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明-第4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中高层的军官,这些年因为四海商行的盐铁之利的股息分红,日子都过的十分惬意舒服,每家都起了大宅子,在城外买了花园,除了不能大肆购地当地主之外,高层军官的日子,已经不在普通的勋贵之下了。
辽阳镇的变化,十分鲜明显然,而从整个国家来说,这几年当然亦是有事发生,不过,基本上都是往下坡走了。
万历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到十五年,十六,几乎年年都有兵变。
最厉害的是十三年的四川兵变,建武所的士兵月粮被总兵沈思学裁减,建武所的士兵原本就彪悍难制,骤然被减月粮,士兵不服鼓噪生事,围攻总兵衙门,将沈思学殴伤,四川巡抚亦弹压不住,后来万历派兵镇压,斩杀数十为首闹事的士兵,将总兵官除名为民,将这件事压了下去。
十一年是广西兵变,十二年勋阳兵变,十三年四川兵变,十四年甘肃兵变,十六年刘汝国起义,数万人随之而起,纵横数府,调集大兵才弹压下去。民变演化为起义,规模越来越大,范围亦是极广,都是后来载入史册的大事。
兵变,加上民变,农民起义的苗头亦是呈现出来。
另外,人事变更基本完成,现在内阁首辅张四维病死,晋党失了领袖人物,气焰大减,同时也影响到了顺字行在宣大山西一带的布局,使之更加顺利。
申时行递补为首辅,但他的作用,也就是调和内外,对万历阴为柔顺,以承旨为主,只是不象“万岁阁老”万安那么明显而已。
李植和羊可立,江东之三人后意欲阴附王锡爵,并且以万岁山陵选址不当有石为由,攻讦申时行。
但王锡爵关键时反戈一击,与申时行、许国三位阁老通力合作,将李植等人,悉数赶出了朝堂,分别贬到地方为官。
李植一去,引发吴中行,赵用诚等人一并求去,用惯乌纱帽的办法,替李植鸣冤。
此事,其实开启了万历一朝党争的滥觞。
灾异,兵变,民变不止,特别是天灾严重,万历十三年时,皇帝最宠爱的贵妃郑氏,象征性的拿出了五千两白银赈济灾区。万历因此而下旨,极言贵妃之贤。
而当年一年,万历一次就不顾兵部反对,支取太仆寺等各项用银三十万两,连申时行都上疏请求万历减免,皇帝仍然不听,照取不误。
万历十年超支五十四万两。
万历十一年超支一百七十六万两。
到万历十五年,户部岁入本折钱粮总一千四百六十一万有奇,其折色入内库者六百余万,入太仓者三百六十八万有奇。
国家正赋,三分之二被搬运到内廷,万历的贪婪毫无节制,毫无节操可言,就算这样,后世因为对文官集团,特别是东林和浙党的反感,故意为万历翻案的人,亦大有所在。
至于金银珠宝,异品珍物,陶瓷,香料,鱼胶,采买大木兴修山陵,大量的财富珍品,万历几乎无所不爱,需索无度,大量苛求之余,还务求质量精美,湖广布政使因为“楚贡粗恶”的罪名,被皇帝直接手诏罢官,罢为黔首。
整个王朝,在这个不合格的驭手带领下,已经往悬崖义无反顾的驰去了!
……
……
“此船命名为……辽阳号。”
惟功已经是二十来岁的年纪,为官却已经超过十年了。
身为镇帅,亦是有七八年的时间,他的气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但喜好简单,不事奢华的本性,仍然没有丝毫变化。
其实,有了一妻一妾后,惟功身边伺候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但对古董器玩,上品的陶瓷,织物,比如南京的云锦之类的昂贵金钱刺绣却是敬而远之,并没有追求的意思。
勋贵所好的家戏班子,一养几十个姬妾,好声色犬马之事,这些事,在他身上,也没有出现过。
李成梁功成名就后,十年时间,置地数十万亩,李家个个打扮堪比公侯,李府堪比王府,相形之下,惟功过的连李成梁麾下的参将亦不如,他的品格,自然为人所敬重。
有些东西,或许是浑然天授,或许亦是惟功自己压制心中的欲望,这自然不为外人所知,别人看到的,却是他如山峦一般的稳重,高大,令人觉得高山仰止,不觉就心生敬佩!


第635章 开始
大量的人才涌入辽阳镇中,蓄积的力量已经十分饱满,最少,眼前的港口之中,惟功放眼看去,两千料的海船已经是很普通了,四千料,六千料,才是未来发展的主流!
中国的福船,除了对日贸易外,很难得越过后来的“九段线”划分的范围以外了。
南海的沉船,反而是宋人的为多,从航海的冒险精神,再到航海的实际能力,到隆万之际的大明反而是降低了。
往吕宋往返贸易的,是所谓的“马尼拉大帆船”,这里头可没有福船什么事了。
这是耻辱,当然要迎头赶上。
这些年,辽阳投在海上船只和军舰上的钱,如果财务司暴露出来,恐怕要把万历都惊跌几个跟头……花费已经在六百万两以上,已经超过大明王朝岁入多矣。甚至,这么多年太仓和内库积累的白银,也不比这个数字多什么!
眼前的六千料大船,排水在两千吨以上,当然,还是老式的福船样式。
这主要是漕运所需用船,求大求稳,以近海海洋洋流的方式往返南北,最多到两广和日本,福船的样式和风帆模式,反而更加实用。
而惟功命令的这艘军舰,却是典型的“盖伦”船。
三截高桅杆软帆,前三角帆易于吃风和操控,船身是夹板式的,分为两层,两侧舷窗打开,正好露出黑洞洞的炮口。
如果按百年之后的英国六级战舰标准,这艘船排水才一千二百吨,比起战列舰两三千吨的排水差的远了,论炮位,一级战列舰是要具装九十多门到一百多门的火炮,这艘战舰的炮位是五十六位,人员来说,一级战列舰人员近千人,这艘船有船员三百五十人,所以按严格的划分之后,这艘战舰只是一艘四级战舰,是属于几十年后殖民地分舰队旗舰的水平。
比起普通的私掠船和武装商船,这艘船是不折不扣的战船,比起真正的超豪华的战列舰来说,这船又太普通了。
仅就英国著名海盗在去年的日记中所记,他在短短一个月不到时间里,摧毁的西班牙战船分别是一艘一千五百吨位的,一千二百吨的,一千吨的,其余八百吨,六百吨,四百吨到二百吨不等,加起来是三十一艘过万吨。
这个数字在中国人来说不可想象,在辽阳发展海上力量之前,大约可能是全中国沿海船只的吨位总和,但对欧洲的海洋霸权国家来说,只是冰山一角。由此可见,当时的中国已经落后多少。
万历元年到十五年间,西班牙人从南美各地运回本土一万多公斤黄金,二十五万公斤白银,这还不算被英国人打劫去的,一个相比中国一省大的小国,储藏的黄金白银数量已经远超中国,至于他们的舰队,更是此时的大明拍马也赶不上。
一百多艘吨位大小不一的战舰,加上三万多水手和战斗人员,加上三千多门火炮,这个实力,西班牙国王打算用三万人征服中国,中国他未必征服的了,不过征服中国沿海,在辽阳镇发展之前,应该是问题不大。
还好,英国人在万历十六年时已经和西班牙人的无敌舰队决战过了,英国人出动近万人,采用长重炮远射的方式以舷侧横列炮击,西班牙人还是纵列炮击,用的是加农炮,两边的战术来说,明显英国人高出一筹,英国水手的操船能力,也在西班牙人之上。西班牙人还想着以撞击登船的方式来进行海战,但英国佬已经开始玩横队射击和远程火力压制……虽然这年头的火炮精度和射程仍然不足,但还是以更先进一步的战法把西班牙人给全歼了。
去年发生的事,辗转传到中国,对这样的事,朝廷中枢毫无反应,从皇帝到朝中所有的大佬,几乎无人知道此事,更不会有人体会到这其中的意义。
海上霸权的重要性,在这个农耕文明为主流的庞大帝国内,几乎是没有市场的。
哪怕是辽阳,亦是有不少人难以理解,将巨资投在舰队上是为什么?
漕运用船已经足够,一艘六千料的大船一次最少运数千石几十万斤粮,百来艘大船组成的船队,能轻松的将几十成船工和漕运卫所的四百万石的漕运任务给接过去,中国沿海已经没有成规模的海盗,广州的刘香老,颜思齐,还有后来赫赫有名,靠着装着前后炮位的福船和纵火船,用跳帮战术击败荷兰人的郑芝龙都还没有出现,海域太平无事,大明还有强大的地方控制能力,大群的海盗在倭寇之后没有出现的可能了,广州和福建维持着相当数量的水师,吨位不大,数量却是很多,总有几百艘之多。
这样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水师,当然令人不解。
惟功此时没有和人解释的心思,辽阳镇内他有绝对的权威,这就足够了。
“辽阳号”这个称呼可能是有意,也可能是无心,总之它是惟功内心深处的一个隐秘的角落中偶然迸发出来的灵光一现。
“这只是一个开始。”
当然只是一个开始。
辽阳舰是正经的四级战舰,现在的西方也没有一级舰,赫赫有名的海上君王号要到崇祯十年才造出来,花费四万磅巨资造出来的巨舰有近两千吨,炮位一百零四,长三十九米,宽十五米,水手八百多人,最大的火炮可发射六十磅的炮弹,堪称前所未有的巨舰重炮。
所谓船坚炮利,就是那个时候正式开始的吧。
现在欧洲最多的是二级舰和三级舰,数量也不多,大洋上漂泊四海到处征战的是以四五六级为多,辽阳这里,已经先后造出十七艘五级和六级舰,现在这艘四级舰的出现象征着辽阳造船业已经到达一个新的高峰,用后世的话来说:可以下饺子了。
“这船,这船……”
须发皓然的王宗沐定定地看着海边,眼前的中左所船厂和港口倾注了这个老人的无数心血,漕运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王宗沐和石星在朝野的配合也是密不可分。
“敬老,”惟功对王宗沐也是很尊敬,这个老人用他的实际干劲使惟功觉得当初费心力请他过来是值得的,看着一脸复杂神色的王宗沐,惟功笑道:“这船如何?”
“有此一船,海内无敌矣。”王宗沐看着惟功,神色复杂的道:“少国公为什么要造这样的大船呢?”
王宗沐不是笨蛋,朝中的人看到这样的船不会想太多,他一下子就看出关键所在……这样的船造出几艘,想封锁朝廷的北方海面当然是很轻松的事,真正能叫朝廷寸板不能下海……当然,除非造几百艘,想封锁很大的海面以风帆战舰的机动力也蛮困难的。
但关键不在于此,关键在于战舰可以开到海口,沿江而上,轰击天津,威胁京城!
可以从长江入海口进入长江航道,轻松封锁长江,南北漕运,货物和人员交流,立刻宣告停止!
“敬老有所不知。”惟功道:“此船未来的世界,将会是倭国,吕宋,满刺加,现在这些地方已经被泰西所占或影响,要想贸易做大,就非得掌握航道,控制这一大片海域不可。”
“少国公已经够富啦。”王宗沐一年的养老银子是六千两,他把大半的钱寄回家里,留小半自己用,这会子说起来也是理不直,气不壮。
“呵呵,现在高层军官和文吏是分润了不少,但是中下层武官和普通的百姓,仍然不算极富。以我的想法,要家家户户都能沾光,这才是真正的治世。”
“大同么?”王宗沐微笑摇头,显然是不以为然。
他又道:“李贽在辽阳讲的,什么不以天下奉一人,山川河流,天下财富,当为天下人共有之,所谓新大同也……少国公,这要真的小心。”
“敬老……”惟功叫着王宗沐的别号,微笑着道:“李贽所言,抛却一切利害,你老不赞同么?”
“叫我不赞同的,就是抛却一切厉害啊……”
王宗沐眼中有明显的期冀和惶恐之色,越是老于宦途的人,越是知道,惟功他们眼前的道路,会有多么凶险。
“迟早会有那么一天。”惟功的话不多,态度却是十分坚定。
他又指了指辽阳号,微笑道:“最少海上功业,可以真的开始了。”
“但愿吧。但愿老夫能看到那一天。”王宗沐知道惟功向来有攻掠南洋的计划,不过他没想到,现在就可以亲眼看到这一幕的开始。
“对了。”在惟功离去的时候,王宗沐叫他,“这船多少银子造出来的?”
“这个数。”
惟功竖了一下巴掌,露出三根手指。
“嘿!”
显然不是三万两,而是三十万两,王宗沐嘿了一声,感觉到一阵悸动。这种档次的船和更高档次的,最少还得造成一两个分舰队才行,老头子似乎看到一座银山在海上飘浮着,一路驶向远方。
不过,他知道辽阳号和两艘五级战舰加上十几艘运输船的方向是哪里……是澎湖。
上个月,顺字行已经在澎湖修筑基地,大明在澎湖有少量驻军,是俞大猷当福建总兵官时派驻于此,有房间二百多间,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