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争霸天下-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傲的内劲,比如红袍大神官鹤唳道人的斥力。每一次出招,如狂风卷地。但罗耀这一拳却没有一点那种暴烈的气势,方解甚至没有感觉到杀气。
“我体内没有气海!”
罗耀一字一句的说道:“但我敢放言,这天下间比我更懂得如何运用天地元气的人不超过四个。”
这句话,比他的拳法更霸气。







☆、第三百五十七章 真的要入战了?

(明天下午四点纵横访谈,在书评区和首页通道都可以留言提问,我在线回答,有问必答。同时还有抽奖活动,请大家支持,多谢。)
第三百五十七章真的要入战了?
“世人公认最正统的修行方式,便是纳气于内。将天地元气吸收入丹田气海淬炼之后,再融入四肢百骸淬炼肉身。任何宗门乃至于军中都是这样做的,天地元气转化的内劲配合各种法门施展出来,达到人体所不能达到的威力。”
罗耀收回拳头语气平和的说道:“但,最正统的修行方式未必是最正确的,纳气于内的局限性太大。一个人的修为差距实则就是气海大小容纳内劲多少的差距。但即便是内劲最充足的人,也有耗尽的时候。越是威力强大的招式,内劲消耗就越大。一旦内劲耗尽,所谓的大修行者还不如一个孩童。”
他看了方解一眼赞赏道:“没有人教你,但你自己能悟到最正确的修炼方式这殊为不易。纳气于内的弊端太大,远不如……御气于外。将天地元气纳入身体再加以锤炼变成内劲,这个过程虽然并不是很难但极消耗时间,要想大成没有几十年的沉淀很难。而世上所谓的天才,无非就是体内的气海比一般的修行者大一些,这样修为的进境就会很快。比如……你身边那个叫沉倾扇的女子。”
方解点了点头,他从不否认沉倾扇是个天才。
“但,气海再大也终究有局限。”
罗耀指了指自己的小腹:“当年的我虽然算不上什么天才,但在三十几岁的年纪达到八品以上的修为也足以自傲。多年前万星辰点评天下武学的时候说的话,其实被后人误解。后人太执着于品级之分,却刻意的去遗忘了天下武学繁杂浩瀚哪里是用品级可以划分的?”
“比如剑客,到了能以气御剑的地步就被归纳为七品以上的修为,到了可以以剑化气就可以被归入九品行列。太笼统,完全没有意义。沉倾扇的剑意很强,她以气御剑的时候就能和以剑化气的人打一场。而以剑化气又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当年万星辰以气化万剑横行天下无人可敌,现在的人能以气化一剑就觉得自己了不得以九品自居……”
他语气平和道:“一个人的气海就算再大,想以气化万剑也是如天方夜谭一样让人可念而不可及。但万星辰做到了,所以他天下无敌,这是为何?”
方解回答:“御气于外?”
“没错。”
罗耀道:“最正统的武学未必就是最正确的,御气于外的修行方式远比纳气于内要强的多。我没有气海,你也没有,所以你我对世人所说无气海不能修行的话体会的更深一些。最初我也以为自己气海被毁自此就是废人一个,侥幸不死也不过苟延残喘罢了。但就在我心灰意冷的时候,我却忽然想到为什么别人说不行的事就是不行?”
“所有人都说要纳气于内,前辈修行者立下的规矩留下的话就是正确的必须亘古不变?”
“呸!”
罗耀笑了笑:“我偏不信。”
方解笑了笑:“我也不信。”
罗耀点了点头道:“这世间太多的奇迹发生,太多的改变发生,其实根源就在于这一句我不信。若是前人说的话后人一概相信那世界不会向前发展而是一成不变,一千年前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一万年前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但一万年前如何?人们还穿着兽皮拿着木棒装腔作势的呼喊,试图吓走野兽来抢夺一具死尸果腹。如果没有我不信这样的想法,那么你我现在也一样拿着木棒对着野兽嗷嗷大叫。”
这话有道理。
很有道理。
方解喃喃的重复了一遍:“就是因为太多的我不信,这世界才会进步。”
“没错!”
罗耀道:“古籍上记载,人第一次见到火的时候认为是不祥之物,是妖魔鬼怪所以要远离。有人说我不信,于是人开始了吃上熟食也能取暖的日子。有人说大海浩瀚无边没有人可以横渡,有人就说我不信于是造出大海船扬帆而去周游列国带回来无数珍宝。有人说过我不能再修行这辈子不过是个活死人般罢了,我说我不信。”
他微微昂着下颌道:“于是现在我站在武学之巅。”
方解深深的吸了口气,点了点头:“懂了。”
罗耀道:“一定有人跟你说过,修行必须沉下心来心无旁骛。而你偏生是个心思太重的人满脑子都是胡思乱想,所以你自己都觉得自己很难修行成功。但我要告诉你的事,这是一句屁话。这世间谁能真正做到心无旁骛?西方的佛宗一直宣称他们可以,打坐的时候脑子里没有任何念头空灵一片,可他们打坐的时候脑子里其实想着女人难道他们会说?”
“修行在于一刻之专注而不在一生之专注,所谓一刻专注,就是在你修行的这一刻必须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你不修行的时候该干嘛干嘛。而一生专注,要么变成个疯子要么变成个傻子。”
罗耀这话稍有偏激,但不无道理。
“你可知我从废人到晋入九品,有了多久?”
“不知”
“两年”
罗耀自豪的笑了笑:“天下间,再无一人。”
……
……
“世人所说的气海在丹田,气海再大也是在身体以内。我当时气海尽毁难以容纳天地元气,于是我就想了个法子。气海为什么能容纳天地元气?为什么只有气海能容纳天地元气?”
他问。
但方解不知道答案,这个问题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所有的典籍上都说是气海容纳元气,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所以没有人去问为什么。
“因为第一个修行的人是这样做的。”
罗耀回答。
这句话让方解心里猛的一亮,立刻明白了罗耀的意思。
这就是惯性思维,第一个修行的人将内劲存于气海所以就将自己的修行方式记录下来传于后人,于是后人们便知道了气海之内可以存贮内劲。久而久之,气海就成了人体唯一可以存储内劲的地方。人们甚至懒得去尝试,其他的地方难道就不能存储了?
罗耀道:“幸好当时的我还能感知到天地元气,于是我便试着将我整个身体都变成气海。因为我去想,所以我做到了。”
“别人还在吸纳元气送入气海的时候,我吸纳的元气从毛孔进入就已经到了气海,因为我的身体就是气海而不会局限于丹田。再后来,我又去想为什么气海一定要在体内?只要我身体之外能控制的范围都能为我存储内劲,那这也是气海。”
这席话,如为方解打开了一扇窗户。
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是人类一直以来的通病。大部分人都不会去考究为什么,只是人云亦云。
“你的思维有局限性,所以你的修为也有局限性。”
罗耀一边说一边平伸出手,然后指向远处一块大石。
依然没有任何波动,没有任何气势,远处的石头却轰然崩裂。碎尸纷飞,尘烟激荡而起。相比于鹤唳道人发招之前那壮阔的声势,罗耀的攻势显得太平静了些。可就是这平静,其威力远比鹤唳道人的斥力要大得多。
“御气于外。”
方解喃喃的重复了一遍,心里似乎抓住了一些光明。
罗耀见他若有所思,笑了笑说道:“有句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其实不无道理。师父要做的只是告诉你一个方向,怎么走完全靠自己。为什么同样的修行方式有人大成有人一无所获?就看个人的悟性了。”
说完这句话,他转身离去。
“另外,你再考虑一下留在我左前卫的事。过阵子大军出征你身为监军的事应该算是定了,从现在开始到北伐结束之后这段日子是你考虑的时间,足够长。北伐结束之后,你再告诉我你是要回长安做大官,还是留在我左前卫做个小将军。”
“如果到时候你还是想回去,我再给你一个理由。”
罗耀脚步顿了一下,回头看着方解淡淡道:“一个你或许不能再拒绝的理由,虽然……有些残酷。”
……
……
回到自己住所之后,方解的心还没有平静下来。他能感觉到罗耀对自己确实有些不同,回来的时候叶近南送他出门的时候对他说,这些年私闯大将军书房的人全都被大将军一怒砍了脑袋。就算方解是钦差大臣但大将军竟然没有动怒,这是难以想象的事。
自从到了雍州之后,罗耀就一直在示好。
这让方解几次想起怀秋公临别时候给他的忠告,可他现在却发现这忠告似乎不适用了。罗耀让人看不透,一点儿都看不透,又岂是怀秋公一语可以定性的人?最一开始确定罗耀有反心,再到后来怀疑罗耀有反心,这其中微妙的差距,其实正是因为随着对这个人了解的增见而做出的改变。
罗耀要上书请战。
方解看了那份奏折,罗耀甚至没有向朝廷要任何东西。所有的粮草补给左前卫从平商道自己带着,不需要国库调度。所有的军械甲胄也不需要兵部的分派,甚至还请求皇帝允许自己留下来做监军。
这样一份奏折,已经足够让皇帝放心了吧?
躺在床上的方解又想到了叛军派人来和罗耀联络的事,叛军虽然现在占据了西北三道但显然最忌惮的就是罗耀的四十万大军。只要罗耀从西南出兵,朝廷再从正东用兵,两边碾压之下叛军没有什么胜算。
罗耀出兵之后,皇帝还会让他再回西南吗?
方解忽然心里一紧,他问自己如果自己是皇帝会怎么想?
然后他发现,罗耀如果真的要率军去西北的话,只怕再难回到雍州了。西北平叛,皇帝要是不借机削弱罗耀的实力那他就不是天佑皇帝杨易!
就在躺在床上胡思乱想的时候,卓布衣在外面敲了敲房门。
方解起身开门将他让进来,见他脸色有异忍不住问道:“什么事?”
卓布衣压低声音道:“大内侍卫处飞鸽传书,又有钦差要来雍州了。陛下已经下决心让罗耀调兵北上……另外,萧一九西行了。”







☆、第三百五十八章 似曾相识

(明天下午四点书评区有个访谈,可以在线聊天,我会回答你们提出的问题。就是在书评区置顶的那个帖子里留言,现在锁着,周五下午四点打开。所有参与聊天的朋友都有机会抽奖,谢谢大家支持。)
第三百五十八章似曾相识
卓布衣在椅子上坐下来自己倒了一杯凉茶,抿了一口后继续说道:“应该是叛军放出了消息,现在北方诸道包括京畿道都知道了西北战败的事,这就促使陛下不得不立刻下决定。大内侍卫处传过来的消息说,陛下已经下旨昭告天下西北兵败,将李远山谋逆的事公诸于众,同时宣布招募民勇。”
“招募民勇?”
方解一惊,总觉得有什么不妥可有想不到不妥在什么地方。
“招募民勇是最快的方法了,大隋虽然兵精粮足但各卫战兵戍守一方难以全部调动,就算抽调,从全国各地开拔的人马赶到西北需要的时间太久……仅仅是兵部的事就够忙的,要统计调动的兵马人数,别小看这句话,为了统计一个数字需要多少人在各道之间来回奔波可想而知。等到汇总出来这个数字,最少也要一年。没有这个数字,就无法筹调物资补给。这不是第一次西征了,那时候国库充盈。现在怎么也的计较一些……”
方解揉了揉眉头:“以前没想过这么多,总觉得要打仗是陛下一句话的事。”
“这话没错,要打仗的确是陛下一句话的事。但从陛下说了这句话到能付诸行动,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但招募民勇就不一样了,现在仅仅是京畿道报名参军的良家壮年百姓就已经超过三十万,按照这个速度,北方诸道招募百万民勇轻而易举。而且兵器甲胄被服马匹自备,国库的消耗也降到了最低。剩下来的钱全都当做军饷,对民勇的士气也有好处。”
方解还是觉得有些不放心,依稀记忆里有些不祥的事似乎正在逐渐和大隋现在的局面吻合。可是一时间他又想不到是什么不祥之事,所以干脆不再去想。
“战力上民勇是远不如战兵的,连郡兵都不如。”
“这一点兵部的人比你想到的早。”
卓布衣道:“按照计划,所有民勇按一万人一营的编制,其中队正以上都抽调老兵担任,先组建的营先训练,等人马足数最起码也要两三个月,这时候先期组建的民勇已经训练了一段日子,基本的阵型差不多都能掌握。没有训练的也不妨事,先开赴西北,在大战之前肯定还要训练。”
“而且初战肯定不是用民勇,还是要用到战兵打先锋。”
方解摇了摇头:“即便有训练,但最大的问题不在这个,而是在于士兵的情绪……百姓从军靠着的是满腔怒意,他们愤恨叛贼。可一旦到了战场上见了血,那一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