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明-第3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点一下,酒宴摆丰盛些就屁事没有了,然后就是他说了算,平时这里风平浪静,天下太平,就算是前一阵辽阳总兵张惟功来了,也是看一圈就走了,说是要建港,黄敬也没怎么放在心上,毕竟大明的事情,从说一说到真正想做,再到真正能做,再到真正做起来……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黄敬觉得三五年后有动静就算不错了,谁知道没过三五年,也没过三五个月,三五天后就有辽阳镇的人来勘探地止,半个月后选址结束,第一批人手就过来了,然后就是伐木,烧窑,各种材料源源不断而来,再下来招工,此前的事还不算什么,这一条就叫黄敬大为不满……这帮辽阳来的太不懂规矩了,随意哄抬物价,以前中左所也不是没有过工程,比如修复南城北城,盖千户官邸,修上帝庙,城隍庙,千户儒学等公益工程,照例是地方集资,上头也会拨一部份下来,黄敬拿了大头,给各百户吃小头,军户们肯定是白干,每天两干一稀的杂粮吃着就算不错,结工的时候好歹不拘赏个几钱银子,那些穷军户总不敢闹腾,谁敢闹,就是一通鞭子过去,自然就老实了。
可辽阳来的人真真是钱多烧得慌了,在这里招了千多个小工在工地上,连金州卫那边也招了一千多人,加起来近三千人的小工队伍,每天密密麻麻的人群扛着各式锹铲靶和木匠用的所有的工具,浩浩荡荡的入场开工,而每日的工钱,是按日结算,每天供饭之余,还给四钱银子,一日一结!
这般算法,一个月能赚十来两,这岂不是逆了天了!
在黄敬记忆中,这么大的工程只有当年的宽甸六堡能比,当年调及的民夫比这还要多些,但动用的官兵有好几千人,巡抚在内的各级文武官员过百人在工场镇守,这才使工期如期完成,在工期之时,巡抚还用王命旗牌斩过几个捣乱的工头,以震慑群小,使这些家伙不敢延误工期。
在眼前,只有一些穿着青衣盘领的吏员在做提调,一问之下,是什么“军需司”的成员,再问,就是“将作司”或是“建筑司”,总之就是不是黄敬记忆中的机构,不问可知,这是辽阳镇弄出来的花样。
没有一个官员,他连交涉都找不着人,在黄敬看来,这活计虽重,一天要干足五个时辰,早晨天刚亮就起工,晚上天将黑才收工,晌午在工地上吃,听说这是要赶工,用了这么多人,这般赶法,却是用撒钱这法子提调士气,效果也是十分明显,附近军户不仅是正兵全来了,余丁也来了个七七八八,只要是壮实汉子,自忖顶的住一天五个时辰的苦活,断没有不来赚这个银子的道理。象中左所这种地方,地处半岛的最前端,身边全是茫茫大海,连个象样的货栈商行都没有,就算平时的货郎挑子,买得起的人也是不多,不要说男子几年做不起一身象样的衣服,便是妇人也是如此,大姑娘十来岁穿着露裆破衣服是常有的事,最便宜的松江布也得二两一匹,一般人家一年也攒不下这笔钱。
黄敬打算将这工程吃下来,不能由辽阳镇的人胡搞,他打算试着将参将杨绍先也拉下水,至于金州卫指挥,最多在事后塞些好处便是。可是他在工地转了好一阵子,无人接洽,也无人理他,外头的那个千总部的千总待他虽是客气,却不是管工程的人,说起来那千总却是指挥佥事的世职,一般的千总是千户的多,当然指挥佥事或同知也有,不过并不算多,一般到游击将军才加某卫指挥佥事,最多加个都指挥佥事,那个张千总倒还和气,不怎摆架子。
在黄敬看来,这是强龙不压地头蛇,他们在此驻军,自然要给自己这个地头蛇几分薄面。
不过面子再大,大不过银子,既然他们用工已经给自己带来了不小的损失……这一次秋收黄敬家的地军户们虽然还是来收了,也来耕作,但马马虎虎,用鞭子抽了几个人也刹不住这风潮,黄敬知道是有一日四钱银子吸引这些人,不象以前反正也没活路,现在军户们的心思已经活络,黄敬感觉自己除非真下决心斩几个家伙的首级,不然的话凭鞭子已经管不住人了。
不过要说斩首的话,他也颇多顾忌,毕竟是承平之时,无端端的杀人,都司衙门问罪下来,也是不好交代,还有分巡道,巡按,层层婆婆在上,这等事要做也不是容易做得的。
“来人,来人!”
这日他下定决心,既然辽阳那边不叫自己好过,无论来头有多大也要斗上一斗,否则自己一家老小只得喝西北风去了。
“大人有何吩咐?”
“摆队子,去港口查查有没有军流逃犯。”
“是,大人稍等!”
黄敬打算去港口拆台的事早就和几个心腹透露过,港口那边全是些小工,还有小吏,只有少数看守物资的军人,看着倒是有些渗人,神情冷冷的,阴森森的,不过人数很少,只有一个小队的样子,驻守千总部人倒是不少,不过很少出营,每日在营里跑来跑去,知道的人都说那千总是个傻子,对人又和气得要命,外边都传那千总是个软蛋,纵是不软也不怕他,总不能真打起来,若是两边翻脸,这边还有海盖参将当后台。
不一会城中响起号角,大号海螺城中到处都是,呜呜响声之中,黄敬的家丁和能拉出去的兵丁都聚集齐了,两个黄敬的心腹百户整队,将队列排成两行,千户旗和百户认旗也展了开来,各兵手中一杆长枪,家丁手中是腰刀,也提前磨的快快的,各人都知道要去打秋风,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留在城中当兵的,每日有一斗粮可领,隔几个月能领一点银子,能占住这个位子的都是奸猾刁恶之徒,他们是不会到工地去赚钱的,哪怕是一个月能赚十两也不干,吃不得那个辛苦,不过对敲竹杠他们却是热情饱满,不一会功夫,队伍就摆好了。
黄敬和两个百户,还有自己的几个心腹家丁都骑着马,北城的城门已经打开了,众兵鱼贯而出,扛大旗的走在最前头,黄敬一眼过去,虽然不少人军袄都破旧了,但粗粗一看,居然也有一点兵强马壮的感觉。
走不到半里路,前头的人便呆住了,黄敬骑马在最后,其实他很想坐轿子出来,不过今日要显示他的虎威,只能骑马,但他久不骑这牲口,不多久就觉得大腿根不舒服,只能放慢马速,居然掉到了队伍最后,感觉到队伍停了,黄敬心中不悦,骂道:“真是刁滑之流,这才走几步就要歇?好歹得到了前头工地上再停不迟啊。”
“回千户大人。”在前头开路的是一个冠带总旗,穿着七品武服,也未曾骑马,一路小跑过来,在黄敬面前扑腾一下归西,面无人色的道:“大,大人,前头是张千总带人来了,说是巧了,正好要到城中拜会大人你。”
“哟,他怎么想起出军营了。”
黄敬心中纳闷,与北城遥遥相峙的军营向来很少有人出来,只有采买必须物资的时候才会出来,黄敬远远瞅过几次,在北城城楼子上观察过,就是不停地跑圈,列队,再跑圈,列队,后来他得出结论,这千总是个喜欢折腾人的傻蛋,性子又软,不必理他。
谁知自己今日刚刚有动静,对面这千总就是来了,倒叫他有点异样的感觉。
不过他很快想起这个总旗的模样,不觉马鞭一指,骂道:“他来便是了,你慌个什么……”
半截话被他自己吞了下去,黄敬的嘴里,象是塞了一个特大号的鸭蛋,叫他再也说不出半个字来。
眼前是一条红色的巨龙,散发着银芒,军旗飘扬,鼓号响亮,甲胄鲜亮而人员齐楚,隔着老远,也能感受到一种蓬勃之极的活力。
这种军伍森严气象,黄敬等人,以前在任何一支军队身上都没有瞧过。
在对方就要接近的最后关头,黄敬咽了一口唾沫,旁边的人都能听到好大的声响:“这,这他娘的就是一个千总部?我还以为是千军万马。”
……
……
“哈哈,张猪儿这信写的很妙……”
惟功躺在藤椅里,看着各方的公禀,现在拿在他手中的就是张猪儿关于和黄敬这一次接触的前后结过。
七百名披甲辽阳兵将百人左右的卫所兵隐隐包围,当时就感觉到对方阵列中的紧张气氛,在后来张猪儿上来的时候,正好是一个局的骑兵,虽然人数不多,却有千骑万马之感,轰隆隆的马蹄声响如闷雷般的在人耳朵中不停的炸响着,令不少人感觉眩晕,等张猪儿到黄敬身前时,一股明显的恶臭在这百人的卫所兵中弥漫开来……不少人吓的窜了稀,大小齐下,黄白毕现,那股子味道就不必多提了。
现在这个描述中左千户所千户黄敬和他部下窘状的公文已经传遍辽阳有司,不少人拿这事来说笑,事实上这阵子诸如此类的笑话还真是不少。
出身辽阳镇,特别是顺字行出身的人,做事干练,有章法,而地方的卫所将领,办事能力连文官都远远不如,更不必提和辽阳镇有司及诸营相比了,相形之下,哪怕是辽阳镇这个团体中公认的无能之辈,到地方上也肯定是一个杰出的精英人士。
这只能归功于惟功潜移默化的训练办法,身处整个大环境之中的时候还不怎样觉得,一旦与其余环境中人接触,便会立刻感受到明显的不同。


第460章 劝说
“告诉军令司。”惟功对张用诚道:“可以继续将力量向辽南倾斜了。”
“大人是说再调兵马过去?”
“嗯,独立千总部的名义不必用了,可以将第二营调到海州,第三营到盖州。第四营到复州……金州暂且不需要了。”
“这般大动作要不要向上报备?”
“当然不必。”惟功道:“我是总兵,境内标营调动自然是我说了算。”
“嗯。”张用诚答应一声,由衷道:“若是有什么强敌侵犯海盖四州便好了。”
“可惜女真人不要说到海盖,以后纵是宽甸也不易去得了。”
惟功留着第一营并不是要留在辽阳,辽阳虽然不久前被围过,惟功只准备将骑兵总队和特科总队留着对付蒙古人就足够了,骑兵会是下一步充实的最主要的对象,大量的战马源源不断地买了过来,以后的新兵只要是合格的肯定留在骑兵队伍里,而且募兵对骑兵人员是不停止的,只要是年龄和经历适合,又会骑马,随时都可以加入镇军之内。
月饷二两四,这个数字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有十分的吸引力,惟功希望藉此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其中。
第一营老兵多,战斗力保持的相当强,惟功打算将第一营调到宽甸,借口当然是防备女真。
其实防的是谁,辽阳镇上下都有数,包括宽甸和广宁一方,估计都是清楚得很。
这三千精锐过去,李成梁有所动作的时候,自然也就得小心。
现在辽阳镇的态度就是辽南四卫立压,宽甸一方则拉拢为主,压制为辅,对开原铁岭沈阳诸卫,老实说,现在只能防御为主,连买马都是小心翼翼的,在价格上吃了不小的亏,如果不是宽甸并不在李成梁实际掌握之下,估计辽阳想买马就不容易了。
辽东的情形,在外人看来并无不妥,其实身处其中的人早就明白,除非不能大打出手以外,广宁和辽阳已经事实上分成两个中心,分庭抗礼,彼此恶意满满。
李成梁是不容后辈冒起,同时对惟功这只强龙是必务要赶尽杀绝方可……这里头涉及到李家的布局:当辽东王,这是李成梁的底线,李如松能不能掌蓟镇,宣大,都是无所谓的事情,李成梁并无不轨之心,但虽不能裂土,却想分藩,辽东便是李家的禁脔,绝不容他人再来染指。
李家有后,李如松其子如龙,如柏,如梅,皆不在常人之下,所以李成梁有这个底气,有子如此,加上数千家丁,无数心腹,辽镇大半势力在他掌握之中,所以惟功与辽阳镇前来,纵使有朝廷分权之意,亦是万万容不得。
而对惟功来说,辽镇就是一颗毒瘤,现在看似能捍卫边疆,但这种形制之下,二十年后,则毫无能力,又尾大不掉,历史便是在那里,根本无需多说,他要改变大明,与辽镇的争斗则是势不可免。
两边已经摆明车马,好似象棋下定了落子,只等突发事件一起,可能就是一番你死我活的龙争虎斗。
“到底是打的钱粮和人才,”惟功看看略有忧色的张用诚,微笑道:“我们两年后再看吧。”
……
……
“在下宋钱度,这位想必是徐兄?”
被称为“徐兄”的青年实在太年轻了,说是十八,看起来才十五六,身量颇高,但实在太瘦,下巴尖,上颧骨略高,脸色亦不大好看,下唇上有细密的绒毛,与胡子还相差甚远。
这副形象,说是乡间的童子也差不多,说是什么乡隐大才,亦实在是太过份了一些。
在宋钱度抱拳的一瞬间,他几乎以为自家祖公是在拿自己耍乐玩笑了。
“不敢当,”徐光启虽然貌不惊人,谈吐却很从容,最少,很明显有读书人的风范了,他拱手还礼,从容道:“学生正是徐光启,请老兄后院里谈。”
徐家住在法华会,距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