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爱国军阀-第5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唐绍仪等人认为,由于曹锟贿选,段祺瑞投降日本,而张作霖武力驱逐段祺瑞后就任大元帅,国家怎么能够给其名号呢?
想到曹锟、张作霖名声毕竟有点不彰,吴佩孚、张学良见状,退而求其次,认为曹锟、段祺瑞、张作霖就任国家元首总是事实,国家需允许其建立图书馆,不论国家图书馆,还是省立图书馆,反正要按照院长的规制建立国家图书馆,以研究其一身。
看到大家争论不休,杨兴示意大家安静,拍板道:吴子玉,张汉卿,对曹老将军,张大元帅,由于其一身太复杂了,还是留给后人说吧,就像我们一样,功过是非,留给后人评。
你们看这样可以不,对冯国璋、徐世昌、曹锟、段祺瑞、张作霖等人,我们可以承认其担任国家总统,执政,或者大元帅的事情,我们也可以给他们建立图书馆,但是有别于其他的,我们在图书馆规模上采用变通方法。
你们看这样可以不,不是新华宫已经空置下来,我们就将新华宫改为北洋领袖图书馆,在北洋领袖图书馆下面,分建冯国璋分馆、徐世昌分馆、曹锟分馆、段祺瑞分馆、张作霖分馆。
当然,我们在其分馆前面的牌匾上面,或者分馆前面的大理石上面,可以题上他们最高官职,冯国璋、徐世昌、曹锟可以题上总统官衔,段祺瑞则为执政,张作霖既为大元帅。
当然,是非功过由后人说,各家子弟可以将他们所有书信全部存放在图书馆里面,这样也可以留给后人平说吧。
这样也可以警告后来者,国家神器,我们还是要通过合法方式获得。对我这个态度,不知道少川兄有无意见,不知道吴子玉,张汉卿,你们看如何?张学良一听,看来只能如此。
张作霖本来最高官衔就是自任安国君大元帅,死后若能与北洋诸君一起享受总统的待遇,也颇为不错。
而吴佩孚一想,这样也算为曹锟争得一席之地,虽然其曾贵为总统,但那是贿选而来,现在看到张学良已经允诺了,若是自己再坚持,那就有点不合时宜,当即也只好点头代表曹家同意。
分歧的双方一听,都感到比较满意,如此形成法律《政府官员退休优待条例》、《国家元首退休优待条例》,在即将召开的国会通过执行。
这天,在河南项城,袁世凯过去的家园,由于袁世凯倒台,袁家早已经衰败,由于家境衰落,袁家祖屋早已经卖给其他人家了。
随着《国家元首退休优待条例》公布,袁世凯虽然是窃国大盗,但是毫无争议的是国民政府第一位全国大总统,为辛亥革命胜利,推翻满清统治还是有贡献的。
政府将袁家宅子购回后,对其全面翻修,作为袁世凯总统图书馆进行维修,以用来存放袁世凯生前往来信札,袁世凯主要经历,以及相关环境文献。为了表现国民政府宽容的一面,家财已经耗光,流落在平津的袁世凯长子袁克定等落魄子嗣,政府将其延聘为袁世凯大院长国家图书馆研究员,每月从图书馆中资助30个大洋,一则救济其生活,再则整理袁世凯有关讯息。
作为北洋军阀的实际创立者,在民国建立前有中国的华盛顿、拿破仑之称,后来抵不住当皇帝的诱惑,悍然废除民国,自己去当洪宪皇帝,从而成为窃国大盗的标志人物,为了安抚北洋老人,作为国民政府院长杨兴,不顾众人阻拦,亲自赶到项城,为袁世凯国家图书馆建立揭幕。而与此同时,《国民日报》等代表官方意见媒体,对袁世凯一身也进行了客观评价。
对袁世凯创办新军,推动新学,修建铁路、发展经济、建立中国现代警察制度,在辛亥革命中推翻满清统治做了比较正面的评价。但是对袁世凯在戊戌变法变化中所扮演的不光彩角色,在全国形势明显不稳定的状况下,悍然称帝,让四万万同胞丧失国格人格,从而彻底让全国再次陷入战争边缘,让全国进入十年军阀混战进行客观评价。
最后,文章认为在当时环境下,袁世凯是一个复杂人物,他有变法图强的宏图愿望,但是在内心中还是一个守旧的人物,心里还是忠君报国,还是帝王权术,如此导致在其统治下,暗杀成风,国家逐步陷入内战边缘,国民生活水平没有因为辛亥革命而有较大改变,从而导致张勋复辟等事件接连发生。
这大概是袁世凯袁林自建设以来最为风光的一次,这天,国民政府前任主席林森、现任主席张澜,行政院长杨兴莅临袁林参观。
同时赶往袁林的还有徐世昌、段祺瑞、曹锟等昔日北洋政府领袖,正如杨兴所言,这是阖上民族伤疤的旅程。在袁世凯称帝后,不但南北政府对峙,而且北洋政府接连发生分裂,让中国陷入十余年的内乱,让中国白白丧失十余年的发展良机。
在为袁世凯国家图书馆揭幕的仪式上,众人感慨不已。正如袁世凯生前挚友徐世昌所说,国民政府以如此宽厚的礼节对待袁世凯这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人物,并且一心想将自己一网打尽的仇敌,如此实为不易。
现在,自己这个国民政府口中的伪总统,在名号前面也没有伪字了,如此不但显示国民政府的自信,更为重要的,如此可以弥合南北的民心。
段祺瑞早已经没有北洋虎将的风采,站在眼前,催催老朽,就连爬上袁林也需要旁人扶持,站在喇叭前面,声言自己后半生唯一作对的两件事情,就是对德宣战,就是提拔杨兴担任四川督军。
过去以为这是一个睚眦必报的政治人物,哪知道在自己脖子将伸进棺材的时候,变相给自己平了反,而且允许建立段祺瑞图书馆,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到最后,段祺瑞声嘶力竭的呼唤,希望国内再无纷争,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政治解决,任何纷争都可以通过选票解决。
三人中,最让人怜悯的是曹锟,国民革命军进入北京后,先是被关在延庆楼,后来被释放出来,就像一个年老的老头一样,每天端着凳子与别家老头拉家常。
但这还不是曹锟最伤心的事情,虽然国民政府没收了其大部分财产,但无论如何留下了一部分供其养老,但就是这点家产,就被几个儿子闹到法院去了,从而成为一时笑柄。
看见杨兴,曹锟颤抖着双手,半天说出:杨院长,一失足千古恨,我曹三虽然是买布出身,但颇为知人善用,体恤下属,想不到,想不到。
不过,在面对记者的时候,曹锟咬牙切齿的说道:国家神器,不可轻辱。我的遭遇警示世人,不能够贿选,千万不能过贿选啊。正如一些新闻媒体报道那样,看到国民政府领袖与前北洋军阀头目走在一起,大家才赶到和平不易。

第六百八十三章 麻烦的冯焕章

更新时间201373 19:00:43  字数:3002
在袁世凯等总统图书馆正在维修之际,在国外流浪十余年的原西北军司令冯玉祥回到国内,杨兴让国会议员熊斌陪同冯玉祥对全国各地进行考察,在37年春天,杨兴在武汉接见了冯玉祥。
一路走来,看到国内发生的种种变化,冯玉祥感触颇深,过去国内到处流浪乞讨者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大家或者到城里打工,或者在家乡对农作物进行精加工。流浪的孩童不见了,往日看到很多孩童光着屁股乱跑不见了,大家都跑到学校读书。
在国民政府建立后,已经在全国推行5年义务教育制度,如今国民教育普及率达到90%以上。路过各个城市,往日气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林立的厂房,以及公路、铁路将这些城市连接在一起。
看到农村里面,人民不再是过去那样缺衣少食了,大多数人家能够吃上米饭,十天半个月能够沾点晕菜,这可让素有布衣将军雅号的冯玉祥颇为惊异。
另外,沿途各地看到很多农家正在翻修小木房,负责陪伴的熊斌解释,在土地改革后,在推行杂交水稻等科技下乡活动后,农民家中不但或多或少的有了不少余粮,而且很多变得富裕起来的人民开始捣鼓起房子。
现在,在农村很多家都开始房屋改建工程,地主老财将木房子改为砖瓦房,改为小洋房(即楼房),一般人家或者将木房扩大,或者将茅草房改为木房。现在,农村判断是否有钱,是看你是否住在大院落里面,是看大院落里面是否有小洋房。
针对农村每年冬天出现的大兴土木现象,行政院长杨兴连续多次抱怨,现在美国有已经实现城镇化,即至少70%的人口将住在大城市,小县城里面,我们国家落后,希望在30年后实现这个目标。
到时候,全国30%的人口住在各大城市及其周边区域,25%的人口住在各个中心县(即专区,或者地区)、县里面,15%的人口住在农村集市或者各中心镇。
如果国家发展到那个样子,那么现在在乡村大兴土木,大修房子的行为就得不偿失。每次看到农村地主豪绅修建的高大院墙,院长都抱怨不停,以及于一些人成立一个农业党,要求抵制城市化,加强农业经济发展。
听熊斌如此侃侃而谈,冯玉祥不由得连连皱起眉头,内心嘀咕道,这个杨兴,看来与斯大林是一路货色,斯大林推行集体化,而杨兴推行农业化,真是岂有此理?
想到这里,冯玉祥连连追问,对杨兴这种城镇化政策,国民抱怨如何?熊斌象看一个稀有动物似的看着冯玉祥,连连摆头解释,反对当然有反对,年老的多摇摇头,这怎么能够实现呢?
没有粮食,那什么养活大家?即便这样,政府每年也拨巨资修建农村水利设施,拨巨资兴建农村道路设施,这样,就是反对也不是那么强烈。
但是,很多年轻人特别支持院长的措施,现在流行一种说法,在城市里面干一个月抵农村里面干一个季度,只要你技术得到,每个月赚取二十多个大洋没有问题,焕章,你想想,二十个大洋,可足足相当于5百斤稻谷啊。
听熊斌如此解说,冯玉祥嘴里嘀咕道:这个杨兴,这不是剥削农民吗?更为惊异的是在城市里面,穿梭着国产的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很多年轻的工人竟然买了自行车,听闻自行车也不过30个大洋,只要积攒两个月,就可以买最新的一款。
看到这一切,让冯玉祥连连摇头,这怎么做到的?整个城市充满着自行车清脆的铃铛声,充斥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更让冯玉祥吃惊的是,本来准备找一个黄包车,但是来来往往的都是三轮车,连连追问熊斌,那些黄包车跑那里去了?在听到解释后,听闻现在全国有7家大型自行车厂,上百家小型自行车厂,光是去年自行车产量超过300万辆,听到这个数字,冯玉祥只有伸长舌头,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现在,在城市里面,大家结婚要求三大件,即自行车、手表,收音机,这三样东西加起来价格足足超过150个国民币,够小伙子辛苦一辈子。而在农村里面,一些富裕人家也包括其中一件两件什么的。
按照熊斌的说法,现在大家都认同院长的发展思路,要想富先修路,各地通过公路、铁路连接起来,实现互通有无,只要东西质量好,全国有5万万人口,3个人要一辆自行车,你想想,这要多少辆呢?
这几年下来,国家关税自主,国外东西不像过去那样想进来就进来,就像有的东西,如自行车什么的,重庆自行车厂,广州自行车厂比洋货还要牢固,价格还要便宜,就像院长说那样,我们中国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吃苦耐劳的民族,只要我们与洋人合理竞争,怕他才是熊包。
看到这一色,再想起俄罗斯死气沉沉的街头,让冯玉祥不敢相信自己眼睛。冯玉祥连连询问,连连追问,是不是骗自己,怎么可能呢?院长怎么做到这些的?
熊斌沉思良久道:冯先生,自从民国后,我们不搞个人崇拜。但是对院长,全国各地早已经欣起崇拜的高潮。
自从其执政以来,在大政把握上,在细节处理上,几近完美。院长全力引进与发展科学技术,在我们国内,今年将建一个电视台,放映黑白电视听说在欧美国家都比较少见?
你看,这杂交水稻,亩产量倍增。
这些东西,只是院长执政的成果的一部分,每每想起,颇让人惊异。
冯玉祥望着远处的高楼,颇为不满道:老熊,院长处事难道很公正吗?我西北军25万人,竟然让削减为一个军,如此不是不想让我西北军兄弟活吗?
熊斌叹息道:冯先生,现在想来,当时我们也许误解了院长。
西北军虽然改编为1个军,但不是不给西北军兄弟们一条活路,在你离去后,院长亲自对其整编,将其编为4个屯边师,将其编为数十个工程兵团。
冯玉祥摇摇头,看着远方的街道说道:熊斌啊,以我看,院长明显是削藩。
你看,在将西北军整编为一个军后,不是将其余部队整编入杨虎城部吗?在那以后,在中日战争的时候,不是将常备军扩编为30个军吗?
如此说来,不是我西北军人数太多,而是院长一直防着我,以整编军队为名,削藩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