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爱国军阀-第4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在遭到中国两个精锐军的全力反击,固守两天,在第三天的时候,后方留守部队发现,在同江县与抚远县出现中国骑兵23军活动踪迹。如果同江、抚远被中国骑兵部队占领,整个特别远东红旗集团军主力有被围歼的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人在哈巴罗夫斯克的布柳赫尔再也不敢怠慢,不顾斯大林的决不后退的命令,一面组织在远东地区的其他武装力量进行救援,一面下令远东红旗集团军主力向哈巴罗夫斯克撤退。

第五百五十九章 反击反击

更新时间2013226 19:00:49  字数:2335
(东方已经建立书友QQ群207902080,望各位志同道合者参加,如此大家在精神上才不会孤单)
而在东线,满洲里战斗还在继续,但形势越来越有利于中国军队,特别是在8月14号,从外蒙古增调过来的骑兵22军,装甲21军抵达前线后,薛岳决定发动反击,以击溃正在围攻扎喷诺尔、满洲里的苏军现在,经过十余天的攻防战,聚集在扎喷诺尔城下,本来希望突袭得手的苏俄军队,突袭变成一场攻坚,本来在战略上颇为不利。
现在该部正进退两难,突然遭到中国精锐装甲部队,骑兵部队打击之下,军心涣散。
看到战场形势不好,82师巴普洛夫率先仓皇逃跑。
而苏军第5骑兵旅旅长罗科索夫斯基虽然竭尽全力,但无奈士兵太过疲劳,众寡悬殊,到最后只得收拾残部向满洲里逃窜。
解围成功后,薛岳一面要求李鸣钟督帅地方部队修复中东铁路,一面率领大部队向满洲里突击。
听闻扎喷诺尔苏军被击溃后,57军军长费克连科胆战心惊,一面担心战场受伤战死甚至被俘,一面为眼前大好形势叹息不已。
现在看来,狡猾的中国人,在一开始就想拖住自己,为大军反击迎来时机。
现在,扎喷诺尔的溃军延绵不绝的向满洲里跑来,费克连科连连向铁木辛哥,向斯大林告急,希望获得有力支援。
但是费克连科知道,救兵在数百里的赤塔,在西伯利亚平原,在万里之外俄罗斯欧洲部分,由于道路补给困难,苏俄虽然在贝尔加湖地区,在远东地区有一定数量的守备部队,但难以在短期完成战役集结等待是漫长的,特别是等待斯大林允许后撤的命令,这比登天还难。
到最后,费克连科不得不自己想办法,一面下令各部向十八里站退却,一面组织仅有的50辆坦克部队对中国进行反击。
在14号,人类历史上爆发了第一次坦克大战,中国骠骑25式超轻型坦克对上苏军的T18轻型坦克。
虽然都号称坦克,但是都没有配备坦克炮,双方都仅仅装备了重型机枪而已。
两种坦克一交手,让双方坦克手大吃一惊,由于重量较重,苏军T18坦克重量达到6。4吨,行动较为迟缓,只能达到20多公里每小时。
而中国的骠骑25式超轻型坦克,虽然只有3。5吨,但是公路速度达到42公里/小时,越野速度达到21公里/小时,再加上数量众多,整个装甲21军装备达到500辆,是T18的数倍。
如此,T-18艰难的在阵地上左右打滚,避免掉进泥潭中,而骠骑25式超轻型坦克常常三五成群的围住他进行射击。
子弹连连被挡开,也不知道谁想出一个主意,众人决定用手榴弹炸他屁股,如此方慢慢解决战斗。
在装甲21军投入战斗,在骑兵22军投入战斗后,费克连科最先妄想通过T-18解决战斗,但无奈中国坦克数量太多,T-18又行动迟缓,遭到中国军队痛歼后,有几辆准备逃跑的也抛锚在路上。
看到这一切,费克连科知道大势已去,只好下令全线反击。
如此中国军队连连追击,到8月20号,白俄罗斯旅已经进抵赤塔。
而在中线,李宗仁率领第5军、第6军也已经击溃苏俄远东特别红旗集团军,大军向哈巴罗夫斯克挺近。
最先世人认为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现在中国军队竟然大获全省,消息传出,整个世界震惊。
面对如此结局,斯大林连连召集政治局成员开会讨论,为了应对远东局势,决定对布柳赫尔,铁木辛哥停职留用。
对贻误战机的82师师长巴普洛夫执行战场纪律。
对57军军长费克连科则直接撤职查办。
下令从西伯利亚、从欧洲部分调集二十万大军,以抗击中华民国这一个帝国主义傀儡,以稳定远东局势。
当然,作为一个政治家,斯大林与他的政治局成员也知道要消灭中国军队已经万万不可能。
为此,斯大林也通过对苏友好的国会议员陈独秀建议中苏进行外交谈判。
而在国内,民情再次被调动起来,一些爱国人士要求政府出兵膺惩苏俄,收复被苏俄侵占的领土。
但是所有军方人士都知道谈之太早。
虽然中国军队消灭苏俄阿穆尔舰队,但是苏俄太平洋舰队还健在。
虽然中国军队给苏俄远东红旗特别集团军,给苏俄57军以重创,但是苏俄在远东力量还非常庞大,苏俄目前已经进行战争动员,其集结起来的兵力是惊人的。
况且,中国还没有在东北地区建立起稳固的后方基地,苏俄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补给困难,而中国军队补给也更加困难。
通过奉天的兵工厂,军火先运到长春再转宽轨列车,如此颇费周折。
且赤塔、哈巴罗夫斯克乃苏俄在远东的枢纽,若要攻克非尺寸之功。
而在这个时候,白俄旅在赤塔方向遭到优势苏军的抵抗后,遭到惨败,在旅长兹里亚诺夫率领下,不得不向后方撤退,这一重大讯息也告诉军方高层,要攻克赤塔颇不容易。
除此之外,就是巨大的伤亡,在前线中国获得胜利,但是巨大伤亡也让杨兴对继续进攻颇为犹豫虽然在战场上战术应用合适,中国军队连战连捷,但是中俄战损比率竟然高达1:1。5,也就是说杀死一个俄罗斯人,在战场上需付出1。5个中国军人。
看到如此惊人的数据,杨兴感叹,若是失败,或者发生大规模后撤战役,如果那样的话,按照经验,中俄士兵战损比率就可能高达1:2,1:3这样的水平了。
参谋长蒋百里,参谋次长张绍增、白崇禧等人安慰杨兴,我们虽然付出巨大伤亡,但是我们毕竟获得了胜利,毕竟我们很多受伤的弟兄得到较好救治啊。
但看到这样的数字,对继续进攻,对获得最终胜利,杨兴还是颇为犹豫的。
而在此时,担心中国重新崛起,小日本也作为中介人进行外交调停,希望双方实现停火。
正如苏俄驻日代表在游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所说那样:田中君,帝国占领中国南满铁路,占领中国旅顺、大连,其法律文件不过是日俄《朴茨茅斯和约》,如今苏俄战败,那么未来,中国在收回北满权益后,必然兵锋南指,收回南满的所有权益啊。
田中君,斯大林非常看重朋友友情的,如果大日本帝国今日成为苏维埃的朋友,在未来需要时,苏维埃也会成为大日本帝国的朋友。
在这种情况下,田中义一又改变主意,决定外交调停,让中苏之间停火。
在这种情况下,杨兴在咨询前线将领意见后,决定接受陈独秀的建议,命令进行外交谈判。

第五百六十章 停战协议

更新时间2013228 7:46:40  字数:3262
中国政府派出外交部东亚司司长蔡云升与苏方代表斯曼诺夫斯基、梅里尼可夫在哈尔滨进行外交谈判,由于前方战事正紧张的进行着,双方又都想尽快的结束这场尴尬的战争,如此经过一天的唇枪舌剑,对中国政府版本的条款,双方分歧巨大。
1、中苏承诺通过谈判等和平外交方式处理两国长达数千公里的边境争端。
2、中方注意到苏方曾经连续两次发表对华友好声明,废除与满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此中方表示感谢。
3、中方尊重沙俄与满清签订协议,共同修筑中东铁路的背景。
4、中方承诺用若干款项购置中东铁路北满段。
5、苏方同意中方用若干款项收回中东铁路北满段。
6、苏方承认中国对外蒙古不可争议的主权。
7、苏方承认中国对江东六十四屯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8、中苏双方承诺互不干涉对方内政。
在拿到中方条约文本后,苏方不敢怠慢,认为让苏方承认两次对华友好声明不太现实,因为目前环境与数年前中苏环境完全不同,建议废除该条款。
但是中方代表据理力争,且认为苏方不承认该条款,那么中方就没有必要用3千万国民币购置中东铁路北满段,就没有必要承诺互不干涉对方内政。
斯大林拿到中方条文后连连表示不满,苏方认为两次对华声明,按照法律角度上来说仅仅是备忘录,而不是法律文件,没有法律效力。
若是重提两次对华友好声明,中国很有可能据此要求苏俄侵占中国180万平方公里土地(除去外蒙古后),如此条款是苏俄不能接受的。
中方认为自己已经为中苏和平,中苏边境冲突尽了最大力量,苏俄两次对华声明即使是备忘录,我们也可以重新提出来,让世人知道这个历史,尊重这个历史吧。
这合理要求遭到苏俄断然拒绝,苏俄代表强硬的表示,若是要将两次对华友好声明拿出来作为谈判前提的话,苏俄宁愿退出谈判,双方可以重新开战。
参与外交斡旋的陈独秀听到这里,满脸冒汗,连呼受骗,叹息不已。
随后,苏俄谈判代表抛出己方版本的谈判文本,双方经过讨价还价,在当天深夜,由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召集五院正负院长,外交部部长,国防部部长,总参谋长、国会参众两院民意领袖讨论后,虽然颇不情愿,但还是决定签订与批准该条约。
该条约只是一个停战协议,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中苏两国长达数千公里领土争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沙俄侵略中国数百万公里的事实。
但是,在目前情况下,也是中国所能得到的最好的条约,条约规定:1、从即日起,中苏之间在边境上实现停火。
2、交战双方各自退到中苏传统边境线上。
3、中方尊重沙俄与满清签订协议,共同修筑中东铁路的背景。
4、中方承诺用2000万国民币购置中东铁路北满段。
5、苏方同意中方用2000万国民币收回中东铁路北满段。
6、中苏双方同意通过外交谈判解决双方存在的领土主权争端。
7、中苏双方同意约束本国武装人员
8、中苏双方同意在边境地区建立协调委员,以处理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
在8月23号,中国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与苏维埃部长会议主席古比雪夫分别在武汉、莫斯科批准《哈尔滨协议》,如此结束了为时二十余天的中苏武装冲突。
正如东北军区司令员蓝天蔚所说那样,中苏中东铁路争端不是一场战争,更不是一次冲突,不过是中苏双方一次争端而已(历史上中东铁路战争结束后,布柳赫尔如此骄横的描述)
而在协议签订后,苏俄则向后贝尔加湖地区,向远东地区大量增兵,以补充战争损耗,以加强在远东力量,以报一箭之仇。
与此相对应,前线各部中国军队迅速撤回驻地,以避免运输线太远而造成的后勤补给困难。中国政府决定继续向东北、向内外蒙古,向新疆移民,决定在东北建立6个民兵师,在内外蒙古建立2个民兵师,在新疆建立4个民兵师,以加强对边境的控制。
而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坚决履行《哈尔滨协定》,在协定签订后三天,就正式任命蔡云升中苏远东边境协调委员会主委,任命国会议员陈独秀为副主委。
回到武汉后,陈独秀专门到行政院来拜会杨兴,感叹苏俄态度跋扈,行为恶劣,在大败之后还存在大国沙文主义。
本来中方文本是杨兴参考其意见提出来的,竟然被苏俄断然否决,让陈独秀感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CP主义本来就是一个很好的梦想啊,怎么那些简称是CP分子的,其行为竟然完全违背CP主义。
经过简单考察,竟然野蛮消灭苏俄地主、富农阶层,竟然将这些流放到西伯利亚,对这些,陈独秀感到不解。
还有,不是说国际主义吗?怎么这样锱铢必较,过去吞并了中国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现在难提就不允许提一下,世界怎么有这样的公理呢?杨兴一片安慰,一边笑道,斯大林就是一个沙皇,其眼中只有利益,只有权利,其他的,都是统治民众的借口而已。
就像古代中国皇帝,不是号称所有人都是自己子民,最后结果是什么?
他们怜惜了这些他自己的子民吗?
现在苏俄号称所有土地归国家所有,没有具体所有人,与就像古代皇帝,宣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样,有什么差别。
只不过一个号称是归皇帝所有,一个号称是归全民所有,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随时可以无情夺取人民的土地。
那种公有制也是这样,号称全民所有,但最后不是官员所有吗?
而我现在建立的和谐社会,强调人民、官员实现利益平衡,大家依靠自己能力,和谐发展。在政府所创办的公司里面,设立一个工会基金,工会掌握10%的股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