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暴君刘璋-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庶苦笑一声,深邃的眼眸隐遁于黑暗之中。

李严一惊道:“先生,你的意思是说,只要川军一退,蔡氏就会翻脸?”

李严拍了一下手,大声道:“如果是这样,那就严重了,如果先生败于川军,必死无疑,就算胜了,蔡氏因为两个族弟之死,也会致先生于死地,这可如何是好?”

李严脸上一脸焦急,徐庶却毫不在意地摇摇头:“正方,不用多虑了,我这条命早就不是我的了,等退了川军,死与生,都无所谓了。”

“先生这是什么意思?先生一代奇才,乃李严生平仅见,怎能轻易言死?”

李严疾声说着,望向远处的川军大营,突然露出狠厉的神色,缓缓对徐庶道:“先生,难道你没想过别的出路吗?”

“什么出路?”徐庶淡然地问道。

“投效刘璋。”

李严掷地有声地吐出四个字,定睛望向徐庶,本来以为徐庶要么会惊讶,要么会大发雷霆,各种应对方式李严都想过了,可是却看到徐庶一脸平静,仿佛自己说的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件小事罢了。

李严心中忐忑不定,硬着头皮继续道:“先生,不瞒先生,李严在荆州一直不得重用,早有不满,之前做秭归县令时,就曾想过投效刘璋,听闻江州屠杀后放弃了这个念头,可是等到刘璋兵临江陵,我又动起了这个心思,非是李严趋炎附势,而是刘表只重用蔡氏亲贵和蒯氏大族,我在荆州根本没有出头之日,反而是那刘璋能唯才是用。

当初我认为刘璋与世族为敌,不可能有问鼎天下的一天,可是在荆州待的日子越久,我越发现,我李严这辈子也许注定无法辅佐一名主公成就大业,只能在碌碌无为和轰烈而死之间选择。

刘璋或许终究有覆灭的一天,但是跟着他至少能在青史中留下一个名字,而在荆州呢,难道我李严这一辈子就只能做一个县令吗?

我早有离去之意,直到遇到先生,先生之才让李严佩服万分,我觉得只要跟着先生,就一定能在这乱世成就一番功名大业,可是现在,刘表老迈昏聩,蔡氏弄权,竟然要逼先生入绝境,先生若死,就算刘璋败退,荆州又能存得几日?

先生也是寒门之人,为何要拼了性命去保荆北那些豪族,刘表不仁,我们不义,先生这次虽然战败,但是也让刘璋知道了先生实力,投效正当其时,李严敢保证,若先生投于益州,位必不在法正之下,也可施展平生抱负。”

李严说完,看向徐庶,等着徐庶答复。

月夜风高,士兵在一个个昏暗的火把下站岗,过了很久,徐庶才落寞地道:“良禽择木而栖,正方,你说得对,相比于刘璋,刘表确实不值得效忠,如果你要投效刘璋,你自去吧,我绝不会对主公提及的。”

“那先生呢?”

徐庶紧了一下剑柄,缓慢而决绝地道:“决一死战。”

“为什么?”李严大声道,脸上充满不忿,徐庶的神情告诉他,徐庶也是赞同他的话的,人都有一死,就看怎么活着,与其为刘表殉葬,还不如跟着刘璋轰轰烈烈闯荡一番。

可是为什么徐庶还是拒绝。

“李严此生跟定先生,既然先生不去,李严也不会去。”李严见徐庶神色坚定,终于放弃劝说,将心中的不甘强压在心底。

徐庶望着城楼下的黑暗,有些事情不便对李严提及,也不想对任何人提及,而徐庶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

自己出生颍川,一个才子辈出的地方,到处都是墨韵书香,书生折扇于长街,才子吟诵于山野,亭台对赋,小桥笑谈天下。

无数与徐庶同龄的小孩,都在书院读书,有夫子教学,有书简练字,可是徐庶和他们不一样,自己出生寒门,庶族中的寒门,一个在这个时代注定无法出人头地的寒门。

徐庶从小很爱读书,可是家里买不起书简,买不起笔墨,更没钱送徐庶上学,徐庶只能趴在书院外听那些锦衣玉带的学子们吟诵诗经春秋大赋。

徐庶也不知遭受了多少次毒打,被那些学子多少次嘲笑,被家里人视作不知自重,不自量力,不务正业,可是徐庶依然坚持,直到书院的夫子都认识了他,勒令他从此不得踏入书院百步之内。

那一夜,徐庶刻骨铭心,徐庶哭了很久,这是徐庶记忆中自己唯一一次哭泣,哭自己为什么生在庶族,为什么家里贫穷,为什么世态如此炎凉,为什么世人如此势力。

那一刻,徐庶甚至觉得家人说的是对的,自己作为庶族寒门子弟,就不该痴心妄想读书成就功名大业,就该老老实实在家里务农,插秧,收稻,耕田,挑大粪。

而也是在那一夜,一个人出现在了自己面前,改变了徐庶的一生。

他为自己完成了读书的梦想,自己终于如愿以偿和那些贵公子一起坐在了书院里,他还教自己洞悉天下的本事,让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

后来母亲病重,也是他慷慨解囊,不但为母亲治好了病,还医好了多年的沉疾。

从那一刻起,徐庶就觉得这一生都卖给了那个人。

 第186章 能掐会算

那个人的名字叫做,司马徽。

自己原名福,后来因为一个友人被辱,怒而杀人,从此改名为庶,那名友人与自己一样,同为庶族出生,心怀大志,却不能进书院读书,没有夫子教学,徐庶与之同病相怜,便将从书院和司马徽处学来的转教于他。

友人被辱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是庶族,写了一篇徐庶看来堪称绝佳的文章,传看于众士子,就被一名嫉妒的世族子弟羞辱。

徐庶杀人后改名为庶,也算是对身份的一种自嘲吧。

司马徽不但资助学资,救治母亲,还在自己杀人后收留自己,如果没有司马徽,自己这一生不知会有多么不堪,现在他让自己来投效刘表,自己又能说什么?如果自己死了,就算是对恩人的报答吧。

夜风时劲时缓,吹拂不绝。

“今日你去见刘璋的结果如何?”徐庶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将自己从思绪中拉回来,神色平静如常。

李严沉吟了一下道:“刘璋那厮太可恶,收了礼物却不肯答应我们的条件,竟然只答应缓攻五日,这五日分明是为整顿军队之用。”

徐庶点了点头,叹道:“刘璋崛起太快了,其人性难以被人把握,这半年里刘璋的表现,与前几年判若两人,我还是没琢磨透他,听说刘璋曾为了萧芙蓉与群臣翻脸,原本以为他是一个抛不开儿女情长的性情君主,所以特地备下了让萧芙蓉钟情的礼物,却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又一次低估他了。”

徐庶笑了一下,长声道:“一代枭雄,又不拘于常理,难怪他能在逆天而行的道路上走这么远,正方,你的眼光没错。”

李严眉毛一蹙,拜道:“先生,既然李严说了跟着先生,先生要留在刘表帐下,那我就不会再动投靠刘璋的心思,现在我只想知道,刘璋不答应我们的条件,又用骑兵监视我军,只要我们撤退,小股部队必被骑兵歼灭,撤退多了,白川城不保,我们该怎么办?”

“不要动城头旗帜。”徐庶转身向城梯走去。

“就这么简单?”

徐庶提剑走下长梯,感受着换季的大风,一片清凉,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朗声道:“剩下的,那就看天意吧,看天决定我们生还是死。”

…………

川军休整完毕,张任率领大军攻打白川城,刘璋与法正站在高高的山脊上,俯视着整个战场。

冲城车,投石车,井栏,一排一排地被推向城楼,士兵呐喊着冲向白川的城门,高沛挥舞着大刀,身先士卒,在连弩阵的掩护下,沿着云梯攀爬,直上到距离城头半米左右,城楼上弓箭桐油齐下。

亲兵高举着盾牌为高沛掩护,还是沾上了火油,身上起火,高沛不管不顾继续登城,一刀挑下一个荆州士兵,爬上城头,与荆州兵血战在一起。

城头缺口被打开,就在这时,川军后方突然杀来三支荆州兵马,从三面向川军突入,川军后阵大乱。

“高将军,后方又乱了,撤退吧。”副将劝道。

“不,我不撤。”高沛连砍几名荆州兵,带着身后的亲兵继续拼杀,副将一刀刺死一名敌兵,边战边道:“不行了将军,没有后队支援,我们坚持不了多久的。”

城头徐庶看见川军突破了城防,调集后备队向高沛围攻,眼看一大群敌兵压过来,副将顾不得那么多,上前拉住高沛就往后拖。

山脊腰上一小块平地,刘璋坐在草地上,捶着爬山累酸的腿,看着如潮水般撤退的川军,一边捶腿一边对法正道:“孝直,这是我们第几次撤退了?”

“记不清了。”法正摇摇头:“攻城已经三天了,小小的白川城,竟然守了这么久,徐庶这个荆襄名士名副其实啊,竟然用五天时间在树林中筑起了一座大寨,不但将白川城内的兵力分散开来,还与白川城形成掎角之势,城防兵力调配有度,一时之间,恐怕难以攻下。”

川军休整了五日,而就在这五日间,徐庶利用川军的游骑大多在西面和北面,偷偷派人出城,在南面树林就着地势,打桩架木,白川城头的荆州军旗数目一直未变,成功地瞒过了川军哨骑。五日后荆州兵砍尽周围树木,一座大寨耸立在川军眼前,让川军将士都是一惊。

“你看这样下去,我们什么时间能攻破白川?”

“十天到半月吧。”法正想了想道,现在川军无论士气兵力还是兵员素质,都占优势,荆州兵靠着低矮的白川城,就算有大寨互相呼应,也绝不可能守太久。

“半月。”刘璋默念一遍,望向远方的战场。张任已经在重新组织兵力,准备下一次进攻,刘璋淡淡地道:“多等十五天倒是无所谓,我们骑兵监视着荆州军,他们想跑也跑不掉,不过就怕夜长梦多,徐庶何等人物,会这样死脑筋守十五天吗?”

刘璋敢肯定,如果自己就抱着这种心态攻打白川城,最后肯定贻笑大方,追悔莫及,必须尽快想出迅速拿下白川的办法。

山风凛冽,刘璋伸出手掌,在空中摊开,感受着空气从指甲缝中流过,叹道:“夏季要到了,襄江的换季风真够大的。”

川军停止了攻城,在白川城外五里驻扎,李严在城头看得,对徐庶道:“先生,今日川军为什么只攻了半日?往日可都是连续攻打的。”

徐庶脸色沉静,布衣随风飘飞,看着远处的川军道:“他们是要改主攻方向了,通知大寨的张虎将军,小心把守,务必坚守六天。”

“六天?”李严疑惑。

“也许五天吧,看天意了。”徐庶摇摇头,站了一上午,感觉有些累,坐在城墙的石墩上,靠着石壁半卧。

李严本以为徐庶建立大寨是要在白川城死守,每日看着川军一次次突破城防,忧虑万分。

佩服地看着能掐会算的徐庶,李严实在想不出徐庶这个时间是怎么算出来的,现在川军的近万骑兵就在左近,只要荆州兵出城,就会被歼灭。

六天?能干什么?

(;《晁氏水浒》)晁盖有子,力大无穷,义薄云天!水浒同人奇书。;

 第187章 往绝路上推

黄昏时分,白川分寨,一大队川兵缓缓靠近,荆州大将张虎杵着长刀站在哨楼之上,殷红大袍随风翻卷,端的是威风凛凛。

“将军,川军来者不善。”副将大声道。

一身悍气的张虎斜了副将一眼,十分蔑视地道:“怕什么?瞧你那德性,川军攻不下白川城,就来攻我的营寨,他们以为本将军营寨那么好攻吗?找死。”

张虎对川军不屑一顾,这倒并非张虎狂傲,他确实有狂的资本,这座大寨乃徐庶挑选地势精心设计,就着地理修建,两面临绝壁,刀削斧劈,一面临悬崖,万丈深渊,而且在徐庶的吩咐下,三面也布置了兵马,绝不可能被偷袭,而正面用石头砌了隔火层和弓箭掩体,荆州兵可分梯次对川军进行射杀。

大寨地势稍高于平地,可在后方崖下取水,免受水攻,水源也不会断绝,大寨外面原本是树木,被荆州兵一夜伐尽,却留下了一个个树桩,川军若要进攻,不得不在密集的树桩中穿行,士兵的冲锋,攻城器械的架设,后队与前队的联系,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三面皆险要,正面攻不得,防水防火防断粮,简直就是个铁疙瘩,有这样坚固的防御,再加上张虎本来是盗贼出身,杀人无数,无所畏惧,哪会怕了川军前来攻寨,只好整以暇地等着川军,看川军怎么兵败如山倒。

一旁的副将看到张虎自信的神色,崇拜感油然而生。

可是随着川军的接近,副将越来越觉得不对,那些川兵好像没有攻城的意思,许多川军还背着背篓,手里抱着一些秸秆之类的东西,在荆州兵的眼前将那些东西洒在树桩的空隙之间,然后在荆州兵眼前点火。

川军在弓箭手掩护下忙活了好一阵,直到火苗从各处窜起来,火苗“呲呲呲呲”的燃烧起,才全部退回,到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