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越战的血-第3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他们的对手也就是游击队可以说是永远也打不完的,因为生育游击队的难民已经在国外了,他们没有办法控制和影响了。
  最后在希杰奥山谷留下的难民大慨只有七千余人这七千人是实在不愿意离开山谷的,而且他们也不会给我们的后勤造成多大的压力,原因是人口迁徒后土地就有大量的剩余,这些土地种植出来的粮食就算遭到破坏产出变少也足以养活他们了。再加上我们部队也需要百姓的支持和协助,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然而更大的问题却在后头以前的我们根本就没想要在阿富汗这地方建立一个基地这种想法其实也是正常的,游击队跟强大的苏联军队作战嘛,那顶多就是有个根据地主力还是不能集中在一个地方,必须得在山区里跑来跑去随时换地方,这也就是打游击。否则的话两下半就会让苏军给端掉了。
  所以,我们带的装备绝大多数都是便于机动的轻装备,比如突击步枪、轻机枪、火箭筒重机枪和轻型迫击炮都可以算是我们的重装备了。
  但现在却不一样了,有了希杰奥山谷这个天然适合打游击的地形,再加上苏军每次作战因为补给和兵力的问题都无法持续太久,这就使我们建立基地成为了可能但建立基地又需要重装备,尤其是防空火力比如高射机枪、比如小口径防空火炮等等。
  当然,如果能拥有有效的单兵防空导弹就更好了,可是美国政府那边“毒刺”的事就算能成只怕也没有这么快史密斯要上报,然后美国政府里的赞成派、反对派还要进行一轮接着一轮的辩论,然后还要投票决议民主国家就是这样,办一件事往往没有几个月的时间下不来,而我们显然是等不了几个月的时间的我们有耐心等,苏军可没那个耐心等啊!
  现在就去国内调吗?似乎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营长!”就在我在办公室里对着地图发呆的时候,赵敬平走上前来对我说道:“难民的迁徒工作已经完成了,剩下的难民我们也把他们分散到三十几个村庄里头,自给自足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嗯!”我点了点头,好在有赵敬平这个能干的参谋做助手,否则这些事不让我头疼才怪。
  “补给方面怎么样?”
  “因为大多数的百姓已经迁徒,所以补给方面完全没有问题!”
  “兵员呢?”我又问:“被打散的游击队回来多少?”
  “一共有一千两百余人!”
  “有那么多?”对这个数字我不禁感到惊讶。
  “营长!”赵敬平苦笑一声回答道:“这些并不全是希杰奥的游击队而是我们这几次接连打败了苏军,现在又占据了希杰奥山谷于是各路游击队纷纷来投奔了”
  “唔!”我点了点头:“一定要注意筛选不能让苏军的间谍混进来,在素质方面也要精中取精!”
  “是!”赵敬平挺身应着。
  现在,就是这样一个山谷摆在我的面前虽然因为之前的修路准备使其无论是在装备还是在后勤方面都得到飞速的提高,但我却不确定它是否能顶得住敌人的进攻,因为我们要面对的敌人是拥有大量现代化装备的苏联军队!


 第六十二章 山口

  ps:  今天又前进一名了,兄弟们的票票很给力,昨天的月票是士兵头一次在一天之内拿到一百张鸡冻了好久!
  “这次会议是召集同志们来谈谈山谷的防御问题!”
  在补给和百姓迁徒的问题上告一段落后我马上就组织了一次会议并不是我想这么赶,而是不赶不行按照我们以往的经验,知道苏军大慨每隔一到两个月就能够积累足够的弹药进行一次全面扫荡或是清剿。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肯定会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原因是我们可是苏军的大仇人,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苏军完全有可能一反常态的只是积蓄一小部份弹药就对专门针对我们山谷进行清剿。
  到时我们如果没有准备的话怎么办呢?等别人来救吗?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游击队方面向来就不团结,看着我们被苏军围攻只怕躲还来不及,就算那些接受我们援助的游击队想救却又没能力救。美军基地方面就更不用说了,他们虽然跟我们是盟友、有共同的利益,但长期以来一直是他们打败仗我们打胜仗这难免会让美国佬心生嫉妒恨不得看我们狠狠地惨败一次,好让他们在阿富汗游击队面前也有些面子。
  当然,我相信史密斯也会做做样子,毕竟我们现在也算有些私交,而且见到同盟被围却什么都不干也不成,但做样子就是做样子,不可能会对希杰奥有什么实质上的帮助。所以我从一开始就不抱这个希望。
  “首先”我说:“我们先来了解下希杰奥山谷以前的防守。”
  说着我就朝阿杜扎伊扬了扬头。
  阿杜扎伊也许是不常参加类似我们这样的会议。所以有些紧张的站起来。说道:“希杰奥的防守这都是佩素尔安排的!我我知道的不多!”
  “就说说你们是怎么打的吧!”我问:“把战斗前的兵力分布以及战斗开始时是怎么运动的说一下就可以了!”
  “这个我知道!”阿杜扎伊点点头:“我们一开始是这样的,一千多名游击队分成三个部份,其中两个部份大慨三百多人,分布在山谷的两头驻守在山口附近,另一个部份位于山谷中间,有五百多人佩素尔听说苏军会从山谷的北侧进攻,于是就把这五百多人里的三百多从调到北方,没想到苏军却是从南侧进攻并且直接以空降兵空投至山谷中间把我们包围了!”
  “哦!”闻言我很快就明白了佩素尔是把防守重点放在山谷里相对狭窄的地方。也就是阿杜扎伊所说的“山口”。
  这当然是有道理的,这些山口毫无疑问的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而且山口两边往往就是难以逾越的崇山峻岭,再加上这山谷里还有十五个山口之多于是苏军如果还是按照常规方法进攻的话,那么很显然就会碰到这样的问题付出了惨重的伤亡千辛万苦的攻下了一个山口,却发现游击队根本就没有多大的伤亡他们留下一大堆的地雷后就撤往另一个山口了。苏联军队要面临的就是针对另一个山口的进攻
  十五个山口,平均一个山口打两天也要打个十五天才能打到山谷中间山谷有两头,苏军可以从两头同时进攻。
  而苏军的后勤补给又不足以撑起十五天的全面清剿,而且位于中间的游击队主力还可以机动要么增援两头防守山口的游击队,要么通过山路绕出去袭击苏军的补给线等等。
  这种防御方式的确可行但这种可行也只是针对游击队或是阿富汗政府军而言。因为这些部队是没有空军的,更没有什么空降兵也正因为这样。所以佩素尔根本就没考虑到对方如果有空降兵的话该怎么办,再加上又被苏军来了个调虎离山于是就着了道了,苏军空降兵往山谷中间一个伞降就把佩素尔的指挥中心给围住了,整个游击队就完全失去了重心和抵抗能力。
  “苏联的空降兵不好对付!”教导员皱着眉头说道:“希杰奥山谷易守难攻是不错,可是对苏联空降兵来说同样也是他们只需要利用伞降出其不意的占领山谷中的任意一点,就会把我们给分成几段而变得首尾不能呼应而这山谷足足有五十公里长,我们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能力防守山谷内的每一个制高点或是险要之地”
  教导员说的当然是有道理的,空降兵的优点就是从天上跳下来的他不受任何线性障碍的影响,就算我们在山谷的两端筑了保垒建起了铜墙铁壁他们也可以轻松的越过这些障碍直接占领山谷内的要地如果我们的兵多得用不完那也好解决,每个制高地或是要地都构筑好完备的工事,准备好足够的兵力空降兵下来一个就灭一个。
  但现实却是我们总共只有两千多人,希杰奥山谷却有五十余公里,那大大小小的制高地是数也数不过来
  于是会议室里很快就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干部们个个都皱着眉头抽着烟,霎时空气中就充满了一股浓浓的烟味。
  “要我说”刀疤看了看周围,说道:“这有什么好想的,苏联鬼子空降兵厉害那咱们就加强防空装备呗!反正苏联鬼子大多时候都是用直升机空降咱们也有办法把他们给打下来!”
  “说的倒是容易!”赵敬平反驳道:“先不说咱们的防空装备严重不足,就算有足够的防空装备你又知道苏联鬼子的直升机是从哪个方向进入阵地的?你有办法把这条五十公里长的山谷用防空火力给围上一圈?就算有这么多装备也没那么多人,就算有那么多人也没那么多子弹!”
  赵敬平这话的意思我也明白这说的就是防空火力永远也跟不上敌人的节骤,原因是战机是在天上飞的,随时都可以改变方向,而且速度很快。而防空火力呢?像高射机枪或是小口径防空火炮之类的玩意这些东西在地面上都是重装备了,如果要机动的话是不可能赶上敌人的飞机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防空武器一般来说都是秘密潜伏也就是经过十分周密的伪装,而且必须得布设在敌机有可能经过的路上,否则敌机不往这飞隐藏得再好也是白搭。
  但在阿富汗这地方到处都是光秃秃的石头山,想要隐藏很困难,想要快速机动就更不可能,大批量的装备又不现实所以仅仅用防空武器来阻止苏军的空降显然不是一个好办法!
  “对付空降兵的方法其实就只有一个!”我说。
  “哦!”我这话立时就把干部们的眼光都吸引了过来。
  “山口!”我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点。
  “山口?”众人闻言不由大惑不解。
  “同志们看希杰奥山谷每隔几公里就有一个山口,整个山谷共有十五个山口,这就把山谷分成了十四截,每一截就像一段‘香肠’,而连接这些‘香肠’的就是山口山谷内的制高地有很多,我们守不过来但如果守山口呢?我们可以在山口两侧的制高点修筑坚固的工事这个工事包括防空、防炮及反步兵工事,并存储弹药可以坚守山口地形的险要,就决定了只要两侧山谷还有一个活人,这个活人手里还有武器还有弹药那么苏军就别想从山口经过,于是就会被自然的切割成几个部份!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山口都守死的话那么苏军空降兵一下来就是被我们给包围了!”
  “哦!”听到这里战士们不由恍然大悟这么一来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去进攻那些空投到我们内部的空降兵,而是等他们来进攻我们!
  这一转变说起来虽然有些微不足道不就是攻守易主吗?兵力以及装备的差距都没变。
  但这一转变在阿富汗山区却是非同小可我们以前打越战的时候,那是攻守双方的兵力以二比一就差不多平手但在阿富汗的山区,因为其地形崎岖难行而且基本上没什么掩护所以攻守双方三比一能打平手就算不错了。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如果在山口两侧的高地上布下一个连,那么苏军能用一个营的兵力拿下就不错了。
  “这么说”赵敬平看着地图说道:“我们这就是要把力量分散到每个节点上去了?”
  “对!”我点了点头:“根据我们以往与苏军战斗的经验苏军用在我们这个方向上的兵力不会太多,就像上次一样苏军总共才在希杰奥方向投入三千人。是苏军兵力不足吗?他们的兵力的确不足,但相当于总人数有十万的苏军来说,再多投个一千、两千也算不了什么他们为什么不这么做呢?原因是喀布尔到希杰奥的补给困难,他们再多投一点部队他们很有可能会超出他们后勤运力的上限,所以我相信只要我们做好准备,完全有能力守住这个希杰奥山谷!”


 第六十三章 棱线工事

  既然在战略上已经把防御重点定在了山口,那接下来就没什么好说的发展山口的防御就是了。
  对于这一点又是我们这些中**人的强项了
  我说这话也许有些大言不惭咱们是中**人嘛,对阿富汗的气候地质什么的,不可能会有多少了解吧,就算在这打仗打了几个月有些了解那也不可能会比阿富汗人更了解吧!
  但是构筑工事这个东西对地形的了解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是知道该怎么构筑才能更好的发挥各种武器的性能,知道这工事怎么弄才能更好的防炮、防空、反步兵
  要知道咱们都是打过仗的,不仅打过仗还挖过猫耳洞的,不仅挖过猫耳洞还是在越南那种潮湿松垮的泥土上构筑过工事的。
  从地质这方面来说,在阿富汗构筑工事会比在越南简单的多原因是越南过于潮湿,那土虽然好挖但没两下就垮了,特别是在雨季,有时挖好一个战壕根本就没用,下个两天的大雨里头就全是水,而且也塌得不成样子根本就没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