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爱国军阀-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害得杨兴赶忙将双方拉住,一阵劝诫,才再次回到座位上。
靠在椅背上,双眼微闭,眉头紧锁,内心感叹道:看来老毛还是算英才,天纵英才,土地这样复杂的事情,他快刀斩乱麻,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
而自己,虽然来自后世,但是不论胆识,毅力,决心都不足啊。
就在这时,但懋辛站出来,询问道:督军,那么对农会的改革还需要在全省范围内兴建吗?
民国元年(1912年),国民政府农林部公布了农会暂行章程,要求各县成立农会,“以图农事之改良发达”。1913年,全国各县大都先后成立了县农会,以推广农业知识,辅导农民改进耕作方法和协助农民解决困难。
但是许多县不是只有农会之名而没有开展活动,或者因经费等原因在次年冬被解散。
在杨兴就任川东北宣慰使的时候,在修建修公路的同事,由农业局主导,在各个县都建立起非常正规的农会,由当地农作物技术人才领导,以推广农业种植方法,经济作物种植,畜牧业养殖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公路沿线逐渐建立起相应的松散的民间组织,以主导新型农业技术推广。
在去年,护国战争胜利后,杨兴要求但懋辛出面,对重庆镇抚府下面各府各县农会进行重组,除了继续推广农业种植方法,经济作物种植,畜牧业养殖技术。
就是为了支持农会发展,由徐代戡的民生银行,在所辖各府县,建立起银行网点,吸收农村资金,为新型农业改革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农会会员通过农会介绍证明,可以从民生银行借一部分小额贷款,以支持农业发展。
现在,革命党人看到杨兴在平均地权方面忧郁,马上将农会这个问题抛出来,给杨兴出难题。
这几年下来,杨兴主要政绩首先表现在农作物种植技术推广,经济作物大面积推广,优秀畜牧业品种的发展,由于农业经济渐渐注入一些科学的成分,川东北农业经济得到较快速发展。
其次才是在川东北大修公路,水库。
才是兴办实业,如丝绸厂,纺织厂,自行车厂。
可以说这几年下来,杨兴最大成就是在农业方面,现在,革命党人为了实现平均地权,马上将杨兴引以为豪的农会这个东西拿出来,以将杨兴的军。
杨兴大惊,自己还没有说话,农业厅厅长张森堪连连反对道:督军,但会长的农会,对川东北农业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啊,对农会,还是不要解散的为佳。
一听这个,杨兴喜上眉头,眼中露出丝丝笑意,看着但懋辛,说道:怒刚兄,农会不但不要解散,而且还要加强,在等几年,我准备在省府成立劳工局,以统管各地农会,城乡手工业者,城市工人。
表方先生,你说呢?
张澜笑逐颜开,回答道:督军,这个农会,作用还是蛮大的。前两天老家一个亲戚给我来信,说这个农会,不但大力推广农作物种植技术,而且,一般民众要向银行借点钱,通过农会开一个证明,还能很快速的借到一点钱,解决生产过程中问题呢?
征东,你不知道,过去在农村,高利贷吓人啊。一般民众为了维持农业正常运转,向地主老财家借点钱,在年末借一担粮食过年,翻完年要求还1担半啊。
借1个大洋,2个大洋,利息一般为3成,4成,甚至5成啊。对这种重利剥削者,老百姓是又恨又怕啊。
现在民生银行在西充开了一个办事处,一般老百姓借5个大洋以下的,只要由村农会开一个证明,利息不过1分到1分5厘啊,这个民生银行,征东,应该在全川范围内推广啊。
蒲殿俊也咬牙切齿的说道:督军,农村改革重点,应该是如何杜绝这些高利贷剥削,这些高利贷者,不但利息重,而且利滚利,压得老百姓翻不过生。
老百姓为了还高利贷,刚刚一打完谷子,马上被高利贷者所拿去,过年的时候,连年都过不清净,逼得大家卖儿卖女的,甚是可恶。
在张澜、蒲殿俊带动下,大家马上述说高利贷的坏,比地主占有广大土地更坏。
而杨兴内心也豁然开朗,想到一个名词-减租减息,看来老毛他们不仅仅是平均地权,还有减少利息,减少地租。
既然如此,那么我为何不将减租减息改为减息减租,先通过省政府直辖的民生银行、浚川源银行,在全省一百多个县建立起银行网点,一则吸收各地地主、财主的存款,一则为农民发放贷款,逐步解决高利贷问题。
农村、居民银行存款,这是一个好主意,在前世,为何经济能够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银行里面存了居民大量存款。
如此看来,解决民生,首推高利贷,其次才是所谓土地。
想到这里,杨兴内心不由有主意了。
站起来,看着大家,杨兴说道:各位,对三民主义部分中民生部分,也就是平均地权这一最为核心部分,你们看这样可以不?
在今年年末,我们将对过去农会基础上,对全川各县农会进行改组,在各区、各乡建立基层农会这一民间组织。
在今年年末,由政府控股的浚川源银行、民生银行,在全川各县建立起银行分行,在明年3月份,在县下面各区建立起办事处,以为人民提供低息贷款。
在今年年末,由省政府起草一个法案,也就是《银行钱庄管理办法》,交省政府表决通过。
由政府财政厅指导本省银行利息,钱庄借贷,对民间借贷利息不得高于财政厅指导利息的20%,超过部分,不但借贷作废,而且可以对钱庄、对放贷者处以若干罚款,甚至罚完为止。
对这个,大家看如何?
在民国年间,一般大地主放贷利率相对中小地主来说要低,放款利息在4成、5成的,多为小地主。
蒲殿俊考虑到省议会多是大中地主代言人,或者是知识分子,就像自己,家境颇为富裕,但是对这些高利贷者,也常常呲之以鼻。
再加上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如老毛等人,都颇有一种一肩热血担道义的情怀,对这个看起利国利民的决议,从内心上颇为支持的。
于是,经过简单讨论,大家纷纷应允。
杨兴看到大家面露喜色,反而面转忧色,看着众人道:各位,这民生银行是去年才建立起来的,政府所投的3百万银元股本,就是滇军从成都运回昆明部分。
这浚川源银行,原来资本也比较有限,也就是200多个大洋吧。
为了支持银行发展,你们看这样可以不,从下个月起,我们所有官员薪水,军队拨款,民生实业、省属的兵工厂、铜元局、自行车厂,可通过民生银行、浚川源银行实现,对这个,你们看有没有意见?
大家都知道,全省各级政府之间,公务开支大概有4百万个大洋左右,军费大概有1千万大洋左右(6个师,每个师100万大洋,外加川江水师,近2个师的工程兵,士兵退役金),外加省属企业之间,如此大概有2千3百万大洋吧,可以选择存放在民生银行,或者浚川源银行。
当然哦,我们将钱存在里面,民生银行、浚川源银行要支付政府利息,对这个,大家有没有意见?
众人一听,这样一转手,金钱从各级财政部门转到银行,保守估计一年也有上百万大洋的利息,何乐不为,如此众人纷纷点头应允。

第二百章 毁誉参半之地租

更新时间20111214 17:39:49  字数:3011
但即便如此,大家对孙文的平均地权,还是心有余悸,罗纶等人要求确定是否将平均地权纳入和谐社会的主要追求。
而与此相反,一向以孙文在川主要代理人自居的杨庶堪则坚决要求将平均地权纳入和谐主义主要方针。
现在看到双方存在争议后,杨兴就显得颇为胸有成竹,一手拿着茶杯,一手拿着香烟,站起来说道:各位,我认为平均地权这一主张有点激进,我们也难以真正做到平均地权啊。
一听这个,杨庶堪大惊失色,站出来,睁大眼睛,看着杨兴,语气颤抖道:督军,这,这平均地权,是中山先生的主张啊,对这一主张,我们怎么能够废除呢?
杨兴笑了笑,走过去,拍了拍杨庶堪的肩膀,笑道:沧白,不要急嘛,听我说说,有没有道理?若是没有道理,大家在反对不迟?罗先生,你说是不是呢?
罗纶一听,笑逐颜开道:那是,督军,请说吧。
杨兴喝了一口茶,将茶杯放在桌上,单手拿着香烟,笑道:各位,自古中国就有平均地权这一主张,孙先生这一次在三民主义中将其列为民生最为核心的部分,我看还是有原因的。
是因为我们国内地租太高,在川省,佃农耕种地主的土地,地租多达5成,有的地方甚至高达6成。大家想想,佃农辛辛苦苦一年,能落得什么呢?就是在风调雨顺年景,能够有一点杂粮充饥,就是生命被吊在哪里,不至于被饿死。
但一到饥荒之年,老百姓没有活路,不是卖儿卖女,就是占山为王,当土匪,就是拖家带少,吃大户。
所以,这个土地问题实在需要解决,否则的话,就会出现张献忠,这个混世魔王会干什么呢?就是杀人,将所有官员、地主、富农、一般平民杀死。就会出现吃大户这种现场,想前年,川省各地,很多地方吃大户。
大家都应该经历过吃大户这种情形,发生这种状况,地主数十年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就一日被吃光,如此又何必呢?
听杨兴如此说,杨庶堪等人暗自高兴,双手摊开,颇为挑战的对罗纶说道:罗厅长,现在农业改革,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情况。
就像上前年,全省大饥荒,出现这种状况,你说怎么办?
罗纶沉思半响,良久,颇为气馁道:督军,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自古以来地租乃地主与佃农商议确定啊,我们政府不应该干涉地主与地租之间的契约关系啊。
杨兴摇摇头,笑道:梓卿先生,不能这么说。
在西方,出现大型劳资纠纷,政府会出现协调解决。在我们国内,地主与佃农之间关于地租之纠纷,可以看做劳资纠纷,或者一种经济承包纠纷,我们作为民国政府,应该出现,协调双方之间关系啊。
一听这个,罗纶脸色黯淡下来,看着杨兴,良久说道:督军,你说说你的协调方案?
杨兴坐了回来,点燃一支烟,吸了一口,笑道:对地租问题,中国历史上多次提出平均地权,中山先生在民生主义中认为这是最核心的主张,一个主要原因是地租太高,是地主利用其优势地位,强加在佃农身上一个枷锁。
大家想想,买一亩地,太多少钱?在全川各地,大概为3~4年土地产出而已,这种投资回报率实在太高了。用2亩地的产出,8~10年就能够收回成本,如此高的回报,其结果会是什么呢?就是地主宁愿将钱放在床下,日积月累,用作异日买地之用,而很少做其他投资用途。
我们都知道,未来川省马上要进入大建设,大发展时期,需要有钱人,如地主,财主将钱拿出来投资实业,而不是买土地。
蒲老、张老、梓卿都深有体会,川汉铁路十来年没有修建成功,主要是因为集资困难,那些有钱人,不愿将钱拿出来投资实业,如此用了数年时间,我们才筹集到一千多万两白银。大家想想,若是我们自己早凑齐修建铁路费用,在这种情况下,满清能够将我们铁路转卖给洋人吗?
修铁路如此,未来发展实业当然也是如此,大家不愿将钱拿出来办实业,大家一天到晚就想着抄地皮,想着买土地发财,如此这样,我们川省经济能发展吗?我们实业报国,科技报国理想能实现吗?
众人一听,纷纷感叹不已,特别是尹昌龄,过去曾经办了一个火柴厂,仅仅需要3万大洋股本,其中艰辛,至今想来仍然让人感慨万千。
其他诸人,或多或少都曾经参加过川汉铁路筹资,对国民秉性,也约有所知。
听杨兴如此说,罗纶神色更加黯然,看着杨兴,面色通红,结结巴巴的说道:督军,大家都知道这土地问题是一个非常严重,非常重要的问题,你说说,你打算怎么办吗?
杨兴笑了笑,看着众人道:各位,对地主,我没有偏向,只是让地租更趋合理而已。黄厅长知道,投资固定资产,一般有一个折旧,西方一般是十年~二十年折旧完,只要折旧完后,就相当于该固定资产基本完成使命。
而土地则不这样,一经买卖,这片土地所有权就属于你家了,子子孙孙都属于你家了。这么说来,这个土地的折旧年限,应该比一般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要长点。
大家看看,买卖一块土地承包给佃农耕种,6~8年就能回本,这个周期可远远低于固定资产折旧。你们看看,这样可以不?
将地租折旧由目前的6~8年调整到20年,这样你们看如何?
听杨兴这个提议,众人哗然,大家议论纷纷。
张澜在旁边算到:土地买卖价格一般为正常年景的3~4倍,要二十年才收回成本,也就是地主每年仅仅收取2成地租,再外加上缴政府一成地租。
这么说来,征东,你想把地租调整到3成,或者以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