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越战的血-第6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上级派我们这支合成营来这里的目的之一。
  正是出于这个目的,所以当我们到达目的地也就是一号高地时,就十分高调的采用了索降四架直升机先是分成两组绕着一号高地飞行了一圈,确认不存在威胁的时候,其余的六架直升机就分成两个方向在一号高地的两个位置展开索降。
  就像平时的训练一样,整个索降过程干净利落,周围有直升机侦察和掩护,先是一架直升机用最快的速度索降至高地展开队形并组织好防御,接着就是其它直升机上的部队一一索降至高地上。
  这一幕只看得对面的印军一愣一愣的要知道他们虽然是印军所谓的精锐部队,虽然也拥有苏联的重型运输直升机米26,但却从来就没有进行过类似这样的训练。
  另一方面,同样是军人的他们当然看得出来我们这些动作的厉害之处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原本还是属于他们后方的高地就在中**人手里了,这要是实战,他们这一会儿就要将后背亮在敌人面前了。
  下了飞机后我也不多说什么,一挥手就示意战士们把“黑鹰”上的补给和装备卸下来,在战士们忙活的时候,我就举起望远镜望向对面不远处的印度哨所。
  正如之前我得到的情报,对面有印军建立的两个哨所,这也是我们要在一号高地上两个不同位置登陆的原因这两个位置分别对应印军的两个哨所。
  我们距离印军哨所并不远,直线距离不过三百多米。
  这是我们精心计算过的,要知道印军手里的fn步枪虽然火力不足的缺点,但优点就是射程达到六百多米咱们手里81杠的射程可是只有四百米射程的,如果距离太远的话那不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吗?!
  当然,彼此之间一上来就开枪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在心理上就会造成一种“我们打不到敌人而敌人却会打得到我们”的劣势了。
  但现在,彼此间的距离不过三百多米,也就是说fn的远射程根本就发挥不了什么作用,而射速更快、弹容量更大的81杠就更具优势。
  也许是在看到我在观察印军的哨所,印军方向一名留着长长的八字胡的军官也有样学样的举起望远镜朝我们这边望来。
  我不由放下望远镜笑了笑:这要是实战的话,他们这会儿只怕都是尸体了,所以我还真有些佩服他们这种淡定。


 第二十二章 对峙(二)

  开始的几天我们与印军都相安无事,双方之间就是互相喊喊话展开一些宣传攻势而已。
  印军对我们喊的是汉语,毕竟这是印度的特殊服务局,他们走到这一步的时候早就想到有一天与中**队之间要有交流了。
  我们对印军喊的是印地语,喊的就是“你们已经在我们的土地上,请你们马上离开”之类的话。
  当然,我并不认为这些话会有什么用,如果仅仅只是这样印军就会离开的话,那这次任务也太容易。更何况国与国之间的这种边境问题,能够和平解决的例子那是少之又少,最终还是要看双方能展现出来的实力甚至打上一仗分出胜负后决定。
  不过让我感到不解的是,在我们朝印军喊话时印度鬼子只是一个劲的对着我们傻笑。
  “是不是喊的话有什么问题?”我问。
  “不可能!”李参谋摇头道:“这些都是经过我们反复确认而且还经过十余天训练的。”
  我没有怀疑李参谋说的话,我们国家像来重视国家形像,类似于这样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特别是现在有可能会影响到两国战和问题的“接触”上是尤为谨慎的。
  那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
  第三天我们才由翻译那得到答案
  那天也许是一名印军心情好,一大早的就亮起歌喉唱了首印度歌,而且还有几个印度兵跟着载歌载舞的这是印度人的一大特色,就连现代的电影也是放着放着就崩出一段歌舞。
  这时翻译听着就有点不对劲了。他仔细听了一会儿后就跑到我跟前来说道:“营长。这批印度兵用的是好像是乌尔都语。不是印地语。”
  “啥?!”闻言我不由愣了,原来这几天我们的宣传工作全都白做了。
  可恨的这些印度鬼子,他们明显是耍了我们一把,明知道我们是在白费力气却还是不做声,难怪之前在我们喊话的时候一个劲的傻笑。
  “怎么办?”翻译问:“我们没有会乌尔都语的!”
  这倒也不怪翻译,因为我知道印度这个国家的语言有一千六百多种之多,而且就算是到了现代也还没统一,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找到一个对口的翻译实在是不容易。
  但我转念一想。这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
  于是就对翻译说道:“用汉语喊。”
  “用汉语喊?”翻译不由一愣。
  “对!就是用汉语喊。”我再强调了一次。
  很明显的,印军有汉语翻译,也就是有人懂得汉语,这至少可以让印军明白我们在喊些什么。
  这一招果然有效,当翻译的喇叭里响起字正腔圆的汉语时,印军的歌舞很快就停了下来。
  接着,就像我所预料的那样,印军都把目光投向了他们的汉语翻译是人都会有好奇心的嘛,这都这么多天了,他们也想知道我们一个劲的在吼些什么。
  于是很快我们就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
  当然。可以预期的是印军又会使出耍赖的那一招:他们明知道是自己越界,却又恬不知耻的倒打一耙说是我们越界。并有样学样的请我们离开。
  下一步该怎么做,我就没了主意了,毕竟我是一名战士,一名在战场上打仗的战士,如果是让我去打一场仗那还好办,但面对这样打又不能打,说又说不走的印度鬼子我还真有点江郎才尽了。
  事实上,不只是我没了办法,就连伍师长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因为当我把情况向伍师长报告时,他想了半天只回了一句:“不要轻举妄动,继续构筑哨所和防御工事,等待命令!”
  不过很快这种僵局就让印军给打破了。
  也许是印军看到我军黑鹰来来回回的不断运来各种补给和装备,这其中还包括许多用于构建哨所和防御工事的长钉、钢材等,接着一座座瞭望塔、一道道交通壕以及一个个防炮洞很快就在他们面前拔地而起,这就使印军有些坐不住了这要是我我也坐不住,看着对面的工事就显得自己这边的工事过于单薄了,几乎就可以说一旦打起来那就只有挨揍的份。
  于是印军就有了一个新的动作:实弹训练。
  按印军的想法,应该是希望利用实弹训练将我们吓退或是限制我们修筑工事的速度。因为他们在训练之前还用喇叭朝我们方向大喊:“中国人,我们要进行例行训练,为了避免发生意外,请你们不要躲在掩体里不要出来!”
  接着就立起了一个个环形靶子印军立起的这些靶子也有讲究,这些靶子方向是朝着我们所在的一号高地,也就是他们会朝我们开枪的意思,只不过这些靶子是立在斜面偏下的位置,也就是说子弹是射往山脚,一般情况下不会对我们造成误伤。
  然后印军就一排排的在靶子两百米前的位置上卧倒,“砰砰”的放起枪来。
  看到这场景我就不由觉得好笑,因为一看这些印度鬼子就知道他们都是没打过仗的,打起枪来一点杀气都没有,甚至还玩儿似的一边打枪一边跟身边的战友说笑,偶尔打中了靶心还能 让他们一阵欢呼特别服务局啊,不是说这其中相当一部份人是来自62年与我军打过仗的优秀老兵么?怎么就这副德性!
  后来想想也觉得这似乎并不奇怪,62年距现在已经十三年了,就算当年这个特别服务局真是由打过仗的表现优秀的老兵组成,这时只怕也已经退伍了。
  这要是换成我军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国家的军队吧,有经验且在战场上表现优异的老兵,通常都会在部队做教官或是晋升为干部,也就是会把他们的战斗经验继续传承下去。
  但印度就不一样了,就像之前所说的印度是个奉行种姓制度的国家,基层士兵也就是低种姓人群,他们就算在战场上表现再优异、再突出,想要成为晋升也是难上加难,于是没几年那些老兵很快就被没有经验的新兵给换了下去,当官的还是那些养尊处优没有任何领导及作战经验的高种姓人群。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中印之战前后只打了一个多月,在这场战斗中印军做的基本就只有逃跑所谓的表现优秀的老兵,也就是逃跑逃得漂亮一些而已,能给其它印军留下的经验也只逃跑的秘决。
  在望远镜里看到印度这个所谓的“特别服务局”的表现,我基本就可以断定面前的这支印军素质并不怎么样。
  不过这也是相对于我们这支有进行过高原训练的合成营来说随后我很快就想到一个问题,印度在62年就在青藏高原一带组建大量的山地部队,这些山地部队多达12个师,人数有二十余万。
  当然,以印军这个“特别服务局”来看,我相信印军山地师的素质也不怎么样。
  问题就是,我军在青藏高原上的兵力与印军相差过于悬殊,这是由我军后勤补给困难决定的,比如我军东段总兵力与62年时并没有太大的提升,还是只有3万人左右,也就是说只有印军的几分之一,局部地区甚至只有十分之一。
  另一方面,这一旦打起仗来,其它部队是很难对这青藏高原进行增援的。
  其原因很容易理解,其一是运输条件会给补给及增援带来很大的困难,其二就是增援上来的部队短时间内无法形成战斗力。
  就像我们合成营刚来到这个高原所面临的问题一样,增援部队上来后必须得有几个月的时间适应,否则就要面临高原反应、子弹脱靶等一系列的问题。
  而当这些增援部队适应高原作战的时候,只怕这边境之战都打完了。
  简单的说,就是眼前这些印军别看他们素质不怎么样,但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长期生活在高原一带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并且还有相当多的数量。
  当然,就像之前所说的,印军内部矛盾重重使其士气不足而影响到战斗力,但我们却并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印军没有战斗力上。
  正在我思考着这个问题的时候,突然间就有一梭子弹打在我头顶的雪地上,只打得雪块“哗哗”的直往下掉,有些雪块甚至还滚到我脚边。
  警卫员赶忙举起枪来将我团团围住,而对面的印军却暴发出一阵欢呼声很明显这是他们有意为之,其目的就是给我这个中**官一个下马威。
  这一来就把刀疤等一众战士气坏了,个个都咬牙切齿的举枪对准对面的印军,只等我一声令下就扣动扳机。
  但我却知道自己不能这么做,或者可以说这也许正是印军所希望的,他们就是想激我们开第一枪。从这一点来说,印军这个“特别服务局”对这一套还是相当有经验。
  “不许开枪!”我下令道。
  想了想,就对罗连长扬了扬头,说道:“打靶子!”


 第二十三章 对峙(三)

  如果是在一般的战场上的话,这时的我就会低调处理,甚至还有可能会示敌以弱常规战斗就是敌人知道的信息越少越好,最好就是让敌指挥官产生自大的心理而出现误判。
  但现在我面对的却不是一般的战场,这个战场是国与国之间的互相较劲,这时候就不应该隐藏自己的实力了。
  所以我们一出手就是罗连长手下的几组狙击手。
  只听“砰砰”的几声枪响,十余发子弹就十分精准的击中了印军插在斜面上半胸靶的靶心。
  印军的枪声霎时就停了下来,虽说我军距离印军不远,直线距离只有三百多米,但是十余发子弹无一例外的都命中靶心那就不是印军所能做得到的了。
  但这仅仅只是前戏,接着又是“砰砰”的一阵枪响,那些胸靶就一个个应声而倒。
  这下印军就更是目瞪口呆了,个个都看着不远的地上几根光秃秃的木头发愣,这其中还有一个被打掉的靶子是正好抓在一名印军手里的,只吓得那名印军是连滚带爬的跑回了战壕。
  不过事情并没有这样就结束了,隔了几秒后就只听“砰”
  这会儿只有一声枪响,不过这声枪响给印军带来的震撼却是比前两次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这一枪是将对面印军军官的帽子给打飞了。
  这一着只吓得那印军军官面如死灰,傻愣在原地半天也没回过神来。
  如果说前两次命中靶心或是打断胸靶都算不了什么的话,那这一枪有目的的打飞帽子那就可以说是神来之笔了。因为众所周知帽子是紧贴着头皮的。要想把帽子打飞这子弹就要把握得恰到好处往上移一分就不中帽子。往下移一分那就是爆头了。
  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