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暴君刘璋-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正与王累等都惊讶了,一群官员目瞪口呆,当初刘璋碌碌无为,何尝见过他展示才华,雄才大略可以苏醒,这文才也能短时间培养的么?

过了半响,王甫惊叹道:“主公好才华,此联气贯长虹,暗藏主公雄心大志,王甫叹服。”

法正笑着道:“此联虽模仿我那一联,层次却高出一筹了。”

其他官员也纷纷称赞,交头接耳,惊叹不已,只有那些匠人听的抓瞎。

就在这时,一个童稚之声从人群中传出:“三尺锯,尚知曲以断木,杀人剑,却不晓还鞘以掩锋,坐困西川,不达中原,却道斩尽群枭,可笑可笑。”

 第053章 神童一出 谁与争锋

“谁这么大胆。”王绪半拔腰刀,刘璋和和一众官员也好奇地向人群看去,一个七八岁孩童从人群负手而出,那小小的个子,嫩白的脸蛋,童稚的眼睛,都让这些官员惊诧不已,实在想象不出刚才的话是出自他的口中。

孩童正是周不疑。

“哪里来的泼孩,给我拉出去。”王绪大喊一声,几个亲兵就要上前,刘璋竖手止住。

刘璋打量唇红齿白的周不疑一眼,甘罗十二拜秦相,项橐七岁为孔师,民间多奇能异士,刘璋也不因他是一个小孩就轻视,对周不疑道:“孩子,看你是有才学之人,却未免目光短浅,,一遇风云便化龙,坐困西川,未必不能进图中原,我乃皇室宗亲,奸臣当道,匡扶大汉江山,何须还鞘掩锋。”

“,一遇风云便化龙。”法正等人越加惊诧了,自家主公竟然有如此才华,就凭这一句,已经可称当世文学高士了。

一些文人士子听说这里有牧府官员做対,也赶来观看,以便对考题有个大概的估计,如果这些高级官吏的文才都不堪一提,那考题能出得很难吗?

可是现在听了刘璋的话,这些士子心里立刻变得七上八下,他们原没以为刘璋一个州牧,一个暴戾的屠夫能有多少才华,可是听到那副对子就惊讶了,现在听到这两句诗,更是惊异莫名,州牧都如此了得,手下雇佣的文官还得了?考生不禁对考题充满忧愁。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我真没想到州牧大人有如此才学,看来我周不疑这次益州来得不算冤枉,不过身在匠人考场,我告诉大人一个道理。

铸剑予炭,炭少剑软,不能杀敌,炭多剑脆,入肉易折,炭再多,剑既断裂,是为废铁,益州这把剑,州牧加的炭太多了。”

周围官员士子你望我我望你,周不疑的话如果出自一个白胡子老头口中,这个老头都算高士,可这样的话偏偏出自一个孩童之口,带给他们的惊诧甚至远甚刘璋的两句绝句,除了铁匠们一脸自得,其余匠人莫名其妙,官员士子都呆住了。

法正哈哈一笑,上前道:“小朋友,你既知道刚极易折的道理,可知不知道你现在做的就是这样的事?你这样的小孩,必然早夭。”

“哈哈哈。”周不疑不但没有反驳法正,反而哈哈大笑:“我早夭我早已料到了,我早夭也是我一个人,可是州牧大人统率百万子民,麾下文臣武将无数,如果横死,恐怕比我早夭后果严重得多。”

“你……”一众文臣武将听到周不疑咒骂刘璋,惊怒不已,一些亲兵已经拔刀相向,周不疑却泰然自若。

刘璋制止了手下的行为,看着这老气横秋的孩童,心里仔细搜索了一遍记忆,也没想出周不疑这个人物,压下心里的惊异,对周不疑道:“多谢小兄弟教诲,本官必铭记今日之话,只不知小兄弟来到这里,是专门来教诲于我,还是有别的什么目的?”

“我来是……”

周不疑还没说完,一个老头就从人堆里冲出来:“周不疑,你快回来,你别闹了,我的饭分你一半还不成吗?”

“我才不要你的饭。”周不疑瞥了一眼张仲景,对刘璋道:“我来是来抗议的,凭什么你们只给考试的人饭吃,不给我饭吃,我千里迢迢赶来容易吗我,我都饿了一天了,哎哟。”周不疑捂着肚子蹲了下来。

周围人先是一愣,接着哄堂大笑,如果不是周不疑这句话,所有人都忘了他还是个孩子。

王甫对刘璋拜道:“主公,我们只安排了考官和考生的饭食,考虑不周,请主公恕罪。”

“恕什么罪?这样是对的,不过。”刘璋想了一下道:“给这个孩子准备一份吧,钱算在……法正头上,谁让他引得那小孩咒我。”

“我……”法正向来生活不检点,那点俸禄还不够自己花呢,要他出血,老大的不情愿。

等张仲景带着周不疑走后,法正激动地对刘璋恭声一拜道:“恭喜主公得此天降奇才。”

“恭喜主公。”王甫王累等人一齐下拜。

刘璋看着远去的周不疑身影,摇了摇头:“这周不疑是罕见的神童,可惜刚才那番话,既显其才,也显其短,还是先观察着吧。”

考试场地西面空旷地盖了许多大棚,是考生们的临时住处,大棚外有一棵大槐树,几个中年妇女就在下面给考生们盛饭盛菜,周不疑端了一碗套饭回到张仲景身边。

两人坐在石阶上,周不疑一边吃一边抱怨道“老头,想我周不疑跟了这么多师傅,没有一百也有几十吧,就跟着你受的苦最多。”

张仲景挑了一根肉丝丢到周不疑碗里,说道:“你就别不知足了,荆南现在还在兵戈,多少百姓吃不上饭,多少百姓在逃难,你现在有吃有喝有住的地方,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喂,我说老头,你好歹也是出身世族,不会这么没有追求吧?”

张仲景呵呵一笑,指着周围对周不疑道:“你看,你看,看那些人,都是医生啊,来自各个地方,以前我在长沙,还真没想到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治病方法,有那么多看似平常的东西可以入药,这次就算没找到阿古达,也不算冤枉啦,要说这益州牧还真是个好人……”

张仲景一提到对老百姓有好处的事就说个没完,周不疑实在不耐烦,几下吃完饭,把碗往张仲景手里一丢道:“我要出去啦,那个棚子住的太热了,人又多,很多人还不洗脚,我去找客栈了。”

周不疑说完就走了。

“你哪来的钱啊?”张仲景喊道。

“你放心吧。”

“不准偷不准骗啊。”

“知道了。”

张仲景叹了口气,一边细嚼慢咽一边心里默默道:你去住客栈也好,说别人脚臭,你那脚一只顶俩。;

 第054章 一个比一个头痛

周不疑走在大街上,想着到哪里去弄点钱,却看到许多在荆南甚至襄阳都见不到的东西,周不疑拿起一家店前摆放的圆头钢笔,上下看了看,又打开捏里面的吸管,问道:“老板,这个干什么的?”

老板是一个黑黑的中年人,走出来道:“小朋友,没见过吧,这个叫钢笔,写字用的。”

本来钢笔的笔尖是很难做的,现代工艺根本做不出来,也提炼不出那种坚硬的金属材料,不过用吸水的圆头代替笔尖后,不但省了麻烦,还更容易在竹简上书写。

唯一的缺点是,现代的墨水都是不能自由流动的,需要磨墨,工匠便在刘璋设计的基础上加了个按阀,大概写几十个字就按一次,虽然麻烦,倒也能凑合用。

“写字?”周不疑打开自己的衣带,在上面画起来,惊奇道:“嘿,好像还挺好用的,虽然没墨水,不过感觉比毛笔顺畅了许多。”

“那是当然。”中年人得意地道:“这可是我们州牧大人发明的,以前啊,我老拿那毛笔拿不稳,只会看字不会写字,现在好了,你看那,还有那,那些价格标签可都是我自己写的。”

“州牧大人?”周不疑放回笔,走在大街上皱眉思索着。

牧守益州数年昏聩懦弱,涪城一战一鸣惊人,江州屠杀震惊天下,强行推行四科举仕,土地令、限价令开古今之先河,现在又弄出这些看似小玩意,却会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东西,文辞卓越,又不失人主威仪,这刘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只可惜啊,世族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特征,你逆天而行,就算你有雄才大略,也是徒劳无功。

“不过无论如何,就凭四科举仕和你的这些小发明,也会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历史会记住你的。

但愿你能走得更远一点。”

“周不疑。”

周不疑正想着,突然一声惊呼把他吓醒过来,抬头一看就看见萧芙蓉拿着一串糖葫芦站在自己面前。

“周不疑,怎么是你?”

周不疑上下看了萧芙蓉一眼,“我也想问你同样的问题,怎么样,华佗那老头治好你阿爹了吗?”

当初张仲景说只能救冶无铁的命,可是就在临走之时,又来了一个叫华佗的老头,因为江东伤寒病蔓延,华佗不擅长治内科,特地来找张仲景帮忙的,一看到冶无铁的病,当即表示剩下的余毒他能用针灸解。

张仲景给华佗写了治伤寒的方子后,就去江州了,周不疑也不知道冶无铁的病好了没有。

萧芙蓉嘿嘿笑道:“你看我这样,我阿爹的病能不好吗?活蹦乱跳的,又开始吹牛,我受不了他就来成都了,对了,你现在住哪?”

“别提了。”周不疑挥挥手道:“跟着张仲景那老头,哪有好日子过。”

“那要不你去我住的地方吧。”

“干净不?”周不疑谨慎地问道。

“当然。”

“那好。”

“不过。”萧芙蓉看着手上光溜溜的木签:“我还想吃一串糖葫芦。”

“那去买啊。”

“钱花光了,死人就给了我一两银子,买两串糖葫芦就没了。”

周不疑一头黑线,拍了拍额头,埋着头问道:“你向谁买的?”

“呐,就那位哥哥。”

萧芙蓉指着不远处一个卖糖葫芦小贩,周不疑随手从怀里掏出一块黑布,在地上捡些石子包了,在萧芙蓉耳边说了几句,萧芙蓉边听边点头,把黑包揣在腰上,就搔首弄姿向小贩走去。

萧芙蓉走过小贩身边,很成功地吸引了小贩注意,咵哒一声,黑包掉在了地上,发出一声短促的跨啦声,小贩的眼睛立刻一眨不眨地被黑包吸引住了,提起糖葫芦树,慢慢向黑包移去,在他身后的周不疑顺手摘了三串糖葫芦。

萧芙蓉一边吃着糖葫芦一边道:“你可真有本事,不像我,没办法了只能扮飞天女侠。”

“那是你脑子不正常,只要哪怕正常一点,一两银子的糖葫芦也能把你撑死。”

这时萧芙蓉吃完最后一颗糖葫芦,周不疑无意间看到她脸上的表情,喃喃道:“看来我错了,你是撑不死的。”

还是刚才那个小贩。

“哎呀,小心啊。”萧芙蓉尖利地大喊一声,吓的小贩猛地后退一步。

“哎哟。”身后的周不疑被小贩一撞,猛地摔倒在石头地面上,红色的液体慢慢从额头溢了出来。

“啊!”小贩大叫一声,惊慌失措,扯了一下糖葫芦树没扯动,撒丫子跑了。

“儿子,你怎么了,别吓妈呀儿子?”萧芙蓉跑过来摇着周不疑的身体,周不疑死死抓着糖葫芦树的木腿,“挣扎”着道:“这下,这一树糖葫芦都是你的了。”

………………

刘璋与王甫确认着考试的细节,其他都好说,主要是匠人五花八门,考试有点麻烦,不过王甫事先都已经想到了,又有江州的经验借鉴,也并不是太大问题。

“这些养蚕的和绣花的女孩子,多派一些人盯着,不要让那些浪荡士子惹出什么事来。”这可关系四科举仕的名声,刘璋不得不叮嘱。

“主公放心,男女考试场地都不同。”

“还有。”刘璋想了一会道:“这次我们太草率了,匠人五花八门,数量不一,增加了很多困难,下一次四科举仕,我们按照作坊和农场的需要数量和种类招人,这样既方便管理,也方便出考题和安排岗位。”

“农场?”王甫疑惑。

刘璋点点头道:“对呀,我打算在成都西面人口较少的郊区开农场,不然那些养蚕的种菜的怎么安排?另外随着作坊的增多,西城也是放不下的,我们就在南面建立新城,专门作为生产基地,这些都是长期工程,不用急,只要朝这个方向发展就是了。”

“是。”

“还有,盯着那些豪族,动了他们土地就是动了他们的娘,他们不会甘心的。”

“是。”王甫应了一声,声音带着痛苦,恐怕现在成都县令是整个大汉最忙最烦的县令了,管理商业比管理农业麻烦的多,何况成都还处于转型期,也就是王甫这么吃苦耐劳,换了别人,早撂挑子了。

这时刘璋远远看见萧芙蓉从大门走进来,手里还拿着一根长满针眼光秃秃的树干,脑袋一下变得嗡嗡的,揉了揉太阳穴,对王甫挥挥手道:“你下去吧。”

“是。”

“嘿,王大人。”萧芙蓉对着走出来的王甫打了个招呼,王甫尴尬地笑了一下,赶忙出去了,刘璋摇了摇头也往里屋走。

“嘿,大人,你去哪。”

“我去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