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那些事儿·诸子争霸-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还是那句话,一个人,不怕他有毛病,就怕他没优点。人只要有优势,再尽量弥补劣势,他就可以成为牛人。而英雄是什么,就是将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且运气超好的牛人!

小白“死”后,管仲马不停蹄回鲁报捷。公子纠与鲁庄公闻信大喜,齐声欢呼击掌相庆,要不是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他们真想抱在一起转它几圈儿。

——不急了,咱们慢慢走,不,像乌龟一样慢慢爬都可以了。就算是龟兔赛跑,这次乌龟也稳赢了,因为兔子已经是死兔子了。

于是,鲁国的护送团转眼变成了旅游团,一路欢歌笑语游山玩水,短短百余里路,竟然走了足足六天。等到比赛终点,小白不只把生米煮成熟饭,还把熟饭吃了个粒米不留,一颗渣子都没给公子纠留下。

公子纠哪里想得到,原来他才是骄傲的兔子,而真正阴险的乌龟小白早已在数天前完成比赛,戴上堂皇冠冕,登上冠军宝座,顺利继承齐国君位,并将在死后拥有一个响亮的荣誉称号:齐桓公。

所谓“桓”,按照《逸周书·谥法解》意为“克敌服远、克敬勤民、辟土兼国”。从小白毕生的功业来看,他名副其实。

输红了兔子眼的鲁庄公与公子纠死瞪管仲,目光里简直要喷出火来。

事已至此,管仲再有本事也无力回天了,他只好慨叹人算不如天算,咱们还是认命吧!

管仲认栽,鲁庄公却不甘心:认命?认命个屁!老子花了那么多心血和金钱在公子纠身上,难道就只为了带数万兵马来齐国旅游吗?这世上有这么丢人的旅游吗?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来个加时赛,冲上去把小白从冠军宝座上打下来得了!

于是,在该年秋八月,齐鲁这两个渊源极深的春秋老牌强国之间的关系正式破裂,双方在临淄西南郊区的乾时地区展开决战,鲁军大败。

鲁军的失败是必然的:齐国大局已定,他们却来捣乱,首先在道义上就输了一筹;再加上齐是同仇敌忾以逸待劳,鲁却是孤军深入远行疲敝,不输才怪!

据《左传》记载,这次鲁军不但败了,而且败得很惨,鲁庄公战车都被打丢了,只能徒步在路上狂奔(这会儿也顾不得贵族的走路礼仪了),齐军派出大量兵车围追堵截,差点将他俘虏。最后还是鲁庄公的车右(保镖)和御者(驾驶员)驾车打着鲁庄公的旗号将齐军引开,鲁庄公这才找机会跳上一辆传递情报的驿车逃出生天。而那两个可怜的冒牌货当然被齐军给俘虏了。

至于公子纠、管仲、召忽等人,他们看情况不对早就跑了,那速度,风驰电掣。如果他们来的时候也跑这么快,齐国的君位早就是公子纠的了。

之后,齐军乘胜扩大战果,一路攻至汶水,将汶水以北的“汶阳之田”夺走。

乾时一战,鲁庄公偷鸡不成蚀把米,丢人丢兵丢将又丢地,从此,原为姻亲关系的齐鲁算是结下了一个天大的梁子,纷纷扰扰折腾了好些年。

3 千古君臣难类此

小白,不,我们该叫他齐桓公了,齐桓公打退了外国势力对齐国内政的干涉,终于坐稳了国君的宝座。现在赛跑结束了,战争也结束了,但政治斗争还远远没有结束。因为他的竞争对手公子纠还活着,这是他无法容忍的。

只要公子纠多活一日,齐桓公的屁股就永远坐不踏实,齐国的政局也永远无法稳固下来。

于是,齐桓公写了一封信给鲁庄公,说自己手足情深于心不忍,要鲁庄公代劳杀了齐国政治犯公子纠;其他两个同谋犯管仲与召忽,则引渡回齐国,自己亲自来治罪,以泄心头之恨。你们是开开心心地答应呢?还是要我们打得你们答应呢?

鲁庄公看了信,心中瓦凉瓦凉的。他刚战败回国,屁股还没坐稳,齐桓公的威胁信跟着就到,行事如此果敢,手段如此毒辣,自己跟他比,实在是差得很远,从前真是小瞧此人了。

铁的事实告诉鲁庄公,与齐桓公这样可怕的对手为敌是很不智的,好吧,为了国家社稷,那就杀了公子纠吧,虽然从辈分上说,他是自己的亲舅舅。鲁庄公为文姜之子。

政治斗争不是赛跑。赛跑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第一名有金牌与奖杯,第二名也有鲜花和掌声;可是在政治斗争中,第二名就是最后一名,最后一名不仅被淘汰,还得掉脑袋。

于是,公子纠死了,死在了自己亲弟弟与亲外甥的手里。说起来,公子纠公孙无知齐襄公鲁庄公齐桓公其实都是一家人,但在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面前,所有亲情都变成了狗屎,这就是孔夫子所深深叹息的“礼崩乐坏”。

公子纠死后,鲁庄公又将召忽和管仲打入囚车,准备将他们押送回齐国,然而召忽却说什么也不肯回国,他当众发表了一番“忠臣不事二主,士可杀不可辱”的政治演讲,然后就自杀殉主了。

然而管仲却不肯死,他乖乖地钻进囚车里,还在半路上欢快地唱起歌来。据《管子》一书的记载,原来管仲的君臣观生死观非常之“离经叛道”,他说:“死君这种事儿我是从来不干的。我只可以为三件事去死,一是社稷破,二是宗庙灭,三是祭祀绝。如果不是这三件事儿,我不会白白去死,因为我死了对国家不利,活着才有利于国家。”这个观念看起来倒是蛮现代,其实很古老,只不过中间断了两千年,所以我们今天突然在古书里看到才会觉得有点突兀。

另据《吕氏春秋》记载,管仲唱的这首歌名叫《黄鹄》,词曲创作者正是管仲本人,歌词原文我就不引用了,没有什么意义,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翻翻书,或者也可以去听听台湾摇滚歌手赵传唱的《我是一只小小鸟》,大概意思差不多。

管仲为什么身处囹圄了还有心思当“摇滚歌手”?他当然不是为了出唱片。原来,他害怕鲁国人反悔把他抓回去,所以编了这首歌让押送他的士卒们学唱,俗话说边走边唱行者无疆,有了歌声的刺激,大家自然就走得不累了,结果一行人脚底生风,三两下就顺利进入齐境。鲁庄公后来果然反悔了,他想任用管仲为鲁相,可惜追之不及,悔之晚矣。《吕氏春秋》于是说管仲深悉“役人之术”,也就是所谓激励之法了。

现在问题又来了,管仲为什么放着好好的鲁相不当要去当齐国的囚犯,难道他就不怕齐桓公杀了他以报一箭之仇吗?回答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牵涉到他与鲍叔牙多年前一段感人肺腑的深厚友谊。我们还是从头说起吧!

中国的传统教育,喜欢把伟人的少年时代吹得天花乱坠,好像他们生下来就天赋异禀道德高尚,孩提时代就勤奋好学忧国忧民,甚至连上天都要降下异象来以资鼓励。其实历史的真相并非如此,很多伟人的少年时代不但平凡无奇,甚至有些狼狈,乞丐流氓比比皆是。

号称中国古代自周公旦以后第一伟大之圣人管仲,年少的时候就很不起眼,他有点像秦末淮阴乡下的韩信,贫而无行,正宗的小混混一个。不过人家韩信比他还好些,没饭吃只是到朋友家蹭,而管仲却干起了偷鸡摸狗的勾当,不过估计水平不高,所以好几次被逮个正着,所以时人评价他是“城阴之狗盗、天下之庸夫”(城阴,今山东高密)。实在是很有损我们心目中的伟人形象。

好在后来管仲碰到了鲍叔牙,两人一见如故,于是一起合伙做生意,但这家伙做生意也不老实,亏了钱算鲍叔牙的,赚了钱却自己拿大头,对此鲍叔牙却毫不以为意,仍然无怨无悔地为管仲付出,世人对此都非常不解。

时过境迁,后来管仲功成名就,他的爱妾小婧问及此事,管仲深深地感慨道:“鲍叔不以我为贪,乃知我贫也。”

或许大家会认为鲍叔牙是个没有原则的烂好人,但事实并非如此。据《管子》书中记述,鲍叔牙此人疾恶如仇,闻一过而永生不忘,对自己对他人甚至齐桓公都非常之严格,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但他为什么偏偏对管仲如此宽纵,信任理解以至于如斯地步?我只能说,鲍叔牙是个独具慧眼的人,他早已看出管仲胸中沟壑万千,身具圣贤之姿,远非常人可比,绝不能用一般的小节去要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瑕不掩瑜。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这就是真正的朋友。甚至超越了普通挚友,达到莫逆知己的境界。

小婧接着又问他们后来生意做得怎么样,管仲脸上顿时露出了无奈的苦笑。

不怎么样!当时齐国的经济尚未走上正轨,市场混乱,生意难做,管仲好几次转换经营方向,结果都以失败告终,而且还把老本儿赔了个精光。然而鲍叔牙也没有因此责怪他,反而自己将债务全部扛下。世人都说他们俩傻到家了,一个做事傻,一个做人傻。

然而每到这时,鲍叔牙总会对管仲露出真诚的微笑,安慰管仲,要管仲别听那些人瞎讲,还说管仲只是运气不好,自己从来就没有一刻怀疑过他的能力。

小婧听到这里,眼泪已经在眼眶中打转儿了。

“然后呢?”小婧哽咽着问。

后来,管仲不做生意了,去政府里做公务员,但还是很倒霉,三番两次被辞退,这下子连管仲的老母都开始骂他不成器了,然而鲍叔牙仍然矢志不渝地站在管仲身边,安慰他,鼓励他,支持他,在他最失意最沮丧的时候给了他重新站起来的力量。

直到现在,管仲还记得鲍叔牙在他赋闲在家时鼓励他的话:管君,你是个很有本领的人,你之所以老是碰壁,不是因为你没有能力,只是时机未到罢了——我相信,只要给你点阳光,你就能灿烂起来!

讲到这里,管仲忍不住目视远方,眼眶湿润。

而感性的小婧,早已是泪流满面:“太,太感动了,再……再后来呢?”

再后来,管仲光荣地参军了,可又在战场上非常不光荣地逃跑了,两次三番,恬不知耻。所有人都骂他是个胆小鬼,然而鲍叔牙再次站了出来,为他辩解:管仲不是畏死,只因为他家有年迈的母亲全靠他一人供养啊……

管仲做小偷没成功,经商赔光光,打仗当逃兵,即便吃上“皇粮”拿了“铁饭碗”,也每每被裁员,人倒霉倒到这个份儿上,也真是够稀奇了。不过还有更稀奇的,齐国的“国父”姜太公七十岁了还一事无成,只能跑到渭水河边钓鱼玩儿,如此大器晚成,更加是一个极品,可见中国传统教育里说的“英雄出少年”,完全是狗屁。

再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齐僖公为两个儿子招辅导老师,鲍叔牙和管仲分别面试上岗,事情的结局,管仲再次很倒霉地站错了队,不仅站错了队,还差点杀死了齐桓公;更“错误”更“可耻”的是,他居然在公子纠死后,并没有自杀殉节,反而心甘情愿地进入鲁国囚车受辱,所以孔子的学生子贡认为他违反了士的节气,是为不“仁”。孔子还因而颇为管仲辩解了一番。

对此,管仲的解释是:“吾之所以为此,乃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理;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申于诸侯也。小白之为人无小智惕,而有大虑,非吾莫用小白。”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认为我被齐桓公俘虏后委屈求全是可耻的,可我认为有志之士可耻的不是一时身陷囹圄,而是不能为国家、社会作贡献;人们认为我所追随、拥戴的公子纠死了,我也应该像召忽一样跟着去死,不死就是可耻,但我认为更可耻的是有大才而不能施展出来匡助天下。齐桓公为人豁达有大度,遇事不耍小聪明,行事稳重不急躁,而且深谋远虑志向高远,但这世上只有我才能充分发挥他这个潜力股而成就大业。

说到这里,管仲便问小婧道:“你怎么看这件事儿?”

小婧道:“召忽的殉死,比活着更伟大;您的生,比殉死更伟大。”

管仲欣慰地笑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与夫人也!”

正如管仲所言,身为知己好友,鲍叔牙不仅不认为管仲可耻,反而向齐桓公推荐他担任齐相,然而齐桓公始终无法忘怀当初管仲对他的一箭之仇,所以坚决不同意,说:“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管仲名夷吾,字仲。

一个差点伤害到自己的人,一个差点毁了自己一生的人,齐桓公不杀他就很仁慈了,还要用他为相,给他数不尽的尊荣富贵,这听起来是不是太离谱了一点儿?

鲍叔牙连忙解释说,当初管仲是公子纠的臣,他射你是正常的,不射才不正常呢,如果现在他当你的臣子,他也会帮你射别人的。

齐桓公沉默,鲍叔牙说得是没错,但他心中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鲍叔牙接着表示:“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则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鲍叔牙认为自己和高傒都属于守成型干部,而管仲才是开拓型干部,他才能帮助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