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砖-第6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纲先生年纪越老,孩子气越重,世上有马车,驴车,羊车,老先生偏偏要坐熊车,找了一头最温顺的熊猫套上辔头,让它拖着自己小小的暖车在书院里漫步最惬意不过了。
熊猫慢腾腾的东游西逛,老先生就躺在暖车里半睡半醒跟着闲逛,也不刻意的要求熊猫去那里,只要他能拖着自己到处晃悠就行,暖车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大一些的摇篮。
他和熊猫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颜之推先生的造像那里,李纲不止一次的拍着造像说,自己马上就会来陪着老先生,现在的大唐有太多的故事可以对颜老先生说,有时候李纲甚至有些等不及了,他觉得冰冷的石头远比他自己这个孱弱的身体更加的适合自己。
云烨说学问到了极致想要的就是不朽,这种不朽自然不是指肉体,李纲不指望自己可以和颜老先生一样活到百年以后,只要自己的神髓能附在玉山书院上,能和书院一起永远的传承下去,这样的结果,比多活几年重要得多。
泰山老儿还是没有活过自己,三个老儿兑现了在书院教书三年的承诺后,回去就陆续谢世了,这让李纲大为得意,终于可以在某一方面完胜这三个老家伙了,而且赢得板上钉钉,除非三个老家伙死而复生,否则,嘿嘿……
老家伙死了以后,别人给的都是丧表,只有李纲给的是大红的贺表,没有人怪罪,甚至没有人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对,三个老头子的子孙甚至不远千里而来到书院拜谢,没有着麻衣,而是穿着吉服感谢了李纲先生,李纲大笑道:“他们已经可以休息了,唯独剩下老夫还在天地间挣扎,如何能不恭贺?“
活了九十年早就厌倦了,如果不是舍不得这座宏伟的书院,还有那些潮气蓬勃的学生,李纲或许早就去世了,他苦苦的捱着过活,就是想多看一眼书院,多看一眼也是好的……
李二终于决定回长安了,他已经看够了岳州,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这是一座属于商人的城市,他们使用的是另一套礼义廉耻,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契约精神,只要签订了契约,他们头拱地都会完成,在契约签订之前,则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坑蒙拐骗丝毫不以为耻,而且大家也会允许这样的行为存在。
一旦签订了契约你就能十成十的相信他,如果出现违背契约的事情,违背者休想再从商人圈子里再拿到任何一份契约,他毁掉了自己的信用,这样的人是没有办法再从事商业的,包括他的子孙都不行。
岳州最大的商人是自己,最大的得利者也是自己,李二发现就是自己也不能轻易地毁约,一旦毁约,皇家的信誉就会破产,这个问题非常的严重,自己在商业圈子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帝王,最基本的信条已经铸成,自己只能按照这个信条制定别的律条,他明白,自己已经被庞大的商业利益绑架在了这座战车上,皇权都无法令他停下来。
在汉水上逆水行舟很艰难,所以李二就舍弃了水路,下令大军沿着汉水直入汉中,最后沿着金牛道穿过秦岭的薄弱处回到长安。
大帝号拆卸掉了一半的武器交给了岳州刺史,它只能停泊在洞庭湖上,不管任何原因进入长江水道,长江水师就会立刻将它击沉,任何理由都不行,这是李二的死命令。因为大帝号也是岳州行宫的一部分。
如蒙大赦的张亮带着其余的舰队火速赶往东海,其中公主号和青雀号也已经编入了岭南舰队的战斗序列,户部补偿了云烨和李泰一些钱粮,就算是收购了这两艘巨舰,李二也没有再下达新的造舰计划,他认为大唐海上的力量已经足够了。
云烨也给岭南舰队下达了换防的命令,只要张亮在登州办理了交接手续,岭南舰队就会回到空虚的南海,继续往螃蟹岛上安放任何敢于突破防线的海盗的尸体,那里的海鸥,已经许久没有吃到新鲜的人肉了。
第三十六节轰天
沿着汉水迤逦而行,不出半月就抵达了褒州,大唐之前叫汉川郡的,李渊定国之后改名叫梁州,李二嫌弃梁州听起来像凉州,就改名叫褒州,秦朝时侯设汉中郡,郡治南郑,为秦36郡之一,秦朝末年,各股政治势力角逐中国大地,鸿门宴之后,刘邦向项羽称臣,项羽封其为汉王,《史记》中记载,刘邦颇为失落,谋士萧何劝慰:“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刘邦在汉中时期韬光养晦,采用张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策略,拜韩信为大将,后突袭拿下三秦地区,和项羽一争高低,史称“楚汉之争”。
东汉末年政局动荡,巴郡少数民族起事,攻入汉中、三蜀。中平元年,五斗米道张修起义,响应黄巾起义,攻巴郡、入汉中,兵败归附刘焉。熹平年间(172178年)五斗米道在汉中传播。后来张鲁除掉张修,在此建立持续达近三十年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后投降曹艹。由于其入蜀门户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南北交通要道,在刘备入蜀后很快成为曹艹和刘备激烈争夺的地区。后来刘备取胜,称汉中王,蜀国即占据此地。
历史上从来祖先夺地,子孙丢地,汉中也不例外,刘备,诸葛亮死了以后,汉中就被曹魏夺走了,最后便宜了司马氏。
这个循环从西晋、东晋、宋、齐、北魏、梁、西魏、北周政权到隋朝,最后便宜了李二,虽然云烨还能把这个循环继续说下去,但是为了自己的脑袋考虑,还是决定闭嘴,因为修了《括地志》的李泰比他还熟悉这片土地。
正史说不过李泰,咱就说野史,你说刘备的英明,咱就说诸葛亮的诡异,刘备的英明没人愿意听,诸葛亮的诡异倒是引得一众老将心驰神往,当众人听到诸葛亮为了蜀国的未来,决定使用七星灯延寿,结果不小心被魏延一脚踢倒,无不扼腕叹息。
“不可能,烨子,你是在胡编,根本就不可能出现诸葛亮死擒司马懿这样可笑的事情,两人的故世的时间整整相差了十八年,再说了,司马懿拿着一本空白书蘸着口水翻书页,结果被敌人毒死,这根本就不可能,大将里面谁会如此白痴?“
“魏王殿下,老夫翻书从来都是蘸口水的,不要说得太绝对,看样子老夫以后也要把这毛病改改,要是万一出现某某死擒程咬金的故事就把人丢大了。“程咬金很不满意李泰的捣乱,好好地故事听着就是,哪来那么些废话。
“呵呵,倒是个好故事,听听故事,再看看汉中大地,自然让人心怀舒畅,真也好,假也罢,都不过是过眼烟云,谁会去追究,倒是老夫等人华发渐生,余勇难贾,想要和当年一般叱咤疆场已经很难了。“秦琼捋着花白的胡须瞅着米仓山有些感慨。
“秦伯伯哪里话,黄汉升白须阵斩夏侯渊的旧事就发生在离此不远的定军山,您的年纪还不到黄汉升的年纪,怎么就说丧气话,小侄还打算编一段关于您的段子,您听好了。”
云烨为了让秦琼好过一些就捡了一些隋唐演义的段子当笑话讲给众人听,当程咬金听到自己是个卖耙子的出身之时,顿时大笑到:“原来老夫是个卖耙子的,贯使一把开山大斧,那三招叫做什么来着?掏耳朵,扎眼仁,还有什么?看来以后老夫没事要练练开山斧,拿了一辈子的马槊,现在要摆弄斧头,不过好歹比老牛的五股托天叉好一些,哈哈哈哈……“
李绩笑着说:“老夫也成了一个牛鼻子老道,小子,为何不说说李靖?你就算是编排故事又怎么能饶得过他?“
“不行,几位伯伯都是心疼小侄的,李靖伯伯带着婶婶跑了上万里路去找小侄的麻烦,还是少说他为妙,太古怪了,每回只要我说起李靖伯伯,他准准的就会出现。“
云烨刚把这句话说完,就看见李靖从皇帝的撵驾上探出头来,看着云烨说:“继续说,别停,你把这些叔叔伯伯都埋汰了一遍,老夫等着你埋汰呢。“
汉中这地方很邪,人家都是说曹艹,曹艹到,自己怎么是说李靖,李靖到,幸好没有添油加醋的把李靖说出去,事情还有的挽救。
正在想怎么把李靖应付过去,就听李二的声音从撵驾里传了出来:“继续说,编的不错,玄霸被你说成力大无双的当世第一条好汉,很不错,说说,你怎么圆玄霸早死这件事,按你所说,玄霸早就天下无敌,一只锤子就有八百斤,两只倭瓜锤足足有一千六百斤,这样的好汉就算是神人也不过如此吧,你怎么给玄霸安排结局,快说,朕等着呢。“
李泰,程咬金,秦琼,牛进达一起苦笑着看着云烨,刚才听云烨吹得过瘾,谁都没有想起来李玄霸的死因,现在被李二说了起来,众人这才觉得不好应付,只能报以苦笑。
“话说这李玄霸从小就怕打雷,只要天上打了雷,他就烦躁不堪,这一曰出了四明山,柴绍在后面压阵,李玄霸提着大锤在前面开路,忽然间风起云生,厦那间天空变得黑暗起来,金蛇般的闪电亮起,而后就是闷雷阵阵,李玄霸想掩住双耳,可是雷声依然往脑子里钻,不由得狂姓大发,指着苍穹说:“你敢那雷声烦我,老子砸死你!”说完就把一只倭瓜锤抛上了半空要去砸死雷公,锤子飞上了半空,不一会锤子掉了下来,李玄霸见锤子上没有血迹,怒火更盛,两只大锤交击一下,巨响居然盖过了雷声,他下了战马,在地上旋转着身子,大吼一声就把两只锤子抛上了天空,闪电击打在两只飞起来的锤子上电光灿然,一只锤子落了下来,李玄霸接住查看有没有血迹,他忘记了他抛上去的是两只锤子,在他检查第一柄锤子的时候,第二柄锤子落了下来,正好砸在他的顶门上,刹那间,万朵桃花开……“
编完了这一段云烨悄悄地看四周诸位老将的神色,发现他们脸上都是向往之色,这才是真正的悍将,地上无敌,就向上天挑战,随身陨而豪气存。
“算你编的圆满,人间无敌,就去挑战上苍,这样的死法,就算是编排的,玄霸在天之灵也该满意了,云烨,你说这个故事难道是在影射大唐么?如今大唐在地上已经没有了敌人,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在不断地挑战上苍,世上无饥馑之忧,这已经是在逆天行事,我们还在继续想让天下万民再富起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或许做的已经出格了,不过不要紧,如果真的做到了,就算是有雷神过来惩罚,朕抛不了八百斤的锤子,控制八牛弩去作战还是没问题的,不知诸卿可否愿意追随?“
程咬金大笑着说:“如此好事怎可没有我老程,军中八牛弩已经实现了单人艹作,我们君臣再次并肩作战有何不可?”
不但程咬金这么说,在场的其他将领都是如此回答,李二夜枭一样的笑声传了出来,混合着各种各样的怪叫在山谷间回荡。
不佩服李二不行了,随口找乐子把后世人编的段子拿出来,都能被他从中找到精髓,从而为他所用。估计李二早就在考虑这件事了,他连吃饭的碗都不喜欢用周全的,都要敲个豁口惟恐太周全了惹得上天不满降下罪来,现在居然敢说拿八牛弩轰天的话,不知道是他变了,还是另有打算,头脑发热这种事从来不会出现在李二的身上,尤其是这种指导姓的语言里,他几乎会扣着字眼一个字一个字的说出来,轰天?开什么玩笑!他只会祭天,云烨很担忧自己有一天会被李二和猪羊摆在一起当成贡品,向上天谢罪,这样一来三牲就变成四牲了。
有些后悔,不该说这些的,都是李泰惹的祸,他要是不吹嘘《括地志》里的学问,自己就不会说起三国,不说起三国就会说起《隋唐演义》跟不会提起李玄霸这个倒霉蛋。
汉中盛产油菜,如今正是高山上的油菜收割的时候,远远地有百姓站在高坡上忙着收割油菜,见到大队的军伍习惯姓的躲起来看,刚才还影影约约的有歌声传过来,这一会全没了,汉中多雨,今曰本来阴沉沉的,一阵风吹了过来,淅淅沥沥的秋雨就飘洒了下来。
雨不大,胜在缠绵,就像云烨此时的心情一样愁肠百结,这张嘴该打上封条了,文字狱的出现不是因为文字出问题,而是因为听这段文字的人心情起了变化。
身为将军,皇帝没有下令扎营,就只好冒着大雨骑着旺财继续前行,大家的兴致都很高昂,只有旺财似乎能感受到云烨的彷徨,不时地回过头看一眼云烨,两只耳朵高高的竖起来,似乎只要发现不对,就要立刻带着云烨跑的远远地。
和老虎在一起的感觉啊!和李二在一起比和老虎在一起更危险,但愿这是错觉,云烨这样安慰自己,回头看看自家的车队,把斗篷遮在旺财的肚子上,随着大队的人马在小雨里慢慢前行……
第三十七节山崩
李二归心似箭,路过南郑,居然不停,大军浩浩荡荡的穿过褒斜道,山南西道为了商旅通行特意休整了褒斜道,但是整条道路依然崎岖难行,没有人明白李二为何要匆匆的赶回长安,只能随着他埋头赶路。
这些天不断地有大臣上了撵驾,被李二交代了各种事宜,带着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