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北汉燕王-第3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军的第三波狂攻,再次带走了上万曹军将士的性命,曹军的布防虽然已经基本完成,但是汉军的弓箭手同时也增加了进来,两相抵消之下,汉军依旧维持着每次攻势带走近万曹军的可怕效率。
    “大王,不能在这样下去了,我军的伤亡太大,士气已泄,魏城,已经守不住了,请大王下令暂时撤军,另寻一坚固城池,再作打算吧。”司马懿的声音在曹操的身后响起。
    曹操回过头来,目光直刺司马懿的双眸,低沉的说道:“仲达,凭你这句话,孤便可以治你散乱军心之罪。”
    司马懿一挺胸膛,脸上毫无惧色,坚定地说道:“司马懿并非贪生怕死之人,若能以懿一人的性命换来我大魏数十万将士的性命,懿宁愿引颈受戮!只是眼下形势危急,我军已无力再战,自当舍弃魏郡,以保全将士们的性命方为上策。”
    不远处的夏侯惇厉声喝道:“司马懿!你还敢说自己不是贪生怕死之人吗?你这就是**裸的临阵脱逃!我军若是退走,大王的威仪何存?我大魏的威仪何存?”
    司马懿摇着头说道:“威仪都是靠人来维护的,若是我军这一战将将士们都拼光了,要威仪又有何用?是一时的面子重要,还是将士们的性命更重要,元让将军想必也是清楚得很。”司马懿这句话明着是在开导夏侯惇,其实是说给曹操听得,他是在委婉的告诉曹操,魏王的面子和数十万曹军将士的性命比起来,其实是很微不足道的,只要将士们的性命得以保全,战斗力得以保留,那么日后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可要是让将士们都白白死在这里,哪还何谈什么威仪不威仪的?
    曹操沉吟着说道:“仲达此举,可谓是弃车保帅啊,可若是此次我军退走魏郡,你又怎么保证我军落脚的城池可以挡得住汉军的强攻呢?”
    司马懿思考着说道:“六十里之外的阳平关,是座坚城,地属兖州,是兖州北边的第一道屏障,那里足以供我军据城而守。更何况,汉军的武器虽然犀利,但懿就不信这样厉害的武器是可以轻轻松松便能打造出来的,先前徐晃统军之时,便从未用过这样厉害的武器,可见这批利器是敖烈从益州战场上带回来的,在历经益州战场和今日的消耗之后,存量一定会所剩无几了,只要我军在阳平关做好防御工事,抵挡住汉军的攻势并不难!”
    似乎是为了彻底说服曹操,司马懿又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大王,汉军若是得到魏郡,必然会利用两到三天的时间进行整顿,我军大可以趁此期间,引黄河之水,给敖烈来一场水攻,我们得不到魏郡,他敖烈最后得到的,也只能是一座死城!”
    曹操面露震惊之色,惊疑不定的问道:“你是说,决黄河之水,灌注向北边?那样的话,如果敖烈的处理稍有不慎,恐怕冀州很多郡县都会遭受涝灾,甚至连兖州都会被波及到,届时,两州生灵涂炭,你我可就成了天下的罪人了!”
    司马懿狠辣的说道:“大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大王不是也常说‘宁可我负天下人,莫要天下人负我’吗?阳平关地势颇高,不用惧怕涝灾,我军往阳平关内一躲,依靠城中存粮,足可坚持一月之久。再说此次掘开黄河,主要流向还是冀州腹地,兖州境内的地方并不会被波及到多少,大王事后及时疏导,在发放一些钱粮给受灾的老百姓,那么非但不会降低大王的威望,反而更会让百姓们感恩戴德的。至于敖烈要怎么收拾这个烂摊子,那就是他的事了,我军正好也可以借着敖烈处理黄河泛滥之时,重整旗鼓,厉兵秣马,为下一次决战做好准备。”
    在曹操和司马懿交谈的这段时间内,汉军也已经重新填装好了劲弩和天女散花,对魏城的城头发起了第四次狂攻,一片惨呼声中,又有近万的曹军丢掉了性命,此刻,城头上到处都是曹军将士的尸体,断裂的手臂和大腿随处可见,从身体内流出的血液汇聚到了一起,凝聚成一条条流动着的小溪,配合着天女散花爆炸时带出的丝丝火焰,简直就是活生生的人间炼狱。
    汉军的第四次狂攻,最终让曹操接受了司马懿的建议,他把夏侯惇和刘晔叫到了身边,低声吩咐道:“元让速速整顿兵马,稍后随孤一起撤退,将城中的粮食尽可能地带走,最好不要留给敖烈一颗米粒!子扬,你便留下来断后,在城头多树旗帜,迷惑汉军,尽可能的消耗掉他们的火器和劲弩,稍后择机自行撤退。仲达,你亲自带着一队将士,去挖掘水渠,准备给敖烈送一份大礼!”(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二章 九曲黄河万里沙
    在曹操悄悄率部退走的时候,汉军们又进行了两轮狂攻,在这两轮狂攻之后,敖烈带在军中的大型天女散花已经全部用完了,再加上大量的红衣劲弩的作用下,魏城的城头已经有些不堪重负了,一些地段的城墙已经出现了崩塌,露出了城头上内部的景象。
    庞统第一时间发现了不对,连忙对敖烈说道:“燕王,情况不对。统观城头之上旗帜林立,但实际走动的人数却并不多,统以为,并非是我军的猛攻将曹军完全压制住了,而是曹操已经做好要遁走的准备了,现在在城头上留下来的人,不过是一些弃子而已!”
    听着庞统的话,敖烈从暴怒的杀戮中逐渐清醒了下来,泛红的双目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清明,向着城头仔细观察了一会儿,有些懊悔的说道:“丞相说的没错,曹操一定是溜走了。可恨,白白浪费了那么多的天女散花。传令全军,发起强攻,半个时辰之内,一定要拿下魏郡!”
    一呼万应,在敖烈的死命令之下,汉军各部奋勇向前,相互配合着对魏城发起了强攻,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如潮水般源源不断的冲击着魏城的城墙,让留守在城头上的刘晔倍感吃力。本来作为断后的部队,刘晔的手中就没有多少人,充其量也只不过有三千多人而已,原本他是想再消耗汉军两轮弹药之后,就率部撤退的,没想到庞统竟然如此快便识破了他的意图,敖烈又指挥各部汉军发起了强攻,如果刘晔现在退走的话,那就完全失去断后的意义所在了,估计现在曹操率领的主力部队,甚至还没有完全走出另一侧的城门呢。
    为了让曹操能够顺利撤退,刘晔不得不咬牙留下来。仅仅凭借着手中的三千多将士,和汉军展开了殊死的搏杀,试图多给曹操争取一些时间。然而,刘晔毕竟不是武将出身,虽然他是极为出色地战略家,但是临场指挥还是有些欠缺的,更何况他面对的还是如狼似虎的大汉精兵!
    在刘晔率部经过一段时间的拼死抵抗之后,魏城最终还是失守了,刘晔部下的三千多曹军全部被顺着云梯登上城头的汉军斩杀,刘晔自己仅仅以身幸免。但右腿上也被重重的砍了一刀,一道一尺多长、深可及骨的伤痕令刘晔暂时失去了站立的能力,跌倒在血泊之中,无奈的成为了汉军的俘虏。
    当敖烈踏步来到魏城城头上的时候,距离他下令强攻魏城仅仅过去了三刻钟的时间,大汉精兵们比预计的半个时辰时间,还要提前了一刻钟便拿下了魏城。
    敖烈踏着遍地的尸体和血流来到刘晔面前,伸手拔出赤霄神剑,架在刘晔的脖颈上。冷声问道:“曹操去了哪里?”
    刘晔抬起头看了敖烈一眼,微笑着说道:“魏王现在已经到了安全的所在了,燕王就不必费心寻找了,已经来不及了。而且晔也不会告诉燕王的。”
    “你以为你不说,本王便找不到曹操的下落吗?不要忘了,本王麾下的暗影,是无孔不入的。天上地下,还没有什么事是他们不知道的!既然你不肯说,那便去见阎王吧。本王只怕你到了九泉之下,也无颜去见列祖列祖!”敖烈一边冷冽的说着,一边缓缓地举起了赤霄神剑,随时有一剑斩下,将刘晔斩杀当场的可能。
    在敖烈身后,关羽忽然越众而出,来到敖烈身侧说道:“启禀燕王,子扬以前曾和关某有过一段交情,关某知道子扬虽然委身曹营,但并非是真的为了曹操效力,他只是当初看错了曹操而已。请燕王许可,让关某劝说子扬,若子扬执意不肯说出曹操的去向,再杀不迟。”
    敖烈闻言,身上的杀气暂时收摄了起来,右手一扬,赤霄神剑归鞘,低声说道:“二十个呼吸,现在开始计时。”
    关羽对敖烈抱拳说道:“多谢燕王。”随后,关羽快步走到刘晔身边,蹲下身体,从衣服上撕下一块布,帮助刘烨包扎着右腿上的伤势,一边温言劝道:“子扬,昔日你曾对关某说过,当时你我所事均非明主,现如今被你言中,关某已经转投到了摄政王麾下,可见你的见识是如何的高远,既然如此,子扬又何必明知曹操并非能够实现你心中所愿之人,却还要为其效命呢?”
    刘晔忍不住幽幽的叹了一口气,低沉的说道:“昔日,晔以为魏王是真心为大汉子民考虑的君主,这才会不避骂名,侍奉与他,可后来却渐渐发现,魏王的野心已经超出了常规的极限,晔才明白,原来晔是看错了人,虽有心离开大魏,可又感念魏王虽然猜忌与晔,但毕竟也算对晔不薄,这才一直没有离开大魏,仅此而已,并非是晔看不清魏王的本心。至于今日晔不顾刀斧加身,不过是为了报答魏王的恩情而已。唉,事已至此,晔已经算是报答过魏王的恩情了,不能再执迷不悟,任凭大汉子民惨遭横祸了,燕王,魏王他在司马懿的建议下,已经撤向了阳平关,并且要在退军的路上,掘开黄河,准备将冀州南边的数郡淹没成一片汪洋,还请燕王早作准备吧。”
    刘晔的最后一句话,让敖烈身后的众人间,出现了一连串的倒抽冷气之声!掘开黄河,引水淹没冀州,这是要丧尽天良,将数十万冀州百姓的生命置于不顾啊!即便北汉和大魏是敌对的两个势力,但普通的老百姓是无辜的啊,一场战争,又何苦要用数十万百姓的生命来做附属品?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千古流传的老话,再次出现在了敖烈的脑海之中。低下头,深深地看了刘烨一眼,敖烈开口说道:“孤今日便饶你一命,不是因为你和云长有旧,而是因为你这一句话,救下了数十万大汉子民的性命。今后你便好自为之吧,莫要辜负了你的姓氏带给你的荣耀和责任。”
    说完,敖烈不再理刘晔,而是转过身对庞统说道:“丞相,你立刻分派人手,一边整顿城中的秩序,疏散群众以防不测,一边到城外挖掘散水渠,务必要保证黄河之水不会对冀州各郡县造成涝灾,某要亲自去寻找曹操的下落,找到他们的蓄水之地,破坏他们的这个惊天阴谋!不然,某无颜再见我大汉的父老!”
    交代完毕,敖烈快步向城下走去,吕布和赵云紧随其后,其余的文臣武将则是留在庞统身边,等待着庞统分派具体的事宜。就在敖烈的身影快要消失在城头上的时候,在关羽的扶持下,勉强站立起来的刘晔忽然对着敖烈的背影说道:“燕王!晔久居魏郡,对魏郡境内的地形还算熟悉,请燕王恩准,让晔也能为大汉的子民尽一份心力,准许晔参与挖掘散水渠的行列。”
    敖烈的脚步一顿,仅仅在两个眨眼之后,便又恢复了先前的移动,头也不回的说道:“这是你的职责,是每一个汉人的职责,某没有拒绝的理由。”
    当敖烈三人走下了城头之后,关羽笑呵呵的刘晔说道:“子扬,燕王已经把你当做自己人了,只有在自己人面前,他才会自称某,而不自称王爵。”伸手在刘晔的肩膀上用力一拍,关羽继续笑道:“子扬,欢迎加入北汉,今后我们便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了。”
    被关羽这一巴掌拍的生疼,刘晔咧着嘴苦笑道:“云长,你敢在用力一点吗?把晔拍死了,谁来告诉你们何处适合挖掘散水渠?”
    庞统笑呵呵的走了上来,对关羽和刘晔说道:“欢迎子扬的加入。不过现在不是闲谈的时候,当务之急,我们还是要尽快挖掘出足够多的散水渠才是,此事,还要有劳子扬了。”
    且不说敖烈带着吕布和赵云,去寻找司马懿究竟准备在何处掘开黄河,单说庞统等人在刘晔的指引下,分散成数十队人马,分头开始在魏郡境内挖掘散水渠。挖掘这种工作,听起来很简单,可是真的操作起来,却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九曲黄河万里沙,流经魏郡,或者说流经冀州境内的黄河河段,更是宛转曲折,每一个转折点在被掘开之后,都会形成不同的流向,对冀州境内不同的地方造成水涝灾害,一旦水涝灾害真的发生,在这个医疗条件并不发达的时代,很有可能会留下一连串的后遗症,比如说瘟疫等,绝非是良田和房屋被冲毁,人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