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明-第6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兄弟很有默契的没有多说什么,开始享用各自的饭食。
这般行得数日后,但见联络塘马不停奔驰,各纵队有条不紊的前行,每处信地都有工兵和联络军官指定宿营地,然后各部按划定地方开始宿营,一切均是有条理的可怕。
各处都有车队,隔数十里就有大型兵站,有粮储,战地医院,补给中心,各路、营、司,均有指挥和联络点,虽然看到的军队和补给人员已经超过十万,而且是行进在茫茫无际的草原之中,但行得这么多年,一切都象是在辽阳腹地中行动一样,几乎是严丝合缝,没有丝毫的漏洞可言。
至此两兄弟心中已经完全服气,只是尚未见辽阳与插汉部决战,尚不得返,又过得数日后,听得战鼓声如雷般鸣响,大队大队的步兵开始由纵队改为方阵横列,两人知道大战在即,纵马驰至一个山包顶端,看到战场情形,顿时就是醉了。
蓝天白云之下,广袤的战场几乎一眼看不到边,对面是多达十数万骑的插汉本部骑兵阵列,明军这边大约有四五万人的战兵,两边隔着几条小河和几十处丘陵展开,经过这些天的行军,李家两兄弟知道辽阳在插汉的西部布置了不少骑兵,在东北部也是有相当的实力,插汉要么先往西边极北,一直退到外喀尔喀地界,往漠北瀚海处逃走,要么就得在此决战一场,然后相机转场,这般逼迫敌人进行战役决战的打法,就辽镇那种只是提刀挥砍,最多骑兵突袭捣巢的战术水平,实在是差的太远太远。
在两人眼底先是大队大队的步兵由纵队投入战场,然后转为横阵,两翼则是相当数量的重骑兵,在步兵突进之时,骑兵已经由两翼包夹过去,这样一会打响之时,骑兵并不会在中央战场,只有中央突破后,骑兵便可以自两翼夹击,这是明显的以步骑协同,而步阵作用还在骑兵之上的打法,也是令得凡遇战皆以骑战为主的辽镇之人,看的心驰神摇。
不仅李家两兄弟看的全神贯注,便是那些相随而来的家丁伴当们,亦是看的十分投入,眼前这种场面,可能这一生也没有机会再看第二回。
明军一动,对面的北虏也是动了。
千骑万马,蜂拥而出,旌旗飞扬,大片的苏鲁锭随着号角声摆向前方,似乎是碧绿的草原上,突然就长成了一片由苏鲁锭结成的森林。
这一次,可以看到插汉的汉旗,自达延汗之后,蒙古又是四分五裂,俺答称汗,土谢图称汗,更远的还有卫拉特人的汗,还有西伯利亚汗国,当年成吉思汗的子孙,四分五裂,但仍然统治者数万里之远的土地。
似乎也明白今日这一战就是部落最后的机会,号角声似乎就是不停的哀歌,大片战马奔驰着,马蹄翻飞,溅起大片的草泥,大地被震颤着,那种千骑万马奔驰向前的威势,足以令得任何人为之心惊。
在这个时候,当然还是骑兵为王的时代!
“这,北虏也瞧出来了,中央战场是最好的机会……辽镇这般托大,能挡住么?”
挡在最少两三万北虏突骑前方的就是一队队的横列的步兵,那些刺刀,在千骑万马面前就显的异常单薄,黑色的突骑犹如狂风下的巨浪,向着浅浅的红蓝相间的堤岸,猛扑过来。


第913章 归心
在北虏突骑向前的时候,辽阳镇的炮阵动了。
三百余门火炮在距离四百步左右的距离,一起开火。
炮兵阵地就在战场的两翼,第一轮炮击就在北虏的骑阵中打出巨大的浪花,黑色的洪流似乎一下子就变的缓慢很多,紧接着第二轮,第三轮,几乎是目不旋踵,几十息间,连续好几轮的炮击准确的打在北虏的骑阵之中,将凶猛的势头,用世间罕见的伟力,猛然压服下去!
似乎就是一只凶兽,被凛然腾空的大手,不停的手力强按下去!骑阵不停的呼啸向前,仍然在力尽所能的突前,但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却是几乎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突前的是插汉部的精锐甲骑,在这个时代,插汉部是北虏各部中最为强大的一部,其余的漠北三部,土默特,喀喇沁,科尔沁等各部均是定期向插汉的图门汗朝贡,听从图门汗定立法典的约束,插汉部的骑兵精锐亦是最多,几十年间,屡败明军,杀死多位辽东明军的亦是插汉部,李成梁的兴起只是打击插汉部进犯明朝边境的势头,而不是将其击败。一直到明亡,插汉部也是漠南蒙古最大最强的部落,但那时的插汉部已经衰落,完全不是后兴起的女真的对手了。
此时的几万精锐骑兵,便是这个部落最拿得出手的家当,或者在此之前,做出决策令骑兵冲锋的部落头人们万万没有想到,一再击败他们和盟友部落的明军,火炮之威,会是达到这样的地步。
李如柏和李如梅也是看得发呆,眼前的烟柱弥漫开来,火炮不停地喷出火舌,几里之外的战场上到处是人的残肢和马的身体被炸的腾空而起,草皮和泥土也是不停地被火炮的炮弹打的腾空而起,到处是惨叫,哀嚎,在火炮击发的时候,轰隆隆的炮声又是天神降临的神罚之声,除了炮声之外,就是什么声音也听不到了。
这般的炮击之威,辽镇的那些火器就成了小孩子过家家的玩具,或是老百姓过年放的炮仗,这一下连向来骄横的李如柏都不敢再提什么八千家丁能破多少辽阳兵的话题了……这炮阵一摆,辽镇便是八万骑兵也是白给。
“看步兵吧……”
李如柏还有最后一根稻草,李如梅早就已经没有什么想法。很明显,辽阳的力量是整个体系,从调兵到后勤,到步兵的火枪,火炮,骑兵的重甲,佩刀,骑枪,这是整个体系的力量,在李如梅眼中这个体系无处不在,虽然他看的到,也感受到这体系的力量,但这体系是怎么建立起来,怎么发挥的作用,他却茫然无知,就是现在叫他学亦是不知道从何着手。他只知道,辽阳放在这里的力量,给辽镇再发展一百年也是发展不出来这般模样,在这样磅礴强大的力量面前,个人的武勇和彪悍的骑战家丁已经没有生存的土壤了。
“突进了,突进了。”
李如柏突然叫喊起来,战场上鼓点声一变,一个个横列方阵的步兵猛然向前,在阵列之前并没有传闻中的铁甲步兵,辽阳镇已经取消了这个建制,如果是对步兵的战场,可能会在阵列前布置少量精锐游兵,提前散射打乱敌人阵列,压制敌人的游兵,但对北虏这种只会拉瓦战术,只懂得来回射箭的战术毫无进步的蛮夷,这样的阵列去打他们已经足够了。
两边很快接触,辽阳镇兵开始在旗帜的指挥下轮射,火炮的射击落点开始延长,火枪声和炮声响成一团,在汹涌的黑色骑阵面前,一个个的方阵似乎很单薄,但在火枪的齐射下,骑兵们开始退避,甚至逃离战场,少数武勇的甲骑勉强冲到近前,不是被火枪打翻,便是被整齐的刺刀方阵逼退,战场根本无法直面撞上刺刀从林,从方阵间隙冲过来的少数游骑很快就被镇守其中的辽镇骑兵追着砍,根本无法形成威胁。
方阵持续向前,刺刀一直向前,红蓝之色看似单薄,却是一道钢铁之墙,在这面墙之前,所有的抵抗均被粉碎,在接触不到半个小时之后,中间战场的北虏骑兵精锐已经被方阵和炮击这样的双重打击给打垮了。
中间一崩,两翼的明军已经兜过来,后阵的蒙古人陷入了极度的尴尬之中,添兵到中间毫无用处,两翼也很快被打穿,在辽阳的铁甲骑兵面前,北虏的骑兵根本就象是笑话,微弱的抵抗根本激不起任何浪花,阵地一再被突破,一部部的蒙古骑兵几乎毫无反抗能力的被砍瓜切菜般的砍死。
所有人都崩溃了,旗帜放倒,大纛倾斜,所有人开始奔逃,尖叫,丢下任何可以丢弃的东西。以往他们自豪的马术也不能使他们感觉安全,在以往和辽镇等各镇明军的战争经验毫无用处,此时此地的明军更有组织,更有决心,攻击和追击都是无比的犀利,无数人落马,死亡,或是受伤,挣扎,很快就出现了成群投降的人,那些应该是战斗意志原本就很薄弱的牧民。眼前的这一场战事,就如同演习一般,但华丽无比,人的鲜血和火炮的光芒一样的绚丽,辽阳将会借由此一战,彻底崛起。
在辽阳之前的草原上,极北之极,整个松嫩平原,大好地方,将再无任何可阻止的敌人。
此役过后,北虏失去核心,各部将成为一团散沙,虽有黄台吉等人还可挣扎,但可想而知,插汉本部都被这般击溃,黄台吉等人,又将有何能力阻止明军深入草原?
板升地,到瀚海,燕然山脉,一切都将落入辽阳手中。
“二哥,我会建议我们李家彻底倒向辽阳,你觉得呢?”
李如柏看看一脸沉重的李如梅,点了点头,说道:“我又不傻,投辽阳当然是对的,不要说北虏或是我们辽镇,现在就是把大明九边几十万人全拖过来,也不是辽阳镇的对手。那张惟功……不,张平虏迟早有一统天下的一天,我等投效越早,获利越高,现在我就在想,我们李家说投就投,功劳在哪,投名状又在哪?”
“这等事叫咱爹想法子去吧。”李如梅脸上震惊之色仍然难掩,在此之前,如果说谁提起叫李家毫无保留的效忠辽阳,李如梅准当对方是疯子,现在么,他惟一担心的事便只是辽阳会拒而不纳了。
毕竟有眼前这般力量,辽阳根本无需任何人的帮助,想取天下,真的如探囊取物。如果二十年前李家有这样的力量,李成梁早就用铁蹄踏破京师,管嘉靖还是隆庆待他的君恩如何!
天予不取,必被其祸!
“就是不知道张平虏什么时候动手了。”
现在的李家兄弟程序法惟功只有深切的敬服之情,在他们看来,能将力量发展到这般极致的人,便是当年大明太祖高皇帝亦比不得,现在惟一叫他们想不通的便是,为什么惟功已经拥有这般力量,却是始终隐忍不发。
最后时刻到来了,骑兵们崩溃的如山崩海啸一般,大股的北虏已经绝望,战场上响起一阵阵的哭叫声,无数人跪下请降。
李如梅简直不忍心看这样的场面,眼前这场景不是一个部族的消亡,而是北虏做为华夏的大敌,自今日起这个整体也不复存在了。
联络官和李如柏等人却是看的津津有味,身为大明这一边的人,所有人都有着朴实的事非观,这二百年来北虏不知道杀了大明多少人,抢了大明多少东西,害了多少人家,这般的下场,就是十足的报应,令人感觉到的惟一情绪,便是心情愉快!
用北虏老祖宗的话来说,就是看着敌人的哭泣模样,实乃天下最为快意之事!
“还好,咱们大哥没抢到宁夏的差事。”想到李如松还有当宁夏征伐总兵,然后统合力量和辽阳掰腕子的打算,看的津津有味的李如柏突然打了个寒战,然后又是一脸应幸。
……
……
“兹尔张惟贤为提督陕西军务总兵官,讨伐不臣,为王前驱……”
圣旨念完,开读的翰林官一躬身到底,文臣傲气在张惟贤面前消失的干干净净,张惟贤却是只瞟了这个青年翰林一眼,将手一伸,接了旨意过来。
此番出征,在辽阳大胜的消息传来之后,举朝文武心头沉甸甸的时候,显的尤其的隆重。不论是五军都督府,兵部,户部,相关的各寺卿都是鼎力支持,张惟贤的实力是一回事,而举朝欲以宁夏一役的声威对抗辽阳的心思,也是昭然若揭。
万历本人,则是格外的着重这一点。
辽阳大胜,前后斩首五万级,俘虏十五万人之多,虽然俘虏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但此役过后,不论科尔沁各部还是插汉各部,在方圆几千里地方已经再无威胁可言。
这些地盘,辽阳已经毫不客气的全吞了下去,与前次收复大宁都司故地时的情形完全不同,不仅辽阳没有献纳的意思,朝廷也没有哪个不知死的鬼想着要把这地方要来。


第914章 毁灭和新生
有个翰林倒是私下说起这话,顿时便是被众人嘲笑。辽镇连大宁旧地都守不住,这些地盘,换了九边哪个镇去镇守合适?钱粮何处来?将领,兵员,屯堡,这些钱和人何处来?朝廷经营九边,那等气魄是国初事情,现在这几千里方圆的地方都快赶上大半个九边了,要修镇城,卫城,所城,然后是守备军堡,然后是各军台,火路墩,还要修路,驿站,急递铺,然后屯田,修筑民房,随便一算,这数字就能叫户部上下魂飞魄散,把大明十年的积蓄全拿出来亦是不够。
至此朝堂上下才隐隐明白,辽阳不仅是武力超群,这经营地方的财力物力也是超出人的想象之外,以一镇之力,财力超过大明一国,这般能力,岂是一镇之力能拘束得了的?
如此这般,所有人的目光投向张惟贤,包括万历在内,这种视其为最后一根稻草的心理,自是来源于辽阳的压力。
重压之下,张惟贤倒也展现出了大将之风,挑选京营从征人员,将各大勋贵家族都照顾到了,然后挑出四卫营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