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女重生手札-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觉得,我如果回去了,或者说想起来了,就不会有勇气再说出口了。”王韶深深吐出一口气,“这话本来不应该对你说的,不过现在我也不知道应该对谁说比较好,想想还是应该告诉你。”

    “宁华,可以……嫁给我么?”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那啥了……

    我觉得应该自己撒花一下∠?

第113章

    “宁华;可以……嫁给我么;”

    陆宁华骤然睁大眼。

    “我已经想起很多事情了,知道这种事情应该先去找媒婆说亲的;三媒六聘那些事的,只是……我觉得来不及了。”王韶苦笑一声;“我觉得;我快要全都想起来了。”

    “想起越多的事情,了解越多事情,我便越加没有勇气说这句话。刚才我脑子里一直有人在说,‘身为仆役,肖想主家,大罪,’;我觉得我在想起些什么来,大概永远都没机会把这句话说出口了。”

    完全不知道应该再说什么,手心不断地出着汗,声音带着点颤:“如果……如果……可以么?”

    虽然不是不知道王韶的心思的,可是听到这求婚的话,陆宁华还是忍不住发怔。听完王韶的长篇大论之后,回过神来。

    “啊,好啊。”就像是一个本来已经肯定的问题,终于等到人问出来一样。

    她曾经考虑过很多,也无数人给她考虑过,有的希望她和王韶的,也有不希望的,关于她的婚配问题一直以来都没有断过,这类的文书都已经可以堆成山了,而她的答案都是不予批复。而心里的决定都是不同意的,一直到之前王韶重伤才动摇过。

    而现在真的经历了,陆宁华才发现,原来自己心中从来没有过否定的答案。没有什么利益得失,没有什么分析,心中完全不需要考虑直接就得出来的答案。

    是什么时候开始在意心属的,陆宁华无论怎么想也都不知道,就像是一种从岁月中一点一点沉淀下来的感觉,不知所起也看不到终。

    “陆府,还要去看吗?”

    “我想全部都回想起来。”曾经的记忆,曾经所有的记忆,和……你的。

    …………

    ……

    在参观玩陆府之后,王韶回去就睡了,起来的时候就已经是三天后了。这一觉王韶睡了三天两夜,醒过来的时候正好天蒙蒙亮,王韶还没有意识到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了。

    忽然涌出来一堆记忆的感觉并不算好,哪怕那些记忆本来就是他的,哪怕现在他已经清醒了,依然有一种精力不济的感觉。好好梳理了一下他失忆这段时间的记忆,然后就被“昨天傍晚”他的英勇举止惊呆了。不过紧接着就是一种狂喜感,恨不得马上就过去找陆宁华确定昨天她说的答案是不是真的。

    就像是还在睡梦中一样。

    大约是听到屋内的动静,外头很快就有丫鬟敲门问道:“王将军醒了吗?”

    王韶揉了揉额头,起床给丫鬟开门,这个时候他才发现体力下降的厉害,肚子十分的饿。门开了丫鬟门鱼贯而入,十分麻利的伺候起王韶的洗簌,之后领班的丫鬟就问道:“将军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现在是否就用餐?”

    这时候王韶才意识到时间的不对劲:“我已经睡了三天了?”得了肯定的回答之后王韶也没再问什么就让丫鬟摆餐了,这样睡了三天肯定是和他恢复记忆有关系的。王韶在城主府里也待过时间不断,知道这伺候她的领班丫鬟也只是轮班的,在城主府里的地位属于中下,问她肯定不会有结果,还不如一会儿自己去问个能知道的。

    吃完饭王韶琢磨了一下现在他的情况。

    就记忆里的样子,魏氏是暂时没什么事了,估算时间南王这会儿应该已经和他们打了,前线的情况应该就这两天就能够到东曲。西南边目前比较空,只是郑铭目前暂时和他们结盟打不起来,陈氏在积蓄精力,打算玩一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着南王那边的情景,若是南王攻不破陆氏,那南王溃散之后他们就趁火打劫大肆圈占南王土地。若是他们陆氏败了,趁他病要他命这个道理也算是人人都懂,陈氏马上就会派兵强势攻打她们。

    不过无论王韶怎么算,大概前线都不会有他什么事,按现在的他身体情况,也只能在东曲里面好好修养观察观察有没有什么后遗症。

    吃完饭后,王韶心里已经有数了,然后转头就对着领班的侍女问道:“今儿主公在府里么?”他作为陆氏有数几个大帅之一,恢复记忆和势力主报备一声绝对是有必要的,只是他还等不及自己多日没进食的身体再恢复点体力就这么着急的要去,心里头究竟私心有多少,大家也都可以知道。

    只是王韶并没有得到他希望的答案。

    “前日秦氏使者来访,请主公前往秦氏,如今主公已然出东曲一日余了。”领班的侍女老老实实地答道,“主公说,若是您已恢复记忆的话,东曲城便暂由您统管,童大人协助。若是尚未,则童大人会再坚持些时日,等待师大人从秦氏归来。”

    “刚才已经让人去请大夫来了,将军请暂时在屋中多呆一会儿,一会儿大夫来再让大夫诊诊脉。”说完,领班侍女又补充了一句,“这是主公临走前吩咐的。”

    王韶骤然得知这个消息,只能哑然,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才好。好在很快大夫就来了,给王韶诊了诊脉,又问了一些王韶的详细情况,得知王韶如今已经完全恢复记忆的时候,在场的众人齐齐一喜。其他人是单纯因为王韶恢复记忆而高兴,而这位大夫高兴的只是他又多了一份有关失忆病情的资料,立刻就追着王韶问起恢复记忆时候的种种感受。

    作为建立锦山的人,王韶对于这些一心学术的人并没有什么排斥心理,只是真的遇到这样情况还是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无力感。对着这位从北边大营开始就跟着王韶病情的几个大夫之一,王韶也很感激的把有关的感受都说了出来。当然,在和大夫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王韶也遣人去找童望说明一下自己的情况。

    其实也不用王韶派人通知,在东曲消息在某些人的手中是十分灵通的,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有人通知童望王韶苏醒的事情,当然也有一封书信飞往已经不在东曲的陆宁华手中。

    童望来的时候,大夫还在追着王韶问些七七八八的琐碎事情,边问还拿着笔做记录,见到童望进来一副颇有遗憾的样子,给王韶开了一个滋补养神的方子,就离去了。作为个大夫他也是有眼界的,不会留这里打扰人办正事的。

    得知王韶已经恢复记忆,童望松了口气。之前陆宁华不在的时候他确实是顶了挺长时间的,只是那滋味并不是太好受。陆氏除了陆宁华之外,都可以说是文武两权分立的,童望司属整个东曲甚至于整个陆氏的文职,几乎可以说的上是一个王朝的丞相了,和他同一个地位的文臣也只有师廉和岑钰两个人而已,而武职童望却是管不了的,整个东曲的武力全都在陆宁华手里,陆宁华一走,没有武力威慑之后,尤其少了虎贲卫和狼牙卫对东曲的监控及镇压,童望到后面隐隐有些压不住的感觉。

    可以说,如果不是童望是锦山出身,不少城中的百夫长千夫长都是锦山调来的,童望压根坚持不了这么久。

    只是若是王韶在就不一样了。首先王韶本身就有虎贲卫和狼牙卫的调度权力,再加上陆宁华临走前的嘱咐。只要有王韶在的话,别说陆宁华这回离开,估算一个月左右就能回来,就是半年不归,童望都有信心能够保证东曲一切安然。

    就说那些老臣吧,他们敢和陆宁华哭闹,和童望发脾气,但是绝对不敢在王韶面前多说什么。之前塑造出来王韶杀敌如麻的英雄形象还是非常管用的。

    当然,现在主要的还不是这些权力分工的问题。之前陆宁华可以说把之后半个月的工作都给解决了,现在陆氏要处理的只是一些小事而已。

    现在童望这么积极的过来找王韶为的是另外一个大事。

    童望手一抖,一个红通通的折子就展开了来:“这是经过诸位大人连续研究了三天定下来的日子,王将军是不是现在就考虑考虑哪一天把该弄好的三书六礼都给补上了呢?”

    三天前陆宁华虽然把几个暗卫都打发远了,只是做暗卫的五官感觉没有哪个是不敏锐的,王韶和陆宁华当时说的那些话那些暗卫可都是听的清清楚楚。

    暗卫自然是嘴巴严的,不会随便对外多说什么的。只是这回情况不一样啊,他们锦山出身的,完全是力挺自己家主公和王韶在一起的,只是之外自己主公不愿意他们也不敢说什么。看着外人一封封送文书上来推荐人选,他们心里头也是干着急。

    如今终于有了好结果了,那些暗卫压根就一点都靠不住大嘴巴的往外传,恨不得一下子全陆氏的人都知道了,让他们两个没有反悔的机会。然后,在泄漏了消息之后,这四个暗卫也自觉的去领罚了。这个消息大范围传出去,至少锦山之中没有人会不高兴的,虽然不能明说这四个暗卫做的好,但所有人心里都悄悄给他们竖起大拇指。于是本来应该抽打一百八十鞭的刑罚,这暗卫惩戒堂有史以来第一次放了水。看起来那些伤口十分的惨烈,实际上全只是皮外伤,趴上半个多月起来又是一条好汉。

    童望他们也是这个心理,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去早陆宁华证实这事情了,得到确定的答案之后,马上就一脸我家主公终于嫁出去的欣慰表情,联系起那些他一直恨的牙痒痒的老臣们研究这婚嫁的事情。在兴奋的熬了一天夜之后,终于定下了几个日子只等他们两个当事人确定时间,却发现……陆宁华去秦氏一去要一个月左右,而王韶更是还没醒过来。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imaginist的地雷

    第一次看到霸王票的留言,哈哈,你个磨人的小妖精!

第114章

    陆宁华去秦氏的事情反对的人并不少;毕竟若是陆宁华出了什么意外;哪怕愤怒的陆氏人民把秦氏杀的片甲不留,也都不能够解他们心头之气的。

    好在秦氏那里的人开出了一个十分宽松的条件;允许陆宁华携带一千余人马过去,并且也不需陆宁华前往秦氏的首府;而是定在离陆氏不太远的代城;若是陆宁华出现什么问题,边界人马赶过去也不需要一天的时间。

    因为前世的关系,陆宁华也相信秦氏,也知道秦氏的顾虑。他们原本不愿意附庸其他几个家族,也瞧不上南王,而其他势力都太过于弱小,以至于秦氏自己独立建立了一个势力;以求自保。可是若只是自保不向外扩张的话,这个势力消亡那是肯定的事情,尤其现在情况已经拔张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作为一个接壤着陈氏、陆氏和南王三个势力的地方,只要三足鼎立的情况一打破,接下来就是要对付他们秦氏无疑了。

    南王他们是不可能选择的,因为大量接受了南王逃过来的文人,所以秦氏内部反南王的情绪比较重,而且南王的性格秦氏人也都不认为他将来会有什么重大改变变成一个明君。

    在陈氏和陆氏的综合考虑来看,若是为了利益,其实他们选择陈氏会更好一些,两家世代联姻,再加上乱世之中他们并未有多少冲突,而且陈氏尚武,内部也存在一定的文人不足的问题,若是他们的领地再扩张的话,一定会出现部分领地无人管辖,或者干脆由武将统管的情况。

    而陆氏这边却是在这些年自我培养和接纳人才之中,渐渐走出了人手不足的困境,甚至于还有人手溢出的尴尬情况。若是秦氏投了陆氏,在陆氏未再次扩张的时候,秦氏的人将会变得十分的尴尬。

    只是排除现在面临的情况,而从长远的来考虑,两者却是恰恰相反。陈氏尚武,他们的执政理念也会相对偏向武将一些,当然不会像是南王那样夸张。只是在经历过南王的事情的人,却是有一些心理障碍在。而陆宁华那里文臣和武将差不多是一个地位,而且执政的方式也十分附和他们文人理想国的思想。

    在他们时常研读的《礼记》中那句“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已经在陆氏的领地中有了些雏形出来。这一点让秦氏的文人十分激动。因而在秦氏进行的诸多分析研讨之后,秦氏最终有四分之三以上的人选择的陆氏,可以说是高比例碾压。

    当然,大家心中偏向陆氏了,不代表就这样屁颠屁颠的跑过去投诚了,他们对陆宁华的认识十分的陌生,只能够从种种政令中一点一点揣摩,这样的却是有很多误差的。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