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明-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方。
但在这里又是与外朝太近,毕竟有干涉政务之嫌,这两天李太后没有做别的事,就在东西六宫各处去看那些没有用上的宫殿群落,预备花上几十万装修一番,自己搬到更内里的地方去住,以后外朝的事,就更易加不必多操心了。
“唉,还真是麻烦……”李后一心扑在弄钱和装修上,这两件事对女人来说就是天生具有可怕的吸引力,此时哪来有精神去管外朝的事件,当下盯了万历一眼,问道:“皇帝究竟是如何想的呢?”
“皇儿想,张先生虽然不坏,但究竟是老病了。”万历小心翼翼的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答道:“换换人也不坏,可以先叫张四维领首辅,过几年后,由申先生上来。”
“皇帝还是想用自己的私人吧?”
“儿臣是有这种想法。”
在这种关头,万历也不必隐藏什么了,坦率道:“否则儿臣施政,颇多滞碍。”
“嗯,吾儿长大了嘛。”
皇太后的声线变的尖利起来,语气也有些刻薄的味道,若是以前,万历就跪下请罪了,不过最近张诚和张鲸回报,御马监和锦衣卫,还有东厂都慢慢掌握在手,加上废立风波之后,绝不可能再有人试第二回,哪怕是眼前这位母后也不行,他的胆气壮了很多,今日之事,也是皇后的鼓励,他总不能如襁褓中的幼儿,始终不敢在母后面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在皇太后的讥嘲面前,万历只是微微低头,语气还是带着一点固执:“儿臣愚昧,还请母后训斥。”
“唉,吾儿长大了。”
这一次话语和上次相同,但感觉是远远不同了。
李后看着万历,缓缓道:“吾儿自觉张四维比张先生如何?”
“怕有不如。”
“申时行呢?”
“这个,申先生操守极好,能力也佳,现在是不如,将来则未必……”
“将来的事就等将来再说吧。”
李太后其实对申时行早有观察,这个姓申的是状元出身,聪明当然没话可说,处理处务也是明快果决,十分得法,要不然张居正也不会叫此人入阁。
但李太后以一个商家女儿和太后的双重属性察觉了申时行的最大弱点,这个弱点是性格里带出来的,几乎无法弥补,但眼前的皇帝儿子对自己这个老师又是无比欣赏,这使得太后没有办法如实告之。
她只能另外设法。
“皇帝还记得小时候的事么?”
“母后是指?”
“你少时,你父皇经常在后宫和我们母子聊天,经常提起裕王潜邸的事情,你可记得你父皇最常说的是什么?”
“这个……”万历对父亲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了,冯保和张居正先后取代了他早早逝世的父皇在心底里的地位,如果不是母亲特别提起来,他还真的不记得当年的事情了。
这么一提,比较常人确实聪明的万历想了起来,微笑着道:“母后是说,父皇经常提起在裕王潜邸时入不敷出的事?”
“嗯。”李太后道:“当年为娘过二十岁生日时,你父皇答应花五十两黄金打一副头面赏给我,后来一直到生了你,你皇祖父又愿见你,你父皇高兴的不知道怎么好是好,却还是没将这打头面的黄金给凑齐,一直到进了宫当了皇帝,这才叫内库拨了金子出来,到底将这多年的亏欠给弥补上了。不过后来为娘想贴补一下娘家,你父皇却是怎么也不肯了,倒不是他小气勒掯,实在是内库也没钱了……隆庆三年,高大胡子和张先生一起上奏,外朝只有银不到百万两,最多拨给内廷二十万,九边要用钱,当时俺答又要入边,京师气氛十分紧张,赏给将士的钱不可不给,等到隆庆四年,外朝剩下不到四万,内廷的银子除了一些金瓜子银笔架一类的玩意,竟是一万两都不到!”
李后这么长篇大论,万历先只是微笑着听,后来神色就渐渐严肃起来。
嘉靖年间到隆庆年间,虽然有徐阶和高拱先后拨乱反正,不过几十年的积弊一时半会难以尽弃,而且徐阶本身长于政争,是一个政争老手,但施政的水平有限,高大胡子是一个清理吏治的好手,手腕高明且狠辣,但在经济之道上也很一般。
只有张居正从隆庆末年到万历九年,这十年间,真真正正的做了一些事情。
太后悠然道:“吾儿知道外廷现在有多少银子么?”
“怕是有近四百万银。”
“这只是户部的存银。”李太后眼中满是笑意,脸上的神情也是特别满足,她笑着道:“太仆寺,光禄寺,内承运库,兵部,工部,哪个部没有存银?告诉你吧,各部寺与内库相加,存银最少在两千万两以上!”
“这么多!”
万历也震惊的难以言表,他虽然是皇帝,但大明的帐实在是一本糊涂帐,工部可以有财权,兵部也是一样,户部说是度支天下财赋,但税收不在它,全部收入当然也不可能尽在户部掌握之中,而是全散在中枢的各部门之中了,加上按年解入的内库金银,确实是很难得到准确的全部数字。
“通州储粮,在三千万石左右,张先生的密奏中说,太仓储银数百万,通州之粮数千万石,只要常年有这样的储备,流水不腐,国家的开支用度有常,天下就会十分安稳,绝不会出事。九边各镇,只要督促诸将练兵,粮食开销财权尽在国家之手,对外可以御侮,对内,也不怕有人想造反!”
说到这,李太后的眼神变得无比犀利:“这样的当家人,你想放走他,我问你,你能找到比他更强的人?”


第326章 庸将
万历确实找不到比张居正更强的理财能手,申时行的能力他虽然很称许,但感觉在这样的事情上,确实张先生比所有人都强。
母亲从这个角度来开释,确实对万历有强大无比的说服力,当下万历心悦臣服,已经被母亲给说服了。
不过他还有一个疑惑,忍不住问道:“母后,若是张先生当真有病?”
“他的病不过是心不自安,论起来他身子也确实不好,不过你多赐人参也便是了。”李太后一脸不以为然的道:“为臣子的鞠躬尽瘁,竭力报效,这岂不是应该的,难道身子不好就得歇着?当年咱们太祖高皇帝一直干到七十多,一天处理政务数百件,一年到头没有一天休息,可也没叫着要退养。这些大臣,还是不和咱们一条心!”
万历心说这是哪儿跟哪儿,太祖爷是给自己做事,料理自己的江山,再说这位高皇帝实在是天赋异秉,甭说别人了,就连他那个逆天靖难的儿子太宗皇帝也是远远比不得,三十来岁提三尺剑荡平天下,然后三十余年治平天下,不靠宰相,也没有内阁,事事躬亲,天下大小事情没有不操心的,连百姓穿什么衣服和鞋子都管到了,这份精力,也真是不知道打哪儿来的!
指望张居正这样的大臣和太祖高皇帝一样卖力气,那也实在是太苛责了一些。
“反正不管怎么样,你要叫张先生明白,致仕绝不可能,放假也不可能,有病叫他带病视事,缺人参从内库给他拿,叫太医去他府邸给他治病,要什么给什么!”
“好罢。”万历打了个寒战,小心翼翼的答应了下来。
待他从慈宁宫出来,往东去回到乾清宫中,王皇后迎了上来,万历不免将在母亲处的遭遇一五一十的说了。
王皇后给万历出过主意,还是被强迫的,她也不愿被万历安上喜欢干政的套子,所以是只听不说,当下只是抿嘴微笑而已。
“都说母后礼佛有慈心……”万历十分疲倦地躺在榻上,捻起一颗早杏放在嘴里吃着,感受着早春杏子的酸涩味道,一边对着皇后道:“吾看母后的心可真是狠哪。”
“皇上慎言。”
“这是要将张先生往死里用啊……”万历四更多就起床,看奏折,批复,再吃早点,然后忙碌着张居正的事情,这会子眼皮不停地往一起耷拉着,不过他还是嘀咕着道:“一会儿吾还要再写给张先生的手诏,这次的言词要没有余地了,张先生不是吾不想放你走,是母后要这么一直用你下去,吾和你,都是身不由己啊……”
……
“北虏好大的胆子……吩咐下去,即刻出兵!”
得知黑炭石部的前锋越过河套堡垒前线,前锋出现在辽阳外围的时候,镇守辽阳的辽镇副总兵官曹簠立刻决定展开凌厉的反击。
他的奇兵营额定是有两千七百人,加上朝廷负担的三百家丁,共有骑兵三千人。
因为是扼守辽阳的副总兵,曹簠知道责任重大,所以他只吃了五百人的空额,加上自己的卫所职务可以役使数千军户替他种地,他家的土地和家丁的土地,还有正兵营下各级军官的土地一共有五万余亩,这些产出足够叫他过奢侈的生活,同时维持一支待遇优厚的精锐骑兵队伍。
在以往与北虏的战斗中,越过河套地区和旧长城区域,深入明军堡寨和火路墩的北虏,从来没有在曹簠手中讨得了好处,这一次,当然也不会例外。
在曹簠的命令之下,家丁和正兵营骑兵开始汇合,亲军和令兵们背着旗帜,奔驰在辽阳各处,将兵马将佐纷纷召集到一起,做着出发前最后的准备,各千总旗,把总旗,在副总府府邸四周飘扬着,丈二高的副总兵旗似火一般的飘扬着,似乎是在显示着主人的尊贵和骄傲。
“总爷,敌情尚不明确,猛然出击,有些冒险啊。”
曹簠没有自己的幕僚,李成梁的威望足以叫徐渭这样的名流远涉千里去投效,曹簠这样的副总兵就差了很多,每当出征之前,只有寥寥的几个亲信将领能在曹簠跟前,出谋划策。
说话的是千总陈鹏,年近五十,老成持重。
“老陈不必多说。”曹簠霸气十足的一摆手,他的两个亲兵正在替他套上精心打制的山文铁甲,这种类似后世奔驰车标准的铁环环环相扣,坚固无比,加上护膝,耳当,铁盔,护足,护胫,铁手套等等,这一身穿戴起来,防护能力远远超过普通的铁甲和锁子甲。
待曹簠站起身来,如铁塔一般,巨灵神似的威风凛凛。
“他娘的李成梁能带几千人打跑北虏十万,老子这里就要当缩头乌龟?朝廷怎么看老子,辽阳地方的士绅怎么看?巡抚怎么看?”
曹簠模样粗豪无比,心思却是十分缜密,看来是前一阵李成梁的又一次不出意外的大胜严重刺激了他,导致他有些急切了。
陈鹏等人是曹簠的直接部属,虽然对副总兵的部署仍然有些疑虑,但历来辽东明军就是以少打多也习惯了,北虏哪怕来上几万,两千多精骑一样有的打,倒也不必太过担心。
“出发!”
曹簠跨下是高大的良驹,手中是一柄加了闽铁打制成的纹眉长刀,威风凛凛,挥刀下令。
在他前方,哨骑早就出发,架梁马,塘马在后,旗帜摇摆,铁甲和长刀闪烁寒光,一个千总领本部三百余骑为第一阵,然后便是曹簠的家丁队伍和副总兵旗,比起正兵营将士来,家丁们的铁鳞甲更加鲜亮和厚实,战马也更高大,手中的兵器也更精良,他们还额外配了上等的弓箭,三眼铳,骨朵,投枪等中远近各种距离的远程武器,每个人都是神情十分凶猛,彪悍,体形健硕,辽东冷酷的自然环境使这里长期生活的汉人也产生了变异,性格更加暴烈,体形比南方汉人要高大的多,三百余家丁如同咆哮的铁流一般,将曹簠等军官挟在其间,其余的将士连绵数里,二千余骑奔腾着,战马嘶吼着,滚滚铁流一路向东北的长安堡方向,奔腾而去。
“这也太孟浪了吧。”
“架梁马只有不到二十里距离,对夜不收来说这距离都够近了,更不要说是大军征战。”
“曹将军也是疆场老将,他太自信了。”
在相隔辽镇兵马主力不到十里的山梁上,王茂材等人换了一身山民衣服,战马和兵器收在稳妥可靠的地方,他们则在这里观察着辽阳一带的情形。
深入长城和军堡控制范围之外,北上蒙古人控制的河套地区,距离辽中最近时也超过百里,加上捉了舌头,所以对黑石炭部入侵的规模十分清楚。
听着李大马棒等人的话,王茂材冷笑道:“敌骑五万有余,人人是控弦可射,披有皮甲棉甲和铁甲的精骑也有近三万,倾巢而入,曹副将这样贸然出击,太托大了。”
李大马棒道:“李成梁不也是精骑突袭,与北虏以骑对骑。”
“李成梁家丁有四千,听说现在已经有六千,加上他的正兵营,李家骑兵过八千人,曹簠家丁才三百,能一样么?”
“这倒也是。”
“看辽阳的正兵营也还象个模样,不过究竟不能和家丁比。”
“嗯,说的是,我们跟紧点,或胜或败,这几天就知道了。”
王茂材对曹簠是否能胜利几乎没有丝毫信心,身为一个蓟镇一带的老夜不收,他也见识过戚继光训练和用兵,小王子那么厉害的虏酋都被戚帅压制到没有机会入侵,若论用兵,戚帅甩辽镇一百条街。
眼前这曹副将,架梁马都用不好,按戚帅规定,本营下兵马依营旗所向,架梁马先报前途险隘,各官兵做饭时,骑兵将官,先将探马,塘马,架梁马派定。
俱出营毕,探马,摆塘马,架梁马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