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暴君刘璋-第4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蒙的注意力必然只能在面前的“十万”川军水军上,如此一来,江东的长江屏障对川军水军门户大开,而江东本土根本无兵可守。

卫温根本不用去找吕蒙水军破绽,而是找了江东的破绽,按照法正的策略,川军的确可以战胜江东军,但是最多让江东军损失惨重,绝不可能伤筋动骨。

卫温作为一个海贼,习惯了利益最大化,从来不缺冒险精神,而且这次,似乎并不用冒太大的险。

“老毛病犯了,我们现在是军队不是贼,叫什么大哥?”卫温冷声说了一句。

开始说话那名将军嘿嘿笑了一下,他是卫温的老部下出身,但是早已经习惯了叫卫温都督,但是这次偷袭建业,是自从加入川军以来,最大的一次战役,而且有水贼偷袭的刺激感。

这名将军不由自主的就叫出了以前的称呼。

“再等等,等半个时辰。”卫温看着前方白蒙蒙的大雾,沉声说道,水贼偷袭陆地,肯定是趁着大雾方便一些,就算江东已经很空虚了,卫温也不会拿自己人的性命胡来。

但是卫温知道这个时候不是好时机,雾很浓,偷袭很容易得手,可是上岸了呢?

如果偷袭的军队弱于被偷袭军队,需要虚张声势,那大雾肯定不错,但是卫温四万军队,就算孙权刮地皮也没这么多人,带军冲上去就是要一股威势。

而且天朗气清,显然利于杀人。

卫温这一辈子几乎都在水上渡过,水上的天气熟得不能再熟,半个时辰后,雾不会消散,但是临近消散,也就是说水军可以趁着大雾上岸,而上岸后,天朗气清的杀人。

…………“捷报,捷报。”

建业,吴王府,作为第一个称王的异姓,孙权心中有些得意,也有些忐忑,毕竟自己实力是如今天下三大诸侯中最低的,但是看着那个吴王的牌匾,还是让孙权高兴。

如今的孙权才二十三岁,还不可能沉浸在虚名之中,反而是胸怀大志。

但是吴王这个名头可不是虚名,哪怕是第一个异姓王,天下没有人不服的,当然,这个服是指世族,但是在大汉的诸侯,世族几乎就代表一切。

许多时候说的名正言顺,让天下人心服,获得民心等,都是针对世族说的,那些下层百姓不会被考虑在内。

既然这个吴王是天下人心服的,那自己这个吴王就实至名归,而一个实至名归的王是什么概念?只要有了这个爵位,自己声威就能得到极大提升,也能让江东文武更加飞黄腾达,会有更多的人才来投效。

现在孙权觉得吴王这个位置还不稳,而真正稳固的时刻,只能是荆州拿下的时刻,只要荆州被拿下,孙权就知道这个吴王自己坐稳了。

现在听到一名喊着:“捷报”的士兵飞跑进殿,孙权和满堂文武都是一振,这个时候的捷报,除了荆州还有哪里?

“报?”士兵对着孙权下拜,呈上军报一封,“周瑜大都督切断法正粮草供应,与鲁肃副都督将白川城团团围定,法正粮食断绝,白川城不日将破。”

满堂文武振奋,哪怕已经料到周瑜鲁肃这次胜多败少,但是江东文武都捏了一把汗,要知道,荆州一旦发生变故,后果是灾难性的,而这灾难来自于北方曹操败得太快。

没有人知道纵横中原横扫河北的曹操为什么败得这么快,但是他们知道一旦等到黄月英大军南下,周瑜鲁肃还没拿下法正,那荆州之战,就只能功亏一篑。

而荆州取不下来,可不只是土地那么简单,如果只是一块荆州的土地,江东文武才不会上心,如果周瑜鲁肃大败,北方的川军下了荆州,那江东军将面临多么强大的兵锋?

听了这道战败,孙权当真喜形于色,自己这个吴王的位置终于算是坐稳了。

“主公。”张昭踏步出列,刚才听到捷报,张昭明显有一点兴奋,不过张昭老谋深算,眼光不会停留在暂时的胜利上,看的更远,笑容很快隐去。

“如今法正已成强弩之末,荆州不日将收入主公囊中,如此一来,主公据有江东与荆州,实力足可与曹操刘璋匹敌。

川军现在虽然在中原兵锋强盛,但是哪怕荆益二州粮食产出丰富,川军连续作战已经一年多,灭刘备,迁都长安,安抚流民,供养前线七十万大军,直接作战兵力三十万,就算加上沿途缴获,荆益二州的粮草,也已经不能支撑川军继续攻伐。

天下三分之势已成,只要联曹抗刘,今后十年甚至数十年,益州屠夫休想寸进。”

“恭贺主公。”张昭说完,文官齐步出列向孙权下拜。

本来被满堂文武恭贺参拜,对于主公来说是一件很享受的事,但是孙权心中却隐有怒气,什么叫天下三分?什么叫益州屠夫休想寸进?

难道我孙权雄踞一方,麾下能人辈出,只能被人打我,不能我打别人吗?

现在荆州到手,正是江东鼎盛的时候,而川军粮草快没了,他孙权粮草可多的是,因为学习荆州的农业种植方法,今年又引进了占城稻,江东好多年不打仗,粮草可谓堆积如山,就江东那点兵力,打个一两年完全是皮毛。

如今正是自己开创大业的时机,就算天下三分,他孙权也要做最强的那一个,孙权对这些文官的保守,可谓深恶痛绝。

孙权呵呵一笑:“诸位请起,江东能有今日的局面,都是江东文武齐心协力所致,孤虽然已经接受了朝廷任命,列为吴王,但是战事紧张,还没来得及册封我江东功臣良将,张昭顾雍,你们准备一下,三日之后,孤要大封天下。”

寥寥不多的武将向孙权下拜,文官却兴趣缺缺,仿佛他们不想受封一般。

“主公英明神武,爱惜臣工,乃一代英主,但是如今大封文武不用太急,如今有一件更急的事需要立刻处理。”张昭慢声细语说道。

“哦?何事?”孙权眉头一拧。

张昭禀道:“主公,周大都督与鲁肃副都督,虽然即将大败法正,夺取荆州,但是据消息,川军已经攻下许昌,攻下许昌的川军可能驻守重兵于许昌,其余兵马追击曹军败兵,但是更加可能的是,刘璋黄月英会派出军队南下荆州。

我们刚刚拿下荆州,必然面临川军的猛烈进攻,但是主公不必忧虑,我料川军粮草不济,必然不会出动太多军队,周瑜鲁肃取守势,应该能够守得下来。

但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在周瑜和鲁肃两位大都督都在荆州,攻下法正后,谁来主持荆州事务,谁来整合兵马抗敌,蛇无头不行,但是两个头也不行,必须要有一个人全面负责荆州之事。

黄月英乃一代妖女,谋略诡谲,江东军在荆州不能有两个人主事,否则就算周瑜鲁肃两人都是天下奇才,也不是黄月英对手,请主公决断一个全面负责荆州的人,统筹迎战黄月英。”

孙权一下就听出来了,张昭等人这是要选一个人控制荆州呢,而孙权同样意识到这个人选的重要,周瑜和鲁肃两人行事风格完全不同,谁主持荆州,就已经代表了今后江东军的方向。

“你们有什么意见?”

虽然孙权不用考虑,心中就是希望周瑜主事,那样一来,周瑜控制荆州,吕蒙控制水军,那江东就真的生机勃勃了,可是孙权作为一个成熟的诸侯,还是统治错综复杂的江东诸侯,不可能那么刚愎,征求意见已经成为习惯。

“老臣提议鲁肃副都督兼任荆州牧。”张昭拱手道,哥哥张纮在一旁沉默不语,仿佛这些都与他无关,可是孙权知道,江东文官中,就属张纮威望最高,弟弟张昭也不过是一个出头鸟。

“臣附议。”

“臣附议。”

文官纷纷出列。

孙权紧皱眉头,这时才发现大堂中竟然一个主战派的都没了,所有主战派都已经去了前线,包括那寥寥几员武将,也是江东四大家的世族子弟,这些人虽然在政治上脑袋反应慢点,但是在家族上不会反应慢,至少不会去反对家族的事。

孙权有些愤怒,周瑜同样出身世族,为何别人就有这个觉悟,就有吞吐天地的宏图大志,难道面前这些人就是一堆一堆的腐肉吗?

孙权依然和颜悦色,掂量着道:“按理说,周瑜是大都督,鲁肃只是副都督,现在大势已定,本不该为谁负责荆州争执,当然是以荆州职位最高的人负责荆州,如果副都督负责荆州,而将都督抛在一旁,是不是显得有些刻意?”

孙权已经尽量委婉了,可是张昭立刻否决了孙权的话,深拜一礼:“主公,话不能这么说,谁负责荆州并不是谁的职位高低,而是看能力合不合适。

我等人都知道大都督神威,作战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虽然鲁肃副都督也能调兵,但是老臣自认周大都督更高一筹。

但是统管荆州,并不全是为了打仗,打仗只是其中一个方面,需要协调的事情很多,更多的是内政问题。

我张昭不怕得罪周大都督,敢拍着胸脯说一句,鲁肃副都督同时统筹内政军事,必定比周大都督强。”

 第603章 暴风雨前的内斗

“扬长避短,主公,鲁肃副都督整体上确实比周大都督强,还请主公慎重抉择。”顾雍出列附和。

孙权胸中莫名涌出一股怒气,放在案几下的手紧紧握着,但是脸上还是一副淡然,呵呵笑道:“子布元叹所言,有些道理,却似乎并不是那么正确。

子敬内政上的确比周大都督略胜一筹,但是孤认为,要统筹一州,首先看的不是能力,而是威望,如果威望不够,麾下不服,那也管不了荆州。

不用孤说,周大都督的威望也在子敬之上,如果周大都督自己不愿提领荆州也还罢了,但是若周大都督愿意提领荆州,孤却让子敬领了荆州,公瑾应该不会说什么,但是我麾下人却难免有些微词。”

孙权说着开心地笑了一下:“大家放心,子敬这人我清楚,老实人一个,也没什么名利之心,就算孤将荆州牧给了公瑾,他也不会说什么的。”

“这恐怕未必,主公,这是子敬先生呈上的书信。”张昭拿出一封书信出来,士兵递上。

孙权只扫了一眼书信,就立刻恨不得将面前的茶几掀了,这竟然是鲁肃呈上来,请求暂慑荆州牧一职。

岂有此理,孙权胸中一股怒火在燃烧,鲁肃竟然在周瑜切断法正粮食补给的同时,上书给自己要提领荆州,一向老实的鲁肃,至少在外表看来很老实的鲁肃,为何一反常态?

简直再清楚不过,很明显这些文官害怕荆州落到主战派手中,要掌控在鲁肃手中他们才放心,在他们看来,天下三分,江东能够保住,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何曾有过天下?

所以为了防止荆州落到周瑜手中,鲁肃竟然撕破了老实的面纱,这封书信说是请求,还说只是暂慑三个月,以后由孙权定夺。

可是配合这些文官说出来,根本就是赤裸裸的威胁。

这还不算,鲁肃的书信竟然先到了张昭手中,让张昭和众文官先为鲁肃造势,恐怕鲁肃也知道这封信先落到自己手中,自己肯定暂时压下。

被自己的臣子将了一军,孙权心中有一团怒火在熊熊燃烧。

他孙家和江东世族就是一个彼此利用的关系,孙家利用江东世族巩固江东基业,江东世族推出孙家来统领江东,保证他们的利益。

如果利益一致,比如保卫江东,那他们就是团结得不能再团结,可要是利益不一致,那几乎等同于敌对,只是因为孙权要忌惮世族,世族也找不到更好的代理人,所以不能公开撕破脸皮而已。

可是孙权还这么年轻,从小天生慧质,岂能坐困一隅,但是现在鲁肃都主动上书了,自己还能说什么?如果自己再说什么,也显得苍白。

但是孙权已经横下心,这次绝不妥协,孙权将书信揉成一团,站起来缓缓走向堂下,突然哈哈一笑。

“子敬真是忧我之忧啊,不过我江东军取下荆州,实属不易,而且荆州四战之地,北方也是川军,西方也是川军,必须要加以稳固。

孤决定拿下荆州以后,将襄阳设为陪都,孤要亲自去一趟襄阳,一来让抵抗黄月英的江东士兵更有信心,也彰显我江东对荆州的重视,安抚民心。”

“哗”孙权刚说完全场大哗,所有大臣怎么也没想到孙权要亲自去荆州,以张纮的老谋深算,当然知道孙权不是去鼓舞士气安抚民心。

而最大的可能是孙权要去下了鲁肃的兵权,现在周瑜也在荆州,麾下武将可都是主战派,孙权一声令下,就可让鲁肃俯首就擒。

孙权此举已经接近摊牌,张纮再也忍不住,亲自出列,慢条斯理道:“主公,此举恐怕不妥,设置襄阳为陪都,需要花费很大,我江东只有六个郡,本不富裕,粮草也不多了,微臣觉得不但不该建陪都,主公不该去荆州,而且抵抗了黄月英后,应该撤回周都督的兵马休整。”

孙权缓缓捏紧拳头,沉声道:“我江东数年不战,粮草丰沛,怎么会不足?子纲此言恐怕有误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