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明-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成功除了是襄城伯外,身上还有提调御前仪卫的差事,同时也是掌府事的都督,有这几宗身份,他才是皇城禁军的最高领导人。
当然,皇家不可能把最精锐的亲军都指挥使司交给一个人来统管,定国公徐文壁就兼理府军前卫,事实上府军前卫按理来说是太子亲军,只是本朝除了有过幼军之外,没有叫太子真正掌过兵权,不象唐时的太子有正经的东宫六率,出过几次皇太子率兵攻打宫城的事,也有太子威胁老子被赐死的事,总之太血淋淋了,加上蒙元制度混乱,更是乱七八糟,本朝吸取前朝教训,轻巧巧将太子兵权给夺了,果然太平至今。
再有就是刘宗有等锦衣卫的堂上官,指挥使,掌握着管理大汉将军和锦衣卫旗校的职责,虽然名义上李成功能节制这些指挥,实际上锦衣卫直接受皇帝指挥,不受任何人的节制……当然锦衣卫和东厂一直在明争暗斗,东厂强势则锦衣卫不免会被管制,锦衣卫的大佬强势时,又能压制东厂,不过这些压制只限于锦衣卫和东厂的特务侦辑业务,皇城守备东厂是不能插手的。
皇城之中种种势力十分复杂,真论说起来够写一篇论文的,总之就是平时看着威武雄壮,真到了末世时也就拉稀摆带,屁用不顶了。崇祯十七年甲申时,李自成在外城顺当进城也罢了,等进了内城和皇城时,守备禁军一哄而散,闯军根本没遇到抵抗,只有在天街和宫门时遭遇了司礼监几个太监率领的太监武装和少数禁军的抵抗……也就如此而已了。
现在的情形也略似,禁军拱卫君王,结果冯保还什么都没做呢,禁军将领大半去了都督府领罪,大半的禁军也奉命交出了宫城防御,准备老老实实的回家等候结果出来……这些禁军的俸禄赏赐可都是皇家直接用金花银支付,加上武官赏赐,每年都是开销的大头,养这么多兵马,如果是奉公职守,最少该太后直接出头再决定去留罢?
这么懒散无能,只能说养这么多禁军几乎与养废物无异吧……
好处便是只要给这些家伙找一个主心骨,比如襄城伯这样的掌兵符的直管上司,最少能将这些废物吆喝回一大群来,要说他们顶什么大用惟功也是不指望的,但有李成功和这些禁军在,惟功的行动,最少有了法理上的支持,否则的话,擅动武力直入皇城和宫城,如果太后和皇帝往承天门一站,惟功是自请就缚还是真的拉起人造反?舍人营虽然已经就是等同于他的私人武装,但惟功自觉就算是顺字行的人,肯在这种场合与他一起造反的也不会太多吧……
有时候做事情,大义还是很重要的!
拉上李成功,大义名份就有了保障,这便是惟功决意要把这个少年好友一定拉上自己战车的最重要的原因。
“走罢!”李成功兴趣略略起来,翻身上马,挺胸直腰,将手中马鞭高高扬起。
惟功亦是如此,只是在临行之前,向着李成瑛微微一笑。
在他们说话时,李成瑛很自觉退后了两步,毕竟是伯府的小姐,这一点分寸还是有的。
此刻看到惟功的表情,小妮子神情略羞,亦是轻轻点头,只在惟功将行之际,小声道:“你一切小心。”
“我省得!”
惟功在马上放声长笑,纵马扬鞭而行,小儿女之态,并不适合他。
“咳,成或不成,就在今日日落之前了!”
看到巍峨的长安东门时,李成功的脸上也显露出一点畏怯。长安左右门,承天门,午门,还有大明门,这些城门沿中轴线一字排开,这些城门毫无疑问代表着这个庞大帝国的尊严,当然还有皇权的意志,而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去挑战皇权,哪怕是李成功这样的二十如许的少年勋贵,亦是不能不有深深的畏惧之意。
从午前得到消息开始布局,然后从李如松再到李成功,已经过去大半个时辰,惟功心中在一直不停的演算,计划,待进了长安门后,倒是真心松了口气。
能做的已经做到极致,剩下的就是他的火力全开,真的如李成功所说,日落之前打拼出一个大家能接受的结果来最好不过,如果是另外一种结果,要么他和李成功等人下诏狱等候处置,要么就得江湖亡命去了。
“惟功啊,”李成功好奇道:“平常时也未见你对皇上如此忠诚不贰啊。”
“时穷节乃见嘛。”惟功呵呵一笑,道:“有时候人得到最后的关头才知道,自己遇到困境和险境之时,能不能经受得住考验。”
他的心志,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比强大,说这样遭雷劈的装逼话语时,居然也是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和自信。
如李成功这样的襁褓中就是未来伯爵,至今未受大挫折的心性,没有惟功推他一把,纵有富贵在眼前,怕也是不敢伸手,况且今日之事,抄家灭族和富贵荣华,只在五五之间。
“你们两个厮,做这等事,不寻我,真是气杀我了。”
耳边是突如其来的爆雷般的叫喊声,待惟功转头一看,却是看到一个胖大身影就在眼前不远处,一手柱着朴刀,一手叉腰,活生生是水浒里的鲁智深的气质。
“五哥,你这模样,真似一胖大和尚。”
“简修哥,最近有十天没见,怕又胖了一圈。”
看到这身影,李成功和惟功两人先就是相视而笑,一种温暖的感觉涌上心头。眼前的张简修是一脸的狂放不羁,头上戴一顶白色红缨毡帽,身上青色直身,黑色大带随意束着,脚上一双黑色布鞋,加上这一把朴刀,倒是不象相府公子,十足的地方上押解漕粮的小军也似。
“废话少说。”张简修板着脸道:“不叫俺,便是不够兄弟。”
“好罢。”惟功道:“且随我去拿了本朝首辅。”
“呸!”张简修怒呸一口,叫道:“父亲大人又没有明着支持冯印公,请皇上远离奸邪,这才是正经的宰相事业,有什么可说的。”
张居正连上三疏,一封是替皇帝拟的罪己诏,另外两疏是自己的奏章,用的是大本题本,不是封套的密疏,所以用心叫人看得很清楚,不论其私意如何,最少在表面上,谆谆善诱,十足苦心,无非是劝君向上,一心为国。
张简修这么替自己父亲硬拗,惟功也无甚说得,只哼了一声,说道:“且到承天门下再说。”
“你的舍人营要开来么?”
张简修倒也不愧是相府中人,当下点了点头,答道:“兵马未至,腰板亦不硬,不过我看你仓促之间,今晚明早之前不能扭转局面,就只好在这里替皇上尽忠了。”
“呸呸呸。”李成功连呸数声,骂道:“简修哥你莫要胡说八道,他尽忠,我也走不脱的!”
三个人都是二十来岁年纪,其中惟功最小,弱冠之年都没到,李成功还不到二十,张简修也就是二十出头,当此大事之时,三人倒是一个比一个沉得住气!
惟功是胸有静气,已经经历过山村惨变等事,心志之坚强早就不是年龄可以限定的了。
张简修是天生大大咧咧,任何事都不放在眼中。
李成功则是已经豁出去了……
“你们瞧吧。”惟功对自己的部属是有十足的信心,当着李如松是这么说,对着眼前这两个家伙,也是如此说。
……
“发祥坊是第三千总部第一司第二局、第三局所在,还有第四千总部第二司第四局两个旗总,共有三百三十人整,分驻全坊,派去一个小队传令兵,骑马吹号三次,同时该坊各局有马匹六十,尚有二百九十人需大车十辆,立刻派出!”
在城中偏西南的舍人营中,营通事张用诚坐在自己的签押房里,不停地发布着命令。
军令司的人则是全部静候在窗前,在接到通事官的命令后,按命令不停的派出人员,一队接一队的头顶明盔上插着小旗,背上也背着背旗的传令兵策马从营中狂奔而出,向着城中各坊接连而去。


第297章 军号
前一阵的清理大工,舍人营除了留下几个局在营里看家,还有夜不收局正常在外训练之外,其余各千总部,各司,各局,都是四处分散,在城中几十个坊散的到处都是。
从最北的德胜门到东边的朝阳门,再到西直门,南到正阳门,再到崇文门,广宁门,城中这么多地方要修路,挖通沟渠,疏理垃圾,纵使是几千兵马的高效组织,加上几十个坊组织的超过十万人的人力,还有几千户部工匠……这仍然是一个十分吃力的工程,这也是冯保和很多人不看好惟功的原因所在。
虽然在上一次的南郊祭天事件中,舍人营展现了令人恐怖的战斗力,但兵力太过分散了,等张惟功将人手集结完毕了,冯保这边怕是已经完事了。
天子都换过了,城中二十万京营兵和皇城亲军都换了主子,几千强兵又济得何事?总不得真的扯旗造反罢?
现在抢的便是时间,张用诚和陶希忠,还有周思进,周晋材等人,分别是营通事官,军令司主官,军训官,参谋官,此刻一切本身的事务都放了下来,各司的精干人员全部换了军令司的服饰,一接到命令,立刻骑马狂奔,冲向命令所指的坊市。
顺字行的车马也是紧急动员,好在动员体系也有赖于张用诚居中协调,两套班子都有经历过紧急动员的演练,慌乱不可避免,但仍是十足高效。
城中顺字行载人的马车原就有一百余辆,这个数字远远不够,在紧急动员令下,又将二百辆运粮的大车做了紧急改装,每车只要能站的下可以拉一个局的士兵,最少也能接下两个旗总半个局的人数。
马蹄声踩踏在京城的道路上,打破了原本的宁静。
到处都是轰隆隆的马蹄声响,到处是喇叭响起的雄壮军号声,到处也都是舍人营传令兵的粗暴嗓门!
整个京城都被惊动了,因为是紧急传令,顾不得避让,不少行人和摊贩遭了池鱼之殃,被撞翻的不计其数。
“宫中必出大事了。”
邹元标神色苍白,看着一队三骑的传令骑兵从自己身前飞驰而过,一边吹着军号,一边在传令紧急集合。
发祥坊中,有一个店铺颇多金石,邹元标这一日没约旁人,只约了顾宪成,两人穿着便装,坐了顺字行的马车过来,寻摸了一上午之后,打算坐车返回住处,这一次却雇不到车了,所有顺字行的载人马车全部被紧急调用,两人正奇怪之时,又看到传令兵传兵的情形时,一切就都了然了。
“张惟功平素自诩爱民,顺字行买卖公平,舍人营军纪森严,今日有事,也就现了原形了。”
因为受赵南星等人的影响,顾宪成对惟功的风评很坏,听了他的话,邹元标也是微微点头,以示赞同。
东林三君和他们的同道人其实都是一类人物,反省自己的时候少,站在道德高地上苛责他人的时间多。
他们此时并未入中枢,今日又一起出来闲逛,一点儿也不知道宫中出了什么大事,但不管如何,先信口指摘几句再说。
“我等到梦白兄家里去打听一下,看看宫中出了何事。”
“嗯,这样最好不过。”
两人都是没有急变的人,站在街角呆头鹅一样想了半天,最终决定去找赵南星打听消息。
在他们转弯的时候,又有一个头插红色小旗的传令兵策马过来,在马背上不停的大喊道:“所有摊贩行人,被撞坏货物,或撞伤者,一律可到城中各顺字行或舍人营领取赔偿!”
“我们终究还是有点小人之心呢……”
两个儒生对视一眼,最终还是邹元标先出声,顾宪成只能讪讪答是。
“走吧,打听消息要紧。”
邹元标笑一笑,说道:“一个武夫在出事的时候还不忘百姓,难道我们饱读经义的人还不如一个勋旧武臣?赶紧打听消息,若有用我等处,当长歌而行。”
“嗯,听尔瞻兄的。”
……
张猪儿在发祥坊的差事已经结束了,他干脆利落的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受赏三等功一次,集体二等功一次,也就是说,他能获得最少三十两的赏银。
因为超前完成工作,负责发祥坊的军人中只要是本坊人士,可以获得三天到五天不等的休假。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福利,张猪儿累次立功受奖,加上性子沉稳果毅,识字课程也圆满完成,所以在入伍后一直不停地往上,从新兵三等到伍长,队官,再到旗总,现在已经是局副百总,是局百总陶安然的两个副手之一。
陶百总是顺字行出身,本营六个千总部十二个司长,四十八个局百总,最少有八成是顺字行出身,只有少数百总官是由十分出色的新军之中选拔出来的。
张猪儿就是在半年之后可能担任百总的人选之一,和他的前辈马世龙和郭增耀一样。
“娘,再任百总,我的俸禄就是月俸八两,米两石,布一匹,咱家的日子就能和祖宗当年差不多了。”
张猪儿家的庭院前一阵刚重修过,一水的清砖漫地,屋中裱糊过,显的十分干净利落,家俱也重打了一套,摆放的错落有致,十分有格调。
自从张猪儿一路立功受赏,俸禄也是一天天的水涨船高,现在舍人营的军饷几经调整,最高的千总一级月俸是十六两,另外还有十五担米,布两匹,还有冬季的柴火,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