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柄大明-第3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兄弟,你怎么看?”朱元璋向李善长说道。

    “主公,我们现在,已经损失了近两成的兵马,士卒们连续几日攀爬集庆的城头,已经都厌倦了,而在水面上,巢湖水师的进攻也不顺利,城内的回回炮,几乎都调到了靠近江面的方向防守,他们被打沉了数艘战船。现在,我们该改一下进攻方式了。”李善长说道。

    连续攻了几日,不见成效,自然,就该想别的攻击方式了,只这么做,那是不行的。

    但是,除了这样,还能如何?他们为了这次攻击,几乎把所有的兵力都带来了,和州,滁州,几乎都成了空城。

    “说下去。”朱元璋说道。

    “我们现在这样,把我们的军队要是都拼光了的话,那我们拿什么去征战四方?主公,我们这个时候,应该借助一下外援了。”李善长说道。

    外援?提起外援,不用李善长继续说下去,其他人也都知道指的是谁。开始打的时候,没有按照人家的计策,现在,吃了瘪,又要跑去找人家求助吗?谁能拉下这个脸来?

    “此时朝廷,正在积极拉拢陈大人,我们要做好两手准备啊。”朱升说道。

    当初他们决定自己出军,就是为了防止迟则生变。但是现在,久攻不下,当初的目的已经无法达到了。

    “我一直都觉得,陈大人不是会投靠朝廷的人,否则,陈大人根本不会相助我们过长江。”李善长说道。

    打仗,要的是精确的判断,而绝对不是个人的直觉,但是,在某些时候,这个直觉,又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朱元璋也开始有这个直觉了,自己这次的行动,恐怕是有些草率了。

    “朱公子,抓住了一名想趁着天黑,混入平江城的细作。”就在这时,外面进来一名贴身护卫。“我们从他的身上,搜到了这份情报。”

    这么几天,江浙行省应该有足够的时间,调动其他的军队了,要是江浙行省调动更多的军队来,恐怕他们就得结束这次行动,返回太平去了。

    朱元璋接过一看,脸色一变。

    平江路陈大人的大军,分水陆两路,从平江出发,正在通过常州,赶往集庆,预计两日,就能够抵达集庆城,请守军务必坚守,陈大人到来之后,里应外合,共同解决红巾匪!

    看完了,他将这信,递给了身边的李善长。

第432章 困兽犹斗

    李善长看完了,递给了一旁的朱升。

    现在,他们到了一个更危急的关头。

    如果来的是别人,或许他们还不怕,但是,这次来的是陈风,自从出道以来,从未有过败绩的陈风。

    陈风终于没有袖手旁观,还是出动了。但是,陈风的出动,并没有和他们提前通知。

    当然,也不能这么说,当初按照计划,陈风就是应该这么做的,但是现在,陈风究竟是怎么想的,他的军队,来这里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那就得要认真考虑了。

    如果陈风是遵守当初的协议,那么,集庆城破指日可待,如果,陈风是受了皇上的恩赐,决定匡扶这个鞑子朝廷,那么,朱元璋的处境就很危险了。

    己方究竟该做何选择?那得看陈风究竟是如何选择的。

    朱元璋的脑子在急速地思索着,其他的人的脑子,也都在思索着。

    陈风,陈大人,究竟是怎么想的,他的这队人马,究竟是援兵,还是杀神?

    没有人回答他们。

    像是一个沉甸甸的负担,压在每个人的心上,用这两日的时间,将集庆城拿下来?那样,更会让己方损失惨重,要是拿不下来,再面对陈风的兵马,那就很难抵抗了。

    上次双方并肩作战,但是,这次,究竟是敌是友?

    就在朱元璋的部将和幕僚们忧心忡忡的时候,常聚带着两万步军,正在常州的宜兴登陆,他们借助太湖水师,直接横渡了太湖,这样,可以让行军距离大大缩短。

    在将常聚的军队送到了对岸之后,太湖水师只有一部分船只,沿着河流,跟随常聚的军队一同进发,而大部分的船只,都折返向东,他们有更大的任务。

    常聚的军队,虽然是步军,但是,救兵如救火,他们在全速前进着,很快就进入了粟阳,即使这样,也得三日左右才能到达。

    虽然陈风已经提醒过常聚,在军队蹬上了常州之后,提前派遣几名士兵,去给朱元璋通知,不过,常聚并没有照办。

    朱元璋既然不按照恩人的计划来办,自己又何必要让朱元璋知晓?就这样,悄悄地杀到朱元璋那里,岂不是更好?

    集庆城内,一伙脸色发白的家伙们,正聚集在一起,他们在商量着明天的对策。

    “我们已经伤亡惨重,箭矢等物资消耗得非常厉害,恐怕,我们已经抵挡不住了。”张大人首先说道。

    “对,我们已经坚守了数日,沉重打击了红巾匪的嚣张气焰,即使是现在撤退,江浙行省,大都都不会怪罪我们的。”郑大人也说道。

    坚守了几日,就算是够意思了,现在不跑,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我们已经坚守了这么多天,士兵的确损伤得很多,但是,我们现在要是撤退,那之前的流血,都就白费了,我们要继续坚守!”就在这时,一个人大声喊道。正是陈兆先。

    “陈将军忠君爱国,但是,要看清形势啊!”张大人说道:“谁都不愿意做逃兵,但是,我们要是再不做选择,恐怕,这集庆的几万军队,就要都在城头上拼光了啊。”

    陈兆先刚要继续反驳,就听到外面喊道:“大人,好消息,援军马上就来了!”

    援军来了?哪里的援军?听到这个消息,一直没有说话的福寿站了起来,说道:“拿过来。”

    达鲁花赤总管军事,他是这里最高的武官了。拿起来一看,顿时大喜:“是陈大人,陈大人要派兵来支援我们了!”

    “真的吗?”所有的人都睁大了自己的眼睛,已经不再失望,因为,来的是陈大人!

    虽然朱元璋的军队抓住了几名细作,但是,还是有一名,趁着黑夜,悄悄地到了集庆城外,被守军用吊篮给带进城去。

    早就知道,陈大人当初是被逼无奈,才起兵反抗的,现在,朝廷惩治了哈麻一伙,陈大人就又归顺了朝廷了。

    现在,陈大人的军队,正在前来救援他们!这让他们的心里,立刻涌起了一股暖意。

    陈大人是谁?是自从起兵以来,从来都没有打过败仗的人!这样的一支军队,前来救援他们,那么,城外的红巾匪,就绝对没有获胜的可能!

    “我们要坚守集庆城。”郑大人立刻表态道:“哪怕就是我们的士兵全战死了,哪怕我们自己亲自拿着武器上城头,我们也要守住集庆城。”

    “对,集庆城位置重要,要是这里失去了,整个长江下游,都就危险了。”张大人也说道,两人似乎已经忘记了,刚刚支持逃跑的人,就是他们俩。

    现在,谁还想着逃跑?咬咬牙,再坚持几日,等到陈大人的军队前来,肯定是大功一件啊!

    再说,虽然刚刚说逃跑,但是,外面都是红巾匪,没有足够的兵力,据城坚守还行,要是在城外野战,恐怕损失更重。

    “那各位要做好准备了,如果朱元璋知道了陈大人的援军要来,那明日和后日的攻城,一定会更加疯狂。”陈兆先说道。

    陈大人要派兵来,那他们肯定是能保住这座城池了,但是现在,城外的朱重八,肯定也已经知道陈大人的军队要到来了,那他们会采取什么措施?自然是要在陈大人到来之前,就把集庆城拿下来!

    “不用吝啬我们的库存,将箭矢分两天都搬到城头,只要挨过了后天,陈大人的军队,就要到了。”张大人说道。

    箭矢是巨大的消耗品,为了应付围城战,他们已经提前准备好了大量的箭矢,但是,连日来,消耗也很大。

    陈兆先的话,让所有的人知道,明日和后日,是最难熬的,只要挨过了后日,那他们这些人,就都会有个光明的前途。

    为了自己的前途,拼一把吧,这是所有的人的想法。

    果然,第二日,朱元璋的军队,攻势更加猛烈了。

    他们仿佛不要命似的,向着城头上用来,箭矢不停地射出,双方死伤惨重,地面上,到处都是尸体。

    没有人顾及这么多了,活着的人,踩着死人的尸体,向前奔,向上爬,靠着这股劲头,他们居然几乎同时登上了数段的城头。

    一般来说,只要登上城头,就算是城破了,攻城的一方精神大振,而守的一方气势就会馁了。

    但是这次,情况却出现了变化,在危急时刻,城内的那些官老爷们,居然带着自己的家丁,冲上了城头,虽然他们算是在后面督战,也给了守军很大的勇气,而那些家丁们,平时对百姓作威作福还行,这种你死我活的战斗,根本就没有参加过,这次,却仿佛打了鸡血一样,不停地往上冲。

    官老爷们下了血本,每名家丁身上都鼓囊囊的,那是已经提前收下了官老爷给的大笔的银子,而且,杀敌越多,奖励越多,爹妈只生我一次,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还赚一个,很多家丁都变得英勇起来了。

    有这些家丁助阵,守军也士气大振,被激发出来了斗志,似乎人人都变得不怕死了。

    于是,城头居然奇迹般地再被守军夺了回去。

    白天的战斗结束了,夜间,居然又在数段阵地上,出现了夜袭的敌人,全部被他们打退。

    这一天,让参战的活下来的所有人,都记忆深刻,他们简直不相信,自己在这样的战场上,居然活了下来。

    明日呢?自己能够活过明日,等待后天陈大人的军队到达吗?

    谁都不知道。

    “主公,我军伤亡惨重,明日,不能再像今日这样了。”就连一力主战的徐达,此时都这样说道。

    作为领军大将,他已经意识到,再这样打下去,军心真的会崩溃。

    战死的,都是最忠心的部下,最坚定的战士,这些部队拼光了,他们拿什么征战天下?

    朱元璋的心里,更是各种滋味都有,他知道,今日,已经算是最后一日的征战了,今日还没有攻下城池,那么,明日,他就该撤军了。

    知道进,还得懂得退,失败了,还可以重头再来,朱元璋受过多次挫折,这次虽然失利了,也没有完全气馁。

    朱元璋看着自己的部将,此时,他们的眼睛中,有的只是坚定,他知道,不论自己做什么样的决定,部将们都会坚决执行。

    “主公,主公,营帐外,来了一名信使。”就在这时,老迈的朱升跑了进来,一点都不像是个老头,倒像是个精力四射的年轻人,这样子,就仿佛外面是他的老情人一样。

    “什么信使?”朱元璋问道。

    “他自称是常聚的手下。”朱升说道。

    朱升四处巡了一遍营寨,才返回大帐,结果,刚好碰到营帐门口的一幕。

    那个信使,是被几里外的斥候就发现的,然后,带到了门口。

    常聚?对于陈风的手下,朱元璋是非常清楚的,这个常聚,就是那个最猛的常遇春的弟弟,他派人来了,那就是陈风的代表了。

    难道说,这次带兵来的是常聚?那常遇春为何没有来?顿时,朱元璋心里闪过无数个疑问,不过,心中依旧万分兴奋。

    “快,让他进来。”朱元璋说道。

第433章 援军来了

    太阳渐渐地升起,由于昨晚还有偷袭的人,守军们一夜未睡,连日来,他们已经征战得精神疲惫了,每日只睡两三个时辰,只要一听到号角声,立刻就起来,冲上城头,等待着那惨烈的搏杀,能够活下来的,都已经坚定如铁了。

    支撑着他们的,就是那个信念,再熬过今天一天,陈大人的军队,就会到了,到时候,就是痛宰城外的那些家伙们的时候。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百骸舒服,他们有些奇怪,今日,怎么对面的红巾匪,还没有动静?

    终于,爬起来,就看到远处,那围城数日的军队,今日似乎没有攻城的打算。

    他们是怎么了?

    福寿上了城头,看着远处的那红巾匪,不知为何,心中居然涌起了一种自豪感。

    为何?肯定是对方已经知道了陈大人的军队要来,所以,这是准备要逃跑了吧?

    “点齐五千骑兵,准备跟我出城,去冲杀一阵。”福寿这时突然来了兴致。

    城内,有五千骑兵,在围城的这段时间内,他们并没有上城头厮杀,是城内最大的一支力量了,半数是蒙古人和色目人。

    现在,对方既然要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