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明-第5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一说,张用德和王士性都是害怕得罪权贵,皇帝还无所谓,阁老和吏部天官却是普通官员惹不起的,这一次皇帝倒是聪明,不叫锦衣卫抓人,也不下诏狱,直接叫申阁老暗箱操作此事。这么一来,倒是真的把这几个人给吓住了。
黄大成想到张有德平时说起国事时那慷慨激昂的模样,心里感觉一阵不适,这人却是如此虚伪,好生叫人觉得鄙夷。
他没有说出来,黄正宾却是嘴不饶人,冷笑着道:“伪君子,呸!”
“不说这些。”老好人黄大效不愿说这些,不过他对当权者却没有妥协的意思,皱眉说道:“申阁老这般行事,大坏规矩,以前,他向皇上献过一计,各官上书言事,需得说自己该管之事,否则不当言。这也算是合理,除了御史外,工部的官说工部的事,礼部的官说礼部的事,我等纵有一些不满,亦不好太过反对。只是现在他这般行事,却是下黑手,行的是诡道,邪道,我等绝不能坐视不理。不若一起上书,将此事揭露,闹出轩然大波来,倒时候看他怎么办。”
“不妥。”黄正宾人在内阁任中书,对内廷的事比旁人要清楚的多,当下就反对道:“皇上对申阁老其实已经不似以前那样倚重,但我等将此事暴出,皇上为了自己的面子起见也要保他,我们越是弹劾,申阁老就越是稳若泰山,相反因为此事他吃了挂落,等于是替皇上北了黑锅,有这情份,又是三五年内动不得他了。”
“此人外柔而内刚愎,不能容身,且毫无施政的能力,大明这几年不是灾异就是兵变,还有起义之事,若是此人在继续当政下去,真的不知道伊于胡底。”
“内阁诸阁老中,我看看都远不如张江陵当年。”
“嘿,江陵也是一个跋扈的,申阁老在这上头总比他强得多。”
“跋扈也能做事,江陵当国时我等虽然也看不过眼,但好歹国势蒸蒸日上,财力充足,政治也算清明,说起来人无完人,我等对江陵似乎有些过苛。”
“你这番言论,大约是因为受了辽阳那位的启发吧?”
“这,倒也算是吧。”
“呵呵,其实我亦云然。”
听到这样的话,所有人都笑将起来。


第847章 简报
几个文官在一起,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他们都是低品文官,还没有走到朝廷的中枢核心,对政治事件的看法和见解比百姓也高明不到哪儿去。但不论如何,道理总是道理,张惟功的言论已经在京城流行开来,颇有一些青年官员受到了影响,对张居正的评价,无形之中就是一变。
也就是明朝有这样的风气,万历虽然对张居正深恶痛绝,但给张居正平反的呼声却是万历年间就有的,而圣天子垂拱而治,百官操弄政务,这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对惟功的分权论,私心里赞同的人是很不少。
若到清季,所谓“大权皆操于朕手,从不假于他人”的时代,讲什么分权监督,权立制衡,分分钟被发配宁古塔,甚至斩首也不在话下。
“咳,好了,”黄大效说了一气,泰州学派的学究气尽显无余,不过还是他第一个省悟过来,微咳一声,说道:“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才能使这一场风波过去?”
“除了叫申阁老倒台走人,别无办法。”
“亦可托大佬说话转圆,如何?”
“毫无用处,大佬中能和申阁老说话的倒有几个,一则,我们没有交情,攀不上。二来,申阁老对皇上的意思是怎么奉迎的,我等知之甚深,又有哪个大佬,能使申阁老放弃此事,承受皇上对他不满的代价?”
几个人面面相觑,一时竟是毫无办法可言。
黄大成心中泛起一阵无力之感,看看满座诸人,颓然躺在椅上。
……
……
在京城的风波,最多三日,便是呈在了辽阳总兵府西花厅惟功的案头。
“这件事倒也有趣。”
惟功用手指弹一弹几份报告,笑道:“事情正在起变化。皇上倒也学会玩这种手段,他要直接将人拉到午门打屁股,申时行反而要装模作样的去救援,现在么,这么玩黑箱手段,倒是对付底下小官的好办法。”
“一国之君这么做,简直荒唐啊。”宋尧愈满脸沉痛道:“若江陵还在,断不许有此事发生。”
“老夫子你莫把江陵想的太好,”惟功笑笑道:“江陵在时,这样的事可是没有少做。只是他不许皇上做,自己做起来是没有什么障碍的。”
张居正在时,言官针对他的,大多数都没有好下场,免官夺职常有的事,最好也是贬到冷衙门当闲差,皇帝现在才想起来这样做事,已经算是很后知后觉了。
宋尧愈被噎的没说话,气哼哼的别过脸去。
不过转瞬他又回过头来,对惟功道:“那么这件事大人打算怎么做?”
“申时行也是向来和我们做对,在朝中他得罪的人也多了,估计不需要我们发力,只要给黄大成几个略微点拨一下,叫此人去位不难。”惟功突然露出忍俊不禁的模样,笑着道:“不过那孔学还真是妙人一个,张惟贤那里拿一份,卖消息给我再拿一份,好家伙,吃定我们兄弟俩了。”
提起此人,宋尧愈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哪有什么主义,谈的全是生意。”
惟功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宋尧愈茫然不解,惟功也不解释,笑了笑,说道:“这件事交给王国峰和军情司去处理,李甲和杜礼配合一下就是。朝堂看来乱象渐生,党派林立,彼此内斗,要紧的就是皇帝没有掌控全局之力,成党结派,如果有强力调控,彼此制衡竟争,反是好事,但大明这情形,只会互相攻击,越演越烈,最后大家谁也瞧不惯谁,事也不做,只要非我同党,纵是圣贤亦攻之,若是我同党,纵是奸邪也庇护之,长此以往,国事将不可问了。”
宋尧愈道:“二十年内,大明非因为党争灭国。”
“我们走着瞧吧。”惟功不为此言所动,反正更大逆不道的话他们也是说过不少次,这句话还真算不得什么。
只是原本他以为万历摆脱了国本立储之争,毕竟皇后在废立风波中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万历应当对自己的皇后有所感激,并且嫡长制度在汉人王朝来说几乎是没有办法颠覆的,从刘邦的无奈到万历都是一脉相承,就算是清季,除了国初那几代,从康熙就想立嫡长,乾隆也两次想立嫡长,到了嘉庆,终于把身为嫡长子的道光立为皇储,算是了了数代帝王的心愿。
万历从情理来说不该有所动摇,可历史的一点点改变终究影响不到帝王的性格,万历最终还是情迷郑氏,并且推爱朱常洵,只是他的压力明显比原本历史时空的国本之争要大的多,原本的朱常洛是王恭妃这个宫女所出,现在的皇长子却是王皇后所出,正经的嫡长,废立起来,难度太大了。
“迟早还要出事!”宋尧愈已经将自己的产场彻底放在辽阳的这边,想起万历就是气不打一处来。
这位皇帝,阴私狠辣果决明快不及其祖,大方放权信人不疑又不如乃父,贪婪无度倒是大明帝王中数一数二的,毕竟太祖成祖气象恢宏,英宗宪宗无甚亮点,但亦没有贪财之事,孝宗是垂拱而治的代表人物,武宗胡闹,纵观大明列祖列宗,象万历这样只喜欢黄白之物的,还真是少之又少。
想起这一点,只能叫人哭笑不得。
“迟早再说迟早的事,老夫子莫在这里生气,赶紧出去忙去吧。”
现在中军部运行已经十分规范,宋尧愈负责的是机密业务,军情特务两手抓,京城的事要用到军情司,当然得这老夫子亲自去主持才能放心。
赶走了老夫子,惟功自己又继续看简报。
他每日清晨时分起身,打一套拳,拉回弓,身上大汗淋漓之后再洗个澡,换上衣袍之后和家人一起吃早饭,逗逗几个孩儿,和两个夫人说笑一会儿,两个夫人又先后有了身孕,得知消息后不仅惟功高兴,就是全镇上下也是欢欣鼓舞。
辽阳的情形已经比当年辽镇还要强大百倍,李成梁的九个儿子分居高位,不愁没有继承人,辽阳和辽镇的不同之处还在于没有辽镇的那些将门世家,比如祖承训虽然也是李成梁的家丁之一,但那只是进身之阶,其实本人还是宁远二百多年的将门出身,相同情形的将领还有不少,李家的控制力远远不及惟功对辽阳的掌控,两边相差太远,是以惟功的继承人多不多,是不是足够,这也是全镇上下十分关注的事情,就是惟功现在惟一的女儿,暗地里打主意想结亲的真不知道有多少,只是众人都明白惟功的态度,现在儿女尚小,不欲早早结亲,是以没有人敢真的提出来,不过再过几年,估计挡也挡不住了。
对这等事,惟功倒也没有给儿女自己寻找未来伴侣的打算,稍微超出时代一点算是进步,超出时代太多就是妖异,就算以他的身份也未必能压服所有的人心,是以他的打算是儿女成年前后,自己挑一些合适的对象,不过叫儿女们自己相看一下,就这一点来说,当时的士大夫家庭也有这样做的,并不算太过出奇。
吃罢家庭早餐,就是他开始办公的时间。
到了西花厅,就是先看简报。
各司的简报都有,包括军政财务各方面都有,另外就是各营的简报,从近期的训练到营中大事,还有请示拉练或更新装备的报告,不一而足。
惟功看了之后,如果同意就是画行,接着各司会执行,有的需要各司协力的,中军部也会协调,各营需要领取装备的,可以用画行的文书到军需司领取物资,每日辰时一过,各司和各营就都会忙碌起来。
当然,具体的事务惟功管的并不多了,看简报和处理突发事件才是他的工作,平时的事情已经是中军部和各营自主的多,若是他大事小事一把抓,身边没有一个得力的人才,从天亮忙到天黑亦是忙不过来了。
辽阳实行的是精细化的管理,没有士绅和宗族的帮手,就算是朱元璋当年也靠的这两样,洪武年间有所谓的粮长,其实也就是地方士绅帮着官府做事,眼下辽阳的局面,朱元璋复生靠自己一个人也管不过来。
看完简报,今日之事自然有行程安排,第一件便是到四海银行总部参加一个仪式。
在惟功出门的时候,相关的任磊等人已经赶了过来。
“大人,黄永新真是好运道啊。”
看到惟功,任磊做了一个嫉妒的表情,摊手道:“吸收储金百万两奖励二千两,底下襄理和协理各千两到百两之间,这般厚赏下来,连我都想去当四海银行的经理了。”


第848章 总部
黄永新是从四海商行的一个大分行调到辽阳的,银行的事情是最近这一年来辽阳最得要的业务,是以调来的人才全部都是各商行里的人尖子,有点儿象当年从顺字行调出大量人才充实辽阳各司的感觉,这一次成立银行,重要性已经超过了顺字行的保险行,是一次革命性的创新业务,为了表示出对四海银行的重视,惟功除了确定这个银行只能是官办官股之后,又多次背书,并且调入了最好的人才参与创立和管理,好在四海银行到目前为止也确实让人十分满意,银行和铸币局一直在良性互动和配合,目前来说,辽阳控制的地域已经较少有人使用散碎银两,除了极偏的没有进入屯堡体系内的山村居民还有少量的使用碎银或是物物交易外,多半辽阳境内的已经使用面值不等的银币,金币更是为人所喜,已经流传到京师和南京一带,不少富裕人家都喜欢换一些精致漂亮的辽阳金币用作收藏,这样无形中对辽阳的黄金储备有不小的压力,不过金币兑换银币价值虚高,已经远远高于民间传统的一比十的兑换比,既然惟功已经决定使用银本位,金币又有大量的利益,倒也没有必要执着于银行里一定有足量的储金。
在辽阳境内也发现了好几个大型易开采的金矿……这也是必然之事,采金有专门的人员和队伍在不停的进行,勘探工作甚至在上次对北虏大战时都没有停止过,东北这里有不少金矿是惟功早就知道的,虽然不能登莱的招远金矿相比,但多发现几个矿脉之后,一年也有足够的收益了。
铜矿,铁矿,银矿,都被大量的开采着。
有了铜矿,辽阳自铸的铜币也开始流通起来,虽然绝对数量并不太多,但银辅币的充足缓解的铜币不足的压力,最少从现在看来,辽阳银行开设之后,市面上主货物和辅币数量十分充实,无形之中缓解了商品流通时的交易压力,除了方便百姓外,最重要的就是大宗的商品交易时的银行担保功能了。
货币自江南分行储入,开具储单,直接便是可以在辽阳取出钱来,而货物又有顺字行负责流通,如果有损失,还有顺字行的保险行负责包赔。
银行开设之后,有司做过一些调查,辽阳和京师在内的北方,还有南京在内的南方的货物流通和交易都增长了三成左右,预计在未来几年之内,会呈现井喷式的发展。
以前都是有根脚的大商人才敢涉足的南北贸易,在有银行和顺字行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