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越战的血-第6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心这战场上一场战斗或是一场战役的胜负,这虽然也很重要,但毕竟跟张司令没有直接关系,而且也是已经结束的战斗或战役,输赢早已成为定局谈得再详细也无法影响战局。
  张司令要了解这些事情的原因,是其想从我们这支部队上看到部队改革的方向,或者说验证他改革思路的对错。
  从这一点来考虑,部队改革这时已经过了那段大改特改的阶段了,也就是方向性、战略性的东西已经定了下来,现在更多的是如何落实的问题。
  于是,张司令似乎已经没有必要再一次不漏的、详细的了解合成营的战斗经过。
  我所不知道的是,其实张司令也并不是完全为了这个合成营每次出征回来找我谈谈战斗过程早就成为他的习惯之一了,按他的话说,就是一方面也可以更了解现代的战争,使自己能够跟上时代,另一方面也是聊聊天放松一下。偶尔还会回忆回忆以前他在战场上的日子。
  这一次张司令之所以没有找我详谈。完全是因为部队裁军和撤并的事情让他忙得焦头烂额的。根本就抽不出一点时间。
  可以想像,在未来的两年时间里(历史上百万裁军进行了两年才完成任务),全军上下都过得不轻松,这手心手背都是肉,而且相当一部份裁的还是机关里的干部,就像上级说的一样“这就是得罪人的活”,所以还真是难以选择。
  当然,有句话叫“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部队人一多自然就会出现一种怪现像,比如有些人就是这边裁那边招,边裁边招结果越裁人越多。
  不过像这种“顶风作案”的事自然不是明智之举,要知道这百万裁军可是当作“任务”来执行的,上级对其的重视程度以及决心非比寻常,那些抱着侥幸的心理以为这只是一阵风,等风头过了就没事的人很快就为此付出了代价,等待他们的只会是严厉的处分。
  当然,这些事都与我们合成营无关。如果说有关的话就是我们可选的兵员多了,末位淘汰制也进行得越来越残酷我们才刚回来一个多星期就有三名特工连的队员被淘汰。
  这个结果让我有些大跌眼镜。要知道特工连的战士可是个个身经百战的,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后来想想也觉得不奇怪。还是那句话“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咱们中国就是人多,人一多自然而然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材,这要是在以前这些人材还得我们辛辛苦苦的去别的部队挖墙角,而现在正逢大裁军在知道还有咱们合成营这条可走的时候,那些觉得自己有“有两手”的兵基本都想来试试。
  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合成营身经百战。
  身经百战这东西,虽然是长了经验,但每一回从战场上下来或多或少的都得带点伤,有时轻点有时重点这里说的是还能留在部队里继续作战的伤,伤太重的话更多时候只能复员了。
  这些小伤小痛如果只是单个的话那算不了什么,比如有些不过是躲猫耳洞时患下的风湿症,天气不好是忍忍痛也就过去了,再比如还有几块小弹片在身体内没有取干净等等,但时间一长所有的大小伤结合起来,就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就比如这次被淘汰的一个徐敏的兵他是自打我当排长起就一直跟着我的,所以我很了解他,他是人如其名身手十分敏捷,在阵地被敌人炸得轰轰乱响的时候他有能轻松的在里头奔来跳去,有一回他就是乘着炮弹轰炸敌人看不清的时候,在炮弹的夹缝中冲到越军碉堡前将炸药包塞了进去。
  但有句话叫“善泳者溺于水”,徐敏可以说是成也敏捷败也敏捷,正因为他常干这样的事,身体里直到现在还有十余块弹片取不出来,他还自嘲着说这样称起来也会重些。
  我也一直以为这没什么,到现在才知道其实他每天晚上都疼得睡不着觉却从不吭声,为的就是能继续呆在部队里。
  但事实证明不吭声也不是个办法,因为谁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就算是铁人一个也无法在这种情况下坚持下去,就算他的意志力能坚持但身体却不能于是,在这次举行的末位淘汰赛上,一向以敏捷和速度见长的他竟然在五公里越野时中途晕倒。
  其它两人的情况也差不多,都是因伤造成了身体上的问题。
  在面对他们的时候我心里是有愧的,因为我也不愿意就这样让他们离开部队这不只是因为他们希望呆在部队,更是因为他们是合成营的一份子,是合成营宝贵的财富。
  但我却又不得不这么做。
  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必须遵守自己定的制度,另一方面,则是我不愿意看到他们拖着这样的身体走上战场这只会害了他们,战场可不会因为他们曾经负过多少伤、立过多少功就会对他们特殊对待。
  “走吧!”当这三名战士站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只对他们说一句话:“到先进公司去好好工作,攒够了钱就找个媳妇,好好过日子!”
  三名战士眼泪“哗”的一下就流了下来,但他们没有哭出声,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用袖子擦干了泪水,在我面前端端正正的敬了个礼就背起行李走上了车。
  这就是军人式的分别,一切尽在不言中,长期的协同作战使我们彼此心灵相通,各自心里想什么并不一定要说出来,大家都知道,也都能理解。
  唯一让我觉得庆幸的是,我还经营了一个先进批发公司。
  有了它,战士们在离开部队时至少还不至于除了一身的伤痛外什么也没有,也不至于还要担心走上社会后自己能干些什么。
  由此我就不由想起了其它部队的战士要知道这可是在两年内裁减一百万哪,本来这时候的中国社会就存在着大量的无业游民,这一百万的兵一裁就意味着原本就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受之影响的社会治安更是雪上加霜。
  不过好在我知道中国会过得了这一关,而且不但能过得了这一关,在现代时甚至还超过许多国家顺利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就在这时却传来了一个我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
  “营长,杨先进电话。”载着三名战士的汽车刚刚开走,赵敬平就跑到我跟前报告道:“听起来像是有急事”
  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杨先进最近已经很少与我们联系了,这其中有一部份原因是这段时间社会上在严打、在打击经济犯罪,虽说我们并没有做什么不法之事,但这时候投机倒把之类的口袋罪什么东西都能往里头装,所以小心点、低调点总没错。
  所以,现在他这么急着联系我,必定又是遇到什么无法解决的问题了。
  事情不幸让我言中了,在我接起电话时就听那头的杨先进说道:“营长,亏了,快撑不下去了!”
  “怎么回事?”我问:“怎么会撑不下去的?!”
  “玉米方面出了问题!”杨先进有些尴尬的说道:“这得怪我,我见玉米贩卖到香港能赚钱,先进公司这边反倒都是在赔钱于是就把重心转移到玉米倒卖上,而且越做越大。因为我们走在前头,所以到现在有超过半数的饲料场都从我们手上买玉米。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最近香港媒体暴光,说是发现鸡饲料里有致癌物。”杨先进无奈的说:“结果香港人一夜之间都不吃鸡了,这就直接导致我们的玉米也卖不出去”
  闻言我就明白了,所以我之前才会说卖饲料这活风险大。
  “亏了多少?”我问。
  “大慨”杨先进艰难的回答道:“一百一十万。”
  “什么?一百一十万?!”这在这时代可以算得上是个天文数字了。
  “是!”杨先进叹了口气:“之前我们本来就是用倒卖玉米支持先进公司的经营,再加上我又急着在倒卖玉米上扩大经营,于是之前积累下来的资金所剩无几,现在又亏了一百多万,而我们订购的玉米却还在源源不断的运来越积越多”
  这事其实也不能怪杨先进,他是个生意人,见倒卖玉米生意那么好自然会这么做,商人都是逐利的嘛,谁也想不到会有这个突发事件,就像我们在战场上也想不到越鬼子会突然拿出防空导弹一样。


 第六十章 贸易

  当然,杨先进在这事上也是有过错的,也许我可以责怪他在倒卖玉米这事上走得太急太快了,应该多积累一些资金再稳中求胜。
  但现在却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我安慰了杨先进几句让他沉住气继续经营下去就挂上了电话从战场上过来的我,很清楚越是在危急的时候就越是要冷静,自乱阵脚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事实也证明我的做法是对的,据事后杨先进回忆,当时他还以为我会大发一通脾气甚至会跟先进公司划清界线这说明杨先进还不够了解我,或者说他是以一个商人的心态想我这个军人,我建立这个公司为的就是自己的兵自己的战友,所以在这危难的时候怎么可能会让他们独自背这笔债。
  我这种镇定和坚持很快就影响了杨先进,让他稳住阵脚把损失减少到最低。
  然而当时在挂上电话后我就皱起了眉头,要知道这可是一百多万的大窟窿在这万元户还可以横着走的时代,只怕有人听到亏了一百多万都会当场昏过去。
  我又去哪弄这么大的一笔钱呢?
  相比起来,这打仗还更容易些,不管是多艰巨的任务,只要多侦察、多思考总会想出办法的。
  但是,现在却是钱的问题,我们总不能去当雇佣军吧,总不能变卖装备吧如果可以的话那感情好,黑鹰卖掉一架就足以解决问题了,要知道这玩意的出厂价都将近一千万美元。
  正在我措手无策时,一名通讯兵就跑到我面前来报告道:“营长。司令让你去一趟!”
  “唔!”我点了点头。
  我们已经回来一个多星期了。张司令总算还是想找我谈一谈了。
  像往常一样招呼我坐下。张司令就带着疲色对我说道:“这段时间太忙了,一直没空叫你来已经进入日常训练了吧!”
  “是!”我回答。
  “者阴山一仗打得不错。”张司令随手翻开面前的一份文件说道:“防空导弹是个意外,不过好在你能随机应变。下一次要注意了,制定计划时要考虑到各种情况,战前也要做好情报工作,否则很有可能吃大亏。”
  “是!”我应了声。
  对于张司令这话我无可辩驳,归根结底,者阴山会出现这样的风险是因为我们情报工作没有做好。如果事先我们知道越鬼子有防空导弹的话,那就不会这样受制于人了。
  说起来,这次我们之所以能活着回来还是有相当大的运气成份在里头的,万一越军指挥官先一步考虑到悬崖那个漏洞那我们就只有弹尽粮绝这个结果了。
  当然,战场是没有“如果”,但这事却可以给我们提个醒就像我们的装备在不断的更新一样,越军的装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刚刚得到的消息。”说着张司令就把文件递到我面前:“我军在者阴山上已经顺利的转入防御,成功的打退了越军五次小规模进攻这其实是发生在几天前的事,因为太忙了所以没有及时告诉你,这里有你们的一份功劳啊!”
  “是因为裁军的事忙得不可开交吧!”我说。
  “是啊!”张司令点了点头。接着又说道:“不过也不全是”
  我没有多问,如果张司令想告诉我的话他自然会说。
  想了想。张司令就说道:“说起来这些事都与你有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你之前提的建设陆基反舰导弹的事定下来了,上级认为你说的很有道理,从长远来说我们的确有必要发展这种导弹。另一方面,跟你之前参与过的苏联民航有关通过这件事后我们与苏联方面很快展开了对话,上级认为我们应该主动与苏联方面打开贸易,以贸易和交流的形式先一步展开沟通。”
  “哦!”我点了点头。
  这当然是件好事,要知道中苏关系已经冰封几十年了,虽然现在有了点眉目但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凡事都会有一个过程,先从中苏之间因为敌对关系而中断的民间贸易开始,当交流和互信达到一点程度的时候再进一步发展。
  事实上,这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这时的中国是迫切需要与别国建立友好关系有了友好关系才有投资和贸易的基础嘛,所以这不仅仅是政治和军事的问题,还是经济的问题。
  这其中尤其是我们的邻国苏联苏联之所以特殊,并不是因为我们与它同是社会主义社会,中苏交恶的事实就证明就算同是社会主义社会也一样会成为敌对关系。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苏两国的工业可以形成一种互补苏联工业是以重工业为主的,比如机器制造和金属工业等。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一战时苏联是以轻工业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