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鸡飞狗跳的英伦大轰炸-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就是一句脏话,吓得寄养家庭的妈妈说:“你不该用那样的字,亲爱的。”她回答:“我要向我老爸告状,说你数落我。他会来把你的烂房子打坏掉!”

1939年9月,当英国一宣战,150万的妇女和小孩马上被疏散到乡下去,但预期中的轰炸并没有发生,许多人就回家了。到1940年1月时,差不多有100万的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一些较小的城镇因为人口迁移疏散顿时变得冷清,甚至变成一个“鬼城”。在马盖特这个地方杂草还长到街道上面来了,空荡荡地像是一个“鬼村”。

疏散到乡下的城市孩子 六个寄宿家庭的真实小故事

六个寄宿家庭的真实小故事

1。有些小鬼把城市里的坏习惯带到乡下来。有些小朋友去商店买东西,虽然把要买的东西带了回来,但连买东西的钱也都原封不动地拿回家。顺手牵羊的坏习惯把寄养家庭给吓坏了。另外一家的小孩子在庭院里面挖洞假装要种菜,事实上他们是在挖隧道到隔壁邻居的庭院偷东西。他们把长在地底下的马铃薯给偷挖走了。邻居看到植物上的叶子仍不断地长大,所以没有发现自己的马铃薯被偷了。直到秋天要收成时,他们拔起植物才发现!

2。有一个寄养家庭抱怨说,他的寄养小孩老是爱在她的茶中吐口水。

3。有一个妈妈去乡下看她3岁的女儿和小儿子,结果她发现那个小女孩是她的女儿,但是男婴却不是她的儿子。这一对小姐弟是在两个月前抵达的,前来迎接的女士问:“你应该还有一个小弟弟,你弟弟是哪一个呢?”小女孩看了看四周,然后便指了一个不是她弟弟的婴儿。她因为不喜欢自己原来的弟弟,所以就挑了一个自己喜欢的。

4。有一个小男生被送到一个庄园和一位高贵的女士住在一起。他以为自己躲过了炸弹与子弹。但有一天,小男孩听见屋子里面有一声枪响,他冲到房子里面发现这个女士手中拿着一把冒烟的枪,枪口指着打开的窗户。

她说:“逮到了。”

小男孩说:“德国人吗?”

女人说:“不,是灰松鼠。我恨灰松鼠,我每次在花园看到它们,就一定要开枪把它们打死。”

5。很多故事是关于城市小孩疏散到乡下,与农场动物发生第一次接触的趣事。许多小朋友从来没有离开过城市,在这之前从没见过鸡、鸭、牛、羊(除了已经煮熟放在桌上的之外)。1939年10月英国广播公司播放了一个城市小孩对牛的一篇描述。借由描述,你能想象出这头牛的样子吗?

6。一个小女生喜欢姜饼。某天,她严格的寄养妈妈烤了一些姜饼,然后在厨房里放凉。当这个妈妈去睡觉时,女孩蹑手蹑脚地潜入厨房,从边边的地方吃了一小口姜饼。被偷吃过的姜饼看起来很奇怪,小女孩心生一计,如果她每一个姜饼都咬一口的话,那寄养妈妈就不会发现奇怪的地方了。可是这一点都没用!寄养妈妈要孩子们排成一列,质问究竟偷吃的人是谁。小女孩一脸愧疚马上被发现。寄养妈妈为了处罚她,便将她锁在又冷又湿的阁楼上。意外的是,小女生的妈妈当天来探望她,发现她被锁起来,二话不说就把她带回家了。

疏散到乡下的城市孩子 接待家庭与小客人

接待家庭与小客人

必须与客人同住的乡下接待家庭和被疏散的小客人,究竟哪一个比较糟糕呢?双方似乎都有一肚子的苦水要说。接待家庭是这么说的:

1。家长:你买不到密齿梳,因为这些小客人们把虱子带到乡下来,所以梳子都被人买回家梳头虱了。

2。女儿:有一天下班回来时,我就发现家里多了两个跟爸爸差不多高的小孩子。他们告诉妈妈我们必须收留他们,因为我们家中有一个空房间。

3。女儿:我们家本来是爸爸、妈妈、弟弟们和我五个人共享三个房间。现在来了一个小孩,害得我必须跟弟弟挤一个房间。我很不喜欢这件事,所以我打一开始就不喜欢来我们家住的男孩。

4。女儿:这些小孩刚来的时候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所以妈妈给了他们新衣服穿。当他们探亲回来时,带了更多的旧衣服来。他们的爸妈居然把我们之前给他们的衣服卖掉了。

5。女儿:我们接待的小鬼是个小魔鬼。有一次他玩火柴时,把椅子放火给烧掉了,我们的门上都是飞镖的洞,墙壁上则满是涂鸦。

6。女主人:我爸爸说他从来没看过像我们家那个疏散小孩那样的孩子。他在父母亲回家时,居然一滴眼泪也没有流。

7。女主人:我们招待三个4岁到8岁的兄弟。他们除了洋芋片外,对其他食物都没概念。他们不知道怎么吃水煮蛋。

不过,好的评价也不是没有:

8。女儿:我的爸妈带回来一个6岁的小男孩,这个小孩很乖巧,各个方面都很讨人喜欢。他俨然成为我们家的一分子,他的妈妈在连续假与节日也会来玩。

另一方面,这些小客人们也有话要说:

1。7岁的小女生:我寄宿的农庄离小镇约有5公里,而且要用水泵抽水到厨房才有冷水用。

2。7岁的小女生:厕所在大花园的另一端,而且那个厕所只是在地上挖一个洞,上面盖满灰。它有两个洞,所以我总是和寄养家庭的姐姐一起去上厕所,尤其是天黑以后。

3。小女生:我记得我的11岁生日,斯宾瑟太太带我到11公里远的地方去看电影《人猿泰山》。去小镇的公共汽车非常少,一天只有一班,后来我们必须自己走路回家。

4。9岁的小女生:我们每天都要喂鸡。我刚开始以为它们是宠物,所以当我看到鸡被杀,并且身上的毛都被拔光时,我的心都碎了。我甚至还亲眼看到一头猪被杀,害得我每天都会做恶梦。

5。7岁的小女生:有一件事情困扰着我,就是农场里唯一的工人不能与主人坐在同一桌吃饭,他必须一个人坐另外一张桌子上。

6。12岁的男孩:我住的地方有很多苹果和梨子果园。我们以为可以自己动手摘来吃,但村子里的小朋友说我们不应该这样做。之后警察来拜访我们的寄养家庭,我们就不敢再这么做了。

7。9岁的小女孩:寄养家庭出了什么问题都会怪罪到我头上,因为寄养家庭的两个女儿串通起来。她们弄坏我唯一的洋娃娃,撕破我的书。当妈妈来接我的时候,她眼泪都掉下来了,因为我饿得只剩下皮包骨!

当然,有些小朋友是拥有愉快的回忆:

8。8岁的小女孩:我们每个周末都去农场帮忙,我喜欢看人挤牛奶,牛奶都是用手工挤的。我们也喜欢羊的生产季节,可以看到刚出生的小羊。这些对我们来讲都很新鲜,因为在城里面我们只看得到工厂与码头。

疏散到乡下的城市孩子 玛莉的故事

玛莉的故事

1945年5月2日,所有疏散到外地的孩童都可以回家了。赫尔和伦敦的小朋友是最晚回到家的,因为这两个地方是最危险的地方。最令人难过的是,有一些孩童疏散后,变得无家可归;一些人的家被炸毁了,但有些人发现自己被父母遗弃了。战争结束后,大约有3。8万名的小孩找不到爸妈。

讨厌的物资配给 讨厌的物资配给

讨厌的物资配给

英国政府实施物资配给的目的是为了节省各种物资,并确保每个人都可以分配到公平的分量。每个人在战争期间都可以拿到兑换券,然后用兑换券购买等量的配给物资。这个制度通常挺有效的,但是也有人利用这个制度来敛财:

1。一间商店的老板是个看不见的老妇人,可恶的小孩子就用吸墨纸自己做兑换券。这些假的兑换券摸起来的触感和真的一样,她就把糖果给他们了。

2。如果你用光了兑换券,但你手边还有很多钱,那你当然可以用非法的方式买到东西(只要你不被抓到就好了)。这种买卖就是所谓的“黑市交易”。

3。有一个人自称为“甜心伯爵”,因为他的工作就是将糖运到商店。政府对他运送到商店的配额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也会检查他是否有将全数的糖送到商店去,然后再配给百姓。但他开始少给商店一些糖,并存一些起来,或者“不小心地”把一袋糖弄丢了。他借此建立了一个私人供应站,他卖糖赚了很多钱,或是用糖交换他所需要的东西。即使过了50年,他对自己欺骗了英国同胞这件事仍然没有丝毫的愧疚,他说:“如果每个人有这样的机会,我想他们也一定会这样做的。生活是困苦的,你必须尽可能地捉住一切可以捉住的东西。”

4。在1941年衣服开始实行配给制,但到了1942年制作服装的一些规定简直要让人捉摸不透了:

男人的西装只能有3个口袋。

男人的西装在前面只缝3个扣子,袖口不可以有扣子。

禁止用花哨的腰带。

长裤裤管的宽度不能超过48厘米。

禁止用松紧腰带。

禁止裤管向上折。(躲避这个规定的办法就是,找一个会把你的裤管做得太长的裁缝师,这样他就可以把你的裤管折上来,才会合身。够离谱了吧!)

高跟鞋鞋跟的高度不能超过5厘米。

5。当然,要做到完全公平是很困难的。通常要买一条女用内裤需要两张兑换券。但如果是一个胖女生或者喜欢穿裤管长的内裤(灯笼裤),那就需要更多珍贵的松紧带,她就必须不情愿地拿出3张兑换券。

6。家中有人过世是一件非常难过的事情,但是你仍然必须留下死者的旧衣服,利用那些布料来为你及家人制作新衣服。如果你不想穿死人的衣服,你当然也可以趁政府回收之前,把他们的兑换券快快用光。(法律规定,在你死后就不能使用兑换券……这个规定似乎蛮公平的!)

7。一个星期的石油配额大致上可以供你开32公里到80公里,不过共乘可以省钱。你可以在你的车窗上面贴一张小标语说:“你给我一点汽油,我就载你一程……”

还有一个躲避石油配给的方法,那就是用一个袋子装满瓦斯,然后把车子改装,以瓦斯为燃料。好消息是城镇里的瓦斯用量不管制,不过坏消息是……

8。在1942年,私家汽车的石油配给停止之后,当你有重要的事一定得开车时,你可以申请用油。如果你申请到了汽油,你还必须研究出最短的行驶路线。有一个商人为了回家吃午饭多开了1200米的路就被罚钱,不过他还算是相当走运的了。有一个音乐剧创作家每天在表演之后开车回家,结果他坐了四个星期的牢。

9。煤炭也实行配给制,如果家里的煤炭用完,他们经常会把煤气炉打开,并打开烤箱的门,一家老小坐在火炉旁边取暖。他们甚至还把脚ㄚ子放在烤箱里取暖。

10。香烟在战时短缺得很厉害,所以商店采用自己设的配给制:一个客人一次只能买一包香烟。狠心的父亲会要他的两个小孩每天5点起床,并要求他们在不同的香烟店外排队帮他买香烟,这样他可以一次买到两包烟,但是这个对老烟枪的父亲来说,一天两包烟还是不够的。小孩子一把香烟买回来,他就马上送他们出去,要两个孩子再排一次队,这样每个小孩都可以买到两包烟,这个父亲一天就可以拿到四包香烟。不过,如果是现在,他可能连一包都买不到了,因为商店不会把香烟卖给小朋友。

讨厌的物资配给 在德国情况可能会更糟糕

在德国情况可能会更糟糕

你以为英国人要忍受这种物资配给很倒霉吗?德国人才是真正的倒霉,因为德国的物资配给制度管制在战争还没开始之前就实施了。其中有两条特别严厉的规定是这样的:

德国人民只有在星期六或星期天才可以洗澡。

德国人民只能在“卫生纸供应中心”才能买到卫生纸,这是为了防止珍贵的物资遭窃。

衣服与兑换券

每件衣服所需的兑换券张数是由制造衣物所需的布料与劳力来决定的。你一年只有66张兑换券可以用,如果战争继续拖下去,那张数就更少了。如果你是一个负责分配兑换券的政府官员,下列这些衣服你觉得需要用到多少张兑换券呢?

脱衣舞蹈家的故事

在《圣经》当中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叫做莎乐美的舞娘。莎乐美身上穿着7件薄纱,她每跳一段舞就会脱掉一件薄纱。她的舞蹈把希律王迷得神魂颠倒。于是希律王送了她一个礼物,这个礼物是……施洗约翰的头。血淋淋地放在盘子上!

这个故事非常有名,所以几个世纪以来有许多女性都模仿这段“七重纱之舞”,有一位舞者甚至在英国遭闪电攻击时表演这个舞蹈来劳军,虽然有些伤风败俗,但是警察也不能阻止她。

但是,配给制度帮了警察一个大忙!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当舞者把薄纱脱下来丢给观众时,观众并没有把薄纱还给她。(大概被带回家做睡衣了!)她没有兑换券去买新的薄纱,所以这套香艳刺激的舞蹈就此销声匿迹了。(我知道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