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之大贼-第4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亲兵应道:“是!大人放心,他就真是铁的,这一次我们也要拔他几个毛下来!”

张勋整理了一下自己思路,说时候他现在真的需要钱。杨小林给他副司令传达的什么信息他很清楚,他想过了,等这次平安渡过了,找个地方好好做生意去,再不搀和这些事情了。

做生意需要本钱呀,而且他手下一帮弟兄也真的要安排好。张勋自己没钱,那就让载涛掏一点出来吧。他都给载沣算过了,一百多万还是能挤出来的。本来他还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但是现在看来自己算是手下留情了。雷振春那是真黑呀!要五百万呢!

 第七十二章 装甲团出击

此时北京城外的俄国部队还有西伯利亚军团的两个集团军,高加索的一个集团军总计五十一万兵力。但是俄国人的运输补给本就困难,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了,许多俄国士兵还穿着单衣作战。

北京天气虽然不如东北那般的寒冷,可是在这个没有受到环境污染气候正常的年代里面,暖冬是很少出现的。蒙古的运输线遭到中国部队的威胁之后,不光在军事态势上俄国人处于一种要被夹击的状态,就连他们的作战物资和口粮都已经成了问题。

部队补给困难,粮弹不足,尤其是重火力武器得不到补充,这使得俄国人对中国部队缺少反制的能力。当他们的大炮没有炮弹的时候,老毛子赖以维持自己战斗意志的决心被动摇了。

基零斯基将军在得到载涛杀出大青山,阿克伯利尔对此无能为力的消息之后大为着急,他已经给天皇连续的上报告,要求马上让部队回撤,天皇的指示还没有下来基零斯基就收到了中国部队进行总动员的消息,这时候他不再等天皇的指示了,他觉得如果还在北京不走,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的自己十分贴切——坐以待毙!

一声令下五十万俄国部队开始了后撤的脚步,基零斯基估计杨打鬼肯定会追上来,所以还留了五个军的兵力在密云一线防守,他不指望这支部队能挡住中国人的攻击,只要他们能拖延一下中国的进攻节奏就可以了。

“俄国人在密云一线布置了八万士兵。火炮两百余门,听说基零斯基把俄军大量的作战物资都留给了他们,所以相对来说他们的火力还算充足。还有一个消息就是,基零斯基对这支部队的指挥官说的十分清楚,他们坚持一个星期之后就可以选择投降或者突围。从目前基零斯基兵团后撤的速度来看,一个星期他们就可以退入蒙古,我们再想追就不太容易了。所以,我的要求是在两天之内突破俄国人这道防线!”

下面的指挥官一听杨小林这话顿时就议论了起来!八万俄国士兵的防线要在两天内突破,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是在大家还在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的时候,吴兆麟一下就站了起来:“司令。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第三方面军!”

他的眼睛四下扫了一圈:“你们都是要去远征蒙古收复国土的。只有我们第四方面军留守北京,以后可能捞不到仗打了,这个机会就让我们吧。”

其他几个方面军的指挥员相互看看,知道吴兆麟说的也是实情。当下没有再有人站起来和他相争。这算是很给面子了。要知道现在中国的部队成分复杂。谁不想在这一次战斗中让自己好好表现一下?

吴兆麟感激的冲四周点点头:“多谢诸位!”

杨小林把手里的棒子放在桌子上面:“交给你没有问题,但是我想知道你用什么来保证两天之内能突破俄国人的防线?”

吴兆麟一个立正:“我的想法是不求撼动俄国人的整条防线,用我们第四方面军战斗力最强的三个师从东方。西方,北方,三个方向向俄国部队发起向心攻击,穿透他的阵地,打乱他的指挥系统,然后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

杨小林听后微微点头,吴兆麟这个想法显然符合杨司令作战的一贯思维,不和对方打战线,把五个军的俄国部队看成一个面,发起向心攻击,把这个面给切开。这和自己当初围歼日本第三师团的打法如出一辙。

“非常好,我把装甲团交给你,再给你一千门火炮支援,如果这样两天之内你还是不能突破的话,你自己解甲归田,另外,把共和第一师的旗子给我撤了。”

吴兆麟听的一愣,不过看杨司令那神情就知道是没得商量了,再说自己已经站起来了,总不能再坐下的。况且杨司令把装甲团拿了出来,也算是动用了目前中国部队中攻击力最强的一支力量。

这个装甲团和突击队二杆子那几十辆战车可不一样,在外国人都以为中国在研发重炮的时候,杨司令一面制造中小型火炮,而另一方面所有的研究力量几乎都是为装甲部队在服务。

这是中国的第一个装甲团,有一百俩装甲步兵车,八十辆坦克。

吴大将军是知道装甲部队的威力的,就是他配合二杆子打了装甲部队的第一仗么。

杨司令把这个部队也拿出来交给自己,打不好也真的没有理由了:“是!”

回到自己的指挥部,吴兆麟马上召集了所有军官过来开会,把杨司令说的话传达了一遍,然后告诉大家,这一仗必须打赢,还必须在两天之内打赢!否则不光自己这个司令保不住,共和第一师的旗号要是被摘了,整个第三方面军都将有无法洗刷的耻辱。

一九零七年十二月七日,战斗打响。

吴兆麟打仗还是很刁钻的,为了让自己的攻击更具有突然性,乘着这个没有夜色的晚上发起了冲锋!第十七军九师师长张春带队从西往东攻击,十八军五师师长蒋翊武带部队从东往西打,共和第一师则负责正面攻击。三个师也没有用什么炮火准备,摸黑朝着俄国人的阵地扑了上去。

俄国部队虽然一直在做战斗的准备,一直保持着警惕性。但是这个晚上夜色真的给了中国人最好的掩护,直到中国人摸到老毛子的警戒线跟前几十米的距离,老毛子才发觉。

他们没想到吴兆麟会在半夜发起攻击,因为夜色虽然能掩饰攻击一方的意图,也同样能掩饰防守一方的火力调度。警戒线上的枪声响起之后很多俄国人还没穿好衣服,就被中国部队突破了阵地。

不过警戒线的突破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后面的俄国人纷纷的进入了阵地。

战斗打起来对俄国人真的是一种解脱,这几个月时间要打不能打要撤不能撤的,真的让人心里实在难受!枪声一响不管怎么样都该有个结果了。

熊秉坤负责正面的攻击,冲破警戒线之后就遭到了俄国人非常强劲的火力拦截,冲了两次也没有能够接近俄国人的阵地,老熊也没有往后退去,就在俄国人阵地跟前趴了下来,掏出自己的手枪上了一发信号弹,对空一枪打出,一颗红色的烟花腾空而起。

吴大将军不让炮兵给步兵炮火开路是有他的想法的,他敢在晚上发起攻击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中国士兵对密云的阵地一样熟悉的不得了。那炮弹的标尺早已经调好,看见信号弹升起的位置他们就知道往哪里打了。

一千门火炮发起了一轮猛烈的轰击,三千多发炮弹在十分钟之内倾泻在这片土地上。老毛子做梦也没有想到中国的炮兵和步兵之间配合能协调到这个地步,步兵不用撤退炮兵就敢开火了。

虽然有几发炮弹打偏了,但是绝大多数都落在了俄国人的战壕里面!

而且就在这炮击的十几分钟里面,装甲团的一百辆战车和八十辆坦克都开了过来,轰鸣声碾碎了这个午夜的寂静,炮火刚刚停止那履带就无情的碾向俄国人的阵地。

黑夜中那庞然大物给俄国人带来震撼更是无法形容,侥幸在炮火下生存下来的俄国士兵噼里啪啦一阵机枪打在装甲车的身上看看也没有反应,顿时就慌了手脚,随着第一辆装甲步兵车开到俄国人的阵地跟前,那车上的转轮机枪也不去看敌人在哪里,冲前方一阵狂扫!

随后而来的步兵如潮水般涌入,俄国人本来认为最少可以坚持三天的第一道防线在一个照面间就崩溃了。熊大师长带着队伍利用优势的单兵武器在装甲车的支援下逐个清除残余火力点,那些俄国人根本一看根本打不了,战壕里面的俄军士兵也不管暴漏身体有多危险了,一个个从战壕里面蹿了出去,只顾往回跑。

后面来支援的俄**队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

装甲团看到一股俄国人在前面徘徊,好像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该前进还是后退的样子。那团长也是胆子大,也可能是因为中国坦克到现在都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威胁吧,他也不等熊秉坤把战壕里面的俄国人全部清除了,毫无顾忌的脱离步兵部队,用最快的速度朝那支俄国部队杀了过去。

更让人吃惊的是中国的炮兵们这一次显然不甘心再当配角了,熊大班长在战壕里面惊讶的发现,炮兵居然把一百多门火炮也给推了上来,而且上来就不闲着,对那些中远剧烈的目标虽然也观察不清楚,但是就看对面的火力点,哪里有俄国人的火力点,他们就朝哪里射击。

别说,这战术还真有效果。首先天黑给炮兵部队的移动提供了天然的掩护,加上他们不断的移动让俄国的火炮无法寻找到他们的位置。

用杨小林的话说,就是炮兵们在作战的时候不要把思维局限在阵地上,关键的时候要敢于给大炮上刺刀,勇敢的冲上去干掉敌人!

炮兵们这一次显然很彻底的贯彻了杨司令的战术,老毛子在战前布置的那些他们认为可以阻挡中国人攻击的坚固的火力点在坦克的炮兵的轰击下几乎是没有什么机会表现一下,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坦克部队就往前挺近了五公里的距离,这个速度就相当于是行军了。

熊师长十分的郁闷,他发现自己这战斗打的就像跑步一样,一个劲跟在坦克后面跑,好像他的任务就是清剿被装甲部队攻陷阵地一样。

 第七十三章 滚刀切黄油

熊秉坤郁闷,俄国人比他更郁闷。

装甲的部队的穿插能力本来就十分强劲,中国人居然还敢把炮火推上来战斗,在这样的火力打击之下俄军的防御阵地被冲的七零八落,那些俄国士兵只感觉到自己的周围全部都是炮弹,毫无还手之力。

加上黑夜造成的观察、联系障碍,七零八落的部队根本没有办法再组织起来。正面的情况是这样,东西两边要稍微好上一点。但是好一点也没有什么用处,吴兆麟这次的目标就是要求击穿俄国人的防线,至于是哪个方向击穿的,真不重要。

装甲团越打越是顺手,他们也慢慢地找到了方法,不和身边的敌人作任何纠缠,每次切入俄国人的阵地之后就留几辆步兵车在这里坚持战斗,等步兵部队上来,支援步兵清除敌人,其余的战车继续前进。

若是遇到难以攻克的阵地,他们就在俄国人面前来回走动不停的轰击,只要老毛子的火力点一暴漏,用不了几分钟后面的炮火就打上来了。杨小林从来没有教过这些士兵什么,但是战场就是这样,为了胜利,为了能活着迎接胜利,前线的士兵总是能想出最好的办法。

一种简单的多兵种配合作战被中国部队打了出来,这样的战术俄国人真的不适应,装甲团犹如滚刀切黄油一般直刺老毛子心脏地带,打到后来俄**官完全无法掌握自己部队的状况,基层的俄国士兵也没有办法接到上峰的指令。在战场被冲散之后他们跑都不知道往哪里跑,全都乱成了一团。

装甲团在这一晚上成了俄国人的噩梦,这场战斗中有些幸存的俄国大兵在战后甚至不愿意去回忆,有些俄国士兵不能再看到那探照灯,他们有一种条件反射,一看到探照灯就以为坦克又来了。

乘着老毛子的部队大乱,熊师长没费多大功夫就抵达了密云县城的城边上。看到这里的俄国部队防御完善,而且还修筑了很宽的环城河,可以阻挡坦克的前进,装甲团也就没有强攻。

留了几辆坦克支援熊秉坤清除密云的外围工事之后。其余的转头向西杀去。而突入俄国阵地的那些炮兵这个时候也跟着向西方运动。很快他们又和张春的部队接上了头,前后夹击之下俄国人的西路也被凿穿。

等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中国部队的第一阶段战斗目的已经达成,密云的俄国部队被成功被分割。一百多平方公里的战场被中国三路部队切成了几个作战面。俄国人试图对那些分割他们的中国部队发起反击。也试图攻击包围密云县城的三个中国师。

而吴兆麟已经也做出了决定。集中了四个军的力量准备对被分割在西方方向的两万俄国部队实施歼灭性的攻击。

经过简单休整和补充后,装甲团重新集结。他们率先向西南方向的俄**队发起了冲锋。那片战场上一马平川,在中国部队绝对优势的火力和兵力的打击下那些俄国人没有坚持多长时间。

尖啸而来的炮弹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