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猛虎王朝-第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极少数河道很窄、水流却很急的地方,也会有飞凌两岸的悬桥出现。
以上主要是民间架桥技术,使用时间一般都比较长。而在军事上,则以架设临时浮桥为多,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陆军需要水师配合,以便连舟结缆,迅速渡河。
不过,本次草原逃撤战,情况又有所不同。
古拉尔河虽然在黄羊滩一段河道相对狭窄,但这条草原上数一数二的大河,在此处的南北两岸间隔仍有两公里的宽度,而且水流湍急,浪花飞溅,于此架设桥梁乃是一道棘的难题。
这里没有水军协助,连渔船都看不到一艘,遑论连舟相系了。重新造船,耗时费力,缺少材料。而且这条临时浮桥,把蒂奇斯族众和猛虎骑兵接应过去就行了,渡河之后,必须立刻毁掉,断绝敌人加以利用的可能性。
这座浮桥既要有一定的坚固性,能迅速接应战士和非战斗民众通过,又要具有易毁性,再加上水情状况不佳,时间紧迫,对于凯日兰而言,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不过,这难不倒“狗鱼”。凯日兰用易造的木筏取代浮舟,造出一座不同于舟桥的新式浮桥──筏桥。
筏桥的两端,用巨大的地锚固定在古拉尔河的南北两岸。地锚很沉,很大,很坚固,而且埋地极深。
建桥时,首先安好南岸的地锚,将系好的筏顺河摆下。受水流的冲击,链式的筏成了一条斜线。然后,狗鱼凯日兰带着几个水性好的战士,冒着刺骨的寒意跳入河中,牵着筏链游向对岸。最后,将筏链系在北岸的地锚上固定好。由于水流的作用,这座筏式浮桥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弯成一个“)”形。
这座浮桥宽十米,可容十余人同行,筏排累有两层,相互之间以铁索连结,保证其牢靠性。筏上系几条粗缆,当作扶,避免上头的人立足不稳,跌入河中。
浮桥上,各个连结的木筏不仅要捆绑结实,保证不被水流冲走,而且要具有相当大的承压力,数十人的重量。整座桥必须能够让数千人同时上桥下桥,在筏桥上走动穿行。
凯日兰花了近两月时间建成了草原上的第一座浮桥。今天,它马上将迎来自己的第一批也是最后一批客人,将接受数十万人脚、马蹄和车轮的检验……
“我说狗鱼,你这桥行吗?”穆斯塔法看着在筏上哗哗拍打的水浪,吐吐舌头问道。
“没问题,跟我来吧!”
凯日兰亲自带路,引领先锋的胡玛骑兵们过桥。当然,过桥的时候就不能骑马了,必须牵着坐骑前进。
木筏造的浮桥,自然不是很稳,踏上去,立感筏底下水流的冲击,筏排摇荡掀簸,过河者胆战心惊,尽皆凛容。
可是,由于追兵很快就到,时间可拖不起,故而还必须加快步伐前进,赶快通过此桥。
两万胡玛骑兵牵马先行,前去保护南岸的地锚和阵地,防止那里遭到不测。其余的胡玛人和猛虎骑立在北岸桥边,维持秩序,防止因拥挤而发生事故,避免人为灾祸的发生。
妇女儿童享有渡河的优先权,其次是非战斗成员的族众,再次是战斗人员,畜群、马车等财货被安排到最后。
浮桥上很快就缀满了过河的人群,就如一根树枝上爬满了蚂蚁,从古拉尔河北岸向南岸缓缓流去……
妇女、孩都战战兢兢地抓着缆索前进。不过,他们不能停下脚步,很多人干脆闭上眼睛,扶着前面人的肩头走路,不敢去看脚下翻腾的,令人恐惧的河水……
由于猛虎军团早有准备,派了足够的兵士维持秩序,虽然偶尔有人不慎落水,被急流冲走,但整体上,这支逃亡队伍是在有序而快速地渡河,效率还算不错……
丹西率殿后的猛虎骑兵和蒂奇斯骑兵很快也赶到了此处。
眯眼看看渡河的情景,又掏出怀表估算一下速度,丹西的眉毛不由得皱紧了。
“提奥,蛮骑部队大概什么时候会赶到?”
“约莫八九个小时吧!”
长达两公里的宽阔浮桥,正常情况下,每秒钟流量为六个人,每小时可通过两万一千余人,八个小时可通过十七万二千多人,这次丹西、贝叶、摩卢三支部队会师后,总人数大约二十一万,那就意味着,当蛮族前锋追上本军时,还有四万人留在河的北岸,未曾渡河……
丹西心里默默地计算着。
有人说战争是一门科学,有人则认为战争是一种艺术,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或许,战争中,这两种因素都存在。一般而言,战略层面的艺术成分更大,而战术层面的科学成分越大,科技越是先进发达的军队,更讲求科学而非艺术,更趋向于降低战争中的不确定因素。做出渡河摆脱敌军追击的决策,需要想像力和灵感;指挥实施渡河的战术过程,必须精确地计算时间与效率。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无法完成既定的战略目标。
“我看悬了!”丹西以拳击掌,扬道:“贝叶,赶紧叫人把马车的车厢卸下来,在后方结成车阵,保护渡河人群的安全!”
“是!”
“孔狄、摩卢,你们带亲卫纵队、尖犀骑队和两万蒂奇斯骑兵在后方布阵防御,准备给蛮们接风洗尘!”
“遵命!”
“霍夫曼,把咱们尊贵的俘虏押去后阵!”
“是!”
这次率军逃逸,丹西命亲卫纵队将卡琳尔、赤拉维、戈列塔等草原战俘带上随行,其目的就在于备不时之需。
晚上八九点左右,北、东、西三路包抄的蛮族骑兵就将赶到这里,而照目前的渡河速度看,全军能否在那之前通过浮桥抵达对岸,将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为降低蛮骑对渡河的干扰作用,丹西毫不留情地将这些身份尊贵的俘虏押上了防御前线充当肉盾,即便阻止不了敌人的进攻,能多拖一段时间也好。既然草原各族全都一意与猛虎军团为敌,战俘们的身价大跌,利用价值锐减,丹西自然也不会再跟蛮们讲什么客气!
与妈妈、卡琳尔一起关在囚车里被押解着跟随行军的速帝,完整地观看了这场运动逃撤战的全过程,继续丰富着自己的军事阅历。
他看到了丹西是如何巧妙地指挥调度,如何一步步地将草原各族骑兵引诱上钩,然后在黄羊滩北岸,上演这场别出心裁的,草原撤逃战的最高潮一幕……
同样,草原小孩也终于意识到,在没有实力的时刻,冒冒失失地闯入虎穴,将要付出何等可怕的代价!
草原骑兵不喜防御,蒂奇斯猎户在这方面有所提高,不过,比起猛虎军团而言,所有草原防御技术都只能算小儿科。
这片草原上的平坦河滩,没有什么地势可借,适合骑兵驰骋突击,非常不利于防御方的布阵。
不过丹西素来崇尚攻守平衡,猛虎军团长期在文明地区作战,兵将通晓野战防御。短短几个小时之内,马车车厢、树干、木桩、壕沟、牲畜等可利用资源就被巧妙组合,布设出一座车城!
数百辆马车车厢被卸下来,呈一个不连续的半月形护住河滩,防御车中间,杂以土墙和尖木桩,布满所有的空隙处。牛羊等牲畜被绑缚蹄脚,固定于地,在车厢之后再构筑一道防线。
车城有左、中、右三个出口,可供守军向外反击之用。
车城前面竖起排栅,重要地段挖有壕沟,给车城再加一道盔甲。
蒂奇斯猎在前面挖上一个个无规则的散点陷坑,插上铁签、竹签,覆上泥草掩盖。此外,还有大量的捕兽夹被撒到车城之外,同样都被蒂奇斯猎们巧妙地伪装隐蔽起来,以加大杀伤力。
这座傍河而立的半圆形车城之前,疏散地围着一圈蒂奇斯游骑弓箭。“城墙”之后,也是蒂奇斯箭,只是其排布密度大得多了。
亲卫纵队、尖犀骑队、摩卢的熊甲猎队等精锐部队在“城内”各处集结待命,一俟车城防御体系消耗了游牧骑的兵力,他们就会杀出来进行反冲锋……
车阵最外圈的北出口,上百个草原俘虏被排成一排,充当肉盾。这里有戈列塔、脱里花、阿刺鲁、赤拉维、卡琳尔这样的草原贵族或者战将,也有在侦察兵大交锋中俘虏的各族斥候,甚至连谭娜和她那个六岁的小孩速帝,脖上都被架上两把钢刀,押到殿后车城前面充当人肉盾牌。
而在这些人前面,丹西拎着乌龙棍,跨虎携狮,倨傲地北望草原……
看着此人伟岸的背影,速帝真切地感觉到,草原牧民送给丹西的“魔王”头衔,确实是实至名归……

第二十二集第十章

昼短夜长,天很快就暗下来。
战士们在黄羊滩上燃起篝火,以抵御刺骨的寒风。
已经是十一月中旬了,位于高纬度的汉诺大草原上,又是一个劲风拂面的夜晚,气温相当低,称得上严寒透骨。
然而,为了保持军事行动的隐蔽性,丹西禁止已经渡河的人在南岸燃烧篝火取暖,趁夜渡河的人也不许点火把照明,而必须摸黑过桥。
从远处看,只能望见北岸密如星辰的火点。在火光的照耀下,整个防御车城如同一座摇曳的塞堡,在寒夜里发散出神秘诡异的气息。而南岸和河面处,却是一片沉沉的黑暗。
丹西正是要造成这样的效果,将蛮们的视线吸引在灯火通明的北岸,吸引在这座戒垒森严的“车城”上,殊不知在夜幕的掩护下,黄羊滩上有一条隐身于黑暗中的浮桥,飞越古拉尔南北两岸。这就像一条地下暗河,悄然地奔涌流逝,将人流马流从北岸传送到南岸……
从正午开始的这次横渡,经过七八个小时的高效率、不间断的行军,十二万蒂奇斯非战斗成员、三万胡玛和猛虎骑兵,都已经借助那条摇摇晃晃的浮桥,抵达了古拉尔河南岸。无论战士还是老幼妇孺,都咬牙忍受着刺骨的北风和逼人的寒气,不点篝火,保持沉寂。
在北岸的黄羊滩浮桥渡口处,尚余五六万战士,牵着马儿,怀着焦切的心情,在桥头依次排队,准备上浮桥渡河……
北、西、南三面都出现了麻麻点点的火光,恰似成千上万的萤火虫,朝黄羊滩越奔越近……
呼呼的夜风送来了嘈杂的马嘶声。“咕咳”、“呼呵”等蛮族战士的叫唤,以越来越大的分贝数漾入耳膜……
大约八个小时之后,伊森、则瑞、西格尔、鹰斯、沙利克率领草原各族骑兵赶到了这里。
二十几万蛮族骑兵终于会师,准备以压倒性的兵力优势,将敌人彻底扫灭!
丹西也已经在此预候多时了。
殿后掩护部队凭恃“车城”,严防死守。
其他的战士们,隐身在河岸的黑暗处,牵骏马,排成长队,等候上桥渡河。
密密麻麻的火点群,汇集成一片火海,在距车城千步之外的地方停了下来。
乌云遮住了星月。寒风在黑暗的原野上呜咽,与马的啾啾声、羊的咩咩声、牛的哞哞声、士兵们的叫喊声,混成一首悲壮萧瑟的战前序曲。
肉眼所及处,黄羊滩战场上出现了两个巨大的火圈,无数的光焰,上接天际,耀眼殷红,宛若一片晨霞。
南边是一个半月状的环形火圈,明晃晃的火光,照耀着那座森严的车城和“城墙”后方战士们憧憧的身影。
距这个半月形火圈约千步开外,是一片无比辽阔、无比庞大的火海,从三面将车城团团围住。
各路蛮军的指挥官齐聚北路中军的前线地区,观察敌阵,商议歼敌之策。
伊森、则瑞、鹰斯、沙利克、西格尔,以及一大群依附强者,准备趁火打劫的草原小族头目,都从本军队伍里出列,赶来参加战前计议。
“趁着会师之际,士气高涨,我们应该马上进攻,把病猫崽、闪特瘦猴和食人生番一块收拾掉!”连遭痛殴而愤懑满怀,几欲抓狂的西格尔,看到那些沾满族人鲜血的仇敌就在眼前,恨不得立刻动,将他们撕成碎片!
“不可,不可!”鹰斯说道:“我军没日没夜地追击敌军,人马已经非常疲惫,丹西又已经结车为城,布好了防御体系。马上进攻,我军损失极大。反正敌人已经陷入重围,无处可逃,不如先歇息一夜,做好准备工作,明日进攻,更加稳妥一些。”
确实,蒂奇斯族众和卫护骑队这些天来也在疯狂打马逃逸,为追上他们,各路草原蛮军也累得汗水淋漓,人睏马乏。以疲敝之师,强攻丹西布置的车城,其损失定然是非常可怕。
“丹西素喜故布疑阵,不凭藉目前有利形势,抓紧时间进攻,谁知道他又会玩出什么花样?!”胡狼的传统盟友沙利克理解西格尔的心情,同情西格尔的遭遇,自然替他说话:“丹西这些破烂玩意,怎么挡得住我们草原勇士的进攻!”
诚如沙利克所言,像游牧蛮族这种擅长骑战的军队,除非高大雄峻的坚城,任何其他东西都不可能真正阻挡得了他们的进攻。车城防御体系虽然颇有创意,但面对兵力数倍的蛮族骑兵,也只能是多拖延一会时间,多消耗一些人命而已。
“谁今晚要打,就带自己本族的人上,我们鸠蛮人得好好歇息一下,明天方才进攻!”则瑞怜惜本族战士的性命,不愿意这样损耗兵力。
……
蛮酋们议论纷纷,伊森沉着脸,并不发言。他眯眼遥望南边,若有所思,无上魔功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