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暴君刘璋-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萧芙蓉显然对自己的状态很不满意,薄薄的衣裳像没有穿衣服一样,而且又宽大的很,走路不能随心所欲,皱着眉,嘟着嘴,不断扭头看着自己衣裳的后摆,最后索性把衣服提了起来,开始的淑女样子顷刻荡然无存。

等老妈子把饭菜端上来,萧芙蓉一下子笑开了花,提着衣服就凑了过去,抓起一根鸡腿就大口啃起来,周围丫环都憋着笑,荷花忐忑地递上一双筷子,萧芙蓉看着筷子愣了愣,左手接过来,继续用右手拿鸡腿吃。

刘璋摇了摇头,自言自语地叹道:“我早该想到的,野鸭子永远变不了金凤凰。”

数日之后,刘璋带着几个亲信官员到前厅大堂议事,法正有些奇怪的道:“主公,这里空荡荡的,就我们几个人,为什么不去内府?”

“唉,别提了。”刘璋叹了口气:“现在这里比后堂清静。”

自打萧芙蓉来了后,内府那是鸡飞狗跳,萧芙蓉和现代那些正太妹一样,喜欢逛街,可是却不知道怎么花钱,当初刘璋给她的银子,她就买了两个烧饼。

在成都大街上钱没少花,可不时还是得扮演飞天女侠,于是隔三岔五,就有小贩找上门来要债。

萧芙蓉还说刘璋靠王绪一众人保护,迟早横死,于是提了缨红枪,天天训练这些亲兵,把这些亲兵打的鼻青脸肿,叫苦连天。

三五天都不洗脸,还觉得自己多干净,丫环拉也拉不过她,扯也扯不过她,每天洗脸都像打仗一样。

吃饭那就真是打仗了,第一天萧芙蓉不但把新做的吃了,还把剩饭剩菜也都吃了,吓了黄玥一跳,自替刘璋写字以来,黄玥每天午饭都是在牧府吃的,可是打萧芙蓉来了后,每天就只能看着萧芙蓉吃了,那吃相,连四岁的刘循都忍不住皱眉。

最后刘璋实在没有办法,把萧芙蓉的小桌子端到角落去了,于是每天刘璋和黄玥、还有刘循在一边吃饭,萧芙蓉坐在墙角吃饭,要是有客人上门,乍一看还以为萧芙蓉是在受虐待,可是看清楚就知道错了,萧芙蓉面前的东西,比其他三人加起来都多。

刘璋实在受不了了,就那环境,还议事,不疯掉才怪。

“你们说说吧,事情办的怎么样了。”刘璋想到萧芙蓉就头痛,赶紧开始了正题。

 第043章 倒行逆施

黄权道:“收拢难民还算顺利,自贴出主公命令,开荒的田地归难民所有,三年免税之后,难民数量增多,可是从动乱地区迁来的世族却大幅减少,几乎没有了,也没什么外地人才进来。”

“意料之中。”刘璋道:“那些世族不定觉得我们益州多么黑暗恐怖,而寒门子弟,有些才能的人也不会看好我们,就像法正,要是你还在扶风,这时候会来投靠我吗?答案显而易见,看来我们只有闷头发展了,不过乱世靠人才是不变的真理,四科举仕必须抓紧。”

王甫道:“江州太守董和做事干练,没多少时间,不但理清了江州政务,四科举仕也进展顺利,在主公余威震慑之下,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只是考题有点麻烦,文人武将倒好说,文人让他们写一篇文章,武将让他们过招就行了,医生也还勉强能应付。

只是那些匠人,大字不识一个,出题是不可能的,只能现场考试,可是现场考试,木匠可以让他做一个木工,石匠让他打一方石头,可是养猪的你让他干什么?难不成让他现场喂猪?那也不成啊。”

刘璋笑了一下道:“你们做的还算不错,没把养猪种草的剃掉,这些人很重要的,我看那些老实的庄稼人也不太会撒谎,你们觉得哪些说的靠谱,就把他们送来成都吧,就算有那滥竽充数的也骗不了我们多少银子,回头再想想怎么挑选这些奇能异士,比如调查一下他们以前的养猪成绩。”

“是。”

“还有一点我要纠正一下,文人绝不是写一篇文章就可,我建议试题分为两部分,一篇政论文章,看这些文人的才华,对天下大势的把握,以及他们的逻辑思维,另一部分,需要考察这些人的历史常识,生活常识,对大汉天下各州的了解,兵法策论必须出现在武将的选拔中,也可以出现在文官选拔中,说不定这其中有什么儒将,只要有任一特长,都可录用。”

法正咳嗽一声道:“主公,虽然你用词很新奇,但我懂你的意思,都对,可是主公想过没有,那些考官都不会什么兵法策论,他们怎么选出精通兵法的文官武将?”

刘璋笑笑道:“这没什么,江州那边只要看他们说的有模有样就行了,本官不怕赵括通过考试,成都的考试我会亲自去看的,而且,并不一定需要精通兵法才能选出精通兵法的人,就像相师发掘人才,难道相师的才能高过对方?”

法正微微点头,刘璋问王甫道:“那些豪族怎么样了?同意来参加五天后的鬼节祭天大典了吗?”

王甫道:“基本都答应了,不过据我所知,在我们土地令下达以后,有些豪族在秘密将财产转移出益州,恐怕是要举家迁离,要不要遏制一下?”

刘璋摆摆手,叹了一口气道:“要走就走吧,我们已经逼得人家背井离乡,就不用赶尽杀绝了,强留下这些人,心怀怨恨也是祸患。”

成都郊外,一片空旷的田野中央有一座小木屋,本是用来在稻熟之际看守稻谷的,而此时却聚集了十几个身着华服的人。

这些都是成都大族的世族子弟,平日养尊处优,现在待在这个狭窄的破棚子里,天上日头火辣辣的晒着,一个大个子忍不住大声嚷道:“憋死我了,严老爷子,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商议大事,这鸟地方又闷又热,还有粪水的味道,算什么事嘛,难怪族长叫我来,要是他那一把老骨头,早闷死了。”

“尹老兄不要着急。”一个老成持重的老者站起来:“我们这也是迫不得已,最近王甫对我们这些大族监视甚严,也只有这个地方是安全的。”

“难道族长是要反刘璋?”姓尹的汉子大声道,老者赶忙让他噤声,连摆手道:“老朽哪里敢有那想法,江州河岸的血还没干呢。”

“那老爷子今天找我们来干什么?”另一个年轻人站起来道。

“唉。”老爷子弯腰叹息一声:“迫不得已啊,本州州牧大人向来宽仁为怀,最近这两个月却不知怎么变得……,先是四科举仕,让那些寒门,甚至泥沼匠人与我们同堂,侮辱斯文,有伤风化,如今王甫又颁布了一个土地令,张松发布了一个限价令,强制规定市场价格,简直倒行逆施,想来你们各族也是深受其害吧。”

听了老爷子的话,一众人俱都沉默下来,一个中年人一边扇着扇子一边道:“老爷子说的是啊,今年春季冷冻,棉花质硬,我便囤积了许多布匹,准备冬季卖个好价钱的,现在让张松这么一闹,我那些布匹怕是白囤了。”

“还有。”另一个中年人气愤地道:“本来初春的时候,十几户破产农家答应在秋收之后把土地卖给我们,结果王甫的土地令一下来,这些泥腿子立刻改口,我们去向衙门讨说法,那当官的竟然要我们出示字据,民间土地买卖向来是先达成口头协议,正式买卖才交换字据,当官的不会不知道,却要我出示字据,简直岂有此理。”

姓尹的大汉道:“以你们曾家的实力还对付不了这些泥腿子?”

那中年人斥了一声:“你知道什么?这些人都倾家荡产了,你去逼他,那不是惹一身骚吗?你再大的势力也没用啊,何况严老爷子也说了,江州的血还没干呢,那些江州世族被诛就有欺压佃农一项罪名,我们曾家可不敢冒这个头。”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道不尽的怨言,说不尽的不甘,最后尹大汉一拍横木站起来道:“索性反了吧。”

严老爷子急忙道:“小声,小声,刘璋乃益州州牧,手握重兵,我们拿什么反?唉,我今天找大家来,不是对抗官府的,而是大家想想办法,怎么阻止州牧大人继续倒行逆施。

从古至今,就没听说过官方收纳土地,租给贫农自己当地主的,更没听说过官府规定市场价格,匠人与士子一起考试堪称亘古奇闻,再这样下去,我们益州世族就没活路了,大家得赶紧想想办法。”

 第044章 放祭品的胡床

“老爷子有什么高见?”一名世族子弟问道。

严老爷子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道:“我一把老骨头,能有什么主意,只是我觉得州牧大人一定是一时蒙蔽,我们成都豪族应该联起手来,抱团在一起,州牧大人再冷血,也不可能把我们成都豪族像江州豪族全诛杀了吧?我们的实力可不是江州那些乡巴佬能比的。

另外呢,我希望大家随我一起,在五日后的鬼节祭天大典上,向州牧大人请愿,四科举仕是反对不了的,但请州牧停止土地令和限价令,也让我们豪族能有点生存的空间。”

一个胖子附和道:“没错,什么土地令,我们把自己土地内的河渠扎了,看那些泥腿子怎么种田,还有那限价令更好说,索性我们就都不卖了,不出一个月,刘璋就得向我们妥协。”

“不可,不可。”一个看起来老成持重的老头连声道:“这可是公然对抗牧府,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要走这一步。”

“为什么不能啊。”

“你忘了江州之事了吗?”

………………

一群人七嘴八舌地吵着,莫衷一是,突然一个年不过二十的青年人一边摇着折扇,一边用清朗的声音道:

“要请愿你们去,要对抗牧府也随你们,我廖立可不奉陪了,现在我们廖家在成都的资产基本都转移出去,土地以三倍价格卖给官府,大赚了一笔,不到鬼节祭天,就在明后天,我们廖家就会全部迁出益州,可笑你们这些人还甘心臣服在刘璋淫威之下,为这种暴君献粮纳钱。”

“唉。”严老爷子无奈地叹了口气:“刘璋虽暴,可我严家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里,怎么忍心离开故土,背井离乡。”

廖立得意地道:“我们廖家可不同,我们不止在成都有产业,在荆州扬州都有,江东孙策刚愎自用,我们这次就是要迁到相对安宁的荆州,在武陵扎根,从此与那暴主刘璋再没什么关系。”

廖立说到这里,轻声一笑:“不过我们廖家不是无情之人,与各位打了这么多年交道,送你们一个求生的好主意,巴西庞羲,手握重兵,素来对刘璋不满,你们当与他多接洽。”

廖立的话一出,其他世族的人同时眼睛一亮,大觉有理,成都世族之所以不能造反,就是因为没兵,如果有了庞羲的兵,成都豪族能贡献数不尽的钱粮,再有他们做内应,下成都并非不可能,现在益州世族对刘璋的怨念沸腾,庞羲举兵必然能得到广泛响应。

就在所有人都浮出希望的时候,一个人堆中的声音冒出来:“廖家真是好算盘,临走还要给我们献一个自取灭亡的毒计,武陵也是个好地方,只不知不思进取的刘表能不能守住那里。”

众人一齐循声望去,只见一个青年人怡然自得地坐在横木之上,眼睛望着外面的田园风景,廖立冷声道:“吴班,你怕是因为你族兄吴懿在刘璋手下为将,族妹吴苋嫁给了刘璋的兄长刘瑁,所以帮着刘璋说话吧。”

吴班笑了一声,头也不回地道:“荆州四战之地,现在安宁不过是因为各路诸侯没有腾出手来,刘表不思进取,自取灭亡,到时候荆州必然有大战,除非有雄主一统天下,那个地方的战争就绝不会断,你挑那里扎根,笑死人了。”

“你……”廖立气的嘴皮发抖,却说不出话来。

严老爷子上前对吴班道:“吴家势力庞大,吴班公子代表吴家族长而来,难道吴家是要支持刘璋吗?”

吴班道:“支持谈不上,但正如廖兄所说,我们吴家与州牧瓜葛太多,不会做逆反之事,可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与各位作对,各位要去请愿,我们吴家也会去,各位反对土地令和限价令,我们也反对,但是所谓勾结庞羲,恕我们不能奉陪,庞羲什么人?蜀北看户之犬,他会是州牧大人对手吗?”

吴班的话放在以前,这些世族人只会认为是恭维之话,可是放在涪城大战之后,这些世族都深以为然,庞羲的确不是刘璋的对手。

“勾结庞羲,万劫不复,我们吴家绝不会做,各位好自为之吧。”

吴班说完,跳下横木走了,其他人都望向严老爷子,严老爷子叹口气:“咱们还是先请愿吧,任何人不得与庞羲接洽,观时待变。”

----------------------------------------------------------------------------

月半清晨,晨光柔和地照在巍峨的东灵台上。

东灵台是官方祭祀的地方,处于一片人工湖中央,四方由石桥相通,东西为拱桥,南北为平桥,长宽十余丈的石壁耸立在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