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越战的血-第6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市场经济这东西也是挺残酷的,厂家一多自然就会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尤其是最近正在进行严厉打击经济犯罪这时候是人人自危,都在担心会不会被扣上一个“投机倒把”的帽子,于是相当一部份个体户都不干了,个体户不干就意味着商品没人卖了,于是大批的工厂倒闭,成堆的商品积压在仓库里发霉。
  我们现在正赶上这时候,另一方面苏联那边只求有东西用就可以了,对质量要求并不是太高,于是郑嘉义就瞄准了这些堆积在仓库里各种商品。
  但这些商品人家也不是白给的,就算堆在仓库里烂也不可能送人的不是?!咱们又给不起定金,凭什么让人把货给我们。
  这时候房产和田地就能起到作用了。战士们把自己的房产或是亲戚的、战友的。可以抵押的东西通通押上这时代的抵押也简单。根本就不需要什么银行、公正什么的,就是写上份字据互相签个名再按上手印也就成了。
  于是这原本需要一百万左右才能拿下来的一百多车皮的货物,竟然只用了两万多就全部到位,而且这两万多还有相当一部份是运输费用。
  杨先进方面的好消息也不断传来,苏联方面同意了我们分批换飞机的建议,事实上他们也很愿意这样做,因为要是我们一下子就运了五百车皮的货物过去他们一时间也消化不了虽然都是好卖的东西,但也要地方摆啊。
  国内飞机的买家也很快就找到了。这航空公司一听说图154竟然只卖两亿,而且还能再便宜一千万这个便宜幅度是我定下的,跟一亿多的利润比起来这一千万就算不上什么了,而且为了能够尽快的促成这笔交易,适当的便宜些降低风险也是必须的。
  在这种优惠下,航空公司想也不想就答应了下来并签下了合同。
  当时我就在想,这也许是因为现在国内的航空公司消息不灵通,不知道苏联有许多飞机卖不出去而亏本大甩卖不过这也不意外,国有企业嘛,计划经济体制内的企业大多都有信息滞后反应迟钝的毛病。
  如果他们在事后知道苏联这飞机只有一亿人民币的价格。而我们甚至只用价值一千万左右的商品以货易货买到手的,只怕他们连肠子都要悔青了。
  万事俱备后就只欠东风了。
  这个东风就是我们把货物运往苏联。这个动作可不小,整整两列火车长途跋涉直奔苏联首都莫斯科而去,而且这是一路前进一路装货因为许多货物是在其它地方联系上的,所以这货物就是沿着火车的路线集中,火车一路开着一路往上装。
  这其中的困难与热闹就不用说了,郑嘉义及其一帮手下因为担心这批货会出什么意外,还派出一批人手跟着列车一起走,沿途就不断的统筹管理。
  也许是因为负责管理这些列车的是一名叫吴东的战士确切的说他已经不是战士了,而是先进公司的一名员工。
  吴东这家伙,在部队的时候就是管理部队后勤这一块的,所以那是见多也做多了装货、卸货、运输之类的事,于是这一路管理起来是井井有条,一百多车皮的货在他的安排下竟然没有出过一次大差错。
  后来我才知道,吴东在运输时还常闹笑话,原因是他夜里老是从床上跳了起来喝骂着手下:“你们怎么搞的?火车就这样停在铁轨上,敌人来偷袭怎么办 ?”
  在听说这件事的时候我就只有一阵苦笑先进公司用的这些兵虽然是各种人才都有,但这各方面的人才也都有各种类型的战场综合症啊!
  火车在铁轨上跑了将近两个月之所以会这么快的原因是苏联那边因为急着得到这批货物而大开方便之门,火车进入苏联境内后就一路畅通无阻的到达莫斯科,这其中甚至还有几名苏联兵上车来保护。
  由此也可见这时的苏联对这些东西是急需到什么程度了。
  不过郑嘉义事后告诉我,这些苏联兵上车其实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这些货物,他们还带着几个人上来对货物进行必要的检查看来苏联鬼子还是担心我们不讲信用。
  好在我国这时代的商品相对来说假货和次品还比较少市场经济才刚开始不久嘛,大家都是厚道人,而且也没有那么多制假的技术,所以就算是积压在仓库里的货物那质量也是好得让人没话说。
  一听到郑嘉义这话我心里悬着的石头也就是放下一半了,要知道在现代的时候咱们中国市场上可是充斥着各种假货次品,更何况现在咱们还是在短时间内向全国四面八方搜集廉价的积压货,这苏联鬼子要是对这货物不满意而提出要退货或是干什么的那就不妙了。
  不过我想,这也有一部份原因是苏联鬼子别无选择要知道现在这时候可是他们跟美国佬冷战的时候,而且几年前他们还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而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在这种受国际制裁的情况下有人肯卖这些东西给他们就该庆幸了。
  更何况,咱们这还只是交换第一架飞机的一百多车皮,万一把我们给惹毛了不跟他们交易虽然我们有可能也很惨,但苏联人显然也不希望这样。


 第六十五章 飞机(三)

  当听到杨先进在电话里告诉我第一架从苏联飞来的客机已经降落在民航机场里时,我一颗悬着的心就终于放了下来。
  虽然我暂时还不知道这架民航会给我们带来多少利润,但毫无疑问的是它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不仅是目前那一百多万欠款的问题,也不只是战士们抵押那么多房产的问题,甚至先进公司往后的发展问题都解决了。
  当然,有这种好事我们当然是不愿意这么轻易就放手的开玩笑,我们签的合同可是四架客机,怎么可能买到一架客机就满足了、收手了呢?!
  所以当杨先进用激动得颤抖的声音在电话里告诉我:“营长,从民航那边划过来的钱已经在帐户上了,一亿九千万,一分钱都不少!”
  “他娘的!还真做成了?!”在身旁听着消息的教导员和赵敬平等人全都不由欢呼了起来。
  这要是在之前,打死他们都不敢相信这生意能做成事实上就连我都有些不相信,直到钱到的这一刻还是不敢相信,以至于我连问了两遍:“你真没看错?真有一亿多?你有没有试下可不可以取?!”
  “没看错!”杨先进很肯定的回答:“也试了,可以取。只不过我说要取一百万,银行的人说没那么多钱,得预约”
  “好!”营部里就像打了一场胜仗似的暴发出一片欢呼声。
  甚至还有些战士在喃喃自语道:“一亿多,这这要怎么用啊,那咱们不是人人都是万元户了?!”
  “何只万元户!”很快就有人打断他:“只要一亿。那就是一万个万元户。咱们合成营加上先进公司有一万人吗?”
  “当然没有。一两千人差不多。”
  “对头!那就该是十万元户了。”
  “何止!”又有人打断他们道:“这只是一架飞机而已,这后头还有三架呢!”
  
  “去去去!”这时赵敬平就打断他们道:“谁告诉你们这些钱可以平分的,这些钱都是公司的!”
  “赵参谋。”战士们傻笑着回答道:“咱们这也是瞎乐着蛮算一算呢!”
  正所谓言者无意听着有心,战士们这么一讨论后就让教导员给听到心里了。
  隔了半小时后,教导员就把我拉到了一边,低声说道:“营长,首先我得说你这事做得漂亮,不但解决了先进公司亏空的问题。还有可能解决一大批复员军人的工作问题和生活问题,这都是好事。但是,你有没有发觉这事有可能给我们部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负面影响?”我有些不解,解决了部队的后顾之忧还会有什么负面影响。
  “是这样的。”教导员说:“如果咱们合成营的战士知道自己都这么有钱,就不可避免的会有些战士更多的想到物质生活而对战事出现一些消极的思想”
  “哦!”闻言我不由恍然大悟。
  教导员这话说的不是很深入,或者说他是阶级斗争或是精神文明与贪图物质享受那一套表述出来的,但这道理我还是听懂了。
  这其实很正常,一个人要是没钱的话在战场上就不会有太多的顾虑,反正咱也是两手空空。但要是有钱了就不一样了,这时候战士们就会有另一种心理负担咱们可是有几十万身家的人哪。这要是回到后方那能过上啥日子?这要是在战场上光荣了岂不冤枉?!
  当然,我相信战士们不会出什么大乱子。这时代的人思想境界高。但他们终究是人而不是神,部队里这么多人,个别人心里会有些小九九那是很正常的。而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和风气。
  “教导员提醒得对!”被教导员这么一说我就像被泼了一盆冷水般的猛然惊醒过来:“这件事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一个不小心都有可能把我们合成营的招牌给砸了!”
  “对对!”教导员不住的点着头:“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支部队有没有战斗力看的是精神状态,而不是物质享受。如果过份贪图甚至迷恋物质享受的话,那对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我点了点头。
  教导员说的这些虽然不是说绝对对,但还是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越南兵生活条件很差,所以他们战斗意志很顽强。美国兵生活条件好,所以他们战斗意志和能承受的压力远低于越南兵,这在抗美援朝战争和美越战争上都得到了很好的明证。
  当然,这里说的是总体,个别现像比如越军里也有贪生怕死的,美军中也有不怕死的那就也很正常。
  于是接下来我马上召集了干部召开一次会议讨论这件事。
  解决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这些公司赚来的钱与的战士们在部队的表现挂钩,也就是制定一个规则规定以先进公司的名义为烈士发多少补助、为因伤复员的战士发放多少补助等等。
  很明显,这就将原本会影响战斗力的一件事转化成激励战士们士气的一件事了,至少他们知道自己在战场上负伤复员后在生活及工作上都会有着落了,说个不好听的就算光荣了家人也能得到一份可观补助,咱们这些上战场的兵走得也放心些。
  另一方面,杨先进那一头又再次忙开了。
  他们一方面是在计算做成一架飞机后赚了多少钱这一点倒不轻松,原因是他们需要给那些把房子做抵押的战士们一些补偿,总不可能让这些战士白受风险吧。然后再七减八减的扣掉各种成本,最后报上来的数字是纯收入一亿六千多万。
  我被这个数字给吓了一跳,他娘的,这一架飞机总价才卖了一亿九千万,成本是一亿人民币,我以为咱们赚个几千万就不错了,没想到还赚了一亿六千多万。
  后来杨先进这么一解释我就明白了飞机成本是一亿没错,但咱们是用国内运去的盆盆罐罐去换的,而这些东西国内与苏联的差价又将近十倍,于是我们的实际成本其实只有一千万,再加上运输费等各种费用,于是就让我们给赚得盆满钵满。
  这么一来咱们下一步就好走得多了。
  之前咱们还要用战士们的房屋去抵押,现在完全用不着了有钱了嘛,甚至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搜集到大量的轻工业类的货物,咱们还抬高了价格面向各个地区展开疯狂的收购。
  当然,这种收购重点还是在通往莫斯科的铁路一线,方便嘛,而且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咱们也是越快完成这笔生意就越好。
  我所不知道的是,我们的这笔交易其实从某种程度上刺激了中国市场的发展。
  这时其实中国的市场经济也处于一个困难时期,其原因就是市场经济才刚刚萌芽就遭受到了“打击经济犯罪”的打击。
  这并不是说国家实行的这个政策不对,政策是对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打击那些不法商贩哄抬物价倒买倒卖的行为。
  错就错在下面执行的方法不是很正确一个投机倒把的罪名往谁身上套都可以,再加上这时的基层人员还没有完全走出十年时的阴影,所以还是有许多人在用十年的那一套给人乱扣帽子。
  于是个体商贩或是私有经济等就人人自危,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
  但这时却突然冒出了个“与苏联恢复贸易”这可是国家的政策,而且还大力提倡的,这总不可能会是投机倒把吧!
  当然,一开始也并没有多少人在做,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没有资金、没有门路、没有消息、没有苏联方面的出货渠道等等。
  这些都很正常,中国这时还是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甚至还有相当一部份人心里对苏联还是保持着敌对状态,很难一下就转变过来马上就与苏联人做生意了,就算想也有可能会因为疑虑和担心想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