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北汉燕王-第3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随着敖烈逐渐成长起来,八岁从军的时候,又是霜儿用所有的积蓄为敖烈置办了一整套的铠甲战马;再到敖烈起兵之初,因为缺少经费,霜儿又适时的弄出了金丝叶熏香来卖,为敖烈赚下了第一桶金;再后来,霜儿成为了万通商会的首脑人物,给敖烈赚来大量的钱粮,让他供养并训练出了后来威震天下的血杀军精锐
    总之,霜儿虽然是个女子,但是对敖烈一步步走到今天所获得的成就,当真是功不可没,是实实在在的幕后英雄,前些年因为要照顾敖烈,霜儿也无心谈婚论嫁,直到今年,才终于碰上了让她心仪的萧儒,霜儿有了心仪的夫君,敖烈自然高兴得很,亲自为她张罗了起来。
    霜儿和萧儒大婚之后,便离开了燕京,因为敖烈破格提拔了萧儒,让他出任第一任的扶桑太守。萧儒是胡昭的弟子,而胡昭是司马懿的老师,能教导出司马懿这样的人物,可见胡昭是一位名师,而萧儒的水平,先前已经通过了敖烈的亲自考核,这才进入燕京学府中学习的,由他来出任扶桑太守,正是在适合不过的事情了,萧儒才能出众,忠诚度又没有任何问题,现在又成了敖烈的姐夫,大家变成了一家人,就更没有可担忧的地方了。而且,有霜儿这位贤内助在身边,敖烈相信,以后扶桑每年送来的朝贡,都将是一笔天文数字。因为,霜儿就有这样近乎点石成金的神奇本领,更何况,扶桑那边并不缺少资源。
    扶桑的事情处理好之后,敖烈终于可以放下心来,长长的出一口气了,暗自为自己解决了后世华夏最头疼的问题而高兴。然而,敖烈的舒心仅仅维持了两天,就被曹操一手打破了,这位绝世枭雄,继刘备之后,趁着刘协刚刚去世、敖烈忙于各种事物的时机,布告天下自称魏王,封底就在冀州唯一一个被他掌控在手中的魏郡。(未完待续。。)
    ps:ps:萧儒看到这一章肯定很高兴吧,名利双收还抱的美人归,满意了吗?



第三百九十章 魏王曹操
    作为绝世枭雄,曹操对时机的把握能力,堪称当时第一。早在汉中争夺战之后,曹操便进入了休养生息时期,一年多以来,曹操广募人才,并为丧失掉的中间力量补充新鲜血液,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曹操先后提拔了五十多名文武将官,其中有两员大将,深的曹操的器重。
    这两人,一个名叫李进,字子贤,是交州高兴郡人,出身于贫苦的农家。困苦的生活,造就了李进坚韧的性格,李进年少时独自进入深山十年,十年后,练成一身绝技,在交州从军,累积功勋从一个无名小卒,升迁到了骑都尉的官职,后来因为灵帝刘宏时期的朝政混乱不堪,心中有大志的李进辞去官职,开始游历四方,经过数年的辗转之后,来到了兖州,他看到兖州政治比较清明,曹操治军有方,便在兖州再次投军,用了三年的时光,重新坐回到了骑都尉的位置上,后来被夏侯惇发现,推荐给了曹操,曹操见到李进武艺惊人,竟然可以双战颜良、文丑而不落下风,一时间惊为天人,立刻拔升其为虎威将军,跟随在自己身边。
    在历史上,李进也是确有其人的,相传其最彪炳的战绩,就是曾和吕布力战一百余合,并且击退了吕布,当然,因为敖烈的到来,这件事情并没有真的发生,而且吕布现在的武艺,也远比历史上记载的高出许多,李进还能不能再与吕布大战一百回合,那就是未知之数了。
    另一人。名叫越兮,是山东隐士越老夫子之子。字雨孝。越兮自幼便武力过人,成年后用镔铁打造了一柄三叉戟,持此戟所向无敌,接连打败了十几位名将,后来引起了曹操的注意,曹操带着礼物亲自赶往越老夫子家中,请越兮从军。越老夫子感于曹操的诚意,便答应了下来。越兮也便成为了曹操手下的又一位大将。在后世的传说中,这个越兮曾在濮阳和吕布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后来又在长坂坡之战中,五战七进七出的赵云,从赵云的枪下接连救出曹洪等九名大将,由此可见其武力确有过人之处。
    或许也是因为敖烈的原因,越兮没有出现在赵云七进七出的战场上。却在另一个时间段,被曹操招揽到了麾下。当然,曹操是不可能知道这些后世对越兮的描绘的,但是他却清楚的知道越兮的武力过人,因为在来到曹营的第一天,越兮便和心高气傲的李进发生了争执。两人爆发出了一场惊天对决,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看的曹营其他的大将目眩神怡。后来在曹操的调解下,这两人方才罢手,越兮也被曹操授予虎贲将军的职位。李进和越兮因彼此都十分钦佩对方的武艺,正所谓是不打不相识。此后便结为生死兄弟,共同追随在曹操的身边。
    在得到这两员虎将的帮助后,曹操终于有了可以和敖烈麾下的五虎上将一争高下的猛将了,再加上一年多以来的休养生息,使得曹操的实力大进,麾下兵精粮足,于是,曹操便趁着刘协身死,敖烈刚刚接掌大汉的时机,进位自称为魏王,割据青、徐、兖、豫四州,雄踞中原。
    随着曹操自称魏王的事情发生,敖烈麾下的百官们,出现了两股不同的声音,一股声音是主张以剿除刘备为主,为先帝报仇雪恨,以正大汉的威仪;另一部分人则是认为,刘备尽管大逆不道,但毕竟是先帝亲封的汉中王,而曹操却是自称魏王,比刘备还要可恶,所以当务之急,应该是把曹操当做第一对手,尽快将其剿除。
    这两种意见,都有着一定的道理,其实无论是刘备还是曹操,都是当今世上一等一的枭雄,这两个人没有一个是好对付的,敖烈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先向刘备用兵。支持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益州易守难攻,现在刘备得到益州的时间还不算太久,很多细节上的问题,他一定还没有来得及处理,在交战中,这些细节就会将蜀兵们的弱点暴露出来,让汉军可以对其给与致命一击;若是让刘备在经营个三五年之后,将各处险要关隘都布置稳妥了,到时会变得更加难以攻克,说不定就要付出比今日要多出数倍的代价,才能平定益州,以部下将士的牺牲来获取最后的胜利,这一向是被敖烈所不齿的,因此,要打就现在打,趁着刘备还未完全站稳脚跟,将他的势力连根拔起!
    第二,出于战略的角度考虑,如果要打刘备,江东的孙策可以成为一大臂助,攻,可以趁着敖烈吸引火力的时候,袭取刘备的荆州,让刘备顾此失彼腹背受敌;守,可以牵制曹操的兵力,让曹操不敢趁着汉军和蜀兵交战之际,率兵侵犯北汉的州郡,毕竟,有孙策这头江东猛虎在曹操的身后虎视眈眈,曹操一定会多少有所顾忌的,届时敖烈再从冀州布置好防线,便可以遏制住曹操的浑水摸鱼,不会让他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好处。
    敖烈把这两个依据向各位文武官员说了一遍,最终得到了他们的认可,于是,主攻刘备,防御曹操的大战略,就算是定了下来。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各项安排了。
    这次打益州,已经是敖烈第三次出兵了,前两次都是无功而返,这一次一定要拿下益州,这是敖烈对刘协和朱儁的承诺。所以,在出征之前,敖烈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和庞统、荀彧、钟繇等人,做了详尽的计划和部署。
    兵员方面,依旧是以北汉的四支精锐部队为主进行攻防,其中血杀军和龙骧军随军出征,汇合凉州牧马超统领的虎贲军,作为主力部队;水军只动用麒麟军的两万精锐,沿着渭河南下,作为策应,毕竟在益州境内,有着数不清的河流遍布,可以让麒麟军一展所长,至于其他的八万水军,则是留在渤海湾,防备青州的曹军。同时,其他的随军将士,则是以北方三州的兵员为主,光、明、通三州可以说是北汉的大后方,最不容易受到侵扰,从这三州抽调兵员,不会减弱对曹操的防守力量,而且北方三州虽然经济上落后,但是战斗力那可是极为强悍的,鉴于益州境内多山的地形,敖烈决定从北方三州抽调骑兵两万,步军五万,再加上四支精锐部队,合计十五万大军。
    出兵的人数定下来之后,就是具体的带兵将领了,四支精锐部队的统领吕布、赵云、马超和甘宁是一定位列其中的,除了他们之外,张飞、黄忠、太史慈、张辽、许褚、典韦和敖烈的弟子姜维也会随军一同出征,在谋士方面,诸葛亮、庞统这两位绝世智囊是肯定要一起去的,此外,贾诩、荀彧也会一同出征。
    同时,敖烈还对其他的一些人做了调整,派高顺、陈宫到并州去,协助郭淮镇守并州;派田丰、魏延到冀州去,协助徐庶、张郃和徐晃三人,从正面抵抗曹操可能发起的侵袭;派公孙瓒、邓芝到辽东,镇守渤海湾,协同北汉水军,防止曹操从海路发起攻势;其余人等,文臣以钟繇为首,武将以张绣为首,共同留守燕京,以便居中调度,支援四方。
    出征的日子,定在两个月之后的十五日,也就是康乾元年的十月十五日。在这两个月之中,敖烈封锁了一切的消息,保证即将讨伐刘备的事情不被泄露出去,整个北汉,呈现外松内紧的状态,在安然的外表下,内部的各个机构,都在紧张有序的运转着,为即将开始的讨伐益州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其中最忙碌的就要属将作监了,新任的将作大匠王浑在之后的两个月之内,势必会无比的辛劳,他将和副手马钧以及近千名良匠,没日没夜的赶制各种型号的武器的铠甲,以及红衣弩炮等攻防必备的重型武器,而且敖烈还向他下达解除禁令的命令,让他尽快赶制出五百颗大型的、一万颗小型的天女散花出来,敖烈不想第三次出征益州依旧是无功而返。制造天女散花可是个技术活,稍有不慎就会在制作的过程中产生爆炸,伤到自己人,为此,王浑和马钧齐上阵,一人负责督造其他军资,一人则是亲自带着两百名忠诚度极高的工匠,开始赶制天女散花。
    对这些工匠而言,辛苦是自然要辛苦一些的,俗话说撑船打铁卖豆腐是人间三苦,骤然加大了工作量,他们又怎么会不辛苦呢?但是他们心里都清楚,自己能靠手艺养家糊口,让家人能够丰衣足食,过上比以前不知幸福了多少倍的日子,并不是自己的手艺有多么高明,而是幸福的生活,离不开摄政王的英明领导,没有摄政王,他们只不过一群沦落在民间最底层的工匠罢了,因此,没有一个人抱怨辛苦,反而一丝不苟的去完成手中的工作,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每一件从自己手中锻造出来的武器都足够锋利,让每一件铠甲都足够坚固,从而保证北汉大军能够继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话。
    国家的荣誉感,被他们灌注到了手中的工具上,然后在通过工具,灌输到被他们制作出来的军备上,这,是他们对自己的国家,表达忠诚的唯一方式



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战前夕
    距离出征益州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敖烈秘密从北方三州征调过来的七万将士,也已经赶到了燕京,并迅速投入到了战前紧张的备战之中。同时敖烈最后一次做了全军视察,对即将出征的十五万大军和留守的将士们,都做了战前动员,让北汉上上下下近百万的将士们,都保持着高昂的斗志。
    之后敖烈又亲自去了一趟将作监,查看了近期制造出来的铠甲、武器等军备物资,敖烈欣喜的发现,在王浑和马钧的调教下,将作监内上千名工匠的手艺越来越高超了,他们制作出来的各种军资,简直就像是一件件工艺品,不但实用性极强,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红衣弩炮等大型杀伤性武器,也已经就位,锋芒狰狞的被排成一列列,只等着出征前夕来搬运就行了,唯一欠缺的,是天女散花还没有按照敖烈规定的数量制作出来,五百颗大型的天女散花已经制造完毕,而一万颗小型的,还有两千左右没有达标。对此,王浑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会在大军出发之前,将所需物资全部制作完毕。
    敖烈很理解王浑的心情,他们能没日没夜的赶制出来这么多的战争物资,已经很辛苦了,所以敖烈也没有强行规定他们一定要完成任务,但是对王浑等人来说,这里,就是他们的战场,身为燕国,或者说身为北汉的军人,在战场上就一定要完成既定任务,虽然他们的身份是工匠。并没有被列入战斗序列,但是他们依然会向每一名战士那样。拼尽全力去完成自己的任务,这是国家带给他们的使命,也是他们回馈国家的责任。
    做完了战前的准备,敖烈暂时放下了所有的事情,来到燕王府的后院,和家人们享受起了短暂的快乐。因为新建的皇宫还没有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