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明-第5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李守拙微笑道:“难道我该愁眉不展?那样……”
他努了努嘴,外间有几个忙忙碌碌的小姓侍童,看着都是低眉顺眼,不敢随意往这边看过来,但谁知道,这里头有没有是专门安排来监视的人手?苏八是太刀持小姓,正在抹试着李守拙的佩刀,一心一意的样子,但有他坐在外间,李守拙这里好歹还能放心些,就算如此,亦是要小心翼翼,不敢随便露出形迹。
“我等在这里,行的事需再小心也不过,若是败了形迹,就算知道的再多,又与事何补呢?”
苏八正好送太刀进来,听到李守拙的话,也是很赞同地点了点头。在刚到日本时,李守拙只是一个青涩少年,很多东西还是他这个锦衣卫里的老手教导的,但时势异转,现在的李守拙已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情报主管了,而眼前这几人,倒也是聚集了军情司日本情报分司的最重要的人物,只是差了一个郭国安而已。
“纵然如此。”许仪后咬牙道:“明知倭人已经动员,各地的大名分别动员,年余之内,可得数十万军,依我看来,倭人战乱刚刚平定,不论是将领还是士兵都有很丰富的战斗经验,其火炮制作十分精良,远在我大明鸟铳之上,更有早合之法,几息之间便可装填射击,我观倭人战事久矣,私下说说不妨,我大明王师,长江之南的只有水师还能与倭抗衡,陆战绝不是对手,长江之北,九边精骑亦要看地形方可与之对抗,若几十万倭奴突入,纵然大明得胜,亦必定是惨胜,所以最好料敌先机,提前有所准备,这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啊。”
许仪后虽然在大明活的并不得意,甚至是落拓,到了日本,因为他的医术而受到重视,日本人毕竟在战国时期,对好的医师极为需求,而且不似中国,将医者视为下流,根本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在日本,许仪后可以直接与藩主对话,也受过丰臣秀吉的接见,因为他是有名的药师,水平高超,所以丰臣秀吉这个关白都破格接见过他,在大明,知县都不可能见一个普通的医生,除非是自己或家人得了重病,不过就算是见也是视为仆役之流,登不得大雅之堂,无法成为上客。
但无论如何,日本在许仪后心里只是客居之地,大明才是母国,他见识过日本战国战场上的残酷,知道那些武士是何等的残忍,行事是如何的酷烈,这样的一群人杀到母国的国土上,倒霉的多半就是和他一样的平民百姓,烧杀抢掠之下,不知道最终活下来的能有几人?
是以这情报传递不出,许仪后心中的焦急无以言表,心实难安。
“你莫焦躁了。”李守拙按一按手,笑道:“倭人虽然火器犀利精良,我大明辽东和宣大兵马却是彪悍绝伦,也有大炮之利,倭人的火器,在我大明占不得什么便宜。”
这话说的也是,倭人的火炮,也就是火绳枪是得自葡萄牙人的技术传入,又正属日本的乱世战国时期,仿造之后投入实战,然后就不停的投入技术资金来研制提高,到现在不仅是日本国内的利器,放眼全球,如果没有辽阳火枪的话,估计也是在最顶尖的位置,仅次于在欧洲已经出现的燧发滑膛枪之下。
日本的火绳枪,机簧都是打造的十分精良,不论是盘盖,阻铁,火绳槽,枪管,底火盘,还是击锤,击锤轴,击锤簧,火绳机机座,全部是精心打造,用料考究,在改良是闭气螺栓之后,炸膛率极低,质量不仅在大明鸟冲之上,也在同时代的欧洲火枪之上,重量在十斤和十二斤之间,口径十一到十八毫米,有准星和扳机,使用的是颗粒状的黑火药,以日本的条件来说,拥有当时亚洲最好的硫磺硝石,大明一直从日本进口,辽阳当然也进口了很多,因为制作精良,火药极佳,日本的火绳枪也拥有极佳的射程,在百米之内可以杀伤,五十米内可以有效杀伤,很难抵挡,火枪装药三钱,铅弹三钱,通条三两,每个火炮手身上都有竹筒装的火药和弹丸,战场上可以紧急倒入枪膛,这就是所谓的早合之法,拥有早合之法的日军火炮手,每四十到六十秒可以一发,这个速度当然是最快的纪录,但两到三分钟一发是绝对可以保障的。


第780章 船主
这种火器部队,如果没有辽阳镇的存在,大明的火器根本无法与之相比,明军胜出的就是骑兵和真正的大炮,日军也有少量火炮,同样也是得自欧洲,但他们没有佛郎机的制造之法,造出来的全部是笨重的大炮,射程不佳,无法转运,战场上很少使用,明军大明使用中样和小样佛郎机,移动迅速,威力当然远超火绳枪,这是明军的克敌利器。
在明军有火炮准备和利于使用的战场上,比如平壤之战,日军吃亏很大,但在蔚山之战时,面对加腾清正所筑坚城,兵力优势的明军就是无法突破外围栅栏,在日军的火枪射击之下死伤惨重,最终当日军援兵抵达时,明军溃败,沿途弃尸无数,最终成惨败之局。
因为种种原因,李守拙并没有向许仪后说起辽阳镇的战力,在许仪后心里,辽阳镇只是一个极善经营商业,实力应该普通的军镇,或许张惟功眼光过人,手腕高超,但以他对明军的了解来说,忧心忡忡也是应该的,倒是许仪后是南人,对明军北方军镇不是很了解,用来宽他的心倒也是够了。
“就算如此,仍然想将消息传递出去啊。”
“你以为我们一点消息送不出,前来接消息的人就感觉不到异状?”李守拙呵呵一笑,终是点破了眼前这个执迷不悟的药师。
“对,对啊。”许仪后这才恍然,拍腿道:“我真是身在局中,实在糊涂了。”
“不妨事。”李守拙摆摆手,笑道:“这一阵过去,终究还是要想办法把具体的情报送过去,但在这风口浪尖上,切记不要鲁莽,不能给人抓到把柄。”
他笑了一笑,又接着道:“辽阳军情司的人经过专业训练,不会犯错,倒是有一些急切的人,恐怕会犯错,这一次免不了要被抓着痛脚,狠狠敲上一笔了!”
……
……
沈福星又等了一阵,货物渐渐买齐,日本的土物,硫磺苏木扇子一类几乎相差不多,质量大约一致,价格也相差仿佛,所谓采买货物,砍价还价,无非是给逗留多加一些借口。
同时船只也是在保养,去藻,补充淡水食物,人员分批上岸休息……到了四月初的时候,耽搁时间够久,而且洋流合适,也是到了起帆远航的时候了。
“这一次看来真的是和军情司联络不上了。”船长舱室之中,杜尚勇一脸的郁闷,看着神色沉稳的沈福星,忍不住问道:“船长,你真的一点儿也不急?”
“急什么?”沈福星训斥他道:“遇事一点不稳重,哪像个军官的样子。”
“呃,我这不是着急么!”
“你这小子啊……”沈福星对杜尚勇无可奈何,眼神也就象看着调皮小兄弟的大哥,无奈之下,他将藏在眼前桌子里的一本小册子取出来,递给杜尚勇,笑道:“你来看看,若是什么也瞧不出,我也就不说什么了。”
“好,看便看。”
杜尚勇正在攻读高等课程,他这样正规的从武学院毕业的军官是中等学历,这个学历加上一定的战功积累可以使他升到中等军官,也就是千总以下,如果想成为千官以上的军官,在此之前是有一定的职务和资历,比如郭守约和王辅国,这两位营官费尽力气,也就是通过了中等课程考核。但在此之后,想升为高等武官,没有高等学历考核通过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小伙子一心想上进,海上除了训练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攻读,对自己的智力和学识杜尚勇都有十足的信心,眼前这一本小册子若是看不懂,那才奇怪。
“咦,全部是物价嘛。”
看了一气,杜尚勇还真的是不得要领了。
上头全部是记录的近期长崎一带的物价,包括大米,小麦,布匹,还有马匹和耕牛的价格,包括雇佣力役的价格,菜馆的饭菜价格,酒水的价格,甚至还有平户和福江地区的商旅人流量,武士的数量,都有记录。
记录这些,只能说是对生意买卖十分的上心,要说对军事情报有什么用,杜尚勇还真的看不出来。
“小子!”沈福星在杜尚勇脑袋上轻轻一敲,笑道:“回头下去多用点脑子,读书不是要读死书,是要在书里求知识,知识有了,还得会自己总结归纳,不然就成了书呆子,我们辽阳镇要书呆子有鸟用?”
杜尚勇一时真想不明白,不过他的性子十分豁达,一时想不明白索性就不想,当下只笑道:“这两天我们要出港,我已经叫下头的小子们收收心,别玩坏了,要重新好好训练。船长,我得提个醒,那什么荷兰分舰队从澎湖出去准定回去,澎湖船只复杂,我们经过的消息瞒不了别人,估摸着,那些红毛夷现在就在外海等着咱呢。”
“这事我知道。”沈福星很笃定的道:“我找了一个故人,约他一起做这件事,怕也是要来了。”
……
……
傍晚时分,最后运货的舢板离开,福星号已经进入随时离开的状态,天黑之前,一艘小船靠到了船舷边,几个身影借着暮色从舷梯上了船。
沈福星已经站在船舷边等候了,等几个身影攀上船站稳之后,他便沉声道:“欢迎之至,德雷克勋爵阁下!”
他没有依靠通事翻译,而是自己口出英语,这五六年来,沈福星一直跟着从澳门请的通事官学习英文,尽管海事学校里学习西班牙文的最多,其次是荷兰文,学英文的只有不到一成学子,但沈福星坚持认为,未来几十年来辽阳镇真正的海上对手就是狡猾而坚韧又兼具有豪胆的英国人,荷兰与西班牙及葡萄牙人都是一时之患,在了解英国的历史和现状之后,沈福星和辽阳镇相当的有识之士都明白,未来百年之内,辽阳舰队真正的对手肯定是这个欧洲岛国!
“很好,光是这一句问候我便不虚此行了。”
弗郎西斯德雷克,英国海军少将,勋爵,还被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任命为市长,在著名的英西大海战中他和表兄海军大臣霍金斯联手,以新式快船对西班牙的“巨舰”,德雷克发明了一字纵队抢上风侧击战术,在与西班牙无敌舰队接触之初就快速切入敌舰队之中,利用两侧舷炮侧击,最终因火力强大和快船的机动性使西班牙巨舰根本无法冲撞和进行登舷战,最终战役打完,英国军舰一艘未沉,西班牙人却是死伤近两千人,沉船几十艘。
此战是海战史上的最重要一次战事,自此改变了几百年来和未来几百年的海上格局,身处其中的德雷克立功之大当为第一人,而自从英女王开始私掠战术后,德雷克也是最疯狂的一个,潜入南美大陆,横穿探听西班牙人的军情,沿途抢掠骡队黄金,用“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打击一年内击沉西班牙商船战舰七十余艘,一年出航,返回时每投资一英镑获得四十七磅的回报,这个人,是英国私掠船,其实也就是大海盗中的第一人,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人物。
远在多年前德雷克就完成了全球航行,也抵达过中国,不过估计是在澳门一带盘恒过,并没有北上,也没有到过宁波泉州等地,在多年之后,他倒是在长崎港与一位来自中国北方的船长暗地会晤,也算是一件奇事,就算是德雷克自己亦是有想象不到的感觉。
事实上他是应托马斯琼斯的信函邀约前来,原本打算前往辽阳,实地看一下辽阳镇海军的实力,在琼斯这个也同为著名海盗的嘴里,对辽阳镇和中国人的海军实力和决心都大加吹嘘,在经过英西海战后,德雷克对亚洲的布局也很有兴趣,这个时候英国刚打算染指印度,此时印度的一些港口就在荷兰人的经营之下,英国有意把这一大块地盘都吃下来,印度的人力和资源都令英国人垂涎三尺,而这么大的地盘并没有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事实上在英国殖民之前,印度只是出现过一些大大小小的帝国,从来没有一个帝国统一过后来英国人所占据的地盘,在此时的印度更是分裂成几百个大大小小的邦国,资源丰富,力量分散,文明落后,这简直就是天然的殖民地,比起南美来也不差,与其向南美和经营了百年以上的西班牙人打生打死,不如亚洲争一争,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和荷兰的东印度公司都是在未来十年之内先后成立,不仅是英国人看出了亚洲的重要性,荷兰这个后来居上的海上帝国,当然也是颇有自己的一番打算。
印度尼西亚,印度,还有大明沿海,荷兰的战舰商船每年递增,渐渐将形成一个高峰,德雷克这种一世枭雄当然不可能等荷兰人布局完了再跑来,历史上他就在这个前后来到亚洲,但晃了一圈没有什么成果就离开,后来几十年后,荷兰船只迭年增加,最终达到一年两千多艘近三千艘前来亚洲的局面,英国人费了老鼻子力气,在全球和荷兰开战,最终将亚洲的荷兰船渐渐吸引回欧洲去,这才确保了自己在亚洲的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