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明-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此时的辽镇,地方卫所还有一些活力,每年都会拨出款项和人力整修驿道,所以这一条大道并没有残败,最少,在晴天的时候,道路平整坚实,并没有被破坏的太厉害。
几十年后,后金兵在这里连续进行了若干次屠杀,将海州和盖州一带的所有军堡和村落夷平,州城也是被屠杀的干干净净,一直到皇太极的天聪年间,这里也没有恢复人气,屠戮之惨,辽民的伤痛之重,这都是后人难以理解的。
在此时的大道上,有一家人,正在用两辆独轮车,艰难的行进在这一条笔直的官道上。
在他们的身前身后,时不时的有车马经过,有的是过路的贵人,辽镇少河流,不象江南一带水网密集而发达,赶路多半是以骡马为最主要的运力帮助,轿子也不多,毕竟在辽镇缺少士绅阶层,只有最上层的将门才会用轿子,一般的武官,要么骑马,要么坐车。
也有一些小商小贩,或是挑着担子,或是推着独轮车,一路走,一路贩卖货物,每日所得,好歹也够生计。
当然还有一些走亲串友的,一般是以男子为主,除非是极近的短途,才会由男子在前,妇人在后,一家子一起走,不过这样的情形,多半见于内地,在辽南地方,每城相隔不近,地方上村落稀疏的很,相隔极远。如内地那样,一村一庄紧密相连,一直到州县的情形,在关外地方,便不大常有。
这么大的地方,肥沃之极的土地,关外汉人到明末女真起兵之前,计有五百万人左右,也就是南直隶几个府的人口,而地盘却是极大,自然是地广人疏。
在驿道上的行动人群中,推着独轮车的一家人稍微略显碍眼。
一家有四人,三十五六年纪左右的男子是推车的,身形高大,但体形略瘦,胳膊上青筋暴起,力量倒是不弱。
当时的人,很难高寿,穷苦的人吃着营养不佳的食物,做的活又重,均是拿生命力在硬撑,眼前的这个中年男子,便是如此。
还有一个不到三十多年纪的妇人,看着脸相倒是要比实际年纪老上十岁,她怀中抱着一个三四岁大的男童,在她身后一侧,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肩膀上背着两个蓝布包裹,也是十分艰难的前行着。
独轮车上,放着小山一样的物品,推起来十分沉重,象这样衣着打扮的人家,估计这小车上,应该是全部家当了。
“狗儿他娘。”推了好一气,男子的额角上全是汗珠,他忍不住抱怨道:“咱们这不是走亲访友,你看你弄的这车,尿罐儿都放在上头,这能走得快?”
妇人神色有些凄惶,但还是声音很脆快的道:“当家的你多吃些苦罢,就是因为不是走亲访友,这东西丢下就没有了,咱们是逃难,我天津那二表叔家也不宽裕,能帮咱安下身来就不易了。”
“嗯,俺也就是这么一说……”
“到天津就好了,二叔早说过,天津那边活计好找,凭你的身子骨,一天好歹能赚一钱银子,最多五六年,咱们就能重新典几间房,把家安下来。我给人浆洗衣服,要么去做点零碎活计,吃饭都够了。”
“嗯,那最好不过。”
“娘,俺也能浆洗衣服。”
“大丫你不能做这活,做年把下来手就毁了,你就给人做点针线活计就行了。”
一家人这么说着,脸上都露出憧憬的表情。
男子叫李佑,和定辽前卫的那个喜欢放炮的李达是从堂兄弟,一家子都是洪武年间到的辽东,这么多年下来,三十亩地的授田早不知道哪去了,就算有田也没有心气去种,要是在内地,一家有几十亩地,日子好歹都过的下去,十天半月吃点荤腥,按季做声衣服,有钱给老人孩子抓药,日子颇能过得。在辽东,军户纳粮是民户的十倍以上,杂役又多,没处讲理去,就算有地,也就是不饿死。
原本李佑是在城中给人打零工做散活,日子勉强过得,谁知前一阵本卫千户林绍忠来百户巡查,一眼便相中了李佑的长女,也就是刚满十六的大丫,这林绍忠为人最狠毒霸道不过,说是纳妾,进了他府的女子,玩腻了就直接再卖到青楼妓寨,他纳妾也不肯给人银子,也就是花点粮食养着,等卖的时候,这点花费就直接又赚回来。要是对他稍有忤逆,很有可能直接就打死,辽阳只有巡抚的行台,分守道分巡道也不常在辽阳,城中除了副总兵外就是辽阳都司最大,而都司大人,正好就是林绍忠的大哥,打死几个军户家的女儿,又算得什么?
李佑只有这一个女儿,儿子才四岁不到,从小对这女儿爱若掌珠,穷人也一样会疼爱自己的孩子,只要条件允许,李佑就会将自己能弄到的一切拿给自己的儿女。
他的女儿,自小就生的漂亮,鹅蛋脸,皮肤如新剥鸡蛋那样白嫩细密,眼睛大而有神,睫毛长长的,真的是目如春水,身形颀长,错落有致,是军户女儿中第一等的人才,难得的标致人儿。
更难得是孝顺懂事,小时候还学过两年书,认得字,不是完全的睁眼瞎,这就更难得了。
李佑原本巴望着,自家女儿这么出色,总得找一个象样的好人家,辽阳城中有不少殷实商户,女儿嫁过去总不会受罪,亦有一些官绅人家,军户子弟一样能考秀才,中举,成为进士,官员,他们不在辽东为官,但家族亦会因此而摆脱穷困,这样的人家,当然也是结亲的好选择。
一切希望,似乎就在林绍忠派人来提亲时被终结了。
将女儿送入火坑,将来不论是在林府受罪,或是被卖入青楼,这都是李佑不能接受的。兔子一样的军户终于也下了老虎一样的决定:举家逃走。
也幸亏是杜忠等人睁眼闭眼,就几乎是在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李佑一家将行李收拾好,第二天清晨就推着小车,一家四口,开始往复州逃走。
希望,就在眼前。
这一家人,行商不象行商,走亲戚也不象走亲戚,看着实在扎眼,只是路边的人大多有自己的事情,谁又去多管这些闲事呢?
……
……
“驾,驾!”
一队衣甲光鲜的骑兵,奔驰在辽阳往复州的大道上,出城不久,就是一大片的密林,人家稀少,每个村落相隔都很远,每一村,大约都是二三百户,很少有内地那样超过几千户的由村庄形成的乡镇。
几百户的村落,都是由当年四散屯垦的百户慢慢开支散叶,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当然,也有相当多的原本的辽东人形成的自然村落,不过这样的村落或是镇子就更加稀少了。
密林深处,当然走兽纵横,几条并不长的小河之中,更是鱼群拥挤。
这是毫无疑问的富庶之地,哪怕是几百年后,也是远超关内。
奔驰的骑兵无心他顾,他们在跟随上官追赶逃亡军户,无心他顾。
“闪开,闪开!”
骑兵们一边奔驰,一边不停地挥响马鞭,鞭花在半空中炸响,将驿道上的行人远远赶开去。
出城之后,他们很快就过了两个铺,算来已经有不短的距离。
“千户大人,要不要休息一会儿?”一个骑兵军官骑马靠近穿着五品官服的林绍忠,大声询问着。
他们是从都司衙门被派出来的,整个辽阳都司,骑兵不足五百,大半在林绍忠的大哥都指挥大人指挥之下,几个同知和佥事,每人领兵最多百余骑,这一次为了追一家逃亡军户,林都司大人足足派了二十个骑兵出来,在辽阳都司来说,是一次大手笔的行动了。


第376章 暗斗
“张帅,请。”
“有劳林都司,有劳张大人。”
今日是惟功入城第三天,按照惯例,他要到城南儒学和孔庙东侧的上帝庙去祭祀高皇上帝。
这是一个隆重的仪式,今日前来奉陪陪祭的是辽阳都司林绍勇,都指挥佥事张三畏,定辽前卫指挥林绍廷,定辽中卫王勇,左卫李家瑞,右卫王廷林,后卫查大名等各指挥,卫同知,卫佥事。
再加上都司衙门陪同的有官级的经历,通事诸官,分守、分巡衙门里的属官等等,这是足足有三百余人的队伍。
在一大片青蓝色的官服之中,惟功和麾下诸将,还有都指挥卫指挥佥事以上,也就是四品以上官员的红袍,堪称万绿丛中一点红了,尤其显眼。
而更叫人心意难平的就是这一群穿红袍的武官,惟功还不到二十,他的部下,也就都是二十来岁年纪,没有一个超过三十。
这么一群青年武将,都有四品以上的职司,甚至是三品,二品。
惟功本人,未来国公,将军,总兵,都督,太子少保,国家的勋阶散官,几乎全部都是位至极品。
年不满二十,就已经是人臣之极,这不能不叫人心生感慨,当然,更多的嫉妒!
林绍勇等人的笑容和话语,就是十分的尴尬和言不由衷。
辽阳镇的一群,实在太年轻,功名来的太容易了……最少,在林绍勇等人眼中,惟功等人的官位,一定与英国公府相关,说来说去,还是少年勋贵,功劳易得。
他们对惟功曾经创造过的一切都视若无睹,同时也忘了自己的功名富贵又是如何来的。
人群之中,只有宋尧愈和侍从室的一群参随,一袭青袍,头顶儒巾,飘然然潇洒出尘,看起来十分超脱。
当时的镇帅,已经拥有雇佣书启钱粮和赞画等师爷的习惯,人们也以为宋老夫子等人就是惟功的师爷,是以也并不奇怪。
各人从副总兵府邸出发,骑马前往高上帝庙,沿途都是通衢大道,平时脏污不堪,今日看着倒还整洁,想来这是都司与各卫衙门的户工两科,督促那些军户们打扫所成。
沿途当然也有不少军户和商民围观,看到最前头的戴纱帽,穿红色祭祀官服的惟功一群人,都是忍不住啧啧赞叹。
这一群青年武官,实在是太耀眼,太夺目,特别是人群正中的新上任的辽阳总兵,实在是叫人印象太过于深刻。
人群发出的声响越大,林绍勇等人脸上的笑容就越发的牵强。
他们原本就不喜欢外来者,不论是李成梁,或是傅廷勋,或是曹簠,这些都是他们辽镇的自己人,都是辽镇将门出身的将领。而张惟功这一群人,却是不折不扣的外来者,是一群来压他们的强龙,他们这样的地头蛇,心里当然绝不会服气。
而惟功一行,在广宁已经与辽镇结怨,辽阳都司其实也是辽镇的一部份,当然会有同仇敌忾之感。
可以说,从新辽阳镇初来之始,未来的道路就已经决定了,一定是以争斗为主。
只是现在双方都在布署之中,翻脸还不到时候。
在林绍勇等人的揖让之下,惟功在庙宇之前捻香,行礼,悠扬的钟声响了起来。
所有人都是肃容在一边看着,上帝庙在辽镇是比关帝庙还流行的庙宇,任何军堡之中都有,在惟功行礼的时候,哪怕是穷苦的军户也深深躬下身去,对高皇上帝默祝,希望新的总兵官能给辽阳地方带来平安。
礼成之后,惟功与都司衙门和各卫的武官寒暄致意,定辽前卫指挥林绍廷问道:“听说大人要清理各卫被占的营房,收归镇兵所用?”
一句话出来,现场立刻寂寂无声。
城中营房有四千间,现在只有三成使用,已经被辽阳镇利用起来,原本曹簠的营兵人数不多,家丁们都有自己的住宅,很少住在军营之内,辽阳镇一来,便利用了大量营房,这已经叫很多人心怀不满,如果真要的清理干净,恐怕动静真的不小。
惟功微微一笑,答道:“林指挥消息不错,本将是有此打算。城中各处营房都距离城守很近,调动方便,而且城南大营还有大小校场,可以容士卒训练。”
林绍廷笑道:“原本曹帅在时,倒也不曾这么大费周张,辽镇兵马,都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本事。”
虽是笑说,但词语中的不服之意,昭然若揭。
而他的话,却是有很多卫所武官和官吏,士绅们的赞同。
这就是辽镇的风气,家丁虽然也练,但更多的是在战场上活下来的老兵,精中选精,他们都会自己锻炼杀人的技巧,同时再练骑战配合就可以了,城中的校场,利用率真的不高。
骑兵做战,讲胆气,骑射,如辽阳镇那样讲配合的骑兵战法,在这个时代的大明,真是闻所未闻。
“正因如此,曹帅才落入北虏之手……”
惟功没有出声,他和一个指挥争辩,太失自己的身份了。说话的是周晋材,实授参将,加衔副将,二品武职。
林绍廷涨红了脸,想了想,冷笑道:“周将军说话太叫人寒心……曹帅为了辽阳全城安危,不惜自身毅然出击,将军难免失手,拿曹帅说这样的话,叫人难以服气啊。”
他是卫指挥,正三品,纯粹以品阶来说,是比参将差不多少,但此时除了辽镇之外,各地的卫所武职根本不值钱,在西北,卫指挥当一个把总或千总的,或是一堡守备的,大有人在,也就是在辽镇这样的地方,一个卫所指挥,敢与实职参将,当面争论。
周晋材呵呵一笑,笑容极尽张狂,一副没有将林绍廷看在眼中的模样,真是狂态尽显。
上一次辽阳镇与人争斗,是王乐亭扮猪吃老虎,弄的蓟镇大将张臣灰头土脸。
这一次,周晋材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