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暴君刘璋-第5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在这个阶段,牧民造反,首先就会遇到战马和战刀的困难,其次还有生活必需品不能输入,打乱牧民生活秩序,并且部落内的牧民官员,都是四个汉军基地提拔的,有一定约束力。

此外还有四个基地强大的兵力震慑。

如果这样牧民都要坚持造反,那刘璋觉得,肯定是大汉腐朽到极点,盘剥牧民到极点,让人家无法生存,那活该被造反啊。

只要牧民不造反,生活过得下去,或者因为汉军的赈灾和生活必需品输入生活更好更平稳一点,那同化起来就容易许多。

四个基地的官员,第一批可能出自大汉,但是后面的批次必定大量出自草原,和西域一样,全部通过四科举仕考取。

不学习汉字的,连笔试的试卷都看不懂,怎么做官员。

等有一批人努力学习汉文化起来当官了,那这批人就成了大汉的拥护者,长此以往,草原就会被完全纳入大汉统治之下。

这和西域一样,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刘璋只能开个头。

而现在才是武力束缚的初级阶段,没有武力震慑,那些彪悍的草原牧民没人能服你。

民族问题很复杂,如果只是震慑以前的草原部落,谁狠谁就可以去,比如把好厉害往那一摆,估计许多草原部落就算有兵都绝不敢反抗。

可是要将草原纳入统治,好厉害这样的就不成,这就需要很多文武兼备能够冷静分析事态,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

这样的大将在川军中不多的,张任魏延赵云等,都各自带着军队,没完成统一之前,根本派不出去。

这些曹军文武的加入,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张辽守雁门,由于幽州还没定,张颌和徐晃还不适合建立基地。‘五子良将’是后世人给张辽等五将冠名,现在被刘璋直接说出来,张辽等没有不适,反而觉得有些自豪。

刘璋宣读了三将的任命,已经让曹军投来的文武震惊了,荀彧程昱担任地方大员就算了,徐晃张颌直接带兵,张辽更是驻守雁门中枢位置,这是绝对的厚待啊。

一些川军文武都觉得封赏太过,曹军这一来等于形成了一个很有实力的部系,但是这些职位没有侵犯到他们的现有任何利益,也就都没说什么。

刘璋继续道:“荀攸荀公达,昔日曹公曾言公达为‘谋主’,战场擅长奇谋,内政也能灵活变通,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荀攸停封。”

“属下在。”荀攸跨前一步,原本来到大殿只准备讨个闲差干着的荀攸,这时有些激动起来。

“河套地区,自古以来是我华夏领土,自孝武皇帝去后,几经沦落异族,现今重归大汉,本王绝不容河套再次脱离汉土。

河套地区乃是美稷侯折兰英治所,军力充沛,相较于其他草原地区也更繁华,但是这远远达不到控制西部草原的要求。

太后下令在美稷城成立西部草原都护府,折兰英为都护,我命你为西草原都护府总提调,辅佐美稷侯在河套地区开展内政。

第一要将美稷城扩充为像汉区大城一样的草原中心城市,与长安,洛阳,晋阳,武威等汉区重镇通达,随时可传递情报。

道路和驿站修筑,我会命汉区官员配合,你必须保证河套与中原完全连通,一旦美稷城有事,可快速关联其他汉区城池。

第二是草原与汉区互市,这不只是草原将草原特产卖到中原,汉区将盐铁必需品卖入草原,还有加工。

太后和本王的意思是,在河套形成一个作坊区,为了提高草原牧民的收入,兽皮兽毛兽肉以及其他物资,都可以按照市场需求加工,以卖出更好的价钱。

中原的盐铁输入需要管制,这也是你的职务重点,另外西草原都护府还承担着四科举仕重任,以优先录用草原人为原则,筹备四科举仕,在牧民中宣传,普及汉文化,统管四科举仕,必须稳步完成。

这些你以前应该没有做过,能够办到吗?”

荀攸略微一想,这些以前确实没干过,但是这些职务都是关系大汉控制草原的大业,一点不比军事控制意义小。

这个职位,不止在官员系统中是重要职位,或许几百上千年后,后人都会记得他荀攸这样一个融合汉族和异族的功臣。

这既是刘璋代表川军对自己的信任,同时也完全符合自己的为官理想,荀攸就算再困难也要上,立即拱手一拜:“属下领命,绝不辜负太后蜀王重托。”

刘璋点点头,又道:“张绣将军。”

“末将在。”张绣踏前一步,铿锵有力。

“北地枪王张绣,一手百鸟朝凤枪天下无敌,足当大将。”刘璋夸了一句,张绣倒有些脸红,虽然刘璋说的不错,百鸟朝凤枪自己是无敌,可是自己还是不是赵云对手啊。

刘璋道:“美稷侯麾下有大将王越,本王觉得其是天下第一勇将,但是王越将军必须随美稷侯征战,无法顾及河套。

张绣将军是武威祖厉人,艺成下山纵横北地,闯出北地枪王的名声,对西部草原的风土人情应该很熟悉,我命你为西草原都护府边军统领,负责西草原巡逻骑和河套地区安全,可愿领命。”

“张绣拜谢太后蜀王厚恩。”张绣拜礼,当年纵横汉胡杂居的北地时,张绣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

那时候天下还没大乱,张绣也从没想过会有后来的事,随叔叔张济东出中原,后割据一方,又投降曹操,更没想到自己会投降川军。

那时候张绣和许多大汉热血青年一样,只想在大汉边军中闯出一番名声,成为一个让异族人害怕的大汉将军。

可是后来大汉的战乱,渐渐让张绣少了这个想法,或许自己这一生都要陷在内战中。

可是现在被重新委任为边军统领,岂不是殊途同归吗?何况还是直接控制草原,张绣心中岂能不欣然领命。

“田豫,关银屏将军曾告诉本王,田将军麾下渔阳突骑强悍无比,速度冲击力和军纪战意,都是当世骑兵一流,但是不幸在内战中折损大半,本王封你为征北中郎将,暂时不委任你具体事务,专门从川军普通骑兵中挑选战士重建渔阳突骑,如何?”

田豫听刘璋提起渔阳突骑的覆没,心里有些心痛,当初还想着报仇,转眼之间就成了川军将领,报仇已经没必要了,如果能重建渔阳突骑,也算告慰鲜于辅和当初陨落的渔阳突骑战士亡魂吧。

“末将领命。”

“夏侯渊,曾随曹公五度平叛,擅长千里奔袭,既是猛将也是战术良将,本王册封你为扬骑将军,进入上谷与赵云马超黄忠王越以及美稷侯折兰英统军,准备与河北世族叛军决战。”

“黄忠?”夏侯渊没有应命,反而重复了一个名字,荀彧荀攸张辽徐晃等都疑惑地看向夏侯渊。

心里想到莫非是夏侯渊嫌官职太低?这也难怪,以前夏侯渊可是宗族大将,与张辽等平起平坐,可是现在明显比张辽等将职低。

突然刘璋呵呵一笑:“妙才,还在记挂元让之事吗?”

夏侯渊抬起头看向刘璋,刘璋正说中夏侯渊心中要害,夏侯渊并没有太在意自己的职位问题,虽然心中是有些疙瘩,但是他知道自己能力不如张辽等人的。

要不然曹操每次派兵,也不会只让曹仁张辽,徐晃张颌等独立领军,自己偏偏只能随军征战,或者统领偏师。

让夏侯渊心里放不下的,正是兄长夏侯惇,夏侯惇在武功被黄忠斩杀,杀兄之仇,岂能随意抹去。

“蜀王明鉴。”夏侯渊拱了一下手,又道:“夏侯渊既然来了川军,心中就有些准备,但是夏侯渊更想南方或西域,这些地方还没彻底平定,夏侯渊愿为大汉安定边疆。”

刘璋沉吟一下,还没开口,身后伏寿先发话了,刘璋适时地站到一旁。

伏寿微笑着对夏侯渊道:“夏侯将军与元让将军兄弟情深,着实让本宫感动,因此夏侯将军与黄忠将军有隔阂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本宫认为,怀念兄长是一回事,夏侯将军自己的功名又是另一回事,先不说当初汉军与曹军分属敌对,黄忠将军不可能对敌将手下留情,本是无可厚非。

单说这战场之上,多少人的父亲兄弟儿子被敌人所杀,最后还是归于一方?现在我汉军之中,有多少以前归降的曹军。

曹军将士的亲人多少被以前的汉军所杀,汉军的亲人又多少被这些归降的曹军所杀?难道都要拼个你死我活吗?

还不说许多百姓在战乱中遭受离苦,难道他们也要报仇吗?那这样冤冤相报,大汉何时才能重归太平?”

伏寿说着,夏侯渊微微有些动容,伏寿向旁边一个宫女示意一下,不一会两名太监抬出一面画板,上面各种景物人物,景物残破,人物凄苦。

伏寿缓缓道:“这是当初本宫画的《山河破碎图》缩略图,全图在长安安平门城墙上,过往百姓皆可观看。

这幅图是当初蜀王建议本宫作画,目的就是要记录自从大汉战乱以来,百姓和汉室经受的苦难,让后世人不忘记这次大难,引以为戒,希望大汉从此升平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虽然画作水平不怎么样,但是本宫的意思是清楚的,乱世离苦,谁人不殇?包括本宫在内,我们这些人生活在乱世之下,哪一个能独善其身?

江东孙权,孙武之后,其父兄皆死于乱世,曹公之父在徐州被宵小所杀,昔日袁绍之父全家都被董卓斩首,别看蜀王今日为匡扶大汉做出了一番成绩,但是付出同样很多。

至于本宫嘛,就不多说,本宫只是要告诉妙才,也告诉所有人,乱世,覆巢之下无完卵,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匡扶乱世,而不是计较乱世之苦,正因为这些苦,所以我们今日才在为大汉升平奋斗。

夏侯将军,你觉得本宫的话,有道理吗?”

伏寿一番话,不止把夏侯渊怔住了,也把满堂文武怔住了,其实在三国乱世中,能够全身而退的人,实在没有多少,许多都在乱世中失去亲人或沦难,就算没有沦难的,也对身边的事感同身受。

谁都知道乱世的可怕,只是因为现在在川军中几乎功成名就,所以暂时忘记了。

现在伏寿提出来,尤其是最后说的刘璋和伏寿自己,刘璋将亲兄弟刘瑁斩首,这是谁都知道的,或许当时还有人觉得刘璋缺乏亲情观念,所以冷血杀人。

可是在乱世中,刘璋自己的性命都几乎搭进去了,这是谁都知道的。

至于伏寿自己。

 第919章 曹冲

伏寿的命运,人所共知,比刘璋还凄楚许多,嫁给刘协册封为贵人时才十岁,十岁的小女孩就陪着软弱的刘协一起被挟持。//

后来又被曹操挟持,一个年轻女孩,在暗无天日的深宫之中度过青春年华,谁都能想象得到那种凄凉。

而后来,伏家被全族诛灭。

或许之前夏侯渊张辽等人,还可以认为伏寿是因为和刘璋早已耦合,所以忍受下来,但是现在直面伏寿,再听了伏寿这番话,不知为什么,完全提不起了这种想法。

当没有直面一个人时,可以按照一些固定逻辑去揣度,但是当直面这个人时,这个人给自己的印象,成为逻辑分析的一个重要考量。

现在伏寿给这些曹军武将的感觉,显然不该是之前推测的那样,而且这也附和以前伏寿在曹营中的形象,两相印证,特别是眼光在那栩栩如生的山河破碎图上流连,没人认为伏寿是因为和刘璋的事,才忽略家族族灭的。

这幅山河破碎图明显是倾注了感情的,伏寿同样是乱世的牺牲品而已。

夏侯渊再也提不起仇恨,向伏寿“噗通”跪下:“夏侯渊叩谢太后指点,从今以后,不再计较过去仇恨,一心匡扶大汉。”

“太后千岁,蜀王千岁。”包括原曹军文武在内,众文武一起下拜。

“众卿平身。”伏寿微一抬手,向夏侯渊点点头:“夏侯将军起来吧,只要妙才和元让将军家人同意,本宫会叫黄汉升将军去为元让将军扫墓,夏侯将军觉得可好?”

“多谢太后。”夏侯渊再次叩拜,站起立于一旁。

之后再次册封李典为中郎将,调入荆州法正麾下,并整理了北方军队。

除并州的步兵外,驻扎在河北正北方上谷一带的骑兵,全部归属折兰英麾下,除张辽调两万兵马驻扎雁门,其余军队,包括赵云马超黄忠徐晃张颌夏侯渊全部在上谷练兵,一边训练,一边找机会攻打河北边境,准备一年后的总攻。

刘璋走出大殿,深呼吸一口,各方边境的事情安顿下去,还有许多事情要交代,特别是内政,刘璋从来都觉得内政比军事更加重要,这才是关系千秋的大事,光军事强大,最终只是昙花一现。

“月英,你下去安排一下,三天后我要见长安各大商户的商人,有影响力的全部叫过来。”

“三天?这么快?”黄月英略微诧异。

“许多事早办早好,我们以前定下一年计划,全从军事上考虑了,包括粮草和军队,可是我觉得许多内政的问题没有解决,而且要在发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