将指挥部搬回了县城。七里坝虽然安全,但毕竟太过偏僻,一旦日军来犯难以及时做出反应。劫军列之事做得是挺隐秘的,但日军全力追查的话还是很可能顺藤摸瓜找上门来,所以郑卫国这些天一直在全力戒备。
段双虎率开拨之后,郑卫国又传令各地方部队紧急集结,做好战斗准备,同时命令后勤辎重卫生等辅助部队随后跟进。
李震安听说之后赶了过来,说:“团座,敌人尚未犯境,还是不要做紧急动员为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郑卫国摆摆手,说:“以后的斗争只会越来越残酷,想过太平日子是不可能了。乡亲们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要适应过来。”
正说着,于老根得到了一份新情报,是信鸽传来的。他打开一看,欢喜道:“团座,是敌人的兵力布署情况!”
郑卫国忙问道:“老根儿,敌人在李家镇有多少兵力?”
于老根看了一下,说:“一个守备大队,另外还有数百名伪军。这只是李家镇一带的兵力,元氏县城方向肯定还有援兵。”
王达脸色变了变,这比他了解到的情况还要糟糕。
郑卫国也皱起了眉头,娘的,又是一个大队。而且从日军的布局来看,援兵只怕还要强大。他接过情报看了一下,问道:“还有骑兵吗?马上把这份情报送给段副团长。”说完他又对勤务兵说:“去,把作战地图拿过来。”
拿到地图之后,郑卫国蹲在地上就看了起来。这份军用地图还是从鬼子手中缴获的,标注地十分详尽,甚至精确到每个村有多少口水井。
王达紧张地说:“怎么样?有营救的希望吗?”
郑卫国也有些焦躁,他摆摆手说:“不好说,敌情复杂,只能尽力而为了。”其实主要还看冀游和骑兵营现在的处境,如果他们能识破鬼子的阴谋那就再好不过了。
王达重重地一跺脚,叹了一口气,说:“如果冀游和骑兵营完了,我们党在冀西的一番心血就白费了!”
郑卫国点点头,说:“我知道!老王你放心,我们保安团是绝对不会坐视友军覆灭的!”
等炮兵准备就绪之后,郑卫国带着团部直属部队迅速东进。这些火炮虽然沉重,但都有马匹拖拽,走大路比步兵还要快一些。一路紧赶慢赶,终于在中午时分赶到了赞皇县。
郑卫国问通讯员:“主力现在在哪儿,跟他们联系上了吗?”
通讯员说:“他们走的时候没有带电台,我们都在行军信鸽又用不上,所以暂时无法取得联系!”
郑卫国有些懊恼,说:“段双虎这小子怎么跑这么快!早知道就应该让他们带上电台了。咳,现在说什么也晚了。”
王达说:“我有个办法!”
郑卫国忙道:“什么办法?”
王达说:“吹号啊!你们不是有司号员吗?”
郑卫国一拍大腿,说:“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快,快让司号员吹号,看能不能联系上主力。”
吹了半晌,连个回音都没有,谁叫这里地势开阔呢?
张长贵说:“看来主力部队已经走远了!”
郑卫国担心段双虎他们孤军深入吃鬼子的亏,忙下令继续追赶。在快到北马村的时候,直属部队终于跟段双虎所率的主力用号声联系上了。还没来得及高兴,密集的枪声突然传了过来——前面已经跟鬼子交上火了!
第八十六章 遭遇战
吴全福带着骑兵赶到李家镇外围的时候,冀西游击队和一二九师骑兵营早已埋伏在镇子的一侧了。之所以迟迟没有发动攻击,是因为他们通过侦查发现这个镇子有点异常,这引起了他们的警觉。
骑兵营的夏营长说:“杨特派员,情况似乎有些不妙,您先带着冀游的同志撤吧,我带骑兵营断后。”
杨特派员就是冀西游击队的总队长杨秀峰,他的公开身份是炮党河北民训处冀西特派员,真实身份是赤党晋冀豫省委委员。这个河北民训处主任叫张荫梧,以前是阎老西儿手下一名师长。中原大战败北后他回到家乡办了一所“四存中学”。时任大学教授的杨秀峰曾到这所学校讲学,其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深受张校长的敬重。这一来二去双方就有了交情。
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在这种大形势下,张主任为了网络人才,经民训处秘书长温健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