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守党下院议员。1931—1935 年任邮政大臣。1935—1938 年任卫生大臣。1938—1940 年任空军大臣,任内 致力于发展战斗机力量。1940 年在丘吉尔内阁中任财政大臣。两度成为*英 国战时内阁成员(1939 年 9 月至 1940 年 5 月、1941 年至 1942 年 2 月)。有 贵族称号。 
伍德林(HarryHinesWoodring,1890—1967)美国陆军部长(1936— 1940)。早年就学于菜巴嫩大学。后在金融界供职。1933 年任陆军部助理部 长,1936 年出任陆军部长。任内支持孤立主义,反对罗斯福政府对欧洲各国 出售武器与转让军事技术,以防止美国卷入欧洲战争。1940 年卸职离任。1946 年以后曾一度出任堪萨斯州州长。 
伍堂卓雄(1877—1956)日本商工大臣(1937、1939—1940)。1901 年东京帝国大学毕业,旋任海军兵工技师。24 年任吴海军工厂厂长。1926 年晋升兵工中将。1929 年被编入预备役,历任昭和制铁所社长、南满铁道株 式会社理事和顾问,大肆掠夺中国东北钢铁资源。1937 年就任林内阁商工大 臣兼铁道大臣,并任贵族院议员。1939 年任阿部内阁农林大臣兼商工大臣。 1943 年任商工组合中央会会长。1945 年任军需省顾问,期间大力发展军工生 产。战后被指控为战犯,1947 年获释。 
伏龙太平洋战争末期日本海军实施的海上特攻作战方法之一。实为最 原始的“肉机雷”,由海军特攻兵戴上简易潜水器,带着棒状地雷,潜伏在 敌军登陆地点的海中,待敌军登陆船艇通过其头上时,即用棒状地雷冲击爆 炸后与敌艇同归于尽。从 1945 年 3 月前后起逐步组编,7 月末编成 8 个战队 (共 32 个突击队)。在 6 月间曾以两个战队先行配置在横须贺。同年 8 月日 本投降,此野蛮的自杀战法未曾实施。 
伏契克(JuliusFu ik,1903—1943)捷克斯洛伐克反法西斯民族英雄, 作家。早年在布拉格大学文学院求学。1921 年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1928 年起任《红色权利报》编辑。曾两度秘密访苏。在纳粹德国占领期间,从事 地下斗争,通过报刊呼吁人民奋起抗敌。1941 年参加组建捷共第二届地下中 央的工作,当选中央委员。42 年 4 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囚禁庞克拉采监狱。 在狱中坚贞不屈,秘密写成《绞刑架下的报告》,鼓舞和增强捷克人民反法 西斯的斗志,成为英雄主义的象征。1943 年 9 月被杀害。 
伏罗希治夫(КлиментЕфремовичБорошило в,1881—1969)苏联将领。1903 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十月革命后参 与组织肃反委员会(契卡)。国内战争时为红军主要指挥员之一。1921 年当 选为俄共(布)党中央委员。1924 年进入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任莫斯科军 区司令。1925 年起任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陆海军人民委员(1934 年改称国 防人民委员)。1926 年起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1935 年首批获苏联元帅衔。 1939 年 8 月率苏伏罗希洛夭联军事代表团参加英、法、苏莫斯科军事谈判。 1940 年起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卫国战争时期任国防委员会委员、最高统帅 部大本营成员,并先后担任西北方向总司令、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游击运 动总司令。1943 年 1 月,作为大本营代表协调 2 个方面军的行动,突破德军 对列宁格勒的封锁。1943 年 12 月参与制定解放克里米亚的战役计划。战时 还曾出席 1941 年苏美英莫斯科会议和 1943 年德黑兰会议。战后初期曾任盟 国驻匈管制委员会主席。1946 年起任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1952 年起为苏共 中央主席团委员。1953 年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60 年后离开 党政领导岗位。 
伏龙芝人号潜艇(Фрунэевец)苏联潜艇。为”列宁主义者” (Лениннец)型远洋潜艇之一。1929 年开始建造。1933 年建成,编 入波罗的海舰队。长 78 米,宽 7 米,水面排水量 1025 吨(吃水 4 米),水 下排水量 1320 吨,航速水面 14 节、水下 8.5 节,续航力水面 7000 海里、水 下 130 海里,装备 533 毫米艇首鱼雷发射管 6 个(储备鱼雷 12 枚),布雷管 2 个(储备水雷 20 个),100 毫米和 45 毫米火炮各 1 门,机枪 1 挺,艇员 52 人,自给力 28 昼夜。苏德战争期间在波罗的海作战,击沉敌舰船 12 艘, 布雷炸沉 12 艘。1943 年获近卫称号。1955 年退役。 
伏罗希洛夫格勒战役苏德战争中期苏军发动的进攻战役。1943 年 1 月 29 日至 2 月 18 日,由*西南方面军实施。斯大林格勒会战后,苏军前出至 北顿涅茨河,并夺取了伏罗希洛夫格勒(ворошиловград)东 南的登陆场。德军企图沿河恢复防御,但难挡苏军攻势。2 月 14 日,苏军解 放伏罗希洛夫格勒,迫使德军退向米乌斯(Mиyc)河。 
优里卡(Eureka)“德黑兰会议”的代号。 
优等种族(Herrenvolk)纳粹种族理论中的术语。纳粹种族理论无限夸 大人种间的差异,把人类划分成“优等种族”和“劣等种族”等,认为雅利 安人是一切高级人类的创始者和优等种族,具有高贵的血统、优美的体形和 健康的心灵,创造了人类一切有价值的成就,其中条顿人种(德意志人)又 是最优秀者,它必须开展永恒的生存斗争,保持自身血统纯洁,统治、排挤 和消灭劣等种族。 
伐木着(Lumberjack)*盟国第十二集团军群向北进攻科布伦茨、波思 和科隆一线德军的行动代号。1945 年 2 月 23 日开始实施。参见“莱茵河中 游左岸战役”。伐尔克里计划即“女武神计划”。 
任援道(1890—1980)汉奸。号良才。保定军校毕业。35 年任国民政府 冀察政务委员会外交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叛国投敌,任伪中华民国维新政 府绥靖部长。40 年 3 月汪伪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苏浙皖三省绥靖军总司令、 代理军事参议院院长、第一方面军总司令。1942 年访日,祝贺日军在太平洋 战争中的胜利。后任汪伪海军部长兼江苏省长,暗中与重庆国民政府联络, 进行反共活动。日本投降后,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为南京先遣军第一 路总司令。解放前夕去香港,后移居加拿大。 
任弼时(1904—1950)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领导人之一。原名培国。1921 —1924 年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2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中央总 书记、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红二军团政委。1935 年 11 月率 部参加长征。次年任红二方面军政委,坚持北上抗日方针,与张国焘右倾分 裂主义作斗争。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任前敌总指挥部政委,坚决贯彻中共 中央“逼蒋抗日”的方针。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政治任弼时部主任, 同朱德等率八路军总部开赴山西抗日前线。1938 年去莫斯科。为中共驻共产 国际代表团负责人。1940 年回延安,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43 年任中央书记 处书记。45 年 6 月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 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名誉主席。 
伦茨(RobertLentz,1885—1949)比利时军人。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 战,后退役。1939 年复召入伍,任第十七步兵师参谋长。1940 年 5 月,率部 抵抗入侵德军。比利时沦亡后,投身抵抗运动,组织前军官,配合*克拉塞尔 组建的比利时军团,共同反抗德国占领。1942 年 5 月被捕,1943 年 9 月囚禁 在集中营。后被苏军救。 
伦斯德即“伦德施泰特”。 
伦敦会议反法西斯国家讨论*《大西洋宪章》的会议。41 年 8 月 14 日《大西洋宪章》发表后,反法西斯各国家进一步实现团结和合作。同年 9 月 24 日,英国、苏联、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希腊、波兰、荷兰、挪威、 南斯拉夫、卢森堡和自由法国的代表,在伦敦举行参加抗击德、意侵略的同 盟国家会议。会上各国代表均在不同程度上表示赞同和支持《大西洋宪章》 的原则,从而促成了*《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反法西斯联盟的进一步壮大。 
 伦德施泰特(GerdvonRundstedt,1875—1953)一译伦斯德。德国将领。 1892 年开始服役。1907 年毕业于军事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军参谋长。 战后在国防军中历任集团军级参谋长、师长和第三军区(柏林)司令。1932 年晋升上将。希特勒上台后,积极参加扩军工作。1938 年 2 月解职和退役。 1939 年 8 月重新服役,任入侵波兰的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翌年调任进攻法国 的 A 集团军群司令,担负主攻任务,迅速获胜,晋升元帅。41 年任入侵苏联 的南方集团伦德施泰特军群司令,率所部侵占乌克兰,在*基辅会战中获胜, 进至罗斯托夫。同年 12 月在苏军反攻下败退,被希特勒解职,编入预备军。 1942 年 3 月复出任西线德军总司令。44 年 7 月,因未能阻止盟军在诺曼底登 陆,再次被希特勒解职。同年 9 月复任西线德军总司令,指挥*阿登战役。1945 年 3 月,第三次被希特勒解职。战后被囚于英国。1949 年获释,定居联邦德 国。 
 伦敦海军会议三十年代英、美、日、法、意五国在伦敦举行的海军裁 军会议。1922 年*《华盛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签订后,列强的造舰竞赛并 未停止。1927 年英、美、日三强日内瓦海军会议失败后,海军军备竞赛更愈 演愈烈。1929 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英国深感财力不支,遂在美国支持下, 倡议再次召开英、美、日、法、意五强海军会议。第一次伦敦海军会议,于 1930 年 1 月 21 日—4 月 22 日召开。会上斗争激烈,法、意拒绝承担任何限 制义务,英、美、日互相作了妥协后于 4 月 22 日签订*《伦敦海军军备条约》。 第二次伦敦海军会议,于 1935 年 12 月 9 日至 1936 年 3 月 25 日召开。日本 坚持要拥有与美英同等的海军实力,未获同意后于 1936 年 1 月 15 日退出会 议。意大利则借口国际联盟对意侵埃进行经济制裁,拒绝签署任何协议。最 后英、美、法三国于 1936 年 3 月 25 日签订《伦敦海军协定》,规定:战列 舰最大排水量限为 3.5 万吨,大炮最大口径限为 14 英寸;巡洋舰限为 8000 吨,大炮最大口径限为 6.1 英寸;航空母舰限为 2.3 万吨。由于日、意的退 出,协定形同一纸空文。到 1936 年 12 月 31 日华盛顿和伦敦两个海军条约失 效后,海军军备竞赛进入了无制约的时代。 
 伦敦海军军备条约1930 年 4 月 22 日美、英、日、法、意五国在*伦 敦海军会议上签订的条约。条约有效期至 1936 年 12 月 31 日,主要内容为: 各缔约国在 1931—1936 年间不再建造新的战列舰,但法、意两国仍有权按照 *《华盛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的 1930 年水平继续建造战列舰,而美、 英两国则可在拆除旧舰后,继续建造新的战列舰;潜艇最大吨位限为 2000 吨,但各缔约国均可拥有 3 艘 2800 吨的潜艇;英、美、日三国在巡洋舰、驱 逐舰和潜艇上的总吨位分别应为:54.17 万吨、52.62 万吨和 36.705 万吨。 条约有效期至 1936 年年底,到期前于 1935 年再次召开会议缔结新约。该条 约因缔约国矛盾重重,未能起到抑制海军军备竞赛的作用。 
 伦道夫号航空母舰(Randolph)美国航空母舰。1941 年下水。属“埃 塞克斯”级。排水量 2.71 万吨,航速 33 节,载机 80 余架。曾为美国第五舰 队第五十八特遣舰队司令米切尔的旗舰。1945 年先后参加硫黄岛战役、攻击 日本本土和冲绳岛战役。 
 伪蒙古军日本帝国主义所控制的伪军。1936 年 5 月随*蒙古军政府同 时建立,德穆楚克栋鲁普任总司令。编成两个军,号称 1 万余人,实则不过 五至六千人。军费、武器由日本关东军供给。从军部至连队配备有日本顾问、 指导宫、教官,完全听命于日本特务机关。曾经几次整顿、改编。抗战胜利 后,被国民政府收编。 
 伪上海特别市政府日军侵占上海后建立的伪政权。37 年 12 月 5 日, 日本侵略者在浦东建立“上海大道市政府”,由汉奸苏锡文任市长。1938 年 4 月 28 日,改为“上海市政督办”。同年 10 月 16 日其办公地点由浦东移至 江湾,改称“上海特别市政府”。傅筱庵首任市长,苏锡文为秘书长。先后 隶属于*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和*汪伪国民政府。陈公搏、周佛海相继为第二、 第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