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之大贼-第4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上恢复正常。可像杨打鬼也抛来了橄榄枝,接住么?

他们对视的那一眼中就包涵了这样的疑问。

康格看到他们居然还在犹豫。脸上露出了不解的神色:“先生们!你们还在犹豫什么?没错,我知道那个家伙是个禽兽,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现在愿意和我们合作了!说实话,我更希望中国的舰队能在他统帅之下。如果他打海战的本领也和他陆地上一样出色的话,菲律宾就安全了!”

朱尔典说道:“康格,我害怕我们为了限制日本而扶植中国的政策,会给带来一个更大的敌人。”

康格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我知道您一定有这样的担心。所以我打算牵个头,让中国日本也达成一份协议,这是初稿。请您过目。“

康格从怀里拿出了一份文件,朱尔典接过来一看:《中日双方亚洲友好和平共处条约》。

在这份条约当中,美国人替中国和日本想的都非常周到。美国说日本没有权利限制中国海军的发展,但是为了保证日后亚洲地区的和平,中国也不应该和日本展开造舰比赛,所以美国人提出了一个办法,就是中国海军的总吨位不能超过日本海军的百分之六十,潜艇数量双方都不得超出对方五艘。

这条约一旦被中日双方签订,意味着中国海军永远都没有挑战日本的能力,所以中国想在亚洲维持自己海洋权利的话,就必须依靠西方国家的支持。

同时对于日本来说,也等于上了一道紧箍咒。中国的海军吨位只有你百分之六十,但是如果英法美介入的话,只要稍稍用那么一点力气,就能帮助中国把你推倒。

绅士们还是再打太极,还在再玩他们的平衡游戏。

朱尔典看过之后对这个条约显然很有兴趣:“康格,您认为那个禽兽会答应么?”

康格不置可否:“也许他会讨价还价,但是只要他愿意来谈,就说明他真的有和解的意思,我们不应该放弃这个机会。”

萨道义也说话了:“朱尔典,我认为我们应该尝试一下。”

朱尔典最终点点头,可是他还又问了一句:“那,袁世凯那里怎么办?”

康格马上说道:“我们一样声明对他的支持,该怎么支持就怎么支持,但是他如果搞不过杨打鬼的话,我们也帮不了他什么。”

“好吧,就这么说了。”

杨小林这次释放的信号终于被绅士们接受了。这不是因为他变的文明了,也不是因为绅士们忽然转性了。其实禽兽只是一个称呼,杨打鬼杀人多么?他记得自己好像杀了不少俄国人和日本人,但是真的没怎么对英法下手。

这个世道就是这样,别想着和强盗们去讲道理,满清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对洋人们说话好听,做事好看,可那又怎么样?量中华之物力是结不来列强之欢心的,想让他们满足,太难了。

你拳头够硬让他们知道你的厉害的时候,他们才能正视从你嘴里说出去话!

十天的时间中国部队往回走了四百多公里,这个速度是相当的快了,杨小林这是在向老袁逼宫,他知道自己走的越快,袁世凯在北京越是慌张,处理一些问题的办法就越是急躁,因为在袁世凯看来,必须在自己回去之前把所有的问题处理好。

这几天袁世凯发了很多电报给杨小林,甚至直接询问他回来之后会采取什么态度,但是杨小林没有给他任何回答,就是不停的往前走。

“松坡,杨度那边有消息没有?”

蔡锷摇头说道:“没有,最近的一封电报还是昨天的,杨度只是一切正常,到现在都没再发电报过来。”

杨小林听后一声叹息:“唉!再过月把时间我们就能到北京了,真希望我回去的时候杨度会把一切都处理好。有些事我不想去做,甚至可以说我害怕自己动手。”

杨小林知道这个想法也只能他想想而已,他自己也知道杨度一定会留一个尾巴让自己去收拾的。就像杨度对改革中需要银行的支持,是让中国银行来做是是外国银行来做的问题留给自己来决定一样,杨度把他就定位于一个谋士,他出思路,自己决定。

做就做吧,虽然说老袁是自己老丈人,可是杨小林土匪出身,老丈人钱太多,该抢的时候就要下手。

“张作霖那边情况如何?”

“张副司令倒是一天好几个电报,汇报的都是俘虏营里面的事情。张司令说,这几天俄国部队里面军官的自杀率相当的高,甚至有些被我们保护少将都自杀了,看他的意思,有想阻止托洛茨基的想法。”

杨司令的脸上苦苦一笑,这个局面本就在他的预料之中,组织上的这些手段有多残酷他是知道的,多少戎马一生的大将闯过了敌人的枪林弹雨却倒在这样的道路上,估计没有人数的清楚。

千古艰难唯一死,俘虏营里面的那些俄**官是在战场上幸存下来的,面对中国人的炮火和饥饿严寒伤病的折磨他们都没有放弃生命,这个时候选择了自杀,足以说明这斗争比战争更残酷。

其实,这是对人的一种很霸道的心理打击!就像杨小林一开始想的那样,那些俄**官也想着,不管怎么样咱们一起坚持到现在,在中国人的俘虏营里面我们该同舟共济才是。也许我们之前做的确实过分了,可现在不是你们清算的时候。

他们想着自己可能会遭受到虐待,但他们以为那是中国人做的事情。当他们在俘虏营里面被那些俄国士兵推搡着在台上被迫接受所谓审判的时候,当他们被那些士兵打的地上卷缩成一团的时候,看见许多自己的同僚被俄国士兵虐待而死,旁边中国人只是冷漠看着,那心里当真是万念俱灰!

他们选择自杀并不是逃避**上的痛苦,是不想把最后一点点的尊严丧失在自己同胞的手中!

杨小林很同情他们,不过他还是说道:“告诉张作霖,保护好少将以上的军官就可以了,剩下的由着他们去闹!”

“是。”

 第一三零章 富二代进京

这种做法对那些被俘虏的俄**官来说是一种很不公平的待遇。没办法,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公平可言,特别是托洛茨基在得到了中国方面的支持之后,那些人不过就是他打造自己军队的牺牲品。

方式很残酷,可效果绝对很明显。那些俄国士兵被俘之后本来就处在一种心理的矛盾期,他们也惶恐,他们也委屈。这个时候托洛茨基的做法不光是为他们找到了宣泄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中国人的枪口下使用武力来对付自己同胞的时候,内心有一种隐隐的,变态的安全感!

他们现在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俄国的军官基本上都是俄罗斯的贵族,当士兵站在出来批判他们的军官的时候,当他们的手上沾了那些军官的鲜血的时候,回家的路已经被他们自己给堵死了。除了一条道跟着托洛茨基走到黑,真没有了其他的选择。

邰万古这个时候从旁边走了上来:“司令,那些北洋军的将军在闹事,坐在地上不肯走了,他们要见您。”

杨小林本来打算把这批人给放在蒙古,等自己回去之后摆平了老袁再处理的,可是后来发现把他们留在蒙古更麻烦,张作霖那里的问题很多,而且像段祺瑞这样的,如果闹什么事出来的话可能张作霖不敢擅自处置,所以他把这批人全部带在了身边。

“谁带的头?”

邰万古说道:“冯国璋。他说他对您处理他们的方式不服,说他们是有战功的,而且除了他和段祺瑞,其他人都没有违反军纪。”

杨小林笑了一下,冯国璋说的倒是实话,挺可爱的。

他发现自己真的有点喜欢北洋这帮人,冯国璋不可能不知道带头闹事自己会一枪毙了他,但是他依然选择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他想在部队造成一定的骚动,能引起一些依然忠实于北洋军的基层指挥官的注意,能给老袁通报一个消息。

杨小林对邰万古说道:“除了冯国璋,其他闹事的每人给我打二十军棍!下手狠点,打完之后告诉冯国璋,他要是还闹事,我就开始杀人,他闹一天我就杀一批北洋将军,但是我就不杀他。”

所谓的杀人真的不是吓唬冯国璋的。杨小林这是用那些北洋军将领的性命来要挟冯国璋和段祺瑞他们。话说出来,如果你们真的不在乎那些兄弟的性命非要继续的话,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

蔡锷说道:“司令,这也不是办法,他们肯定还是不服的。”

“我管他服不服呢!现在不能让他在这里发出一点动静。”

老袁在北京等着冯国璋去灭火呢,他现在以为冯国璋在自己的前面,万一让他知道正在接近北京的部队是石小五统帅的,事情可能会变的很麻烦。

北京的局势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候,说实话。阎锡山带着山西的士兵一下子站在了袁世凯这边,真的是杨小林没有想到的事情。阎锡山以前可是革命者,和孙文他们一样是同盟会的会员。

没想到他不帮孙文也就罢了,居然还在这个时候帮助袁世凯举起了屠刀。看来阎老西真不是什么好人。从这也能看出,孙文真的是一点机会都没有的,他斗不过老袁。

山西的士兵到达北京之后,袁世凯对吴兆麟的态度已经逐渐的强硬了起来。威逼,利诱,老袁能用的都用上了。可是吴兆麟丝毫不为所动。袁世凯也是真的没有其他的办法,加上杨小林越来越近的脚步让他也没有时间再去慢慢磨,武力解决的方案已经被提到桌子上来了。

老袁算计了一下现在的形势,英法美都宣布支持自己了,答应和自己修改很多条约,放开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并且在亚洲的事务中支持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

老袁知道,这对自己来说就是讨好老百姓的筹码。其实老百姓是很现实的,他们根本不会去管你民主和**哪一个更适合他们,能让他们吃饱,能让他们感觉到生活的不错,他们就不会反对你。

杨打鬼回来之前如果自己什么都办好了,他就没有了搞自己的名义,除非他直接发动兵变,那个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所以,老袁现在已经做好了准备,他最大程度的封锁了北京城和外界的交流消息,特别是吴兆麟的军营那一片,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就等着冯国璋这北洋第一悍将带着三万人马从蒙古回来了。只要他们一到,马上关门,放狗仔。

“百川,来,坐下。”

老袁的脸上挂着亲和的笑容,看着站在自己面前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呵呵笑道:“当真是岁月催人老,英雄出少年!从前年就开始听到百川的名声,没想到如此年轻,当真让我不服老都不行了。”

阎锡山却并没有坐下,笔直的站立着,向袁世凯敬了一个军礼:“大总统,卑职这次前来北京是来打仗的。我谨代表山西子弟向总统表示,只要您一声令下,我三晋儿郎原为总统赴汤蹈火!”

袁世凯笑了:“我敢调你们过来,自然是信得过你。只是孙文那些人和你情谊非浅,百川,下的去手么?”

这个时候的阎锡山对孙文先生真的十分敬佩,和汪精卫一样,他也是孙先生的坚定拥护者。这一次带兵来打孙文,其实阎锡山的心里十分痛苦的。

虽然痛苦;但是他很坚决。

前年的时候阎锡山在海外还是一个默默无闻之辈,名声比宋教仁汪精卫他们差远了。可是他回到山西就能拉起一支队伍,革命枪声一响他扛起大旗就能全省响应。北方所有的革命起义都被袁世凯扑灭了,为什么他能坚持下来?

因为这个时代也是拼爹的,别看人家年轻,在海外留学的时候只能跟在你孙文宋教仁的屁股后面转悠,等一回国,你们那帮**丝还在为军饷枪炮兵源发愁的时候,人家阎锡山回家一喊:“爹,我要革命。”

他爹去找他叔叔伯伯一商议。革命么?好吧,全国都革了,你也去试试吧。启动资金给你几百金条,你大爷家里那五百壮丁你带去,粮食从你二叔家仓库里面搬,你三舅手里有点枪,自己去要,干吧。

这就是**丝和富二代的区别。

也正是因为如此,阎锡山的革命其实是山西的地主阶级对满清政府的反抗,和孙文他们完全是两种概念。对于阎锡山来说革命可能为了追求民主。但是现在他必须站在袁世凯这边,因为如果他不这样做的话,他将被整个家族和支持他的地主们抛弃,他将从富二代沦为**丝。

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阎锡山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总统放心!孙文那些叛逆阴谋颠覆大总统,就是我山西子弟的敌人!一旦开火,卑职必将全力以赴。”

老袁很是满意:“好,好!军事上的具体计划你和萨镇冰将军商讨,一切听他安排。另外帮我带句话给山西的父老,就说剿灭孙文那帮叛逆之后,山西的土地改革将马上进行,我会说服杨司令。把一些工厂的项目交给你们来做。”

袁世凯很清楚山西人为什么这一次这样拥护自己。土地改革的政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