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数据三国-第3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羽奇道:“何为三不能死?”
南烨道:“如今玄德家眷俱在下邳,云长一死岂不有负玄德所托?此一不能死。当初云长与玄德、翼德结义之时,誓同生死,如今二人未死云长先亡岂不是逼他二人自尽?此二不能死。云长武艺超群,兼通经史,理应成就一番大事留名青史,若逞匹夫之勇轻生身死岂不可惜?此三不能死。”
关羽沉吟半晌道:“法师之言虽在理,可我一生忠义岂能告饶降曹?能否暂投法师麾下脱困,待见兄长再去相投?”
南烨摇头道:“如今四面皆是曹兵,若非曹孟德惜才,云长早死多时矣。你若不降曹而降我,曹孟德必然怨恨你我,恐怕我等皆受其害。为今之计便是云长暂且降曹脱困,待有玄德音信即往投之,你看如何?”
关羽想了想道:“法师之计是诚心救我,可那曹操岂能应允?”
南烨笑道:“我自有说辞令其答应,云长若还有所求便一并说出。”
关羽道:“我所求者有三事,若曹操应承我便卸甲。其一,法师适才言讲助曹灭袁乃是助天子而灭伪帝,我与兄长相约共扶汉室,如今我只降汉帝,不降曹操。其二,兄长家眷当有俸禄养赡,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其三,但知兄长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相投。”
南烨早知道关羽所求何事,当即点了点头,下山转告曹操。曹操听南烨说完皱眉道:“我为汉相,云长降汉既是降我,此言可从。刘备乃是皇叔,俸禄赡养家小也是应该,我可加倍与之。唯独这第三事难从,若云长来而复叛,我养之何用?”
南烨劝道:“云长忠于刘备,不过是刘备待其恩厚。孟德何不应允,再施厚恩以结其心。天长日久恩情厚重何忧云长不服?”
曹操笑道:“法师之言甚是!我愿从此三事。还请法师说云长来投。”
第四十六回 曹刘用兵血诏现 南烨关羽约三事(8)
关羽没想到南烨真能劝曹操答应自己的三个条件。有了南烨作保,关羽也不怕曹操反悔,便领兵下山来与曹操见礼。
曹操见关羽来降大喜道:“我一直敬佩云长忠义,今日能得云长相助,足慰平生之望”
关羽道:“败兵之将,多谢丞相不杀之恩。法师代禀三事,蒙丞相应允,想必不会食言。”
曹操道:“我既答应,必不敢失信。”
关羽道:“关某若知兄长所在,赴汤蹈火必往从之。那时恐不及拜辞,请丞相见谅。”
曹操心虽不悦可还是点头道:“玄德若在必让云长去寻,只恐乱军中阵亡矣。云长且放宽心,日后慢慢探听不迟。”
关羽拜谢曹操之后又谢南烨。曹操此时也问南烨道:“法师上山多时,可后续兵马一直未到,只到了前部千余骑卒,不知法师此次出兵多少人马?”
南烨尴尬一笑道:“我麾下本就兵微将寡,交州与冀州又是一南一北,粮草运送颇为不易,故而只带了千余骑兵来助孟德,还望孟德莫要嫌少。”
曹操、袁绍两家人马数十万屯兵于官渡。曹操哪里能想到南烨只带了千余人就敢来助拳,难免有些吃惊。不过他也颇有肚量,微微笑道:“法师能来足矣壮我军威,便是只有法师一人也抵千军万马,我又怎会嫌少?”
南烨从曹操表情倒是看不出什么,可是许褚等武将的脸上却能明显看出不快之意,显然是嫌闻名天下的南烨国师太过小家子气。跟随南烨同来的郭嘉也看出曹操众将不满,便解说道:“非是法师舍不得多带兵马,而是此战曹丞相必胜,法师纵然多带兵马也是无用武之地。”
曹操看向郭嘉奇道:“不知这位先生是何人?又怎知我此战能胜?”
郭嘉向曹操行礼道:“下官是法师麾下军师郭嘉,字奉孝。此战曹公有十胜,袁绍有十败,法师只为助威而来,何用多带人马?”
曹操闻言更奇,问道:“不知郭军师所言十胜为何?十败又为何?”
郭嘉道:“高祖与项羽之战丞相必然知之。高祖智胜一筹,项羽虽强终为所擒。如今曹公好比高祖,袁绍好比项羽,兵马虽盛,不足惧也。袁绍繁礼多仪,曹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袁绍叛逆称帝,曹公以顺讨之,此义胜也。桓、灵二帝,政失于宽,袁绍以宽济,曹公以猛纠,此治胜也。袁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曹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袁绍多谋少决,曹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袁绍专收名誉,曹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袁绍恤近忽远,曹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袁绍听谗惑乱,曹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袁绍是非混淆,曹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袁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曹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曹公有此十胜,何愁袁绍不败?又何用法师动兵?”
曹操闻听郭嘉所言不由笑道:“奉孝先生所言太过,我何德何能可比高祖?不敢当先生谬赞。”
荀攸在曹操身边道:“奉孝先生十胜十败之说,正与愚见相合。袁绍兵马虽众,却不足惧。奉孝先生今日一言,足可壮我军心,堪比雄兵百万。此次出兵有法师、奉孝相助,主公定能马到成功。”
曹操听荀攸一说更是开怀大笑,麾下众将也不再纠结南烨兵多兵少。众人合兵一处先往下邳驻扎。
关羽、南烨一道先往府中去见甘夫人。甘夫人听下人说关羽回来急忙出迎。关羽行礼道:“曹军兵马入城让嫂嫂受惊了,实关某之罪也!”
甘夫人慌忙还礼,又见南烨在关羽身侧,急忙拜见问道:“二叔莫要多礼。皇叔今在何处?法师又因何在此?”
关羽道:“兄长不知去向,今日若非法师相救我命休矣。如今暂投曹丞相处安身,还请嫂嫂勿怪。”说罢便将与曹操约定三事逐一道来。
甘夫人先听说刘备不知去向,关羽投了曹操,眼泪便落下来。待听南烨说刘备未死,关羽降曹也是暂时,这才收住眼泪道:“昨日曹军入城,奴家还以为必死,谁想毫发无伤。想必是曹丞相为劝二叔归降才留我等家小一条性命,今日得以重逢奴家又怎会怪罪二叔?只恐日后曹丞相不容二叔去寻皇叔。”
关羽道:“嫂嫂放心,有法师作保定然无碍。”
吕布夜袭徐州时甘夫人曾被南烨救过一次,也觉得南烨法师比动不动就跑得没影的刘备靠谱,于是向南烨行礼道:“奴家二次承蒙国师相救不胜感激。日后之事全凭国师做主。”
南烨闻言忙道不敢。关羽见刘备家眷无事,便与南烨回到营中。曹操此时已然摆下酒宴,款待南烨、关羽。
众人兵马在下邳歇兵数日之后,曹操便决定先回许昌。待到许昌,曹操又是设宴款待南烨、关羽,以客礼待二人,将二人请到上座。宴后又以金银器皿、绫罗锦缎相送。
南烨有些纳闷,便私下问郭嘉道:“曹孟德厚待关云长是想收其心为己用,又何必如此待我?为何不火速进兵官渡?”
郭嘉笑道:“曹孟德此人心机颇深,也知法师不曾做过亏本买卖。如今法师前来助他,却又不提条件,他怕胜了袁绍之后法师索要人马辎重,这才提前结好法师,使得法师欠下人情,来日法师便不好开口了。而曹孟德此时不攻袁绍,便是想等法师出兵相助的消息散播出去,好打击袁绍士气,也让百姓知道此战大义在曹而不在袁。”
南烨闻言深以为然,看来这次带着郭嘉是做对了,不然自己与曹操相处难免要吃亏。这次南烨除了带着郭嘉,还带来了十员上将与一千三百名士卒。不但有典韦、周仓、赵云、杨雄、张白骑、马云騄这六将统领的三百亲兵。还有张辽、徐晃、张郃、高顺四将带着一千陷阵营。他们这四将一直在交州练兵却无仗可打都快憋闷死了,此次一听有大仗都吵着要来。
曹操对关羽和南烨真下本钱,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比伺候亲爹还周到。又送关羽、南烨美女各十人。不过曹操送来的美女在南烨眼中只能算是庸脂俗粉,全都扔给了马云騄。关羽则是将美女都送给甘夫人用作侍女。
见南烨和关羽对美女都不感兴趣,曹操难免揣测,还叫来众谋士帮忙分析如何打动二人。李儒道:“下官听闻法师之妻乃是伯喈先生爱女,人美且有才。所纳妾侍也无一不是美人,丞相看那马云騄便可知端倪,恐怕不会被寻常歌姬所动。而那关羽朝夕与甘氏相处,想必丞相所赐美人也不及甘氏之颜色。丞相若要法师心动不易,若要收服关羽下官倒有一计。”
曹操问道:“文优有何计策?”
李儒道:“如今关羽居于驿馆,丞相赐下一处小宅,令关羽与甘氏共处一室。二人若是有情,乱了君臣之礼,日后关羽再难投刘备矣。”
曹操用李儒之计,想令关羽、甘夫人独处生情。不料关羽秉烛立于户外,通宵达旦,毫无倦色。曹操见关羽如此,更加敬佩,另拨一府给关羽居住。
一计不成曹操又生一计,他见关羽战袍已旧,战马消瘦。便命人做一锦袍,并将爱马爪黄飞电赐予关羽。
关羽见了二物果然大喜,拜谢曹操之后,将锦袍穿在衣里,外面仍用旧袍罩之,又抚摸马鬃显得十分喜爱。
曹操奇道:“云长不爱美人,为何如此爱惜锦袍宝马?莫非人不如物?”
关羽答道:“非也!旧袍乃是兄长所赐,我穿之如见兄面,虽得丞相新赐,却不敢忘兄长旧赐,故一同穿于身上。丞相宝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来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乘此马速去相见。”
曹操闻言口中叹道:“真义士也!”心中却恨不得抽自己两嘴巴,这不是费力不讨好嘛!后人有诗赞关羽道:威倾三国著英豪,一宅分居义气高。奸相枉将虚礼待,岂知关羽不降曹。
几次三番拉拢用计不成,曹操便将南烨找来饮酒商议道:“我听法师之言待云长不薄,可他常怀去意又当如何?”
南烨道:“云长忠义令人敬佩。不过孟德放心,此人向来有恩必报,若不报恩不会轻离更不会相叛,你只管放心使用便是。”
曹操一听南烨的意思是让自己人尽其用,用个够本,便点了点头,看来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且说刘备领着陈到与数名骑卒北投袁绍,不敢走大路,专寻小路而行。途中粮尽,便往村中求食。徐州百姓见是刘皇叔来,争进饮食。
一日,刘备到一家投宿。一少年出门恭迎,刘备问其姓名,乃猎户刘安。得知是刘皇叔登门求食,刘安便欲打些野味供刘备食用,免得慢待贵客。可是这打猎不像种庄稼春播秋收有个规律,大部分时候都要碰运气,赶上什么猎物是什么,有可能打到山鸡野兔,也有可能是虎豹豺狼,最大的可能还是一无所获。
第四十七回 曹袁鏖兵战官渡 南关合力过五关(1)
刘安请刘备进屋少歇,让老母陪着刘备叙话,自己拿着弓箭上山寻了一圈,无奈一无所获。他怕刘备久等也不敢在山上多呆,一边下山一边寻思:刘皇叔可是请也请不来的大人物,与我又是同姓。如今皇叔落难之际,我若能好生款待,将来皇叔转运念起我的好处,兴许可以封我个一官半职。就算是让我在军中做个伍长、什长也好过打猎为生。
一念及此刘安咬了咬牙,快步下山回到家中,直奔后厨。当时刘安之妻正在生火做饭,家中虽无酒肉,可还有些米粮果蔬。刘安之妻也颇能干,编排了几样素菜也还不算过于寒酸,此时就等饭熟。
见刘安回家,其妻问道:“夫君上山可曾打到猎物?”
刘安低着头摇着脑袋道:“不曾!”
刘妻安慰道:“那也无妨,皇叔待人宽厚,便无酒肉,想必也不会怪罪。夫君快去劈些柴来添火,免得皇叔久候。”
刘安应了一声便从厨下拎起了劈柴的斧头,却不出去劈柴,反而看着发妻忙碌的背影发呆。
刘妻回头一看丈夫还杵在原地没动便红着脸问道:“夫君不去劈柴看妾身作甚?”
刘安被妻子一问方才惊醒过来掩饰道:“没……没什么。只是想起前日打到一只野兔,想问你还在不在?”
刘妻笑道:“夫君别犯傻了!那野兔当日便让你吃了,夫君还嫌不够呢,此时上哪里找去?无肉便无肉吧,兴许皇叔吃腻了大鱼大肉,吃些素菜还觉得新鲜呢,夫君就不必多想了。”说罢又忙活起来。
刘安下山之时便决定杀妻取肉款待刘备,好博取功名。在这个战火连绵灾荒不断的年代,人吃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所以刘安想要杀妻也没太多心理负担。可是当他真看到发妻忙碌的背影,便犹豫着下不去手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刘安也是人,杀妻待客这种事以前也没干过,怎么可能不犹豫?可是他一想到日后跟随刘备飞黄腾达,有花不完的金钱,娶不尽的美女等着自己,便狠下心来,劝自己道:“妻子如衣服,将来再娶便是。吴起也曾杀妻求将,我要做一番大事,怎能顾忌儿女情长?反正日后要为官为将也要上阵杀人,今日不妨就当试练。”想罢举起劈柴的斧子朝着发妻后颈砍去。
刘安虽然不通武艺,可是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